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谏去声 [jiàn,间开][详注1][《广韵》乌患切,音畹。钩系也。亦作綄。][màn,动词][详注2][shān]


注1:栈 《广韵》《集韵》《韵会》士谏切《正韵》助谏切,輚去声。木栈道也。
注2:刬 又《韵会》初谏切,铲去声。攻也,平治也。《韩愈诗》活计以锄刬。
末字词组
水栅城栅鹤栅重栅陂栅连栅焊栅垒栅
木栅砦栅玉栅桥栅鹿头栅鹿栅排栅碓栅
竹栅栏栅戍栅营栅鱼栅钎栅员栅 
豚栅柴栅树栅金栅光栅战栅堡栅 

词语解释:水栅  拼音:shuǐ shān
设置于水中的栅栏。《南齐书·周山图传》:“ 山图 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櫓,立水栅,旬日皆办。”《陈书·韦载传》:“ 高祖 闻 义育 军不利,乃自将征之,剋其水栅。” 唐 张籍 《江南行》:“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词语解释:木栅  拼音:mù shān
木制的栅栏。 唐 于公异 《西平王李晟收西京露布》:“土濠云舒,木栅林植。”《金史·赤盏合喜传》:“癸卯,北兵立攻具,沿壕列木栅,以薪草填壕,顷刻平十餘步。” 元 张宪 《富阳行》:“金城木栅大如斗,五百貔貅夸善守。”《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孔明 见 司马懿 不肯出战,乃密令 马岱 造成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乾柴引火之物。”
词语解释:竹栅  拼音:zhú shān
用竹子编造的栅栏。 唐 李贺 《南园》诗:“熟杏暖香梨叶老,草稍竹栅锁池痕。”《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地曰 帚洞 ……中有楼屋战棚,卫以竹栅,即其酋所居。” 清 汪中 《细雨》诗:“敧斜竹栅卧踏地,江风燐火吹荧荧。”
词语解释:豚栅  拼音:tún shān
猪圈。 唐 王驾 《社日》诗:“ 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宋 陆游 《老健》诗:“家添豚栅还堪赋,路认牛栏每不迷。”
词语解释:城栅  拼音:chéng shān
围墙和栅栏。常指防御设施。《后汉书·东夷传·倭》:“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陈书·高祖纪上》:“ 賁 众数万於 苏歷江 口立城栅以拒官军。”《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二》:“南军东面人少,沿 河 城栅不固,可以攻之。”
词语解释:砦栅  拼音:zhài shān
为防御而设的竹木栅栏等障碍物。《宋书·柳元景传》:“又於东南据高丘,屯砦栅。” 明 宋濂 《故胡母欧阳夫人墓志铭》:“募驍勇,植砦栅,相率固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 蒙古 图垒 帅众入 陕西 ,于京兆、 同 、 华 间破砦栅六十餘所,遂趋 凤阳 。”
词语解释:栏栅  拼音:lán shān
用竹木条或铁条等做成的类似篱笆的防护物。 萧红 《手》:“我们下着楼梯,经过了院宇,在栏栅门口, 王亚明 也赶到了。” 顾工 《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诗:“在羞怯怯的麦苗四周,围起了防范牛羊的栏栅。”
词语解释:柴栅  拼音:zhài shān
栅栏。《庄子·天地》:“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缴。” 明 唐顺之 《礼部郎中李君墓志铭》:“盖遇浊世而不能去者有矣,未有治朝而必去者也,岂 庄生 所谓以簪笏为柴栅者,公固其人歟?”
词语解释:鹤栅  拼音:hè shān
鹤笼。 宋 刘克庄 《烟竹铺》诗:“主人家比渔舟小,客子房如鹤栅宽。”
词语解释:玉栅  拼音:yù shān
(1).雕栏的美称。 元 仇远 《闲居十咏》之十:“珠帘玉栅綺罗丛,犹有承平 京 洛 风。”
(2).指精美的鸟笼。 元 张宪 《天宝词》诗:“玉栅笼鸚鵡,金盘进荔枝。”
词语解释:戍栅  拼音:shù shān
防御敌人的木栅。 元 袁桷 袁裒 《东湖联句》:“戍栅依樟密,官堤砌石平。”
词语解释:树栅  拼音:shù shān
构筑栅栏。《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元史·世祖纪二》:“夏四月丙戌朔,大军树栅凿堑,围 璮 于 济南 。”
词语解释:重栅  拼音:zhòng shān
多重栅栏。古代军队扎营均立栅栏作为防御物。《宋书·刘锺传》:“伪冠军征讨督护 譙亢 等两岸连营,层楼重栅,众号三万。”
词语解释:桥栅  拼音:qiáo shān
栈架,以竹或木架设的临时性桥梁。《陈书·高祖纪上》:“ 齐 军於 秣陵 故县跨 淮 立桥栅,引渡兵马。”
词语解释:营栅  拼音:yíng shān
军营外围的栅栏。亦指营寨。《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贼倍道而来,未成营垒,我营栅已固,守备有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恐虏知其营栅之处,每夜二更,輒令军士灭私火。” 宋 曾巩 《杂识》之二:“其野宿皆成营栅。 青 所居四面陈彀弓弩,皆数重,所将精鋭,列布左右,守卫甚严。”
词语解释:金栅  拼音:jīn shān
指鸟笼。 明 桂衡 《〈剪灯新话〉序》:“玉簫倚月吹凤凰,金栅和烟锁鸚鵡。”
词语解释:陂栅  拼音:bēi shān
用成排木桩打入溪流遏挡水流下泄,使水位渐高(其作用如今之水库)的水利工程。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如地势曲折而水远,则为漕架连筒阴沟,浚渠陂栅之类,引而达之。”参阅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七。
词语解释:鹿头栅  拼音:lù tóu shān
指鹿头关。《新唐书·宪宗纪》:“ 高崇文 及 刘闢 战于 鹿头栅 ,败之。”参见“ 鹿头关 ”。
词语解释:鹿头关  拼音:lù tóu guān
古关名。 唐 置,在 四川省 德阳市 鹿头山 上,为 西川 防守要地。《旧唐书·宪宗纪上》:“丁酉, 高崇文 破贼万人於 鹿头关 。” 宋 赵抃 《过左緜偶成》诗:“入覲已违龙尾道,出麾还过 鹿头关 。” 清 王士禛 《秦蜀驿程记》:“有碑题 汉 龙凤 二公祠,东 鹿头关 ,即 士元 墓。”亦省称“ 鹿头 ”。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闢 党聚谋, 鹿头 是守。”
词语解释:鱼栅  拼音:yú shān
养鱼水域拦阻鱼类的设备,如竹箔、拦网、电栅等。可防止一定水域中鱼类的逃离或害鱼的进入。
词语解释:光栅  拼音:guāng shān
能产生衍射现象的光学器件,光线透过它或被它反射时就形成光谱,一般用玻璃或金属制成,上面刻有很密的平行细纹
词语解释:连栅  拼音:lián shān
连延的栅栏。古代作战的工事。《新唐书·李靖传》:“彼劲兵连栅,将不战疲老我师。”《旧五代史·唐书·张敬达传》:“ 敬达 设长城连栅、云梯飞礮,使工者运其巧思,穷土木之力。”
词语解释:鹿栅  拼音:lù shān
圈栏。亦指障碍物。 元 马祖常 《泉南孙氏园亭》诗:“鸭阑萍上甃,鹿栅蘚生垣。”《清史稿·兵志八》:“边墙衝要处,增设鹿栅木栅,以备堵御。”
词语解释:钎栅  拼音:qiān shān
亦作“銲栅”。 犹焊接。 宋 陆友仁 《砚北杂志》卷四:“ 汉 铜马式,藏 周公瑾 家,其初破为数段,铸工以药銲栅之,復完如新。”
词语解释:战栅  拼音:zhàn shān
战时设置用以防御的栅栏。《宋史·扈再兴传》:“破 淅川镇 ,杀 金 人三百,追至 马磴砦 ,焚其战栅。”
词语解释:焊栅  拼音:hàn shān
1.亦作"焊栅"。
2.犹焊接。
词语解释:排栅  拼音:pái shān
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水浒传》第八六回:“ 公孙胜 早在阵中挥剑作法,借起大风,刮得火焰卷入南门,早把敌楼排栅尽行烧毁。”
词语解释:员栅  拼音:yuán shān
用木棒树立的圆形栅栏。《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
词语解释:堡栅  拼音:pù shān
用土石、木栅或其他障碍物构筑的防御设施。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绕逆贼州县堡栅等,各置兵马。”《元史·朱国宝传》:“ 宋 据上流,方舟数百,结为堡栅。”
词语解释:垒栅  拼音:lěi shān
营寨。《南史·柳元景传》:“至 芜湖 , 元景 大喜,倍道兼行至 新亭 ,依山建垒栅,东西据险。”
词语解释:碓栅  拼音:duì shān
放碓杵的木架。《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弘农 徐俭 家,有一远来客,寄宿。有马一疋,中夜惊跳。客不安,骑马而去。一物长丈餘,来逐马后,客射之,闻如中木声。明日寻昨路,见箭着一碓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