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结束阁束绳束卷束角束棺束散束电子束
拘束管束要束迫束轭束光束无拘无束砥束
一束局束束束裹束训束粗束斲束矜束
羁束缚束余束狭束俨束险束纶组节束 
约束森束窄束花束绕束隘束绾束 
装束整束逼束缠束集束僒束禾束 
妆束解束敛束系束跼束钳束觳束 
无拘束纯束钤束节束绅束屈束维管束 
检束徽束收束峭束栉束潘张左束劫束 
窘束牵束归束锢束榷束拴束申束 

词语解释:结束  拼音:jié shù
(1).扎缚,捆扎。《后汉书·东夷传·倭》:“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繒綵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於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羽族之巧过於人,其为巢,只以一口两爪,而结束牢固,甚於人工。”
(2).约束;拘束。《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三:“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3).整治行装。 南朝 梁 褚翔 《雁门太守行》:“便闻 雁门 戍,结束事戎车。” 唐 善生 《送智光之南值雨》诗:“结束衣囊了, 炎州 定去游。” 清 方式济 《远行曲》:“结束语童僕,鸡鸣看天曙。”
(4).装束;打扮。《杂事秘辛》:“ 姁 告 莹 曰:‘官家重礼,借是朽落。缓此结束,当加鞠翟耳。’”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仇兆鳌 注:“结束,衣裳装束也。”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把箇 太真妃 扶在翠盘间,快结束,宜粧扮。” 叶圣陶 《旅程的伴侣》:“身上穿着布袄,结束整齐,且又清洁。”
(5).嫁妆。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 项 曰:‘彼一家人遭难,独留得餘生,今我既不留为子妇,寧陪些少结束,嫁一本分人。’”
(6).书法指字的笔势收束。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圆浄,有起有止,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明 赵宧光 《寒山帚谈·格调》:“字须结束,不可涣散;须自然,不可勉强。各自成象而结束者,自然也;曲直避让而结束者,勉然也。”
(7).处理;安排。 唐 孟郊 《赠农人》诗:“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结束。”《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箇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束!”
(8).指文章的结尾。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蜀书·马超传》叙其父 腾 事……不特事蹟不全,行文亦无结束。” 魏巍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五:“让我们用 毛泽东 同志青年时代的日记中的几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9).完毕;事至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三:“他的短促的一生就这样地结束了。”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三章:“直到一架敌机被炮火击落,这场短促激烈的战斗才宣告结束。”
词语解释:拘束  拼音:jū shù
(1).限制,约束。《晋书·愍怀太子遹传》:“殿下诚可及壮时极意所欲,何为恒自拘束。” 宋 李元膺 《鹧鸪天》词:“薄情风絮难拘束,吹过东墙不肯归。” 清 曹寅 《菜花歌》:“平分千巷画船閒,农家儿女无拘束。” 周恩来 《雨后岚山》诗:“自然美,不假人工;不受人拘束。”
(2).拘谨不自然。《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疎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颜延之 诗﹞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先生则袭於 程 朱 道学已明之后,力求充其知而务周防焉,不敢肆;故议论愈密,而措语矜慎,文气转拘束,不能宏放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六章:“ 彭总 亲切地说话,让 陈兴允 拘束的感觉消失了。”
词语解释:一束  拼音:yī shù
(1).数量词。犹言一梱,一扎。《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大主考便打开那一束备中的卷子。” 柔石 《摧残》:“没有办法了,米一粒也没有了,柴一束也没有了。”
(2).数量词。古以帛五匹为“一束”。《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郑玄 注:“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五两五寻,则每卷二丈也,合之则四十尺,今谓之匹。”《汉书·梅福传》:“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参见“ 束帛 ”。
(3).数量词。箭十二支。《淮南子·氾论训》:“ 齐 桓公 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高诱 注:“箭十二为束也。”
(4).指笙管之类的乐器。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总吹气管制成,故称。 唐 薛能 《赠欢娘》诗:“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唐 王轂 《吹笙引》:“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词语解释:束帛  拼音:shù bó
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易·贲》:“束帛戔戔。”《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 汉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 贾公彦 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
词语解释:羁束  拼音:jī shù
亦作“羇束”。
(1).犹拘束。《文选·张协〈杂诗〉之八》:“述职投边城,羈束戎旅间。” 吕延济 注:“羈束,犹拘束也。” 唐 白居易 《早春游曲江》诗:“散职无羈束,羸驂少送迎。” 宋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他时綰金印,羇束愈愁寂。”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2).羁旅困顿。 唐 杜甫 《客堂》诗:“客堂叙节改,具物对羈束。” 仇兆鳌 注:“羈束,旅困也。”
词语解释:约束  拼音:yuē shù
(1).缠缚;束缚。《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汉 王逸 注:“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之十四:“红絛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袞。”
(2).限制;管束。《史记·六国年表序》:“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唐 罗隐 《谗书·市赋》:“非信义之所约束。”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 祝融 先驱 海若 藏,约束蛟鱷如驱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必有大山当其衝,约束 河伯 难为灾。”
(3).规章;法令。《文子·上义》:“约束信,号令明。”《史记·曾相国世家》:“ 参 代 何 为 汉 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 萧何 约束。” 宋 苏轼 《杭州谢放罪表》:“职在承宣,当遵三尺之约束;事关利害,輒从一切之便宜。”《明史·梁震传》:“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词语解释:装束  拼音:zhuāng shù
(1).束装,整理行装。《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説 荆州 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大哥欲同汝去,可便装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于是这支小队紧紧装束,沿着 玉女峰 右侧的山沟又出发了。”
(2).装饰打扮。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装束。”《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已四鼓, 十娘 即起身挑灯梳洗……装束方完,天色已晓。”
(3).衣着穿戴;打扮出来的样子。 唐 段成式 《嘲飞卿》诗之一:“曾见当壚一箇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 煇 自孩提,见妇女装束,数岁即一变。”《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姑娘,不是我不相认:一则是灯前月下;二则姑娘的这番装束与店里见的时节大不相同。”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女儿年纪已经三十多岁,从装束上看,似乎是一个半旧式的女人。”
词语解释:妆束  拼音:zhuāng shù
(1).打扮,装饰。 明 唐寅 《题桑》诗:“桑出罗兮柘出綾,綾罗粧束出娉婷。”《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金银首饰,粧束身子。”《西游补》第十三回:“ 小月王 大喜,一面令人传旨,叫 踏空儿 不必凿天;一面叫女子弟粧束搬戏。”
(2).犹服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当时优家者流,粧束因可概见,而后世所为副净等色,有自来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数至多,而名号粧束,不可深考。”
(1).打扮的式样。 宋 蒋捷 《贺新郎》词:“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綃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 元 张翥 《露华·玉簪》词:“几度借取搔头,别试 汉 宫妆束。”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不过,只要看有人出来唉声叹气的不满意女人的妆束,我们就知道当时统治阶级的情形,大概有些不妙了。”
(2).打扮。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小娘子,你怎么这般妆束?”
词语解释:无拘束  拼音:wú jū shù
没有顾忌或限制的
词语解释:检束  拼音:jiǎn shù
检点约束。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近怜 李杜 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十:“要知淡泊者,必为浓艷人所疑;检束者,必为放肆子所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倘不再检束,不久或将不能更居 上海 矣。”
词语解释:窘束  拼音:jiǒng shù
约束;拘谨。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宋 梅尧臣 《咏宋道中宅棕榈》:“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亲。” 金 王若虚 《文辨一》:“视他人拘拘窘束,一步武不敢外者,胆智甚薄也。” 明 文徵明 《跋家存赵魏公〈二体千文〉》:“入朝后乃自成家,不区区泥古,而无一毫窘束之意,此帖正少时书也。”
词语解释:阁束  拼音:gé shù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宋 苏轼 《赠治易僧智周》诗:“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而好高者以人微而嘲玄,好奇者以文多而阁束。”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当时六经之中,除《易》理外,尽皆阁束。”
词语解释:管束  拼音:guǎn shù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妇人丈夫亡故,他就不由小妇人管束,凡事自做自主。”《红楼梦》第四回:“只是 薛蟠 起初原不欲在 贾 府中居住,生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 徐迟 《入峡记》:“父母在管束孩子,不让奔跑;情人们在恋爱,难分难舍。”
词语解释:局束  拼音:jú shù
窘迫拘束。 唐 柳宗元 《与裴埙书》:“且天下熙熙,而独呻吟者四五人,何其优裕者博,而局束者寡,其为不一徵也何哉?”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膳饮为之失味,步趋为之局束。”
词语解释:缚束  拼音:fù shù
(1).裹扎。《六韬·武车士》:“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
(2).捆绑。《史记·酷吏列传》:“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 阎奉 以恶用矣。”《汉书·张放传》:“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后汉书·邓训传》:“ 羌 胡 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輒以刀自刺。 训 闻有困疾者,輒拘持缚束,不与刀刃,使医药疗之。”
(3).约束。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况有官缚束,安能长顾私。” 清 王韬 《平贼议》:“即有一二狷洁自好贤豪自命者,亦止於上下缚束,无可措手。”
词语解释:森束  拼音:sēn shù
谓繁密无间,犹如捆束。语出 晋 张协 《杂诗》之四:“密叶日夜踈,丛林森如束。”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蚕簇》:“蒿疎无鬱浥,竹浄亦森束。”
词语解释:整束  拼音:zhěng shù
整理收拾。《水浒传》第七八回:“诸军尽皆得令,整束了三日,请 高太尉 看閲诸路军马。”《西游记》第五八回:“﹝师徒们﹞又谢了那村舍人家,整束行囊、马匹,找大路而西。”
词语解释:解束  拼音:jiě shù
脱落,散开。喻纲纪废弛解体。《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名实反错,天纲解纽” 唐 吕延济 注:“纲,维也;纽,束也。解束,谓失纲纪也。”
词语解释:纯束  拼音:chún shù
缠束;包裹。《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 毛 传:“纯束,犹包之也。” 郑玄 笺:“纯,读如屯。”
词语解释:徽束  拼音:huī shù
束缚。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词语解释:牵束  拼音:qiān shù
牵累拘束。 唐 方干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诗:“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词语解释:绳束  拼音:shéng shù
约束;束缚。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祉 儒者,不知变,绳束顿严,诸军忿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华 发出规条,吩咐多要遵绳束,如不服者,定加鞭笞。”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盖《近谿语録》须领悟者乃能观於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
词语解释:要束  拼音:yào shù
(1).禁约;约定的共同遵守的内容或条款。《汉书·高帝纪上》:“且吾所以军 霸上 ,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 颜师古 注:“要亦约。”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令 植 ( 李植 )转相语,得四百十六人,定其要束,与庄寨同。”
(2).制约;管束。《明史·梁震传》:“继 瑾 ( 李瑾 )者 鲁纲 ,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
词语解释:束束  拼音:shù shù
不舒展貌。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之一:“月蒙蒙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词语解释:余束  拼音:yú shù
指未烧尽的柴束。
词语解释:窄束  拼音:zhǎi shù
狭隘。 宋 苏舜钦 苏才翁 《瓦亭联句》:“地形窄束甲刺骨,眥裂不復能相鏖。”
词语解释:逼束  拼音:bī shù
谓狭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仍返过 伏虎菴 ,由 束身峡 上,峡势逼束。”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一本作“ 偪束 ”。
逼迫约束。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厓偪束风逾怒。”
词语解释:敛束  拼音:liǎn shù
(1).犹收缩。 三国 吴 杨泉 《草书赋》:“或敛束而相抱,故婆娑而四垂。”
(2).约束,收敛。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及公至镇,待之有节, 重美 虽渐敛束,故态未锄。”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公为学,以为非有廉隅墻壁不能自植立,於是敛束筋骨,刻意以古人为师。”
词语解释:钤束  拼音:qián shù
管束;约束。 宋 苏舜钦 《上京兆杜公书》:“至於鈐束小吏,期会簿书,非大贤事业,幸委之幕府。”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你如今不鈐束他,倘或他做出歹事来,也把你名儿污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吴烈士旸谷革命史》:“由是而剗除专制,鈐束君主之意以起。”
词语解释:收束  拼音:shōu shù
(1).束缚,捆扎。《诗·小雅·白华》“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汉 郑玄 笺:“菅柔忍中用矣,而更取白茅收束之。”《仪礼·士丧礼》“綪绞” 汉 郑玄 注:“绞所以收束衣服,为坚急者也。”
(2).引申为约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自揣才不及,故藉是以收束身心,培养元气。” 苏曼殊 《非梦记》:“﹝生﹞与 遣凡 重游 大良 ,冀 遣凡 有以收束其心。”
(3).结束。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阿Q正传》大约做了两个月,我实在很想收束了。”
(4).结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而且《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 安特莱夫 式的阴冷。”
词语解释:归束  拼音:guī shù
犹归宿。《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看取两家归束处,心机用尽竟如何?” 老舍 《骆驼祥子》九:“她的嘴唇撇了几撇,脸上的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束。”
词语解释:卷束  拼音:juàn shù
卷起捆束。 唐 代以前,书用卷子,数卷为一束,故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济阳 江禄 ,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王利器 集解:“ 郝懿行 曰:‘古无鏤版书,其典籍皆书绢素作卷收藏之,故谓之书卷;其外作衣帙包裹之,谓之书帙。’ 器 案:书之多卷者,则分别部居,各为一束……则书札卷束, 唐 时犹如此也。”
词语解释:迫束  拼音:pò shù
(1).束缚,不得伸展。 汉 刘桢 《失题》诗之一:“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束。”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今者絶世用,倥偬见迫束。”
(2).谓狭窄地段。 清 刘大櫆 《游碾王峡记》:“溪水自西北奔入,每往益杀,其中旁陷迫束,水激而鸣声琮然为跳珠喷玉之状。”
词语解释:裹束  拼音:guǒ shù
(1).裹头束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又有以巾子令占者, 简 曰:‘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称无二三两,因何号一斤?’”
(2).包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体》:“用白棉纸裹束,上写某案某人兇仗。”
词语解释:狭束  拼音:xiá shù
犹狭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此则浑然逝、渊然寂,其深莫测,不可以其狭束而与 北盘 共拟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东录》:“ 微波峡 ,两山夹谷,波路中通,树木青丛,拂蓬牵船,狭束已至,行之若穷。”参见“ 狭窄 ”。
词语解释:狭窄  拼音:xiá zhǎi
(1).宽度小。《三国志·魏志·李典传》:“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说岳全传》第三五回:“不想道路狭窄难行,反要爬山过岭。”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一章:“遇到狭窄的地方,背送弹药的人就自动伏在交通沟里,让抬伤员的人从身上踩过去。”
(2).范围小。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作家生活失却安全的保障,精神食粮缺乏,生活面狭窄,自然难能有‘伟大的作品’出现。”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前些年,文学题材很狭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 道静 生活在这么个狭窄的小天地里。”
(3).心胸、见识等不宏大宽广。《孟子·公孙丑上》“ 伯夷 隘, 柳下惠 不恭” 宋 朱熹 集注:“隘,狭窄也。”
词语解释:花束  拼音:huā shù
成束的花。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至于泛泛一面的老夫人们,手抱着花束,和我谈到病情,谈到离家万里,我还无言,她已坠泪。”
词语解释:缠束  拼音:chán shù
缠绕扎束。《诗·小雅·采芑》“ 方叔 率止,约軝错衡,八鸞瑲瑲” 唐 孔颖达 疏:“言朱而约之,谓以朱色缠束车轂以为饰。”《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杨氏 ﹞打开一捆来看,只见一层一层解到里边,捆心中一块硬的,缠束甚紧。”
词语解释:系束  拼音:xì shù
捆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下》:“ 桓南郡 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或行阵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繫束。”
词语解释:节束  拼音:jié shù
逐节缠束。《淮南子·齐俗训》:“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殫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絶业而无益於槁骨腐肉也。” 高诱 注:“束,缚也。”
词语解释:峭束  拼音:qiào shù
高而狭窄。 唐 司空图 《说鱼》:“ 蒲 之东七十里,山秀而瘠,故其水迅激,不能蓄鬐介之族,著於方志焉。 王城谷 司空氏 曰 禎貽溪 ,其巖瀑尤为陗束。”
词语解释:锢束  拼音:gù shù
捆绑。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胶黐取虎》:“数转之后,胶秆丛身,牢不可脱,至於尾足头目,矇暗无视,体间如被錮束。”
词语解释:角束  拼音:jiǎo shù
包裹;捆缚。《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祭之已了,角束夫骨,自将背负。”
词语解释:轭束  拼音:è shù
控制约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专以柔顺为教,养成奴隶之性质,以便供己軛束役使之用。”
词语解释:训束  拼音:xùn shù
教诲约束。 明 归有光 《敕赠翰林院检讨许府君墓表》:“晚以病居家,犹与族人月会食,训束子弟,焚香宴坐,吟咏不輟。”
词语解释:俨束  拼音:yǎn shù
庄重而不放任。 南朝 梁简文帝 《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儼束。披古通今,察姦理俗。”
词语解释:绕束  拼音:rǎo shù
缠绕捆束。《魏书·傅永传》:“葬已数十年矣,棺为桑枣根所遶束,去地尺餘,甚为周固。”
词语解释:集束  拼音:jí shù
聚集成捆的。 周立波 《湘江一夜》:“拿不下,也要狠狠揍他一阵子。多用集束手榴弹。”
词语解释:跼束
拘束。跼:“局”的异体
词语解释:绅束
约束
词语解释:栉束  拼音:zhì shù
梳理挽结头发。 明 徐渭 《修拄杖首次前韵》:“櫛束起鬔鬆,嘲呼免魑祟。”
词语解释:榷束  拼音:què shù
专管,专卖。 唐 元稹 《唐庆万年县令制》:“执事言尔 庆 ,榷束池卤,生息倍称。”
词语解释:棺束  拼音:guān shù
谓以皮革束合棺木。《礼记·檀弓上》:“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孔颖达 疏:“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
词语解释:光束  拼音:guāng shù
犹光柱。呈束状的光线,如探照灯的光。
词语解释:粗束  拼音:cū shù
粗略概括。《法苑珠林》卷八:“总束贵贱,合有六品:一、贵中之贵谓论王等……六、贱中之下谓姬妾等。麤束如是,细分难尽。”
词语解释:险束  拼音:xiǎn shù
危险狭窄。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天寳 中,上以三河道险束,漕运艰难,乃傍北山凿石为 月河 ,以避湍急,名曰 天寳河 。”
词语解释:隘束  拼音:ài shù
狭窄险隘。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馹遽之途,敧危隘束。”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剑南道三·剑州》:“ 诸葛亮 相 蜀 ,於 剑阁 立门,以 太剑山 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 剑门 。”
词语解释:僒束  拼音:jiǒng shù
困窘束缚。《文选·左思〈吴都赋〉》“沉虎潜鹿馽龓僒束” 晋 刘逵 注:“縶龓僒束者,陷网罟之中,见侰束也。”
词语解释:钳束  拼音:qián shù
控制约束。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钳束私酒漏税之类,必倍於平日。”《明史·张璁传》:“又奏行宪纲七条,钳束巡按御史。” 章炳麟 《正仇满论》:“钳束之工,聚歛之巧,往事已矣。”
词语解释:屈束  拼音:qū shù
压抑约束。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盖尝远稽列国,近证宗邦,知民彝之絯蔽,自由之屈束,每於歷史传説,往哲前贤,积久累厚之群为尤甚焉。”
词语解释:潘张左束  拼音:pān zhāng zuǒ shù
晋 文学家 潘岳 、 张华 、 左思 和 束晳 的并称。《北史·文苑传序》:“比於 建安 之 徐 陈 应 刘 , 元康 之 潘 张 左 束 ,各一时也。”
词语解释:拴束  拼音:shuān shù
收拾;捆缚。《三国演义》第七回:“ 吕公 领了计策,拴束军马。黄昏时分,密开东门,引兵出城。”《水浒传》第二二回:“当晚弟兄两个,拴束包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拴束行李,前去投军。”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但假如要把它种植在花盆里面,更加以种种的拴束剪削,使它成为一定的型。”
词语解释:散束  拼音:sàn shù
由于互相排斥作用,一束电子沿着纵向横向散开的倾向,这个效应在速调管里是一个缺点
词语解释:无拘无束  拼音:wú jū wú shù
自由自在,不受约束。《西游记》第四四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清 孙枝蔚 《溪南》诗之二:“无拘无束南隣伴,自去自来孤鹤心。”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 小王 一走进穷苦人家里,就无拘无束的,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似的。”亦作“ 无束无拘 ”。《隋唐演义》第十五回:“你看这荒郊野外,走马射箭,舞剑抡枪,无束无拘,多少快活。”
词语解释:斲束  拼音:zhuó shù
亦作“斵束”。 紧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甚且斵束其腰,蒙盖其面,刖削其足,彫刻其身。”
词语解释:纶组节束  拼音:lún zǔ jié shù
见“ 纶组节约 ”。
词语解释:纶组节约  拼音:lún zǔ jié yuē
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再以丝带缠束,谓之“纶组节约”。《墨子·节葬下》:“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存乎诸侯死者,虚府库,然后金玉珠璣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壙。”亦作“ 纶组节束 ”。《淮南子·齐俗训》:“纶组节束,追送死也。”按,“节约”与“节束”同义。
词语解释:绾束  拼音:wǎn shù
缠缚。 宋 李纲 《唐植甫左司许出示所藏红丝砚辄成短歌奉呈》:“怒貌渴驥纵奔拏,春蚓秋蛇相綰束。” 明 刘基 《江上曲》之二:“于今絃管归何处,綰束枯蒲当酒旗。”
词语解释:禾束  拼音:hé shù
即禾把。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又有以木为榦,以铁为首,二其股者,利如戈戟,唯用叉取禾束,谓之铁禾杈。”参见“ 禾把 ”。
词语解释:禾把  拼音:hé bǎ
连穗带秆的稻捆子。
词语解释:觳束  拼音:hú shù
同“ 觳觫 ”。 郭沫若 《为多灾多难的人民而痛哭·哭博古》诗:“不仅汉奸国贼魑魅罔两在你面前觳束,似乎谁都感觉着你是一把脱鞘的宝剑,寒光摇动群星。” 郭沫若 《我的作诗经过》:“我自己是受惯了冷害的人,大约冷的免疫性是已经有了的,虽然时而仍不免其觳束。”
词语解释:维管束  拼音:wéi guǎn shù
高级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其周围紧接着的机械组织所构成的束。分布在植物的根、茎、叶中。其作用为输送水分、养料和支持植物体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词语解释:劫束  拼音:jié shù
艰险窘迫。 宋 安焘 等《周书目录序》:“ 周 之六帝,当四海分裂之时,形势劫束。”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天下之民,固以膏血涂草野,而生者不能自脱于困饿劫束之患矣。”
词语解释:申束  拼音:shēn shù
约束。《诗·卫风·有孤》“之子无带” 汉 郑玄 笺:“带所以申束衣。”《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奉 少党援,将独委质。镇东、 费亭 之事,皆 奉 所定。又闻书命申束,足以见信。”
词语解释:电子束  拼音:diàn zǐ shù
由阴极射线产生的束状电子流。电子显微镜和电视机就是利用电子束形成影像的。
词语解释:砥束  拼音:dǐ shù
磨砺品行,检束举止。《宋书·刘秉传》:“ 秉 少自砥束,甚得朝野之誉。”
词语解释:矜束  拼音:jīn shù
谓举止端庄不苟。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徐子与》:“ 子与 珪璋器,少小事矜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