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觉入声 [jué jiǎo][jué,知觉][ké qiào][lè,音乐][shuò,频数][详注1]涿[bào bō][同确][详注2][详注3][zhuō bó][详注4]


注1:药 《广韵》於角切,音渥。《博雅》白芷,其叶谓之药。《山海经》崃山,其草多韭薤,多药。《楚辞·九歌》辛夷楣兮药房。
注2:瞀 《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目不明也。
注3:棹 音浊。树枝直上貌。《尔雅》梢棹,见梢字注。
注4:飑 音璞。《广韵》众多貌。《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注》言弓矢众发,获禽兽多也。又《集韵》音雹。飑飑,物自空堕貌。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朴樕朴野朴陋朴牛朴浑朴谨朴诚朴劣
朴学朴钝朴质朴斫朴心朴赡朴船朴壹
朴直朴愚朴儒朴古朴懦朴率朴练朴騃
朴拙朴鲁朴遬朴静朴抶朴貌朴士朴实无华
朴忠朴渥朴淳朴疏朴戆朴辞朴鲠朴勇
朴素朴鄙朴消朴悍朴简朴鸷朴马朴涩
朴略朴讷朴疏朴慎朴秀朴父朴雅朴椽
朴斲朴厚朴击朴握朴硝朴猪朴力朴澹
朴实朴茂朴重朴悴朴人朴远朴廉朴洁
朴散朴簌朴蔌朴悫朴索朴趾源朴属朴僿

词语解释:朴樕  拼音:pǔ sù
亦作“朴遫”。
(1).丛木、小树。《诗·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毛 传:“朴樕,小木也。”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习鸢操》:“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忆昨路经岭徼来,佳植全稀多朴遬。”
(2).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 唐 杜牧 《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空过流年,徒生圣代。” 章炳麟 《秦献记》:“ 青臣 朴樕,不足齿。”
(3).蓬勃茂盛貌。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至 儋耳 ,见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槲实》:“朴樕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芃芃故也。”
(4).犹朴素。 明 高攀龙 《家谱·内传》:“ 高 氏自 黄巖公 以前,朴遬农家,不习文采,殆有传之隐懿乎?”
词语解释:朴学  拼音:pǔ xué
(1).本指上古朴质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汉书·儒林传·欧阳生》:“ 宽 有俊材,初见 武帝 ,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 宽 説,可观。’”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书等制》:“上知自得,不器难名,既擅高文,兼通朴学,掌言纶阁,典贡春闈。” 明 方孝孺 《家兄寄中秋会饮诗因分韵述怀以答》:“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孔子 以后 董仲舒 以前的儒学是 汉 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
(2).指 清 代学者继承 汉 儒学风而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 清 梅曾亮 《〈十经斋文集〉序》:“人以先生邃於经而工於文,异乎朴学之士。”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乾 嘉 鉅卿魁士,相率为形声训詁之学,几乎人肆篆籀,家耽《苍》《雅》矣。諏经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访碑碣,又渐而搜及古专,谓可以印证朴学也。” 姚锡钧 《论诗绝句》:“放言高论 陈同甫 ,朴学奇才 纪晓嵐 。”参阅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1).本指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主要为汉学中的古文经学派)。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欲举 唐 室故事,兼採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贴墨而考大义。”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二:“高谈对邻父,村学付痴儿。”
(2).特指考据训诂之学。如:乾嘉学派所治的朴学。参见“ 朴学 ”。
词语解释:朴直  拼音:pǔ zhí
朴实率直。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四十韵》:“廷争酬造化,朴直乞江湖。”《朱子语类》卷一三五:“ 嘉 乃 高祖 时踏弩之卒,想亦一朴直人。”《明史·西域传四·沙哈鲁》:“﹝ 沙哈鲁 ﹞山川环抱,饶畜产,人性朴直,耻鬭好佛。” 杨朔 《赤道雪》:“当地人之间自然也有纠纷,裁判纠纷的方法也朴直有趣。”
朴实率直。 汉 陆贾 《新语·辅政》:“朴直质者近忠,便巧者近亡。” 唐 姚合 《寄旧山隐者》诗:“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谨撰其説,言语朴直,非有惊世絶俗之谈。”《金史·完颜赛不传》:“平章政事 侯挚 朴直无藴藉,朝廷鄙之。”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还庐陵序》:“ 元振 坦夷愿谅……及其告归,特赐以诗,而以朴直称之。”
词语解释:朴拙  拼音:pǔ zhuō
(1).质朴率真。 三国 魏 丁仪 《励志赋》:“惟受性之朴拙,亮未达乎测度。”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其词虽朴拙,然亦可见其意也。” 朱自清 《清华的一日》:“ 齐氏 朴拙苍老,独创一格,有时不免粗野。”
(2).古朴粗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絃促軫,想见太古自然之妙,然后为胜。”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茅台和花雕的瓶子,虽然朴拙,也自有它们卓特的地方,它们独创一格,不落窠臼。”
(1).古朴简陋;古朴少修饰。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戴逵》:“ 逵 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 无量寿 木像高丈六,并菩萨。 逵 以古制朴拙,至於开敬,不足动心……研思三年,刻像乃成。”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次至三千铁佛殿,云 普贤 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2).朴实纯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故近岁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宋 陆游 《南唐书·周本传》:“﹝ 周本 ﹞性朴拙,无他才,惟军旅之事若生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 楚 有 薛崑生 者,幼惠,美恣容。六七岁时,有青衣媪至其家……愿以女下嫁 崑生 。 薛翁 性朴拙,雅不欲,辞以儿幼。”
词语解释:朴忠  拼音:pò zhōng
朴实忠诚。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自愧陪羣彦,从来但朴忠。”《明史·傅宗龙传》:“ 宗龙 朴忠,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 茅盾 《宿莽·豹子头林冲》:“他 林冲 的朴忠的农民意识便朦胧地觉到,自己的学习武艺就不但是仅仅养活自己一张嘴,却有更加了不起的意义了。”
朴实忠诚。《汉书·卜式传》:“上以 式 朴忠,拜为 齐王 太傅,转为相。”《后汉书·锺离意传》:“ 药崧 者, 河内 人,天性朴忠。” 唐 刘禹锡 《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臣伏以 朱郑 朴忠为心,沉毅见色。”《水浒传》第十一回:“仗义是 林冲 ,为人最朴忠。”
词语解释:朴素  拼音:pǔ sù
(1).质朴,无文饰。《庄子·天道》:“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成玄英 疏:“夫淳朴素质,无为虚静者,实万物之根本也。”《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 唐 王昌龄 《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盛京先朝旧物》:“又有先朝登山负物木架,所持拐杖,皆白木为之,制甚朴素。”
(2).俭朴,不奢侈。《隋书·乞伏慧传》:“﹝ 慧 ﹞又领 潭 桂 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 慧 躬行朴素以矫之,风俗大洽。” 宋 范仲淹 《蒙以养正赋》:“是以不伐其善,罔耀其能,惟朴素而是守,又濬哲而曷矜。”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旭亭家书》:“其子虽屡任封疆,而先生朴素如故也。”
(1).质朴,无文饰。《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广平 、 鉅鹿 、 乐成王 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周书·文帝纪下》:“性好朴素,不尚虚饰。” 明 高启 《素轩记》:“则彼知轮奂绚烂者,固不知兹轩之朴素也。” 杨朔 《京城漫记》:“看惯 颐和园 、 北海 的人,乍到这儿,觉得湖山又朴素,又秀气,另有种自然的情调。”
(2).俭朴,不奢侈。《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篤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臺,物不彫饰。”《陈书·皇后传序》:“ 高祖 承微接乱,光膺天歷,以朴素自处,故后宫员位多闕。”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公( 谢泌 )深慕虚无,朴素恬简。” 巴金 《一颗红心》:“他的生活简单朴素。”
词语解释:朴略  拼音:pǔ lüè
质朴鄙野。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 前蜀 贯休 《经旷禅师院》诗:“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秦 汉 之时, 关中 风气会聚,田野开闢,人物殷盛; 吴 楚 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
质朴鄙野;质朴简约。《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伏羲 鳞身, 女蜗 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 张载 注:“朴,质也。略,野略也。”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质而不华,则朴略而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党进 ﹞忽仰面瞻圣容,厉声曰:‘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
词语解释:朴斲  拼音:pǔ zhuó
亦作“ 朴斵 ”。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词语解释:朴实  拼音:pǔ shí
(1).淳朴诚实;质朴笃实。《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 贺拔焉过儿 朴实无罪过, 潘相乐 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宋史·道学传四·李燔》:“ 燔 交友有益,而进学可畏,且直谅朴实,处事不苟,它日任斯道者必 燔 也。”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二折:“因见先生外貌谦恭,内才朴实,表里相称,况又是师父的姪儿,因此成就这段姻缘。”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平生朴实自守,最厌浮夸之习。”
(2).朴素,不奢侈,不华丽。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 朱文端 相国,自奉甚约,抚 浙 时,飭所部凡婚嫁丧葬,贫富各有品式,务崇朴实,勿事华靡。”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房屋都是纯粹 俄国 式的‘木屋’,又精致又朴实。”
(1).质朴实在。 唐 柳宗元 《陈给事行状》:“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纪事朴实,不苟悦於人。”《辽史·百官志一》:“ 契丹 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陶 诗胸次浩然…… 储太祝 有其朴实, 韦左司 有其冲和, 柳仪曹 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2).淳朴诚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那人是谁?却是郡王府中一箇排军,从小伏侍郡王,见他朴实,差他送钱与 刘两府 。”《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夫人见説,十分欢喜,又见 可常 聪明朴实,一府中人都欢喜。”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我还想到 苏文俊 班长的朴实可亲的年轻的脸和略微突起的颧骨。”
词语解释:朴散  拼音:pǔ sàn
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 王弼 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 唐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
词语解释:朴野  拼音:pǔ yě
朴质无华。《管子·小匡》:“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 尹知章 注:“农人之子朴质而野,不为姦慝。”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木兰歌》是 晋 人拟古乐府……又,‘出门见伙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 汉 也。”
质朴,不文饰,不矫饰。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然末俗通弊,不崇真信,背典誥而治子书,若不吐反理之巧辨者,则谓之朴野。”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宋 苏辙 《上曾参政书》:“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黄生 ,名 之纪 ……人甚朴野。”
词语解释:朴钝  拼音:pǔ dùn
朴实而不聪敏。《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庞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汉书·周勃传》“其椎少文如此” 唐 颜师古 注:“椎,谓朴钝如椎也。”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鄙性实朴钝,曾非傲公卿。”
(1).不锋利。《汉书·陈汤传》:“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2).质朴,不敏捷。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卷三二:“ 沛公 朴钝, 秦王 敏捷。”
词语解释:朴愚  拼音:pǔ yú
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汉书·南粤传》:“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 宋 司马光 《答周源同年书》:“ 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
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词语解释:朴鲁  拼音:pǔ lǔ
朴实鲁钝。亦用为谦词。《释名·释州国》:“ 鲁 ,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性资朴鲁,久叨宠荣,每惧满盈,弗克负荷。”《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而浮伪之徒……外示恬默,中实奔竞,外示朴鲁,中实姦猾。”
朴实鲁钝。有时用为自称谦词。《隋书·地理志中》:“ 东莱 人尤朴鲁,故特少文义。” 宋 苏轼 《与迈求亲启》:“某长子 迈 ,天资朴鲁。” 明 唐顺之 《廷试策》:“纪纲弗振,则憸邪者或以矫饰取容,循良者或以朴鲁见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缘翁盛德,乃敢遽陈朴鲁:僕有幼弟三郎,十七岁矣。”
词语解释:朴渥  拼音:pǔ wò
见“ 朴握 ”。
词语解释:朴握  拼音:pǔ wò
亦作“ 朴渥 ”。 兔子跳跃貌。借指兔子。 宋 苏轼 《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朴握,夜鉢呪水降蜿蜒。” 宋 范成大 《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诗:“饮溪有跡於菟过,掠草如飞朴渥翻。”《剪灯馀话·听经猿记》:“师方鼾睡,朴握暖足,伊尼卫床。”
词语解释:朴鄙  拼音:pǔ bǐ
(1).质朴鄙野。有时用为谦词。《庄子·渔父》:“ 孔子 伏軾而叹曰:‘甚矣, 由 之难化也,湛於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一表》:“復念朴鄙之资,不足以适时;蹇浅之学,不足以揆事。” 明 徐渭 《西施山书舍记》:“ 勾践 作宫其间,以教 西施 、 郑旦 ,而用以献 吴 。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
(2).指质朴鄙野的人。《韩诗外传》卷四:“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
质朴鄙野。有时用为谦词。《庄子·胠箧》:“焚符破璽,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宋 曾巩 《汉广亭》诗:“太守朴鄙人,迂无适时术。” 宋 王安石 《爱日》诗:“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词语解释:朴讷  拼音:pǔ nè
质朴而不善言词。有时用为谦词。《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崔琰 ﹞少朴訥,好击剑,尚武事。” 唐 李翱 《谢杨郎中书》:“若 翱 者,穷贱朴訥无所取,然既为阁下之所知,敢不以古君子之道有望於阁下哉!” 宋 苏辙 《谢除中书舍人表》之一:“如臣朴訥少文,迂拙自用,在 仁祖 时始以直言见收下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故朴訥,覥然而已。” 郭沫若 《塔·孔夫子吃饭》:“又听着他以朴讷的言辞说出来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才晓得是出于误会。”
质朴而不善言词。有时用为谦词。 明 方孝孺 《与黄希范书》:“僕自视资甚陋,业甚浅,无趋走唯诺之才,有朴訥鲁钝之累,希世应时之人见而不嗤鄙之者鲜矣。”
词语解释:朴厚  拼音:pǔ hòu
朴质厚道。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 宾王 淹中 故俗,体朴厚之弘规; 稷下 遗甿,陶礼义之餘化。”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伏以閤下朴厚清明,讜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於朝廷而博见於天下。” 清 顾炎武 《书吴潘二子事》:“国初人朴厚,不敢言朝廷事,而史学因以废失。” 冰心 《去国·最后的安息》:“只见她也只有十三四岁光景,脸色很黑,衣服也极其褴褛,但是另有一种朴厚可爱的态度。”
朴实厚道。 唐 韩愈 《冬荐宫殷侑状》:“﹝ 殷侑 ﹞久从使幕,亮直著名,朴厚端方,少见伦比。” 宋 梅尧臣 《送谢师厚太傅通判汾州》诗:“ 晋 人朴厚自寡讼,软炊玉粒河鳞鲜。”《明史·唐枢传》:“从来发摘告訐之事,原不必出之敦良朴厚之人。”
词语解释:朴茂  拼音:pǔ mào
(1).质朴厚重。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明史·西域传四·八答黑商》:“﹝ 八答黑商 ﹞山川明秀,人物朴茂。” 清 戴名世 《吴文炜传》:“为人朴茂篤行,与人交有至性。”
(2).浑朴,浑厚。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优柔敦厚, 周 也;朴茂雄深, 汉 也。” 清 纳兰性德 《赋论》:“ 卿 纯乎道德,故其辞简洁而朴茂。” 胡适 《〈中古文学概论〉序》:“直到 建安 、 黄初 的文学时期, 曹操 父子出来,方才大胆地模仿提倡那自由朴茂的乐府诗体。”
(1).朴实厚重。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以吾子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礱磨以世事。” 宋 文天祥 《跋刘父老季文画像》:“予观其田里淳庞之状,山林朴茂之气,得寿於世,非曰偶然。”《宋史·陈公辅传》:“愿择人臣中朴茂纯直……慷慨论事者,列之臺諫,则所任得人。”
(2).浑朴而华美。《孽海花》第三回:“ 曹公坊 在社中尤为杰出,他的文章和别人不同……有时朴茂峭刻,像水心陈碑;有时宏深博大,如 黄冈 石台。”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六章五:“在这些篇章里……大都关怀国计民生,直抒政见,不在为文;而文章都写得浑厚朴茂。”
词语解释:朴簌  拼音:pǔ sù
亦作“ 朴蔌 ”。
(1).象声词。拍翅声。 唐 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朴蔌寒鵰睇平野。” 清 《潇潇雨·落叶》词:“朴簌沙鸥背,惊梦难栖。”
(2).象声词。风声。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圣别》:“秋风朴簌,夕阳西下速,死别生离。”
词语解释:朴陋  拼音:pǔ lòu
(1).粗俗鄙陋。亦用为谦词。《韩非子·六反》:“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宾客见 七郎 朴陋,窃谓公子妄交。” 章炳麟 《与邓实书》:“僕虽朴陋,未敢与二子比肩也。”
(2).简陋,质朴无华。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本纪》:“﹝ 李昇 ﹞左右官婢裁数人,服饰朴陋。”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七:“野航,田家小渡舟也……故造此以便往来,制颇朴陋,广纔寻丈,可载人畜一二,不烦人驾。” 朱自清 《一封信》:“在那样朴陋--现在大概不那样朴陋了吧--的房子里,庭院中,竟有那样雄伟,那样繁华的紫藤花,真令我十二分惊诧!”
(1).简陋;质朴无华。 唐 李绰 《尚书故实》:“佛像本胡夷,朴陋,人不生敬。”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残民安朴陋,倦客喜幽屏。”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 宋 有《梁公九諫》一卷(在《士礼居丛书》中),文亦朴陋如前记。”
(2).质朴鄙陋。亦用为谦词。 宋 苏轼 《〈南行前集〉叙》:“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杂然有触於中,而发於咏叹。” 宋 叶适 《上芮提刑启》:“伏念某少而朴陋,发愤艺文,迄无寸长,可当世用。”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 媿曾 以诗古文负夙誉,顾不以予为朴陋。”
(3).粗犷丑陋。 宋 费衮 《梁谿漫志·武臣献东坡启》:“ 东坡 帅 定武 ,有武臣状极朴陋,以啟事来献。 坡 读之甚喜,曰:‘奇文也。’”
词语解释:朴质  拼音:pǔ zhì
质朴纯真,不加文饰。《北史·郦道元传》:“ 道慎 弟 道约 ,字 善礼 ,朴质迟钝,颇爱琴书。”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人孰宜之,以夷易也;物孰诚之,以朴质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武 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 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我们为什么不能使我们的外表和心灵变得又纯洁又朴质。”
质朴,纯真,不矫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陈书·傅縡传》:“朴质其心,行不言之教。”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母辞拾遗钞》:“﹝村人﹞拾得 至元 钞十五锭……顷间果见寻钞者,村人本朴质,竟不詰其数,便以付还。” 郭沫若 《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原始人的生活,最单纯,最朴质。”
词语解释:朴儒  拼音:pǔ rú
务实之士。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鸣玉岂朴儒,凭軾皆俊民。”
词语解释:朴遬  拼音:pǔ sù
见“ 朴樕 ”。
词语解释:朴樕  拼音:pǔ sù
亦作“朴遫”。
(1).丛木、小树。《诗·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毛 传:“朴樕,小木也。”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习鸢操》:“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忆昨路经岭徼来,佳植全稀多朴遬。”
(2).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 唐 杜牧 《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空过流年,徒生圣代。” 章炳麟 《秦献记》:“ 青臣 朴樕,不足齿。”
(3).蓬勃茂盛貌。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至 儋耳 ,见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槲实》:“朴樕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芃芃故也。”
(4).犹朴素。 明 高攀龙 《家谱·内传》:“ 高 氏自 黄巖公 以前,朴遬农家,不习文采,殆有传之隐懿乎?”
词语解释:朴淳  拼音:pǔ chún
质朴淳厚。 元 周伯琦 《自顺宁府历坳儿岭晚宿雷家驿》诗:“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明 张居正 《徐存斋八十寿序》:“ 万历 以来,主圣时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纪纲振肃,风俗朴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眉子砚》:“﹝ 陶绥之 ﹞人极朴淳,酷好风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在昔原始之民……时属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鬱於内,则任情而歌呼。”
词语解释:朴消  拼音:pǔ xiāo
亦作“ 朴硝 ”。 药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朴消》:“此物(皮消)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生於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消、皮消之称。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消,今多作“硝”。此物用于硝皮革,医药上用作泻药或利尿药。通称“皮硝”。
词语解释:朴疏  拼音:pǔ shū
亦作“ 朴疎 ”。 质朴浅陋。亦用为谦词。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伏念臣资朴疏,信己之学,乏进趣合变之能。” 明 徐渭 《奉督学宗师薛公》:“先生始以衣履之故而让,其后又以朴疎以不羈而言诸人矣。”
词语解释:朴击  拼音:pǔ jī
击杀。《史记·酷吏列传论》:“水衡 阎奉 朴击卖请,何足数哉!”
词语解释:朴重  拼音:pǔ zhòng
朴实厚重。《淮南子·主术训》:“其民朴重端慤,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新唐书·高崇文传》:“ 崇文 性朴重寡言,少籍 平卢军 。”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 方苞 ﹞行身方严,出语朴重,论者谓取鎔“六籍”,方驾 韩 欧 ,非过也。”
词语解释:朴蔌  拼音:pǔ sù
见“ 朴簌 ”。
词语解释:朴簌  拼音:pǔ sù
亦作“ 朴蔌 ”。
(1).象声词。拍翅声。 唐 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朴蔌寒鵰睇平野。” 清 《潇潇雨·落叶》词:“朴簌沙鸥背,惊梦难栖。”
(2).象声词。风声。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圣别》:“秋风朴簌,夕阳西下速,死别生离。”
词语解释:朴牛  拼音:pò niú
(1).大牛。《楚辞·天问》:“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王逸 注:“朴,大也。”
(2).种牛。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朴、特,牛父也。’《楚辞·天问》曰:‘焉得夫朴牛。’今 山西 谓牛父为朴牛。 浙 东移以言猪,谓猪父为朴猪。”
词语解释:朴斫  拼音:pǔ zhuó
见“ 朴斲 ”。
词语解释:朴斲  拼音:pǔ zhuó
亦作“ 朴斵 ”。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词语解释:朴古  拼音:pǔ gǔ
朴素而有古风。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不然者,乃立言辞,欲致人同归于朴古, 老子 之辈,盖其梟雄。”
词语解释:朴静  拼音:pǔ jìng
(1).谓顺乎自然而无所作为。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岂非君臣朴静,则上皇扶失道之危;仁义沸腾,则大雄拯横流之弊。”
(2).质朴文静。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六子五姪,皆朴静重訥,未尝程督,鵠侍株立,不一乱声色。”
词语解释:朴疏  拼音:pǔ shū
见“ 朴疏 ”。
词语解释:朴悍  拼音:pǔ hàn
朴实强悍。 明 陈子龙 《右冬十月》诗:“ 陇右 之墟,朴悍尚武。”
词语解释:朴慎  拼音:pǔ shèn
朴实谨慎。 晋 孙楚 《井赋》:“絶彼淫饰,安此朴慎,俗尚其华,我篤其信。”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都御史为人端凝朴慎,而君慷慨强果。”
词语解释:朴握  拼音:pǔ wò
亦作“ 朴渥 ”。 兔子跳跃貌。借指兔子。 宋 苏轼 《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朴握,夜鉢呪水降蜿蜒。” 宋 范成大 《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诗:“饮溪有跡於菟过,掠草如飞朴渥翻。”《剪灯馀话·听经猿记》:“师方鼾睡,朴握暖足,伊尼卫床。”
词语解释:朴悴  拼音:pǔ cuì
质朴而憔悴。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貌望朴悴,容观矬陋,声气雌弱,进止质涩;然而含英怀寳,经明行高。”
词语解释:朴悫  拼音:pǔ què
《孔子家语·王言》:“士信民敦而俗朴,男慤而女贞。”后因以“朴慤”谓人诚实谨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妇云:‘勿须,但觅一朴慤諳练之僕,为公子服役足矣。’”
词语解释:朴浑  拼音:pǔ hún
质朴自然。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对仗贵在工整,这是从形式美着眼,既工整了,又必须做到不呆板,不堆砌,不做作,朴浑自如,意趣盎然,这却是艺术的美。”
词语解释:朴心  拼音:pǔ xīn
淳朴的心。《韩非子·解老》:“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
词语解释:朴懦  拼音:pǔ nuò
老实懦弱。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七:“閭里小儿挟奸舞诈,狼贪鼠黠,变态百为,视僕朴懦可弄,輙私相目谓:‘真愚人!’”
词语解释:朴抶  拼音:pǔ chì
击挞。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先是, 庄宗 自为俳优,名曰‘ 李 天下’,杂於涂粉优杂之间,时为诸优朴抶摑搭,竟为嚚妇恩伶之倾玷,有国者得不以为前鉴!”
词语解释:朴戆  拼音:pǔ gàng
朴实憨厚。 明 宋濂 《故温州路总管府判官宣君墓志铭》:“独 濂 朴戇易侮,不敢时相逐为驩。”《明史·丘福传》:“ 福 为人朴戇鷙勇,谋画智计不如 玉 ,敢战深入与 能 埒。”
朴实憨厚。 唐 裴铏 《传奇·封陟》:“ 封陟 性虽执迷,操唯坚洁,实由朴戇,难责风情。”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一表》:“徒缘朴戇,动触机危,每烦君父之保全,不殞终身之名节。”
词语解释:朴简  拼音:pǔ jiǎn
质朴简单。 清 周亮工 《〈广金石韵府〉序》:“上古文字朴简,立象以尽意。”
词语解释:朴秀  拼音:pǔ xiù
朴实而秀美。 清 吴敏树 《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观是词者,当以谓 西垣 才思艷逸,虽 苗 俗荒恶,而称之柔冶怢愉,其词朴秀若天成,得古歌謡之意。”
词语解释:朴硝  拼音:pò xiāo
见“ 朴消 ”。
词语解释:朴消  拼音:pǔ xiāo
亦作“ 朴硝 ”。 药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朴消》:“此物(皮消)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生於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消、皮消之称。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消,今多作“硝”。此物用于硝皮革,医药上用作泻药或利尿药。通称“皮硝”。
词语解释:朴人  拼音:pǔ rén
老成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奉礼度以战兢,及亲疎而无尤者,良人也;履道素而无欲,时虽移而不变者,朴人也。”
词语解释:朴索  拼音:pǔ suǒ
质朴无华。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余于 万历 戊申八月见 董 父子于天机精舍,其貌皆农野,而言语真朴索。”
词语解释:朴谨  拼音:pǔ jǐn
朴实而谨严。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巾履》:“南都服饰,在 庆历 前犹为朴谨,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来,殊形诡製,日异月新。”
朴实而谨慎。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 万石君 之子孙,世推朴谨; 竇太后 之兄弟,人言退让。”
词语解释:朴赡  拼音:pǔ shàn
质朴而丰富。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 洪文敏 论《史记·卫青传》书校尉 李朔 、校尉 赵不虞 、校尉 公孙戎奴 ……《前汉书》但云校尉 李朔 、 赵不虞 、 公孙戎奴 各三从大将军,封 朔 为涉軹侯, 不虞 为随成侯, 戎奴 为从平侯,比于《史记》五十八字中省二十三字,然不若《史记》为朴赡可喜。”
词语解释:朴率  拼音:pǔ lǜ
质朴坦率。 清 黄景仁 《江口阻风宿僧寺》诗:“僧衣三两性朴率,略詰居里邀相留。”
词语解释:朴貌  拼音:pǔ mào
朴实的外貌。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 朱静一 先生朴貌坦衷,与人言訥不出口。”
词语解释:朴辞  拼音:pǔ cí
质朴而不文饰之辞。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若夫金人垂铭,丹书著戒,词非甚质,恐未足徵。惟道言错见群籍,乃有朴辞,意者简直易传,或未尽依托。”
词语解释:朴鸷  拼音:pǔ zhì
质朴勇猛。 蔡元培 《释“仇满”》:“彼其语言文字,起居行习,早失其从前朴鷙之气,而为北方稗士莠民之所同化。”
词语解释:朴父  拼音:pǔ fù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神异经·东南荒经》:“东南隅太荒之中有 朴父 焉,夫妇竝高千里,腹围自辅。天初立时,使其夫妻导开百川,嬾不用意,謫之竝立东南。”
词语解释:朴猪  拼音:pǔ zhū
种猪。 清 翟灏 《通俗编·兽畜》:“俗呼牡猪曰朴猪。”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朴、特,牛父也。’《楚辞·天问》曰:‘焉得夫朴牛。’今 山西 谓牛父为朴牛。 浙 东移以言猪,谓猪父为朴猪。”
词语解释:朴远  拼音:pǔ yuǎn
浑朴而高远。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 太宗 命召至, 郭 不敢隐,即前拜謁。 太宗 见 郭 进趋详雅,襟度朴远,属意再三。”
词语解释:朴趾源  拼音:pǔ zhǐ yuán
(1737-1805)朝鲜李朝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贵族,不应科举。1786年起历任监役、汉城府判官、沔川郡守等职。主张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制度。文学上反对拟古,主张“模写真境”,对朝鲜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代表作为《热河日记》《放fe56阁外传》
词语解释:朴诚  拼音:pǔ chéng
朴实忠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吕焦二书》:“ 吕 以理学著名,一则勇於献替,一则过於朴诚,俱遭忌口,动以宫闈见指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 月生 ,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
朴实忠诚。《明史·欧阳韶传》:“帝乘怒将戮人。他御史不敢言, 韶 ……呼曰:‘陛下不可。’帝察 韶 朴诚,从之。” 清 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其莅官不欲以才显,而一推其朴诚相示。”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华 名 大成 ,居 无锡 之 东高山 ,面山而居,躬畊为业,人极朴诚。”
词语解释:朴船  拼音:pǔ chuán
未经采饰之船。 汉 王充 《论衡·须颂》:“素车朴船,孰与加漆采画也。”
词语解释:朴练  拼音:pǔ liàn
朴实练达。 清 侯方域 《谢安论》:“盖 安 之为人,清冲有餘,而朴练不足。”
词语解释:朴士  拼音:pǔ shì
务实的官员。 章炳麟 《东三省政要序》:“草昧之地,得一计簿,效十百於法书;得一朴士,效十百於华吏。”
词语解释:朴鲠  拼音:pǔ gěng
朴实鲠直。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僻远之地,县吏朴鯁,官书无簿籍,吏曹不识文字。”
词语解释:朴马  拼音:pǔ mǎ
(1).未剪饰髦鬣的马。《左传·哀公十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 孔颖达 疏:“《曲礼》云‘大夫去国,为位而哭,乘髦马’, 郑玄 云‘髦马,不鬄落也’。则此朴马亦谓不鬄落,用此以载柩也。”
(2).未经训练的马。《荀子·臣道》:“若驭朴马,若养赤子,若食餧人。” 杨倞 注:“朴马,未调习之马。”
词语解释:朴雅  拼音:pǔ yǎ
朴素雅致。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端方是尚,朴雅为经,间标新而树异,有象物以赋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室三楹,亦甚朴雅。”
淳朴而高雅。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 明 袁宏道 《又与焦弱侯座主》:“ 宏 游歷多矣,山水之清佳,人士之朴雅,要未有如南中者也。”
词语解释:朴力  拼音:pǔ lì
谓专心尽力。《荀子·王制》:“省农功,谨蓄藏,以时顺脩,使农夫朴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 杨倞 注:“使农夫敦朴於力穡,禁其它能也。”朴,一本作“ 朴 ”。
词语解释:朴廉  拼音:pǔ lián
朴实俭约。 明 徐渭 《亡妻潘墓志铭》:“ 介君 慧而朴廉,不嫉忌。”
词语解释:朴属  拼音:pǔ shǔ
(1).附着坚固貌。《周礼·考工记序》:“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郑玄 注:“朴属,犹附著坚固貌也。”
(2).指附着丛生貌。《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 汉 郑玄 笺:“白桵相朴属而生者,枝条芃芃然。”
词语解释:朴劣  拼音:pǔ liè
拙笨。常用作谦词。 明 李东阳 《书〈围炉诗〉后》:“ 东阳 窃自念朴劣幼穉之资,仅晓声律。” 明 李东阳 《寿都宪闵公七十》诗序:“ 东阳 在同年最少,今亦既颁白矣,而朴劣无似。”
词语解释:朴壹  拼音:pǔ yī
朴实纯粹。《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廩虽满,不偷於农,国大民众,不淫於言,则民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
词语解释:朴騃  拼音:pǔ ái
鲁钝。多用为谦词。 唐 柳宗元 《答贡士沉起书》:“僕之朴騃专鲁,而当 惠施 钟期 之位,深自恧也。”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臣天性朴騃,无他伎能,惟守信诚,是为操履。” 清 刘大櫆 《再与吴阁学书》:“ 櫆 不肖,朴騃粗鄙,才能无可採,而名声不闻於里巷,为世俗之所共弃久矣。”
粗陋;愚鲁。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其谈宫殿,则远拟瑶臺琼室,近效 阿房 、 林光 ……笑茅茨为不肖,以土阶为朴騃。”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嘲族以叙欢交,极黷以结情款,以倾倚申脚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严者为田舍朴騃。”
词语解释:朴实无华  拼音:pǔ shí wú huá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巴金 《〈爝火集〉后记》:“它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词语解释:朴勇  拼音:pǔ yǒng
朴实果敢。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团丁必择朴勇农民充之,勿任游惰充数。”
词语解释:朴涩  拼音:pǔ sè
质朴迟钝。《南齐书·焦度传》:“为人朴涩,欲就 太祖 求州,比及见,意色甚变,竟不得一语。”
词语解释:朴椽  拼音:pǔ chuán
柞木椽子。《韩诗外传》卷八:“土阶三等,茅茨不翦,朴椽不斲。”一本作“ 采椽 ”。
词语解释:朴澹  拼音:pǔ dàn
朴实恬淡。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张邦直 ﹞性朴澹好学,尤喜谈论,人多爱之。”
词语解释:朴洁  拼音:pǔ jié
朴素整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 吕无病 ﹞年约十八九,衣服朴洁,而微黑多麻,类贫家女。”
词语解释:朴僿  拼音:pǔ sài
(1).朴陋而浅薄。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风俗》:“服食之供,糲与疏者倍蓰於粱肉紈綺,言貌朴僿,城南人常举以相啁哳。”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 六朝 人纪载实事,每不明析。因直书其事,恐词义朴僿,观者嫌之,乃故作支缀。”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本为谐韵,转之则无韵;本为双声,转之则异声;本以数音成语,转之则音节冗长,失其同律。是则杜絶文学,归于朴僿。”
(2).谓朴实。 清 谭献 《复堂日记》卷四:“ 斅艺斋 遗书,朴僿而不冗,敦碻而不夸。” 梁启超 《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第三章:“其他日相率披坚执鋭,纵横无敌於天下者,皆此最朴僿最谨严之市民。”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