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职入声 [shí,知识][shí sì,饮食]亿[sè sāi,闭塞][nì][详注1][详注2][fú][pì][yì]


注1:螣 音特。《诗·小雅》去其螟螣。《传》食叶曰螣。《陆玑疏》螣,蝗也。《许慎云》吏乞贷则生螣。
注2:冒 mò,《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默。《增韵》贪也。《左传·昭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又犯也。《前汉·卫青传》直冒汉围。又单于名。《史记·匈奴传》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末字词组
狙杙椓杙椽杙桃杙橛杙铁杙木杙桷杙

词语解释:狙杙  拼音:jū yì
(1).系猴的木桩。语本《庄子·人间世》:“ 宋 有 荆氏 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斩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见舶主説本国取犀,先於山路多植木如狙杙,云犀前脚直,常倚木而息,木栏折则不能起。”
(2).谓猴缘木。形容行动矫捷。 宋 王安石 《芝阁记》:“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
词语解释:椓杙  拼音:zhuó yì
亦作“ 椓弋 ”。 谓捶钉木桩。《尚书大传》卷四:“椓杙者有数。” 郑玄 注:“杙者,繫牲者也。”《隋书·酷吏传·元弘嗣》:“每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椓弋其下窍,无敢隐情,姦伪屏息。” 宋 苏辙 《书郭熙横卷》诗:“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词语解释:椽杙  拼音:chuán yì
(1).椽子和小木桩。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栈道虚临,飞梁危构,椽杙躡蹬,行千餘里,至 达丽罗川 。”
(2).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宋 孔平仲 《送张天觉》诗:“圣明天子聚羣材,下至椽杙犹收拾。”
词语解释:桃杙  拼音:táo yì
桃橛的别名。参见“ 桃橛 ”。
词语解释:桃橛  拼音:táo jué
桃木桩,旧时用以辟邪。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桃橛》:“橛,音厥,即杙也。人多削桃木钉于地上,以镇家宅,三载者尤良。”
词语解释:橛杙  拼音:jué yì
亦作“橜杙”。 木桩。 元 贡师泰 《过仙霞岭》诗:“或鋭若戈矛,或卓若橜杙。”
词语解释:铁杙  拼音:tiě yì
铁桩。《六韬·军用》:“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鉏鋙,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张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齐 ( 贺齐 )以铁杙椓山,升出不意,又以白棓击之。” 杨守敬 纂疏引 赵一清 曰:“杙,音弋,橜也。铁杙者,取寸铁如木橜,所以缘而升山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其有城河通舟者,与树桩木於水上,勿若伏铁杙於水际。”
词语解释:木杙  拼音:mù yì
木桩。 郭沫若 《下龙湾》诗之七“舟行掠过 白腾江 ,传道 元 军此败亡”原注:“利用退潮之际,於江中多设木杙。涨潮时诱 元 军入江。潮退, 元 军船隻为木杙所阻。”
词语解释:桷杙  拼音:jué yì
指木椽、木桩之类的木料。《说郛》卷八十引 宋 许棐 《献丑集·瘗木文》:“何桷杙不齿,輹辐不録,而泛泛水中为不剡之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