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村落 拼音:cūn luò
(1).村庄。《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 魏 郡界,村落齐整如一。” 唐 张乔 《归旧山》诗:“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宋 叶适 《题周子实所录》:“余久居 水心 村落,农蓑圃笠,共谈陇亩间。” 清 郑燮 《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诗:“银沙万里无来跡,犬吠一声村落閒。” 朱德 《过五指山》诗:“车过村落地,老少夹路迎。”
(2).泛指乡村,乡下。 宋 张孝祥 《刘两府》:“某以久不省祖塋,自 宣城 暂归 歷阳 村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萧秀才 往 长洲 探亲,经过一个村落人家,只见一伙人聚在一块在那里喧嚷。” 鲁迅 《伪自由书·中国人的生命圈》:“村落市廛,一片瓦砾。”词语解释:村酒 拼音:cūn jiǔ
农家自酿的酒。 唐 白居易 《村中留李三宿》诗:“村酒两三盃,相留寒日暮。” 元 张可久 《朝天子·山中杂书》曲:“洞口渔舟,桥边村酒,这清閒何处有?”《水浒传》第二三回:“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词语解释:村醪 拼音:cūn láo
村酒。醪,本指酒酿。引申为浊酒。 唐 司空图 《柏东》诗:“免教世路人相忌,逢著村醪亦不憎。” 宋 陆游 《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诗:“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郭沫若 《行路难》诗:“在我并无奢求,若有村醪,何须醇酒。”词语解释:村路 拼音:cūn lù
乡间小路。 唐 李群玉 《寄友》诗:“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路更相思。” 明 陈大声 《乐安神·冬景》套曲:“溪桥村路景偏佳,岂惟江上堪图画。”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看他们走了好远,她才转过身子来,沿着一条山边的村路,往 清溪乡 走去。”词语解释:村墟 拼音:cūn xū
村庄。亦指乡村集市。 北周 庾信 《寒园即目》诗:“寒园星散居,摇落小村墟。”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 宋 陆游 《水乡泛舟》诗:“隔林犬吠村墟近,掠面风来酒力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钩吻》:“野葛,生 桂州 以南,村墟閭巷皆有。”词语解释:村深 拼音:cūn shēn
村落幽深。 唐 皮日休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诗之三:“村深啼愁鹃,浪霽醒睡鷺。” 宋 陆游 《杭湖夜归》诗:“白苹州晚初回棹,緑树村深已上灯。” 元 张养浩 《落梅引》曲:“野水明於月,沙鸥閒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静。”词语解释:村里 拼音:cūn lǐ
乡村闾里。 明 毛晋 《〈南村辍耕录〉跋》:“《輟耕録》三十卷,上自廊庙实録,下逮村里肤言、诗话、小説,种种错见。”词语解释:村翁 拼音:cūn wēng
乡村老人。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静香堂看雨》曲:“乘落日,村翁捕鱼;感西风,倦客思鱸。” 清 郑燮 《再到西村》诗:“送花邻女看都嫁,卖酒村翁兴不违。”词语解释:村店 拼音:cūn diàn
(1).乡村旅店。 唐 欧阳詹 《晨装行》:“村店月西出,山林鵯鵊声。” 元 张可久 《塞鸿秋·道情》套曲:“冰坚夜半踰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鬢秋霜染。”《水浒传》第六二回:“次日早晨, 卢俊义 离了村店,飞逩入城。”
(2).乡村酒肆。 唐 罗隐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清 郑燮 《渔父·本意》词:“才上巳,又清明,桃花村店酒瓶香。”词语解释:村居 拼音:cūn jū
(1).寓居乡村。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 捨輜骑惊走,归 襄阳 ,村居三年。”《红楼梦》第一二○回:“ 贾政 道:‘提起村居养静,甚合我意,只是我受恩深重,尚未酬报耳。’”
(2).乡村的住宅。 明 唐顺之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七:“村居邻北郭,野语学东 齐 。” 许地山 《女儿心》六:“一会是同坐紫洞艇游河,一会又回到 白云山 附近的村居。”
(3).指乡村、村庄。 元 汪元亨 《沉醉东风·归田》曲:“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词语解释:村舍 拼音:cūn shè
农村房舍。 清 蒲松龄 《离乱》诗:“邨舍逃亡空四邻,纵横寇盗乱如尘。”词语解释:村童 拼音:cūn tóng
(1).乡村儿童。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 王维 《宿郑州》诗:“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水浒传》第五回:“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王荆公 ﹞平生最得意句云:‘青山捫虱坐,黄鸟挟书眠。’余以为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是村童逃学。”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
(2).指粗俗的年轻人。《水浒传》第六回:“村童量酒,想非涤器之 相如 ;丑妇当壚,不是当时之 卓氏 。”词语解释:村巷 拼音:cūn xiàng
村里中的巷道。 唐 王维 《田园乐》诗之四:“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宋 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体》词:“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 王汶石 《风雪之夜·大木匠》:“人都挤在村巷里,散在大路上。”词语解释:村市 拼音:cūn shì
犹村镇。 唐 白居易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诗:“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驛楼。” 元 鲜于必仁 《普天乐·山寺晴岚》曲:“依依村市,簇簇人家,小桥流水间,古木疎烟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且兵力以保城为急,则村市已被虔刘,以保 荆 襄 为急。”词语解释:村坞 拼音:cūn wù
亦作“ 村隖 ”。村庄。多指山村。 北周 庾信 《杏花》诗:“依稀映村坞,烂熳开山城。” 唐 白居易 《过郑处士》诗:“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天祐 八年五月丁亥, 周德威 史建瑭 帅三千骑致师於 柏乡 ,设伏於村坞间。”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渡水登山多劳苦,到得这荒村隖。”隖,一本作“ 坞 ”。词语解释:村舂 拼音:cūn chōng
指乡村中舂米的碓声。 唐 杜甫 《村夜》诗:“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唐 李商隐 《归墅》诗:“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 明 杨慎 《黄莺儿·离情》曲:“月明闲杀秋千影,梦艰成。村舂相应,疑是棹歌声。”词语解释:村歌 拼音:cūn gē
民间歌谣。 唐 白居易 《小庭亦有月》诗:“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 叶圣陶 《潜隐的爱》:“佣妇抱着孩子看婆媳三个接麻,口里还唱着村歌教他。”词语解释:村田 拼音:cūn tián
农田。 唐 卢照邻 《初夏日幽庄》诗:“钓渚青鳬没,村田白鷺翔。” 唐 白居易 《咏怀》:“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永雪后见赠》:“想得村田来岁好,瓦盆嘉酿灌愁城。”词语解释:村叟 拼音:cūn sǒu
村里老者。 唐 韩偓 《开河记》:“林中有小祠庙, 叔谋 访问,村叟曰:‘古老相传,呼为隐士墓。’” 宋 陈造 《识村翁语》诗序:“昔一村叟、一野僧,皆寿百二。”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如今聚村叟,会诗友,噀的是活鱼新酒,问甚瓦盆、砂瓶、磁甌。”词语解释:村墅 拼音:cūn shù
(1).乡村房舍。泛指村庄、乡村。 唐 祖咏 《渡淮河寄平一》诗:“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周礼》云:‘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木。’今村墅间,多以大树为社树,盖此始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朱承议》:“ 南丰 朱 氏之祖 軾 ,字 器之 ,就馆於村墅,尝告归邑居。” 宋 张道洽 《咏梅》:“村墅苔为径,茅簷竹作篱。”
(2).村郊别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种彝叔 , 靖康 初以 保静 节鉞致仕,居 长安 村墅。”词语解释:村人 拼音:cūn rén
(1).乡下人,农村人。 唐 白居易 《登村东古冢》诗:“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母辞拾遗钞》:“有村人早出卖菜,拾得 至元 钞十五锭,归以奉母。” 鲁迅 《书信集·致赖少麒》:“就是极平常的动植物图,我曾经给向来没有见过图画的村人看,他们也不懂。”
(2).俗人,蠢人。《朱子语类》卷三五:“所谓君子者,岂是歛手束脚底村人耶?”《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大怒道:‘你这廝村人,好没道理!俺又不曾説甚的,便要绑缚洒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丝竹》:“谚云:‘村人吃橄欖,不知回味。’”词语解释:村庄 拼音:cūn zhuāng
乡民聚居之处。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之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红楼梦》第三九回:“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 鲁迅 《呐喊·社戏》:“ 赵庄 是离 平桥村 五里的较大的村庄。”词语解释:村酿 拼音:cūn niàng
村酒。 宋 苏轼 《出峡》诗:“亦到 龙马溪 ,茅屋沽村酿。” 宋 陆游 《村饮》诗之一:“试説暮年如意事,细倾村酿听私蛙。” 明 冯惟敏 《朝元歌·述隐》曲:“旋钓河鱼,新篘村酿,常把眉头开放。”词语解释:村家 拼音:cūn jiā
农家。 唐 白居易 《麴生访宿》诗:“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曲:“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萧红 《生死场》一:“村家在早晨趁着气候的凉爽,各自在田间忙。”词语解释:村社 拼音:cūn shè
(1).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覷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2).犹村落。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拜无渥泽,惊动村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山禺 ﹞有众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帐。”《西游记》第二八回:“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
(3).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组成。土地公有;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词语解释:村夫 拼音:cūn fū
(1).乡下人,农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 云龙山 人 张天驥 者,一无知村夫耳。”《三国志平话》卷中:“忽一日,皇叔请教军…… 张飞 素有欺 孔明 之心,於阶下大叫:‘皇叔不可!牧牛村夫岂能为军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稗史》:“因思委巷琐谈,虽不足与辨,然使村夫野妇闻之,足使颠倒黑白。”
(2).粗俗的人。 元 周文质 《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那其间美女,搂着村夫,怎做得贤愚不并居。”《水浒传》第九回:“ 柴进 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这等的佳人,尚且落在村夫之手,我们两个,一发是该当的了。”《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村夫陋见,不值一谈。”词语解释:村场 拼音:cūn chǎng
乡村集市。 宋 陆游 《新凉书怀》诗:“潦收溪椴鱼争售,岁乐村场酒易沽。” 宋 方岳 《题曹兄耕绿轩》诗:“共洗老瓦沽村场,相与醉语墙下桑。”词语解释:村烟 拼音:cūn yān
村中炊烟。 清 朱彝尊 《刺梅园饯别陆进游汝阳》诗:“邨烟断续阳人聚,山色东西 郟县 楼。”词语解释:村鸡 拼音:cūn jī
1.亦作"村鸡"。
2.农家饲养的鸡。词语解释:村酤 拼音:cūn gū
亦作“ 村沽 ”。 村酒。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宋 苏辙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诗:“急炊大麰偿飢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宋 陆游 《春晚杂兴》诗之四:“山茗封青箬,村酤坼赤泥。”词语解释:村径 拼音:cūn jìng
亦作“ 村逕 ”。 村间小路。 唐 杜甫 《漫成》诗之一:“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唐 柳宗元 《雨晴至江渡》诗:“渡头水落村逕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金 党怀英 《宿宣湾》诗:“人家半临水,村径曲穿林。” 元 汤式 《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词语解释:村疃 拼音:cūn tuǎn
(1).村庄。 唐 唐彦谦 《夏日访友》诗:“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刘十九郎》:“经由数村疃,歷 洪源 、 石村 、 何衝 诸里。”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我这 丹阳县 中有个 牛王庙 儿,秋收之后,这一村疃人家轮流着祭赛这牛王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几百里,无復村疃。”
(2).泛指乡村。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叙》:“予服役海陬……官居独员,无同寮往来;僻在村疃,无媚学子相扣击。” 元 孛罗御史 《一枝花·辞官》套曲:“奴耕婢织足生涯,随分村疃人情,赛强如宪臺风化。”词语解释:村笛 拼音:cūn dí
(1).朴素无饰的笛子。 唐 罗隐 《江边有寄》诗:“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2).指乡间笛声。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宋 陈造 《繁昌早发》诗:“无酒问山店,忆鱸听村笛。”词语解释:村邻 拼音:cūn lín
乡村的邻居。 唐 白居易 《叹常生》诗:“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唐 白居易 《西原晚望》诗:“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词语解释:村醅 拼音:cūn pēi
农家自酿的未过滤的酒。 宋 陆游 《客至》诗:“野果尝皆涩,村醅压尚浑。” 金 党怀英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诗:“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词语解释:村沽 拼音:cūn gū
见“ 村酤 ”。
词语解释:村酤 拼音:cūn gū
亦作“ 村沽 ”。 村酒。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宋 苏辙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诗:“急炊大麰偿飢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宋 陆游 《春晚杂兴》诗之四:“山茗封青箬,村酤坼赤泥。”词语解释:村行 拼音:cūn xíng
愚蠢行事。《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笑彼乡生,目不识丁。援例坐监,乍到 北京 。诸事不解,一味村行。”词语解释:村妇 拼音:cūn fù
(1).乡村妇女。 唐 白居易 《寄内》诗:“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擣衣。” 元 吴西逸 《殿前欢》曲:“山鬼放揶揄笑,村妇唱糊涂调。”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一个是漂亮的女人,只是很有些村妇样,人家都称她 无常嫂 。”
(2).粗野的妇女。《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张员外 与妈妈听得,大怒道:‘当初只説娶过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词语解释:村女 拼音:cūn nǚ
乡村女子。 唐 李端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诗:“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檝。”《水浒传》第九回:“白髮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壚。” 鲁迅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 林妹妹 ,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词语解释:村田乐 拼音:cūn tián lè
宋 、 元 、 明 时表现农村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村田簑笠野,街市管弦清”自注:“村田乐。” 元 无名氏 《朝天子》曲:“耕种锄鉋,无烦无恼,卧东窗日影高,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 明 朱有燉 《醉花阴》套曲:“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词语解释:村姑 拼音:cūn gū
(1).乡村的年轻女子。 明 袁宏道 《过华清宫浴汤泉》诗:“童子驱羊去,村姑赛庙还。”《好逑传》第八回:“﹝镇守﹞又将 桃枝 叫到面前一看,年纪虽则二十餘岁,却是个搽脂抹粉的村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因为文字的难,学校的少,我们的作家里面,恐怕未必有村姑变成的才女,牧童化出的文豪。”
(2).粗野的女子。《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张狼 大怒曰:‘千不幸万不幸,娶了这个村姑儿!’”词语解释:村老 拼音:cūn lǎo
村中父老。 唐 白居易 《宿紫阁山北村》诗:“村老见予喜,为予开一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村老皆醉饱,获束縑三千。”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昭王南征》:“《水经注·沔水》篇注云: 沔水 又东逕 左桑 ,昔 昭王 南征,死于是水。 庾仲雍 言村老云,‘百姓佐 昭王 丧事於此,成礼而行,故曰左丧。左桑,字失体耳。’”词语解释:村野 拼音:cūn yě
(1).乡村田野。 唐 刘禹锡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诗:“别墅 洛 城外,月明村野通。” 唐 康骈 《剧谈录·严使君遇终南山隐者》:“纔经信宿,已及 樊川 村野。”
(2).指乡村。 宋 陶穀 《清异录·女及第》:“ 齐 、 鲁 、 燕 、 赵 之种蚕收茧讫,主蚕者簪通花银碗谢祠庙,村野指为女及第。”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这村野去处,有什么整齐的,止不过瓦鉢内斟村酿,那里有金盏内泛羊羔。”《红楼梦》第三九回:“那 刘老老 虽是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
(3).借指乡居之人。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苟安村野之分,无意贤者之游。”
(4).朴拙,朴质。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 允明 作《罪知録》……论 唐 诗人,则尊 太白 为冠,而力斥 子美 ,谓其以村野为苍古,椎鲁为典雅,粗獷为豪雄。” 清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尚丽密者,失於雕凿……反是者又復鄙俚。 山谷 之村野, 屯田 之脱放,则伤雅矣。”
(5).粗暴鲁莽。《西游记》第七回:“ 如来 笑道:‘……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词语解释:村坊 拼音:cūn fāng
(1).村庄。《新唐书·食货志一》:“凡税敛之数,书于县门、村坊,与众知之。” 元 王晔 《桃花女》楔子:“我们住的村坊,也有百十多家。” 林斤澜 《新生》:“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小小的村坊。”
(2).指村里的人。《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寻思:这廝们大弄,必要来薅恼村坊。”《水浒传》第三七回:“半夜三更,莫去敲门打户,激恼村坊。”词语解释:村醉 拼音:cūn zuì
大醉,烂醉。 宋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诗之二:“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久废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词语解释:村民 拼音:cūn mín
乡村居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有旗人赴 任丘 催租,适村民夜演剧,观至二鼓乃散。” 柳青 《种谷记》四:“会议确定第二天黑夜召集村民大会以后,便宣布散会了。”词语解释:村步 拼音:cūn bù
村边泊船处。步,通“ 埠 ”。 唐 司马扎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诗:“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兴化官人》:“ 兴化 有官人仕於 潮阳 ,任满浮海归。中道抵一村步,舟众登岸买酒,邀其子同游。”词语解释:村园 拼音:cūn yuán
村庄。 唐 白居易 《春村》诗:“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农夫舂旧穀,蚕妾擣新衣。” 唐 雍陶 《城西访友人别墅》诗:“ 灃水 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词语解释:村斋 拼音:cūn zhāi
乡村屋舍。 唐 白居易 《冬夜》诗:“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词语解释:村客 拼音:cūn kè
(1).旅居乡村的人。 唐 白居易 《渭村酬李十二见寄》诗:“莫嘆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
(2).对石榴的戏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安石榴为村客。”词语解释:村学 拼音:cūn xué
乡村学堂。旧时多指乡村私塾。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若 石曼卿 《红梅诗》:‘认桃无緑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中体也。”《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这几年也只在 晁保正 庄上左近教些村学。” 毛泽东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词语解释:村花 拼音:cūn huā
野生的花。 唐 赵彦昭 《奉和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野竹池亭气,村花涧谷香。”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 武里 村花落復开,流沟山色应如故。”词语解释:村寺 拼音:cūn sì
乡村寺庙。 唐 李咸用 《早行》诗:“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鐘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会有番僧卓锡村寺,见 宗 惊曰:‘君身有邪气,曾何所遇?’”词语解释:村父 拼音:cūn fù
乡下人,老农夫。 元 冯子振 《鹦鹉曲·钱塘初夏》曲:“ 钱塘江 上亲曾住, 司马槱 不是村父。” 元 张可久 《黑漆弩·别高沙诸友用〈鹦鹉曲〉韵》曲:“相从一月 秦邮 住,笑我是不耕种的村父。”词语解释:村砧 拼音:cūn zhēn
村中捣衣石。亦借指捣衣声。 唐 李商隐 《夜冷》诗:“树遶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词语解释:村郭 拼音:cūn guō
村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某乙》:“抵 苏松 间,日游村郭,凡数月。”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士卒及民团相从者增至三千人……居无帐幕,雨无薪木,村郭无居民,远近无援。”词语解释:村夫子 拼音:cūn fū zǐ
乡村的学者。多指村学究。 宋 刘攽 《贡父诗话》卷四:“ 杨大年 不喜 杜工部 诗,谓为村夫子。” 宋 陆游 《春日杂兴》诗之五:“今朝偶遇村夫子,借得《齐民》一卷书。” 明 唐寅 《雨中小集》诗:“能容缓颊村夫子,戏謔长眉老辨才。”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一:“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 媧皇 会补天。”词语解释:村农 拼音:cūn nóng
农夫。《水浒传》第一○八回:“ 解寳 领军卒下山……到一箇最深僻的山凹平旷处,方才有几家穷苦的村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南直 长洲 有一村农,姓 孙 ,年五十岁。”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二:“行歌惟牧竖,荷簣有村农。”词语解释:村旗 拼音:cūn qí
乡村酒店悬挂的酒旗。用以招揽顾客。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俞楚江 《偶成》诗:“戒饮原因病,村旗莫浪招。”词语解释:村汉 拼音:cūn hàn
村夫,乡下人。 唐 李商隐 《杂纂》:“村汉著新衣。”《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大汉却待用力跌 武松 ,怎禁得他千百斤神力,就手一扯,扯入怀中,只一拨,拨将去……那三四个村汉看了,手颤脚麻,那里敢上前来?”词语解释:村氓 拼音:cūn méng
亦作“ 村甿 ”。 泛指乡民,农人。 唐 张九龄 《巡属县道中》诗:“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剪灯新话·金凤钗记》:“奔 丹阳 ,访於村氓。” 明 唐顺之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五:“村甿无曲调,出口自成謳。” 鲁迅 《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可有谁不为 白娘娘 抱不平,不怪 法海 多事的?”词语解释:村乡 拼音:cūn xiāng
乡村。 宋 张孝祥 《和钦夫喜雨》:“喜入村乡乐,凉生瓮盎春。莫嫌知稼穡,我是种田人。”《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到春来,则那府州、县道、村乡、镇市,都有游翫去处。”《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往前走过了 六桥 ,转个弯,便像些村乡地方。”词语解释:村陋 拼音:cūn lòu
粗俗浅陋。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 东坡 云:…… 杜 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真村陋也。”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 宣和帝 ‘日射晚霞金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大似鲜华,而村陋逼人,去诗愈远。”词语解释:村头 拼音:cūn tóu
村上;村口。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怕官人待要来歛科税,我去村头行报知。”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母亲、舅父和舅母为了爱他,不敢留他多住。他们把他送到村头。”词语解释:村眉 拼音:cūn méi
粗眉。借指俗人。有时用为谦词。 明 袁宏道 《夜话春草堂限韵》之三:“倦翮犹思猎,村眉也效尖。”尖,尖叉。谓善用险韵。词语解释:村声 拼音:cūn shēng
(1).村里的人语声。 宋 范成大 《田舍》诗:“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2).粗声。词语解释:村妓 拼音:cūn jì
粗鄙之妓。 唐 白居易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诗:“家醖不敢惜,待君来即开。村妓不辞出,恐君囅然咍。” 宋 王君玉 《杂纂续·琅璫》:“村妓唱长调--琅璫。” 宋 王君玉 《杂纂续·好笑》:“村妓妆梳--好笑。”词语解释:村仆 拼音:cūn pú
旧指粗俗的仆人。 宋 林逋 《赠别胡明府》诗:“为收牌印教村僕,偶检图书见古方。”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及为州县,未尝一日携妻子,数千里外,独与一二垢衣村僕相朝夕。”词语解释:村讴 拼音:cūn ōu
村歌。 郁达夫 《中秋夜中村公园赏月》诗:“社鼓村謳处处同,旗亭歌板舞衣风。”词语解释:村贫 拼音:cūn pín
谓卑微贫苦。《好逑传》第二回:“大凡豪强劫夺之事,多在乡僻之地,昏黑之时,加於村贫之家。”《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晁大舍 ﹞嫌憎 计氏 鄙琐,説道:‘这等一个贫相,怎当起这等大家?’又嫌 老计 父子村贫。”词语解释:村色 拼音:cūn sè
乡村景色。 宋 林逋 《梅花》诗之一:“孤根何事在柴荆,村色仍将腊候并。”词语解释:村戍 拼音:cūn shù
村里守卫之所。 唐 贾岛 《宿孤馆》诗:“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 宋 翁卷 《宿邬子寨下》诗:“萧条村戍内,更点有如无。”词语解释:村垆 拼音:cūn lú
乡村酒店。 宋 戴昺 《十日取野菊从酒》诗:“野径菊仍好,村壚酒亦嘉。”词语解释:村原 拼音:cūn yuán
乡村,乡间。 唐 韦应物 《乘月过西郊渡》诗:“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 元 揭傒斯 《雨述》诗之二:“近闻 闽 中瘴大作,不间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飢种稻无人穫。”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岁时伏腊,莫不思有所祈报,以答灵貺。小之则牵羊陈豕,奏鼓吹竽,而祭赛於村原之社。”词语解释:村疏 拼音:cūn shū
犹粗疏。《西游记》第六八回:“众官都嗔怪 行者 道:‘这和尚怎么这等粗鲁村疏,怎敢就擅揭榜。’”词语解释:村獠 拼音:cūn liáo
粗笨的人。 宋 刘克庄 《水龙吟·癸丑生日》词:“吟歇后诗,説无生话,热瞒村獠。”词语解释:村口 拼音:cūn kǒu
村子出入处。 唐 皎然 《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诗:“ 凤翅山 中思本寺, 鱼竿村 口望归船。”《水浒传》第九回:“﹝ 林冲 等﹞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小酒店在村口,四个人入来坐下。” 束为 《好人田木瓜》:“在我们 田家沟 村口, 五道庙 背后高圪台上,住着一户人家。”词语解释:村僻 拼音:cūn pì
(1).偏僻。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四出:“此处村僻荒羌(芜),那人烟最稀。”《水浒传》第三七回:“又见打麦场边屋后,是一条村僻小路。”
(2).指村野偏僻之处。《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牧童亦停牛罢笛,熟视 玄德 ,曰:‘将军莫非破 黄巾 刘玄德 否?’ 玄德 惊问曰:‘汝乃村僻小童,何以知吾姓字?’”词语解释:村道 拼音:cūn dào
乡村道路。 沙汀 《记贺龙》十五:“大约一点钟后,我们才又重新走上尘土飞扬的村道。” 柳青 《种谷记》二:“从山崖上吃饱了草的羊群,互相磨擦着鼓鼓的肚皮,堵塞了村道。”词语解释:村院 拼音:cūn yuàn
农家庭院。 元 冯子振 《鹦鹉曲·荣华梦短》曲:“朱门空宅无人住,村院快活煞耕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