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梗上声 [měng][jìng,形词][详注1][《廣韻》獸似狐,有翼。《集韻》飛狐也。][详注2][详注3]


注1:睛 音请。《字林》眳睛,不悦目貌。又音阱。与睁同。
注2:冥 《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母耿切,銘上聲。《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朱註》冥冥,昏晦也
注3:囧 音憬。《说文》窗牖丽廔闿明,象形。 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炯。见《书·囧命》。 又与炯同。《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注》囧囧犹炯炯也。炯从火囧。
末字词组
山杏银杏檀杏金杏嫁杏火杏土杏 
青杏仙人杏望杏叭哒杏八达杏汉帝杏肉杏 
文杏雪杏九光杏蜜杏巴旦杏沙杏  

词语解释:山杏  拼音:shān xìng
(1).山中野杏。 唐 白居易 《西省对花因寄题东楼》诗:“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 宋 苏轼 《和王晋卿送梅花》:“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杏》[集解]:“ 苏颂 曰:‘山杏不堪入药。’ 宗奭 曰:‘山杏辈只可收仁用耳。’”
(2).酒名。 宋 曾巩 《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诗:“君厨山杏旧所识,速致百壶须灧灧。”
词语解释:青杏  拼音:qīng xìng
未熟的杏子。 唐 郑谷 《下第退居》诗之二:“未尝青杏出 长安 ,豪士应疑怕牡丹。” 宋 苏轼 《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緑水人家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唯州南 清风楼 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酧交作。”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看春江鸭头緑皱,接行云鴈翅红娇,酒旗向青杏园林挑。”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青杏子连核儿还没长硬,便用拳头大的小蒲篓儿装起和‘糖稀’一同卖给小姐与儿童们。”
词语解释:文杏  拼音:wén xìng
(1).即银杏。俗称白果树。木质纹理坚密,是建筑和手工业的高级用材。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西京杂记》卷一:“初修 上林苑 ,羣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杏二:文杏、蓬莱杏。” 宋 叶适 《送卢简夫》诗:“文杏将非庙廊具,涧苹况是王公羞。” 清 龚自珍 《说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苹婆、柿、棠梨。”
(2).诗词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梁。 唐 李商隐 《越燕诗》之一:“ 卢 家文杏好,试近 莫愁 飞。” 清 杜岕 《游白燕庵》诗:“雕鏤饰文杏,彩笔夹歌謳。”
词语解释:银杏  拼音:yín xìng
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叶扇形,雌雄异株。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可达千余年。种仁供食用或药用。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他工艺品用。又可为行道树。 宋 欧阳修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絳囊因入贡,银杏贵 中州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银杏》:“原生 江 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 宋 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郭沫若 《芍药与其他·银杏》:“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
词语解释:仙人杏  拼音:xiān rén xìng
《太平广记》卷四一○“仙人杏”引《述异记》:“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 汉 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日,日食杏,故免死。”后因以“仙人杏”为杏的美称。 唐 上官仪 《春日》诗:“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鶯啼帝女桑。”
词语解释:雪杏  拼音:xuě xìng
白色的杏花。 唐 杜甫 《早花》诗:“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词语解释:檀杏  拼音:tán xìng
指浅红色的杏花。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
词语解释:望杏  拼音:wàng xìng
指劝耕的时节。语本《氾胜之书·耕田》:“望杏花落,復耕。”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劝穡。” 吴兆宜 注:“《月令》:杏花生,种百穀。”《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春祈稷奏諴夏辞》:“瞻榆束耒,望杏开田。”
词语解释:九光杏  拼音:jiǔ guāng xìng
酒名。 唐 陆龟蒙 《晓次神景宫》诗:“饭荐七白蔬,杯釃九光杏。”
词语解释:金杏  拼音:jīn xìng
果实名。杏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济南郡 之东南有 分流山 ,山上多杏,大如梨,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时菓则有御桃、李子、金杏、林檎之类。”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香流金杏酢,脆入玉梅腌。”
词语解释:叭哒杏  拼音:bā dā xìng
即巴旦杏。伊朗语badam音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种子有味苦的和味甜的两种。原产 亚洲 西部,我国西北有栽培。 马三立 等《开粥厂》:“每人五十个粽子,还给每人半斤红樱桃,半斤白樱桃,半斤黑、白桑椹,五十个叭哒杏。”
词语解释:蜜杏  拼音:mì xìng
蜜渍的杏子。 宋 韩驹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黄甘十子近著霜,醯梅蜜杏经年藏。”
词语解释:嫁杏
比喻婚期
词语解释:八达杏  拼音:bā dá xìng
即巴旦杏。八达,波斯语bādām音译。杏的别种,其仁不苦。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椹、文官果、八达杏。”
词语解释:巴旦杏  拼音:bā dàn xìng
亦作“ 巴旦 ”。 伊朗语的音译。一名扁桃。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有许多变种。种仁分甘苦两种,成分与效用大致与杏仁相同。《骈雅·释木》:“巴旦,北杏也。” 魏茂林 训纂引《通雅四十三·植物类》:“杏仁曰巴旦,乃 大宛 种也。今京师称巴旦杏仁……《长安客话》:‘杏仁皆苦味,有一种甘者,谓之八达杏。’” 清 郝懿行 《证俗文》:“《本草纲目》一名八担杏,出回回旧地,今 关西 诸土亦有。其核如梅核,壳薄而仁甘美,点茶食之,味如榛子,西人以充方物。”
词语解释:火杏  拼音:huǒ xìng
古代火攻用的一种战具。《通典·兵十三》:“磨杏子中空,以艾实之,繫雀足,上加火。薄暮羣放,飞入城垒中,栖宿其积聚庐舍,须臾火发,谓之火杏。”
词语解释:汉帝杏  拼音:hàn dì xìng
杏的一种,相传为 汉武帝 上苑所植之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济南郡 之东南有 分流山 ,山上多杏,大如棃,色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杏》﹝集解﹞引 苏颂 曰:“黄而圆者名金杏。相传种出自 济南郡 之 分流山 。彼人谓之汉帝杏,言 汉武帝 上苑之种也。”
词语解释:沙杏  拼音:shā xìng
杏的一种。果肉甜而多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杏》:“诸杏,叶皆圆而有尖,二月开红花……甘而有沙者为沙杏,黄而带酢者为梅杏,青而带黄者为柰杏。”《广群芳谱·果一·杏》:“沙杏,甘而多汁,即世所称木杏也。”
词语解释:土杏  拼音:tǔ xìng
杜蘅的异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东则有蕙圃衡兰”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揖 云‘衡,杜衡,生下田山’……《博物志》云‘一名土杏,其根一似细辛,叶似葵’。”
词语解释:肉杏  拼音:ròu xìng
杏之一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九:“金刚拳,赤大而扁,肉厚,味佳。一名肉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