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柄臣 拼音:bǐng chén
掌权的大臣。《汉书·朱云传》:“传曰下轻其上爵,贱人图柄臣,则国家摇动而民不静矣。” 颜师古 注:“柄臣,执权之臣。”《新唐书·中宗八女传》:“帝復位,光艷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宋 陆游 《忆昔》诗:“忆昔 高皇 絀柄臣,招徠贤雋聚朝绅。” 清 龚自珍 《明按察司佥事金君石阙铭》:“禀性刚毅,不媚柄臣。”词语解释:柄用 拼音:bǐng yòng
(1).谓被信任而掌权。亦谓被任用。《汉书·谷永传》:“是时,上初即位,谦让委政元舅大将军 王凤 ,议者多归咎焉。 永 知 凤 方见柄用,阴欲自託。”《宋史·王旦传》:“ 旦 为天书史,每有大礼,輒奉天书以行,恒邑邑不乐。凡柄用十八年,为相仅一纪。”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三章:“而巡警道 贺国昌 ,高等审判厅丞 朱兴汾 皆游学 日本 ……党员柄用,两人推轂之力为多。”
(2).指受信任而掌权的人。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武皇 一朝之柄用,皆 钦义 所致也。”
(3).指权要职位。 宋 欧阳修 《论王举正范仲淹等札子》:“况今参知政事 王举正 最号不才,久居柄用,柔懦不能晓事,缄默无所建明,且可罢之以避贤路。”词语解释:柄国 拼音:bǐng guó
执掌国政。《新唐书·东夷传·新罗》:“是岁, 真平 死,无子,立女 善德 为王,大臣 乙祭 柄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至庚申岁, 吴丞相 柄国,始以外祠斥焉。” 明 文徵明 《南京太常寺卿嘉禾吕公行状》:“ 天顺 初,京师不雨,彗星犯牵牛。时 文懿 柄国,颇以为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和珅 柄国时,其家奴多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词语解释:柄把 拼音:bǐng bǎ
植物果实和枝茎相连的部分。 刘白羽 《珍珠》:“一串串结在巨大象牙般柄把上的香蕉,和黄铜色的椰子,堆积如山。”词语解释:柄任 拼音:bǐng rèn
(1).谓重视信从。 唐 韩愈 《石鼓歌》:“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 丘 軻 。”
(2).谓委以重任。《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帝曰:‘﹝ 卢杞 ﹞守 虢 而忧他州,宰相材也。’詔以豕赐贫民,遂有意柄任矣。”《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此盖姦人自谋,利於苟悦,而柄任之臣,欲专权自肆以成己志,遂误陛下。”
(3).指委以重任的人。 宋 苏辙 《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以为昔所柄任,其徒实蕃,布列中外,岂免窥伺。”
(4).指重要职位。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惟祝正人早归柄任,以副天下之心。”《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 蔡京 姦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合党缔交,以图柄任。”词语解释:柄授 拼音:bǐng shòu
授予权柄。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贞元 十五年, 刘逸淮 死。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今见在人,莫如 韩 甥,且其功最大,而材又俊,即柄授之,而请命於天子。”词语解释:柄令 拼音:bǐng lìng
权柄;命令。 清 徐夔 《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峨。”词语解释:柄事 拼音:bǐng shì
执掌政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更正殿名》:“ 张宏 继 冯保 柄事,亦有称於时。”词语解释:柄子 拼音:bǐng zǐ
把子。器物的把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叫鸦头把我那个湘妃竹柄子的团扇拿来。”词语解释:柄坐 拼音:bǐng zuò
掌权的职位。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 河朔 数郡被水,今春如何?惟明公早正柄坐,可福斯人也。”词语解释:柄朝 拼音:bǐng cháo
执掌朝政。《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宦竖柄朝,垢蠹纪纲。”词语解释:柄政 拼音:bǐng zhèng
掌握政权;执政词语解释:柄权 拼音:bǐng quán
握有权力。例如:柄权作恶。词语解释:柄文钱 拼音:bǐng wén qián
古代钱币的一种。 宋 洪遵 《泉志》卷十三:“右柄文钱,右日月钱,右井文钱,右双五钱,右双十钱。 顾烜 曰:‘五钱并奇异。’”词语解释:柄靶 拼音:bǐng bǎ
喻根据和目标。《朱子语类》卷十五:“ 孟子 论四端,便各自有箇柄靶,仁义礼智皆有头绪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