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末字词组
垂杨黄杨潘杨洪杨朱杨赤杨张杨密杨
白杨枯杨三杨常杨树杨蒲杨钻天杨枭杨
长杨桁杨青杨山杨尤杨技擅穿杨椴杨河北杨
穿杨王杨颜杨桑杨顿杨荑杨银白杨响杨
折杨水杨荆杨逃杨南瞿北杨栘杨宫杨百步穿杨

词语解释:垂杨  拼音:chuí yáng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词语解释:白杨  拼音:bái yáng
(1).树名。又名毛白杨,俗名大叶杨。 晋 陶潜 《挽歌诗》:“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白杨早落,塞草前衰。” 唐 皮日休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愁绪空崔嵬,白杨老无花。”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六章:“沟口外有一块小小的高地,上面有三五株挺拔的白杨。”
(2). 汉 宫观名。 汉 扬雄 《羽猎赋》:“然后先置乎 白杨 之南, 昆明 灵沼之东。”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 白杨 ,观名也。”
词语解释:长杨  拼音:cháng yáng
(1).亦作“ 长扬 ”。 长杨宫 的省称。 汉 扬雄 《长杨赋》:“振师 五柞 ,习马 长杨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 宋 秦观 《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 ,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 明 高启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 。”参见“ 长杨宫 ”。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刘良 注:“杨,柳树也。” 唐 温庭筠 《太子西池》诗之二:“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3). 汉 扬雄 所作《长杨赋》的省称。 唐 李白 《大猎赋》:“《长杨》夸胡,设网为周阹。” 宋 范仲淹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词语解释:长杨宫  拼音:cháng yáng gōng
秦 汉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三辅黄图·秦宫》:“ 长杨宫 在今 盩厔县 东南三十里,本 秦 旧宫,至 汉 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 射熊馆 。 秦 汉 游猎之所。”
词语解释:穿杨  拼音:chuān yáng
(1).谓射箭能于远处命中杨柳的叶子。极言射技之精。语本《战国策·西周策》:“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唐 薛业 《晚秋赠张折衝》诗:“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2).泛指技艺高超。《北史·隐逸传·崔赜》:“况復桑榆渐暮,藜藿屡空;举烛无成,穿杨尽弃。”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引》:“故章句有焦心之人,声律至穿杨之妙。”
词语解释:折杨  拼音:shé yáng
古俗曲名。 宋 苏轼 《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皇华》,即《小雅》之篇,而里巷袭其语;《折杨》,以后 李延年 二十八解復有云《折杨柳》者,此皆转相因袭者也。”
词语解释:黄杨  拼音:huáng yáng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致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词语解释:枯杨  拼音:kū yáng
(1).凋枯的杨树。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於枯杨。”
(2).指老杨树。 宋 梅尧臣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枯杨映楼角,蔓草被墙端。”
词语解释:桁杨  拼音:háng yáng
加在脚上或颈上的刑具。亦泛指刑具。《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成玄英 疏:“桁杨者,械也。夹脚及颈,皆名桁杨。” 明 方孝孺 《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賚是庸。桁杨不陈,囹圄虚空。”《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以致不得不勒限严比,忍用桁杨。”
词语解释:王杨  拼音:wáng yáng
唐 初诗人 王勃 与 杨炯 的并称。 唐 李商隐 《漫成五章》诗之一:“ 沉 宋 裁词矜变律, 王 杨 落笔得良朋。” 宋 袁甫 《赓周纯甫求归再用前韵》之三:“ 少陵 不肯为轻薄,笑杀 王 杨 井底沉。” 清 孔尚任 《张毅文大理以笺索诗》:“ 王 杨 体就遭人哂,《湖海》编成属自欺。”
词语解释:水杨  拼音:shuǐ yáng
蒲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柳》﹝集解﹞引 苏颂 曰:“蒲柳即水杨也,枝劲韧,可为箭笴。”
词语解释:潘杨  拼音:pān yáng
《文选·潘岳〈杨仲武诔〉》:“既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 潘 杨 之穆,有自来矣,矧乃今日慎终如始。” 吕延济 注:“谓 岳 父与 仲武 祖旧相知好,况今日我与 仲武 顺祖父之好如始也。”后因以为典,代指姻亲交好关系。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潘 杨 之睦,有异於此。” 唐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诗:“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 潘 杨 称代穆, 秦 晋 忝姻连。” 宋 刘克庄 《沁园春·林卿得女》词:“好逑不数 潘 杨 ,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词语解释:三杨  拼音:sān yáng
(1).指 晋 朝 杨骏 、 杨珧 、 杨济 。《晋书·杨骏传》:“帝自 太康 以后,天下无事,不復留心万机,惟躭酒色,始宠后党,请謁公行,而 骏 与 珧 、 济 势倾天下,时人有‘三 杨 ’之号。”
(2).指 唐 代 杨凭 、 杨凝 、 杨凌 。《新唐书·杨凭传》:“﹝ 凭 ﹞长善文辞,与弟 凝 、 凌 皆有名, 大历 中,踵踊进士第,时号‘三 杨 ’。”
(3).指 明 朝的 杨士奇 、 杨荣 、 杨溥 。《明史·杨士奇杨荣杨溥传赞》:“是以 明 称贤相,必首三 杨 。” 清 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八百字》诗:“ 华亭 遗一老,定策嫓三 杨 。”
词语解释:青杨  拼音:qīng yáng
树木名。又叫水杨。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倒卵形,果实卵圆形。木材白色,质地轻松,供建筑用。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白杨叶圆,青杨叶长,柳叶亦长细。”《广群芳谱·木谱十一·白杨》:“一种青杨树,比白杨较小,亦有二种:一种梧桐青杨,身亦耸直,高数丈,大者径一二尺,材可取用,叶似杏叶而稍大,色青緑,其一种身矮,多岐枝,不堪大用。”
词语解释:颜杨
书法家 唐 颜真卿 和 五代 杨凝式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折衝儒墨阵堂堂,书入 颜 杨 鸿雁行。”
词语解释:荆杨  拼音:jīng yáng
荆州 和 扬州 。亦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闻 荆 杨 诸将,并得降者。”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李辰 石冰 ,倾之於 荆 杨 。”
词语解释:洪杨  拼音:hóng yáng
太平天囯 领导人 洪秀全 和 杨秀清 的并称。《太平天囯诗歌选·洪杨军纪最严明》:“ 洪 杨 军纪最严明,是红是黑分得清。”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 中国 自 乾隆 以后,四海扰扰,未几遂酿 洪 杨 之变。”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 洪 杨 又闹起来了。”
词语解释:常杨  拼音:cháng yáng
唐 常衮 和 杨炎 的并称。《新唐书·杨炎传》:“﹝ 炎 ﹞迁中书舍人,与 常衮 同时知制誥。 衮 长於除书,而 炎 善德音,自 开元 后言制詔者,称‘ 常 杨 ’云。” 宋 王禹偁 《酬高邮知军蒋殿丞见寄》诗:“三入 承明 已过分,有何词笔敌 常 杨 。”
词语解释:山杨  拼音:shān yáng
杨柳科。落叶乔木。叶近圆形。早春先叶开花,花序长条状下垂,花药红色。分布于 东北 及 黄河 中下游地区。
词语解释:桑杨  拼音:sāng yáng
《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后因以“桑杨”代其诗,为颂德祝寿之辞。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偶值高门挂弧矢,且賡《小雅》赋‘桑杨’。”
词语解释:逃杨  拼音:táo yáng
叛离 杨朱 之道。《孟子·尽心下》:“逃 墨 必归於 杨 ,逃 杨 必归於儒。”
词语解释:朱杨  拼音:zhū yáng
即赤杨。一种落叶乔木。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柟豫樟,桂椒木兰,檗离朱杨。” 晋 孙楚 《登楼赋》:“杞柳绸繆,芙蓉吐芳,俯依青川,仰翳朱杨。” 南朝 梁元帝 《归来寺碑》:“铃随风振,盘依露泫。丹桂无枝,朱杨自翦。”
词语解释:树杨
种植杨树
词语解释:尤杨  拼音:yóu yáng
南宋 诗人 尤袤 、 杨万里 的并称。 宋 杨万里 《延之寄诗和韵谢之》:“谁把 尤 杨 语同日,不教 李 杜 独齐名。”
词语解释:顿杨  拼音:dùn yáng
明 代 金陵 名妓 顿文 、 杨玉香 的并称。 顿文 ,字 小文 ,琵琶 顿老 之孙女,善鼓琴; 杨玉香 ,善琵琶。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旧院风流数 顿 杨 ,梨园往事泪沾裳。”参见“ 顿老 ”。
词语解释:顿老  拼音:dùn lǎo
明 代 金陵 琵琶手。名噪一时,人称“琵琶顿老”。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 顿老 琵琶旧典型,檀槽生涩响零丁。南廵法曲谁人问?头白 周郎 掩泪听。”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至 顿老 琵琶, 妥娘 词曲,则祇应天上,难得人间矣。”
词语解释:南瞿北杨  拼音:nán qú běi yáng
清 朝 道光 年间, 江苏 常熟 瞿氏 铁琴铜剑楼 、 山东 聊城 杨氏 海源阁 ,皆藏书丰富,世称南 瞿 北 杨 。
词语解释:赤杨  拼音:chì yáng
(1).指 洪秀全 和 杨秀清 ,暗喻 太平天囯 。 赵万里 《王静安先生年谱》:“﹝ 乃誉 ﹞值 赤 杨 之乱,弃儒而贾,於贸易之暇,攻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旧称国家大乱为“红羊劫”,“红羊”与“洪杨”同音,“红”又与“赤”同义,因以“赤杨”暗喻 太平天囯 农民起义为“红羊劫”。
(2).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本》:“赤杨,霜降则叶赤,材理亦赤也。” 明 李时珍 以为即“檉柳”。见《本草纲目·木二·柽柳》
词语解释:蒲杨  拼音:pú yáng
蒲柳。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蒲柳生水边,叶似青杨,一曰蒲杨。”
词语解释:技擅穿杨
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词语解释:荑杨
新生的杨树
词语解释:栘杨  拼音:yí yáng
(1).栘和杨。《文选·扬雄〈甘泉赋〉》:“回猋肆其碭骇兮,翍桂椒而鬱栘杨。” 李善 注引《尔雅》:“棠棣,栘也。杨,杨树也。”
(2).杨树的一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栘杨,圆叶弱蔕,微风大摇,一名高飞,一名独摇。”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扶栘,即白杨也……亦名栘杨。”参见“ 枎栘 ”。
(3).即栘柳。
词语解释:枎栘  拼音:fū yí
即唐棣。也称栘、栘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枎栘》﹝集解﹞:“ 藏器 曰:‘枎栘木生 江 南山谷,树大十数围,无风叶动,花反而后合。《诗》云“唐棣之华,偏其反而”是也。’ 时珍 曰:‘栘杨与白杨是同类二种,今南人通呼为白杨,故俚人有白杨叶有风掣之语。其入药之功大抵相近。’”
词语解释:张杨  拼音:zhāng yáng
1936年12月发动 西安 事变的著名将领 张学良 、 杨虎城 的并称。 续范亭 《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 西安 事变后本是团结最好机会,惜未能示宽大于 张杨 。”
词语解释:钻天杨  拼音:zuān tiān yáng
落叶乔木。叶子三角形。结蒴果。木质松软,供建筑和造纸用。《花城》1981年第5期:“在一棵高高的钻天杨面前,她站住了。”
词语解释:椴杨  拼音:duàn yáng
即河北杨。落叶乔木,树皮白色,光滑,叶子卵圆形。木材轻软有弹性。
词语解释:银白杨  拼音:yín bái yáng
杨柳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树皮灰白色,叶互生,卵形,掌状分裂,叶背有白绒毛。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木材白色,质地细致,供建筑、造船、造纸、制牙签和火柴用。
词语解释:宫杨  拼音:gōng yáng
即宫柳。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江路微暖,野梅漏枝,駘荡未透,宫杨綰丝。”
词语解释:密杨  拼音:mì yáng
见“ 密阳 ”。
词语解释:密阳  拼音:mì yáng
指浓荫遮蔽不见阳光的地方。《太平御览》卷七二四引《公孙尼子》:“ 孔子 有疾。 哀公 使医视之。医曰:‘居处饮食何如?’子曰:‘ 丘 春之居葛笼,夏居密阳,秋不风,冬不煬,饮食不馈,饮酒不劝。’医曰:‘是良药也。’”阳,一本作“ 杨 ”。一说,地名。
词语解释:枭杨  拼音:xiāo yáng
见“ 梟羊 ”。
词语解释:枭羊  拼音:xiāo yáng
亦作“ 梟阳 ”。亦作“ 梟杨 ”。 兽名。即狒狒。《淮南子·氾论训》:“山出梟阳,水生罔象,木生毕方,井生坟羊。” 高诱 注:“梟阳,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足反踵,见人而笑。”《楚辞·严忌〈哀时命〉》:“使梟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 王逸 注:“梟杨,山神名,即狒狒也。” 唐 皮日休 《讽悼·正俗》:“念臺覈之在位兮,若梟羊之当路。”
词语解释:河北杨  拼音:hé běi yáng
落叶乔木,树皮白色、光滑,叶子卵圆形。木材轻软有弹性。为 华北 、 西北 黄土丘陵地的造林树种。也叫椴杨。
词语解释:响杨  拼音:xiǎng yáng
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光滑,青白色。老树树皮有裂沟。叶子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边缘的波状的齿。木材白色,可供建筑,也用来造船、制纸等。
词语解释:百步穿杨  拼音:bǎi bù chuān yáng
《史记·周本纪》:“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因以“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非常高明。 唐 李涉 《看射柳枝》诗:“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贵精工》:“大抵文以精故工,以工故传远。三折肱始为良医,百步穿杨始名善射。”《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云长 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 黄忠 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 周立波 《金戒指》:“有的说他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有的说他枪法如神,能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