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鼓枻 拼音:gǔ yì
亦作“ 鼓栧 ”。 划桨。谓泛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晋书·文苑传·庾阐》:“中兴二十三载,余忝守 衡 南,鼓栧三江,路次 巴陵 。” 唐 杜甫 《幽人》诗:“洪涛隐笑语,鼓枻 蓬莱池 。”《花月痕》第四八回:“陆兵纵马,水师鼓枻。”词语解释:叩枻 拼音:kòu yì
桨击船舷。谓摇动船桨。《文选·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李善 注:“《楚辞》曰:‘渔父鼓枻而去。’ 王逸 曰:‘叩船舷也。’”枻,或作“栧”。词语解释:竿枻 拼音:gān yì
竹篙和船桨。 宋 秦观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诗:“投晓理竿栧,溪行耳目醒。”词语解释:旌枻 拼音:jīng yì
树在船上的旌旗。《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文鷁,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 郭璞 注:“ 张揖 曰:‘扬,举也。析羽为旌。建於船上也。’栧,船舷,树旌於上。”《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旌枻”。词语解释:归枻 拼音:guī yì
归舟。 唐 岑参 《还东山洛上作》诗:“春流急不浅,归栧去何迟!”词语解释:浪枻 拼音:làng yì
见“ 浪拽 ”。
词语解释:浪拽 拼音:làng zhuài
鼓楫,荡桨。拽,同“ 枻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 李善 注:“浪,犹鼓也。”拽,一本作“ 栧 ”。词语解释:戢枻 拼音:jí yì
停船。喻家居不仕。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一:“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词语解释:扬枻 拼音:yáng yì
举楫。谓行船。 南朝 梁 江淹 《采石上菖蒲》诗:“缓步遵汀渚,扬枻泛春澜。”词语解释:中流击枻 拼音:zhōng liú jī yì
见“ 中流击楫 ”。
词语解释:中流击楫 拼音:zhōng liú jī jí
亦作“ 中流击枻 ”。 指 晋 祖逖 渡 江 击楫事。《晋书·祖逖传》:“﹝ 逖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大 江 !’”后喻有志复兴的壮烈气概。 宋 文及翁 《贺新郎·西湖》词:“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宋 文天祥 《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明 何大复 《滹沱河上》诗:“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词语解释:檠枻 拼音:qíng yì
矫正弓弩的器具。《荀子·非相》“接人则用枻” 唐 杨倞 注:“ 韩侍郎 云:‘枻者,檠枻也,正弓弩之器也。’”词语解释:桂枻 拼音:guì yì
用桂木制成的船桨。亦为舟楫的美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文鷁,扬桂枻,张翠帷,建羽盖。”词语解释:榜枻 拼音:bǎng yì
船桨。引申为使船。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会钟皷之音毕,榜枻 越 人,拥楫而歌。”词语解释:渔枻 拼音:yú yì
渔船的短桨。 南朝 梁 虞羲 《春郊》诗:“樵歌喧垄暮,渔枻乱江晨。”也指渔船。 明 杨慎 《滇海曲》之十:“苹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