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枋子枋国枋相枋箄枋政枋司枋臣枋榆

词语解释:枋子  拼音:fāng zǐ
①同‘方子 ’。②〈方〉棺材 。
词语解释:枋国  拼音:fāng guó
掌握国家大权。 明 危素 《日损斋笔记》附录《文献黄公神道碑》:“ 秦丞相 檜 枋国,杀异己者。”《明史·孙鑨传》:“ 严嵩 枋国, 陞 其门生也,独无所附丽。”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当 庆元 枋国,方兴 楚宗 妖书之狱,以陷君子。先生草疏劾 庆元 。”
词语解释:枋相  拼音:fāng xiāng
执政大臣。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次叙》:“庚戌之冬,需次京邸,时值洋艘遣退,枋相罢归。”
词语解释:枋箄  拼音:fāng bǐ
用竹木编成的浮筏。指木排、竹排。《后汉书·岑彭传》:“ 公孙述 遣其将 任满 、 田戎 、 程汎 ,将数万人乘枋箄下 江关 ,击破 冯骏 及 田鸿 、 李玄 等。” 李贤 注:“枋箄,以木竹为之,浮於水上。”
词语解释:枋政  拼音:fāng zhèng
执掌政权。《明史·许誉卿华允诚等传赞》:“ 崇禎 时,僉壬相继枋政,天下多故,事之可言者众矣。”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 孔子 为士,先儒疑焉。或谓 阳虎 当时枋政,虽陪臣而儼以大夫自居,圣人亦逊以应之。”
词语解释:枋司  拼音:fāng sī
指握有重权的官职。 宋 吕公著 《定州谢上表》:“久预枋司,积有妨贤之畏;洊祈麾寄,更图陈力之方。”
词语解释:枋臣  拼音:fāng chén
犹权臣。 宋 魏了翁 《古今考》:“至 魏 、 晋 、 齐 、 梁 、 隋 、 唐 以后,则往往由枋臣禪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康熙 朝, 翁尚书 叔元 受枋臣指劾。”
词语解释:枋榆  拼音:fāng yú
枋树与榆树。喻狭小的天地。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短翼愧卑栖,惻愴伤枋榆。愿假长风力,南溟徙归途。” 清 赵翼 《华山纪游》诗:“今朝忽兴发,奋决枋榆起。”参见“ 榆枋 ”。
词语解释:榆枋  拼音:yú fāng
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 唐 赵中虚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宋 王曾 《矮松赋》:“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分明是鹏摶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参见“ 榆枋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