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南柯 拼音:nán kē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山斋》诗:“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2). 唐 李公佐 作《南柯太守传》,叙述 淳于棼 梦至 槐安国 ,娶公主,封 南柯 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 槐安国 。 南柯郡 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 宋 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緑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从教分手处,有梦托南柯。”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九:“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词语解释:烂柯 拼音:làn kē
(1).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晋 时 王质 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 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 质 ,如枣核, 质 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 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宋 陆游 《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閲世深疑已烂柯。”
(2).谓荒诞不可信。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説矣。所以 孟子 有‘尽信《书》’之嘆。”
(3).借指下棋。 唐 窦常 《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欲烂柯。” 清 钱谦益 《〈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
(4).作听琴的典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
(5).指 烂柯山 。 清 魏源 《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 烂柯 ,趾麓闑棖值。”自注:“隔江 烂柯山 即 端溪 砚坑也,与 七星厓 对峙水口。”参见“ 烂柯山 ”。
词语解释:烂柯山 拼音:làn kē shān
山名。又名 石室山 。在今 浙江省 衢县 南。又 河南省 新安县 、 山西省 沁县 、 广东省 高要县 并有 烂柯山 ,皆相传为樵夫遇仙处。 唐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紵兼竹书箱因成篇用答佳贶》诗:“ 烂柯山 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肇庆府》:“ 高峡山 、 烂柯山 在府东南四十六里,一名 柯斧山 ,旧传 王质 观碁处,亦名 端山 ,峡之对山也。”参见“ 烂柯 ”。词语解释:庭柯 拼音:tíng kē
庭园中的树木。 晋 陶潜 《停云》诗:“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宋 范成大 《签厅夜归用前韵呈子文》:“炉篆无风香雾直,庭柯有月露光寒。”词语解释:斧柯 拼音:fǔ kē
(1).斧柄。《逸周书·和寤》:“毫末不掇,将成斧柯。” 汉 贾谊 《新书·审微》:“焰焰弗灭,炎炎柰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2).喻指权柄。 汉 蔡邕 《琴操·龟山操》:“予欲望 鲁 兮, 龟山 蔽之,手无斧柯,奈 龟山 何?”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湖北调查部纪事叙例》:“循《春秋》之公例,何必手有斧柯;守笔削之微权,聊以尽其责任。”
(3).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议婚》:“ 润玉 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好逑传》第八回:“在臺兄处事,毫不沾滞,固君子之用心;在我学生旁观,若不成全,亦斧柯之大罪。”
(4).山名。在 广东省 高要县 ,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唐 韩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赋诗代书》:“斧柯新样胜珠璣,堪赞星郎染翰时。”词语解释:交柯 拼音:jiāo kē
交错的树枝。 南朝 梁 任昉 《落日泛舟东溪》诗:“交柯溪易阴,反景澄餘映。” 唐 杜甫 《树间》诗:“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 宋 苏轼 《夜游北园》诗:“落蕋飘香翠袖中,交柯接叶灯火里。”词语解释:枝柯 拼音:zhī kē
(1).枝条。 汉 焦赣 《易林·无妄之困》:“鹰栖茂树,猴雀往来,一击获两,利在枝柯。”《晋书·石崇传》:“ 武帝 每助 愷 ,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巴金 《春》四:“钓台后面是一片斜坡,有几株合抱的大槐树把枝柯伸了过来。”
(2).比喻次要的事物。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但如导演者处理得宜,所损伤者可为枝柯而非根本。”词语解释:牂柯 拼音:zāng kē
亦作“ 牂牁 ”。 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周 之季世, 楚威王 遣将军 庄蹻 ,泝 沅水 出 且兰 以伐 夜郎 ,植牂柯繫舡……因名 且兰 为 牂柯国 。”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一》:“牂柯者,繫船杙也。 楚 伐 夜郎 ,椓船於 且兰 岸,因以名其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南录》:“水有牂牁繫舟,陆有木寨繫马。”词语解释:柔柯 拼音:róu kē
指柔弱的枝条。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参见“ 柔条 ”。
词语解释:柔条 拼音:róu tiáo
(1).嫩枝;柔软的枝条。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宋 陈亮 《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词:“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 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断了那柔条。”
(2).特指垂柳的枝条。 唐 李白 《惜馀春赋》:“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 宋 沉遘 《发瓦桥十里而河梁败还坐客亭复上马戏咏道旁垂柳》:“柔条秀絶向人甚,忍不从容折一枝。”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细腰,行人几度折柔条。”词语解释:林柯 拼音:lín kē
林木的枝条。 唐 韩愈 《南山诗》:“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元 萨都剌 《奉次参政继学王先生海南还桂林道中韵》:“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呶呶吠碧萝。” 清 方文 《容城答郑鲁若兼寄沉眉生》诗:“煦气转林柯,好鸟时復鸣。”词语解释:乔柯 拼音:qiáo kē
高枝。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逯钦立 校注:“乔柯,高枝。” 宋 曾巩 《秋声》诗:“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 清 施闰章 《浮萍兔丝篇》诗:“兔丝附乔柯,裊裊復离披。”词语解释:高柯 拼音:gāo kē
高树。 晋 陶潜 等《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南朝 宋 鲍照 《行京口至竹里》诗:“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復仄。”词语解释:伐柯 拼音:fá kē
(1).《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郑玄 笺:“则,法也。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长短,近取法於柯,所谓不远求也。”后因以“伐柯”为取法于人的典故。《文选·陆机〈文赋〉序》:“佗日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 李善 注:“此喻见古人之法不远。” 宋 苏轼 《答秀州胡朝奉启》:“矜式百为,知伐柯不远。” 清 曾国藩 《复胡润之书》:“闻台端剗除强暴,不遗餘力,鄙怀欲取为伐柯之则。” 董必武 《九十初度》诗:“遵从 马 列 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2).《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伐柯”谓作媒。《今古奇观·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几件东西,奉与姨娘为伐柯之敬。”词语解释:寒柯 拼音:hán kē
指冬天树木或树干。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復为。”《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冬曰玄英……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词语解释:樵柯 拼音:qiáo kē
指砍柴的斧头。柯,斧柄。 唐 于濆 《寒食》诗:“素娥哭新塚,樵柯鸣柔桑。”词语解释:烂斧柯 拼音:làn fǔ kē
同“ 烂柯 ”。 宋 陆游 《世上》诗:“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词语解释:铜柯 拼音:tóng kē
刚劲、苍郁的树枝。 元 宋旡 《西湖酒家壁画枯木》诗:“铁榦铜柯嗅不香,苍云玄烟润将滴。” 傅尃 《六朝柏》诗:“南麓森然见双柏,铜柯石干凌神霄。”词语解释:执柯 拼音:zhí kē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以“执柯”指作媒。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托媒》:“你聘财若出银百两,管教今夜便成双,与你执柯,期取弄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生出,浼女舅执柯。媪议择吉赘生。”词语解释:树柯 拼音:shù kē
树枝。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他开始仔细地顺着露出在雪面上的草枝树柯一件一件寻视着、观察着。”词语解释:无柯 拼音:wú kē
(1).没有斧头。《孔丛子·记问》:“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 晋 道安 《〈十二门经〉序》:“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求饱,难以获矣。”
(2).没有枝丫。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树》:“﹝檳榔树﹞森秀无柯,端顶有叶。”词语解释:云柯 拼音:yún kē
凌云的高枝。比喻人品风格高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右军 ﹞道 刘真长 ‘标云柯而不扶疏’。”词语解释:琼柯 拼音:qióng kē
(1).披雪的树。《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七》:“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连山结玉巖,修庭振琼柯。”
(2).嘉树秀枝。 唐 韦应物 《题桐叶》诗:“参差剪緑綺,瀟洒覆琼柯。” 明 刘基 《题梧桐折枝翎毛图》诗:“琼柯碧叶两参差,又是西风白露时。”
(3).比喻贤者。 唐 护国 《山中寄王员外》诗:“移居儻得地,长愿接琼柯。”词语解释:霜柯 拼音:shuāng kē
秋天的树木。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时曰凄辰、霜辰,节曰素节、商节,草曰衰草,木曰疎木、衰林、霜柯、霜条。” 宋 曾巩 《橙子》诗:“鲜明百数见秋实,错缀众叶倾霜柯。”词语解释:金柯 拼音:jīn kē
树枝的美称。 晋 陆机 《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绍金柯而玉秀,穆兰馨而菊滋。” 唐 李绅 《华山庆云见》诗:“金柯初繚绕,玉叶渐氛氲。”词语解释:槐柯 拼音:huái kē
指 唐 李公佐 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中的 槐安国 南柯郡 。 元 许谦 《春夜次韵》之一:“飢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明 张昱 《湖舫劝曹德昭佥院酒》诗:“光阴只在槐柯上,奈此浮生乐事何!”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横柯 拼音:héng kē
横枝。 南朝 梁 吴均 《与宋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词语解释:斜柯 拼音:xié kē
攲侧身躯。《乐府诗集·相如歌辞十四·艳歌行》:“夫壻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南朝 梁简文帝 《遥望》诗:“散诞垂红帔,斜柯插玉簪。” 唐 段成式 郑符 等《小小写真联句》:“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词语解释:繁柯 拼音:fán kē
繁密的树枝。 汉 应瑒 《竦迷迭赋》:“烛白日之炎阴,承翠碧之繁柯。” 唐 刘蜕 《吊屈原辞·哀湘竹》:“繁柯重乎 舜 祠兮,瘦影叠乎 湘水 。”词语解释:并柯 拼音:bìng kē
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并连在一起。《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赬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 李善 注:“并柯,连理也。”词语解释:条柯 拼音:tiáo kē
枝条。《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三国 魏 刘楨 诗:“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 晋 孙绰 《竺道壹赞》:“譬若春圃,载芬载敷。条柯猗蔚,枝榦扶疏。” 元 郝经 《荒竹》诗:“新梢入林莽,迸叶扬条柯。”词语解释:空柯 拼音:kōng kē
(1).没有斧的斧柄。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是以空柯无刃, 公输 不能以斵。”
(2).没有花叶的枝干。 唐 王昌龄 《段宥厅孤桐》诗:“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词语解释:洪柯 拼音:hóng kē
大树。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六:“洪柯百万寻,森散覆 暘谷 。”词语解释:倾柯 拼音:qīng kē
谓使枝条倾斜下垂。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使夫承兰风以倾柯,擢清波以遣秽者,若沉景之应朗鉴,方圆之赴规矩。”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邺中咏·平原侯植》:“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词语解释:风柯 拼音:fēng kē
风中的树枝。 南朝 宋 鲍照 《石帆铭》:“云旌未起,风柯不吟。” 词语解释:持柯 拼音:chí kē
做媒。《隐居通议·文章四》引 宋 刘梦桂 《龚祥甫墓志铭》:“ 祥甫 为 佛老 请婚于予姪孙,委禽矣……属持柯者有抑塞,又白于官,移文二家同养焉。”词语解释:攒柯 拼音:zǎn kē
亦作“攅柯”。 丛生的枝条。 晋 左思 《吴都赋》:“攅柯挐茎,重葩殗叶。” 南朝 梁 刘孝绰 《林下映月》诗:“攒柯半玉蟾,裛叶彰金兔。” 唐 常沂 《禁中青松》诗:“攒柯霑圣泽,疏盖引皇风。”词语解释:危柯 拼音:wēi kē
高枝。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芙容出污而自丽,芝菌不根而自长……皆无附著亦名扬,奚必託危柯而后昌。”词语解释:梦槐柯 拼音:mèng huái kē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记 淳于棼 梦至 槐安国 ,国王以女妻之,任为 南柯 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与敌作战而败,公主亦死,被遣回。醒后见槐树南枝下有蚁穴,即梦中所历。后因以“梦槐柯”指梦幻。 宋 范成大 《题药方》诗:“孤童亦復梦槐柯,无德无功用福多。”词语解释:鸣柯 拼音:míng kē
树木枝条因风作响。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竹缘浦以被緑,石照涧而映红。月隐山而成阴,木鸣柯以起风。”自注:“山高月隐,便谓为阴;鸟集柯鸣,便谓为风也。”词语解释:阳柯
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词语解释:虬柯 拼音:qiú kē
亦作“虯柯”。 盘屈交结的枝条。 元 王恽 《紫藤花歌》:“虯柯扶疏散苍翠, 季伦 击碎珊瑚枝。” 元 宋旡 《画葡萄》诗:“风牕秋疑螙叶语,露架夜忆虬柯垂。”词语解释:古柯 拼音:gǔ kē
[英coca]即高根。常绿灌木。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花黄绿色,果实为核果。其叶可提制麻醉剂。词语解释:绿柯 拼音:lǜ kē
绿树。 晋 夏侯湛 《禊赋》:“尔乃临清流,背緑柯。云幕高接,丹组四罗。” 晋 伏系之 《咏椅桐诗》:“翠微疏风,緑柯荫宇。”词语解释:茗柯 拼音:míng kē
(1).犹茗艼。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简文 云: 刘尹 茗柯有实理。” 刘孝标 注:“柯,一作朾。”参见“ 茗艼 ”。
(2).指茶。 清 朱彝尊 《洞仙歌·橄榄》词:“更忆夜阑时,配取茗柯,消残醉,满倾坛盏。”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卷上:“予曾得其( 许次紓 )所著《茶疏》一卷……凡三十六条,深得茗柯至理,与 陆羽 《茶经》相表里。”
词语解释:茗艼 拼音:míng dǐng
酩酊。大醉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宋 陆游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诗:“酴醾烂漫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 清 黄遵宪 《小饮息亭醉后作》诗:“偶约故人同茗艼,居然丈室坐莲鬚。”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词语解释: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拼音:háo mò bù duō , jiāng chéng fǔ kē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 毫 ”。《逸周书·观周》:“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孔晁 注:“此言防患在微也。”亦作“ 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緜緜不絶,蔓蔓奈何?豪氂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词语解释:赪柯 拼音:chēng kē
亦作“頳柯”。 红色的枝条。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柽》:“碧叶菴蔼,頳柯翕赩。”按,柽柳皮赤,故称。词语解释:典柯 拼音:diǎn kē
典章法令。 章炳麟 《瑞安孙先生伤辞》:“又不幸 姬 汉 典柯,不絶如綫。”词语解释:豪牦不伐,将用斧柯 拼音:háo máo bù fá , jiāng yòng fǔ kē
见“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词语解释:贞柯 拼音:zhēn kē
坚挺耐寒的枝柯,亦喻有坚贞节操的人。《宋书·索虏传》:“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 南朝 齐 王俭 《灵丘竹赋应诏》:“翠叶与飞雪争采,贞柯与曾冰竞鲜。” 清 俞樾 《徐烈女传》:“余同年生 郑听槐 比部,乃其君舅也。感贞柯之早摧,惜嘉礼之未成,寓书於余,请为之传。”词语解释:顾柯 拼音:gù kē
(georgecukor,1899-1983)美国电影导演。曾在百老汇任舞台监督和导演。1930年从影。以改编名著著称。一生执导《小妇人》、《茶花女》、《煤气灯下》、《费城故事》等五十余部影片,其中《窈窕淑女》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词语解释:宫柯
屋子;家里。宫:古代房屋的通称词语解释:丰柯 拼音:fēng kē
茂盛的大树。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词语解释:楞柯柯 拼音:léng kē kē
亦作“ 楞磕磕 ”。亦作“ 楞呵呵 ”。 形容发呆的样子。《三侠五义》第九回:“ 公孙策 听了此话,楞柯柯的连话也説不出来。” 老舍 《二马》第一段一:“ 马威 低着头儿往玉石牌楼走,走几步儿,不知不觉的就楞磕磕的站住一会儿。” 陈石峻 《泽玛姬·白鸟》:“她觉得有些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楞呵呵地看傻了。”词语解释:黄柯 拼音:huáng kē
枯树枝。 潘漠华 《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词语解释:操柯 拼音:cāo kē
喻执法。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故明君治难於其易,去恶於其微;不伐善以长乱,不操柯而犹豫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操柯犹豫,废法効非,枉直混错,终於负败。”参见“ 操斧伐柯 ”。
词语解释:操斧伐柯 拼音:cāo fǔ fá kē
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 朱熹 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晋 陆机 《文赋》:“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词语解释:操斧伐柯 拼音:cāo fǔ fá kē
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 朱熹 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晋 陆机 《文赋》:“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词语解释: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拼音:háo mò bù zhá , jiāng xún fǔ kē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王肃 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古圣人所见远矣。”词语解释:朱柯 拼音:zhū kē
红色的茎干。《文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於重涯,濯灵芝以朱柯。” 薛综 注:“朱柯,芝草茎赤色也。”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五:“南林有奇树,承春挺素华。丰翘被长条,緑叶蔽朱柯。”词语解释:一枕南柯 拼音:yī zhěn nán kē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梦到 槐安国 ,娶了公主,任 南柯 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 槐安国 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蜗牛角上争人我,梦魂中一枕南柯。”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怜儒脱难》:“他黑甜一枕南柯,门密扣,口轻哦。”亦作“ 一枕槐安 ”。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词语解释:衢柯 拼音:qú kē
交错四出的树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上》:“上座 璘公院 ,有穗柏一株,衢柯偃覆,下坐十餘人。”词语解释: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见“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词语解释:王质烂柯 拼音:wáng zhì làn kē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晋 时 王质 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棊而歌。 质 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 质 ,如枣核。 质 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 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復时人。”后喻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亦用为醉心棋艺的典实。《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仙家每每好此,所以有 王质 烂柯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