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首字词组
杕杜杕社杕栗     

词语解释:杕杜
孤生的赤棠
词语解释:杕社  拼音:dì shè
(1).《诗·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 沃 所并尔。”后多以比喻骨肉情谊。 南朝 梁 江淹 《王侍中怀德》诗:“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
(2).《诗·小雅·杕杜序》:“杕杜,劳还役也。”后多用为欢庆凯旋或远道过访的典故。 南朝 梁 沉约 《正阳堂宴凯旋》诗:“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三:“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会饮》:“行人已结束,杕杜乃归期。” 明 唐寅 《长洲高明府过访山庄失于迎迓作此奉谢》诗:“重茅小构向城陬,杕杜何烦顾道周。”
词语解释:杕栗  拼音:dì lì
即杜梨。 黄侃 《蕲春语》:“ 陆璣 《毛诗义疏》云: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棃,赤棠也。吾乡呼此木为杕栗树。杜栗、杜棃,皆音转。杕音陀,或作柁。”参见“ 杜梨 ”。
词语解释:杜梨  拼音:dù lí
蔷薇科。落叶乔木。枝有针刺。叶菱状卵形或长卵圆形。花白色。果实小球形,褐色有斑点,味酸。 黄河 和 长江 流域多有野生。为北方梨的常用砧木。也叫棠梨。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四:“有木名杜梨,荫森覆丘壑。” 杨朔 《蓬莱仙境》:“目前你要去看看,漫坡漫岭都是柿子、核桃、山楂、杜梨一类山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