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柞棫 拼音:zuò yù
栎与白桵树。《诗·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郑玄 笺:“柞,櫟也;棫,白桵也。” 汉 刘歆 《甘泉宫赋》:“豫章杂木,楩松柞棫。”词语解释:柞薪 拼音:zuò xīn
柞木类的柴薪。亦泛指柴薪。《诗·小雅·车舝》:“陟彼高冈,析其柞薪。” 郑玄 笺:“登高冈者必析其木以为薪。”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之一:“楩楠割截为椽杙,岁暮搜材到柞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柞薪之木,传其火而化其火;代嬗之孙,传其祖而化其祖。”词语解释:柞叶 拼音:zuò yè
栎树叶。可饲蚕。《尔雅翼》卷二四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锦。”词语解释:柞栎 拼音:zuò lì
栎树。《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三国 吴 陆玑 疏:“栩,今柞櫟也。 徐州 人谓櫟为杼,或谓之为栩。”词语解释:柞丝绸 拼音:zuò sī chóu
用柞蚕丝织成的平纹纺织品,有光泽。适宜做夏季衣服。词语解释:柞子 拼音:zuò zǐ
橡实的异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橡实》。词语解释:柞绸 拼音:zuò chóu
即柞丝绸。 王蒙 《惶惑》一:“那时候他二十三岁,大学才毕业,体重只有一百零一市斤,穿一身柞绸中山服,自以为是高级衣料了。”参见“ 柞丝绸 ”。
词语解释:柞丝绸 拼音:zuò sī chóu
用柞蚕丝织成的平纹纺织品,有光泽。适宜做夏季衣服。词语解释:柞蚕 拼音:zuò cán
蚕的一种。幼虫绿、黄或天蓝色等,食栎树叶。吐的丝是丝织品的重要原料。成虫全体被有黄褐色鳞毛,四翅各有一白色斑及斜条纹。柞蚕业起源于我国。《太平御览》卷八二五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绵,一本作“ 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