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麻平声 [chē][chā,差错][xiē,少也][zhuā][há xiā][yā][wō][chá zhā][音奢。火種也。][jiā qié]髿[shē][pá][chā][bā ba][详注1][同鸦。][详注2][chá ná][xiá xiā][chā zhā][划船][bā][shé][zhā][详注3][lā la][zhā][zhē,音遮。啰嗻,多言也。或作謶。][yā][详注4][详注5][详注6][chá][huá]夿


注1:污 音窊。凿地也。《礼·礼运》污尊而抔饮。《注》污尊,凿地为尊。
注2:涂 《集韵》《韵会》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饰也。 又《集韵》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见《史记·匈奴传》。
注3:荼 《唐韻》宅加切,音茶。神名。又《集韻》余遮切,音邪。荼陵,縣名,在長沙。又《集韻》時遮切,音闍。《爾雅·釋草》蔈、荂,荼,卽芀也。
注4:吾 《广韵》五加切《集韵》牛加切,音牙。允吾,县名。《前汉·地理志》金城郡允吾县。《注》应劭曰:允吾,音铅牙。
注5:茬 音槎。斫木。《鲁语》山不茬蘖。字从草。◎按茬字,《后汉书》《水经注》皆从仕,宋祁曰:当作荏,今茌茬荏并存。茬字从草作。
注6:祖 《集韵》咨邪切。《前汉·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厉县。
末字词组
金枷大枷沉枷李斯狗枷连具枷立枷  
连枷长枷鱼枷木匠带枷梿枷行枷  
脱枷八棒十枷椸枷榆枷护身枷   

词语解释:金枷  拼音:jīn jiā
金饰的枷具。古代用以械系特殊身份的人。《新唐书·吐蕃传下》:“吾既作金枷,将必得 瑊 以见赞普。” 清 洪昇 《长生殿·重圆》:“金枷脱,玉锁鬆。笑骑双飞凤,瀟洒到天宫。”
词语解释:连枷  拼音:lián jiā
(1).亦作“ 连耞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的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脱粒。《说文·木部》:“柫,击禾连枷也。” 宋 范成大 《秋日田园杂兴》诗之八:“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连耞﹞击禾器……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於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 大海 和 爱兰 就用连枷来打豆子。”
(2).旧时一种可以同时枷禁多人的刑具。《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四个人一面连枷,枷号二月示众。”
词语解释:脱枷  拼音:tuō jiā
解脱枷锁。犹免罪。 唐 贾岛 《上乐使君救康成公》诗:“曾梦诸侯笑, 康 囚议脱枷。”
词语解释:大枷  拼音:dà jiā
一种特制的重而大的枷具。《旧唐书·刑法志》:“﹝ 来俊臣 ﹞所作大枷,凡有十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喝令手下不要计数,先打一会,打得二人死而復醒者数次。讨两面大枷枷了,送入死囚牢里,牢固监候。”
词语解释:长枷  拼音:cháng jiā
一种连犯人头部和上肢一起枷住的刑具。因其较一般的枷长、宽、重,故称。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 张千 ,上了长枷,下在死囚牢里去。”《水浒传》第一○二回:“叫牢中提出 王庆 ,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
词语解释:八棒十枷  拼音:bā bàng shí jiā
见“ 八棒十挟 ”。
词语解释:八棒十挟  拼音:bā bàng shí jiā
亦作“ 八棒十枷 ”。 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勘姦情,八棒十挟。”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又无那八棒十枷罪,止不过三交两句言。”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也无那八棒十枷,万死千生,都不到一时半刻。”
词语解释:沉枷
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
词语解释:鱼枷  拼音:yú jiā
鱼形的枷。 新凤霞 《新凤霞的回忆·苏三打狗》:“我正在场上刚演到 崇公道 卸去 苏三 颈上的‘鱼枷’,台下忽然大乱。”
词语解释:椸枷  拼音:yí jiā
亦作“ 椸架 ”。 衣架。《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 郑玄 注:“椸,可以枷衣者。” 陆德明 释文:“椸……衣架也。枷,本又作‘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几筵殿 ,盖帝( 宋高宗 )平日所御处也。殿三间,殊非高大,陈列几席、椸枷之类,亦与常人家不甚相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泥书生》:“夜分,书生復来,置冠几上;又脱袍服,搭椸架上。”
词语解释:李斯狗枷  拼音:lǐ sī gǒu jiā
秦 李斯 锁犬用过的枷。此为嘲笑滥收古董的趣语。 赵璘 《因话录》卷四引 南朝 梁 谢绰 《宋拾遗录》:“ 江夏王 义恭 ,性爱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 何勗 ,已有所送,而王徵索不已, 何 甚不平。尝出行於道,遇狗枷、败犊鼻,乃命左右取之还,以箱擎送之。牋曰:‘承復须古物,今奉 李斯 狗枷, 相如 犊鼻。’”
词语解释:木匠带枷  拼音:mù jiàng dài jiā
歇后语。意谓自作自受。《通俗编·艺术》引 宋 王銍 《续杂俎》:“自做得六事,一曰木匠带枷。” 高玉宝 《高玉宝》第四章:“小胳膊要硬和大腿别劲,那可是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词语解释:榆枷  拼音:yú jiā
古刑具。榆木做的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子有牢房地匣,有子有栏军夹画,有子有铁裹榆枷。更年没罪人戴他、犯他。”
词语解释:连具枷  拼音:lián jù jiā
旧时一种可同时囚系两犯的木枷。《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去非 依律问徒, 了缘 官卖为奴……又讨连具枷枷了,各搽半边黑脸,满城迎游示众。”
词语解释:梿枷  拼音:lián jiā
脱粒用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板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解放日报》1942.8.28:“这天太阳特别好,在广场上,平铺着淡黄色的麦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拿起槤枷,一起一落地打着,那肉红色的麦粒,就沉淀在麦穗的底下了。”
词语解释:护身枷  拼音:hù shēn jiā
古代加在罪犯颈项上的械具。《水浒传》第九回:“ 薛霸 随即把 林冲 护身枷开了。”
词语解释:立枷  拼音:lì jiā
明 清 两代刑具。 清 又称站笼。用木笼,顶开圆孔,以束犯人颈部,使昼夜站立致毙。甚者于脚下垫物,然后抽去,使之悬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近来厂卫多用重枷,而最毒则为立枷。荷此者,不旬日必絶。”
词语解释:行枷  拼音:xíng jiā
古代押解犯人时所用的木枷。《水浒传》第三六回:“当厅带上行枷,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无非是 张千 、 李万 。”《水浒传》第五一回:“ 朱仝 只得带上行枷,两个防送公人领了文案,押送 朱仝 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