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首字词组
术业术家术艺术道术追术路术散术术
术士术人术者术施术谋术语术径术甲
术数术学术羹术士冠术知术计术衢 
术法术略术智术鹄术科术虎术悐 
术精术阡术煎术艺术籍术客术氏冠 

词语解释:术业  拼音:shù yè
学术技艺;学业。《晋书·束晳传》:“鳞翼成而愈伏,术业优而不试。”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鑑,相之曰:‘子当以术业富。’”
词语解释:术士  拼音:shù shì
(1).法术之士。《韩非子·人主》:“且法术之士,与当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大臣左右权势息,则人主之道明矣。”
(2).儒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昔 秦 絶圣人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礼义,尚诈力,任刑罚,转负海之粟致之 西河 。”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故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此亡 秦 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
(3).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汉书·夏侯胜传》:“曩者地震 北海 、 琅邪 ,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闕,毋有所讳。” 汉 牟融 《理惑论》:“ 牟子 常以五经难之,道家术士,莫敢对焉。”
(4).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八年》:“ 吴 主即克 西陵 ,自谓得天助,志益张大,使术士 尚广 筮取天下,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 洛阳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睡中或妮妮囈语,夫觉之,密延术士,镇以符籙,梦语止而病渐作。”《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 慧生 道:‘……但有一事,我不甚懂,以他们这种高人,何以取名又同江湖术士一样呢?’”
(5).策士;谋士。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宋史·太宗纪二》:“司门员外郎 王延范 与祕书丞 陆坦 、 戎城县 主簿 田辩 、术士 刘昂 ,坐谋不轨,弃市。”
词语解释:术数  拼音:shù shù
(1).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也称“数术”。《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并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但史官久废,除天文、历谱外,后世称术数者,一般专指各种迷信,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拆字、起课、堪舆、占候等。《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 洛 中 邵康节 先生术数既高,而心术亦自过人。”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若道家、若农家、若杂家、若阴阳家、若兵、若术数、若方技,其言皆称 神农 、 黄帝 。”
(2).治国的方法和谋略。《管子·形势》:“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则化变日进于大功。”《汉书·晁错传》:“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於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术数谓法制,治国之术也。”
(3).指君王驾驭臣下的策略、手段。《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姦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 宋 苏轼 《上初接位论治道·道德》:“去圣益远,邪説滋炽……为 申 商 之学者,则曰:人主不可以不学术数。”
(4).权术和计谋。《鹖冠子·天则》:“临利而后可以见信,临财而后可以见仁,临难而后可以见勇,临事而后可以见术数之士。” 清 戴名世 《书光给谏轶事》:“ 时亨 尝切齿詬詈 大鋮 ( 阮大鋮 ),而 大鋮 度 时亨 清正,不可以术数笼致,至是嗾 泽清 ( 刘泽清 )使执之。”
(5).指方法,门径。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名辩思潮的批判》:“《吕氏春秋·荡兵篇》云,‘援推,兵也,’足证所谓援、所谓推,并不是专为寻求真理的法门,而是辩敌致胜之术数。”
犹言以隧道计数。《墨子·非儒下》:“三年之内, 齐 吴 破国之难,伏尸以言术数。” 孙诒让 间诂:“术当为遂。为隧之假字,以隧计数,犹言以泽量也。”
词语解释:术法  拼音:shù fǎ
(1).方法。《韩诗外传》卷四:“夫人主年少而放,无术法以知奸。”
(2).法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学了这家术法,一些也胡乱做事不得了。”
词语解释:术精  拼音:shù jīng
精选白术制成的丸散。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赤斧 以练丹赬髮, 涓子 以术精久延。”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发明﹞引 陶弘景 语。
词语解释:术家  拼音:shù jiā
(1).古代指擅长天文历算的学者。《后汉书·律历志上》:“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术家以其声微而体难知,其分数不明,故作準以代之。”《晋书·天文志上》:“三光之行,不必有常,术家以算求之,各有异同,故诸家历法参差不齐。”
(2).特指操占验、阴阳等方术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方策既山积於儒门,而内书亦鞅掌於术家。”《新唐书·王疑传》:“会大星直寝庭坠,术家言宜上疾不视事以厌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蔡太师 父 準 葬 临平山 ,为駞形。术家谓駞负重则行,故作塔於駞峰。” 清 赵翼 《四月初一日营葬事于马迹山礼成敬志》诗:“多谢术家言,佳城荫后昆。”
(3).精通权谋的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清节家,有法家,有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 范蠡 、 张良 是也。”
(4).精通某种技艺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假如术家所谓仇,必是何等为最?”术,此指剑术。
词语解释:术人  拼音:shù rén
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缩,推兴亡之道轨者,术人也。” 宋 叶适 《赠岩电隐士》诗:“近时术人多莽荡,要把虚名随妄想。” 明 高明 《琵琶记·丞相教女》:“我的新郎,术人算他命,道他今年定做状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盖读书童子,自塾中归,为术人所迷,復投以药,四体暴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参见“ 术士 ”。
词语解释:术士  拼音:shù shì
(1).法术之士。《韩非子·人主》:“且法术之士,与当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大臣左右权势息,则人主之道明矣。”
(2).儒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昔 秦 絶圣人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礼义,尚诈力,任刑罚,转负海之粟致之 西河 。”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故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此亡 秦 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
(3).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汉书·夏侯胜传》:“曩者地震 北海 、 琅邪 ,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闕,毋有所讳。” 汉 牟融 《理惑论》:“ 牟子 常以五经难之,道家术士,莫敢对焉。”
(4).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八年》:“ 吴 主即克 西陵 ,自谓得天助,志益张大,使术士 尚广 筮取天下,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 洛阳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睡中或妮妮囈语,夫觉之,密延术士,镇以符籙,梦语止而病渐作。”《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 慧生 道:‘……但有一事,我不甚懂,以他们这种高人,何以取名又同江湖术士一样呢?’”
(5).策士;谋士。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宋史·太宗纪二》:“司门员外郎 王延范 与祕书丞 陆坦 、 戎城县 主簿 田辩 、术士 刘昂 ,坐谋不轨,弃市。”
词语解释:术学  拼音:shù xué
(1).道术学识。《史记·张丞相列传》:“ 申屠嘉 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 萧 、 曹 、 陈平 异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无术学则安能见邪正之真伪。”《北齐书·卢文伟传》:“﹝ 卢询祖 ﹞有术学,文章华靡,为后生之俊。” 宋 曾巩 《寄王介甫》诗:“术学颇思讲,人事多可惻。”
(2).学习。《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 唐 孔颖达 疏:“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矣。”参见“ 术 ”。
词语解释:术略  拼音:shù lüè
犹韬略;谋略。《后汉书·段熲传》:“ 桓帝 詔问 熲 曰:‘ 先零东羌 造恶反逆,而 皇甫规 、 张奂 各拥强众,不时辑定。欲 熲 移兵东讨,未识其宜,可参思术略。’”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若三子者知重本务农,使兵无艰食,其谋猷术略,皆不在人下,才有足称者。”
词语解释:术阡  拼音:shù qiān
道路。《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吕延济 注:“术阡,道也。” 唐 储光羲 《采莲词》:“广江无术阡,大泽絶方隅。” 清 方式济 《采萱》诗:“晓起望术阡,萱花盈古道。”
词语解释:术艺  拼音:shù yì
见“ 术艺 ”。
词语解释:术者  拼音:shù zhě
术人。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隋文帝 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 大兴 。术者云:‘洪水即 唐高祖 之名也。’”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明史·陈友谅传》:“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 友谅 心窃喜。” 清 姚鼐 《〈选择正宗〉序》:“自 汉 后,太岁失超辰法,是岁星太岁所居辰不与合也,而术者以推吉凶犹能验乎?”参见“ 术士 ”。
词语解释:术士  拼音:shù shì
(1).法术之士。《韩非子·人主》:“且法术之士,与当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大臣左右权势息,则人主之道明矣。”
(2).儒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昔 秦 絶圣人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礼义,尚诈力,任刑罚,转负海之粟致之 西河 。”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故德薄者,恶闻美行;政乱者,恶闻治言。此亡 秦 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
(3).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汉书·夏侯胜传》:“曩者地震 北海 、 琅邪 ,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闕,毋有所讳。” 汉 牟融 《理惑论》:“ 牟子 常以五经难之,道家术士,莫敢对焉。”
(4).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八年》:“ 吴 主即克 西陵 ,自谓得天助,志益张大,使术士 尚广 筮取天下,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 洛阳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睡中或妮妮囈语,夫觉之,密延术士,镇以符籙,梦语止而病渐作。”《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 慧生 道:‘……但有一事,我不甚懂,以他们这种高人,何以取名又同江湖术士一样呢?’”
(5).策士;谋士。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宋史·太宗纪二》:“司门员外郎 王延范 与祕书丞 陆坦 、 戎城县 主簿 田辩 、术士 刘昂 ,坐谋不轨,弃市。”
词语解释:术羹  拼音:shù gēng
用术制成的羹。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一:“ 洛阳 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端午,术羹艾酒,以花丝楼阁插髩,赠遗避瘟扇。”
词语解释:术智  拼音:shù zhì
(1).道术才智。 宋 王安石 《进〈洪范传〉表》:“伏惟皇帝陛下德义之高,术智之明,足以黜天下之嵬琐,而兴其豪杰,以图 尧 舜 太平之治。”参见“ 术知 ”。
(2).指好用权术之士。 元 虞集 《御史中丞杨襄愍公神道碑》:“方其盛时,宦寺固结於内,术智为用於外,几莫如之何者,其计亦略得矣。而能婴其锋者,一二正人而已。”
词语解释:术知  拼音:shù zhī
道术才智。《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恆存乎疢疾。” 赵岐 注:“人所以有德行智慧道术才智者,以其在於有疢疾之人;疢疾之人,又力学,故能成德。”
词语解释:术煎  拼音:shù jiān
用术煎制成的膏剂。 唐 皮日休 《南阳广文欲於荆襄卜居因而有赠》诗:“度日竹书千万字,经冬术煎两三缸。” 元 张翥 《送上清道士李自宾归山》诗:“道人不用寻烟火,术煎经冬正满缸。”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发明﹞引 苏颂 曰:“斸取生术,去土水浸,再三煎如飴糖,酒调饮之,更善。今 茅山 所造术煎,是此法也。”
词语解释:术道  拼音:shù dào
才艺之道。《礼记·乡饮酒义》:“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 郑玄 注:“术,犹艺也。” 孔颖达 疏:“言古之人学此才艺之道也。”
词语解释:术施  拼音:shù shī
述说和施行。《吕氏春秋·士容》:“今者,客所弇敛,士所术施也;士所弇敛,客所术施也。” 高亨 《诸子新笺·吕氏春秋》:“此言客所收而藏之者,士所述説而施行之也。”一说犹跅弛。谓不遵礼度、放纵不羁。参阅 陈奇猷 校释。
词语解释:术士冠  拼音:shù shì guān
见“ 术氏冠 ”。
词语解释:术氏冠  拼音:shù shì guān
亦作“ 术士冠 ”。 即鹬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 汉 蔡邕 《独断》:“术士冠,前圆, 吴 制,邐迤四重, 赵 武灵王 好服之。今者不用,其説未闻。”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鹬》:“鷸,水鸟……古人以其知天时,乃为冠,象此鸟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鷸。’此其证也。鷸字音聿,亦有术音,故《礼》《衣服图》及 蔡邕 《独断》谓为‘术氏冠’,亦因鷸音转为术字耳,非道术之谓也。” 章炳麟 《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一说非鹬冠。《格致镜原》卷十三引《秕言》:“《礼图》以鷸冠为术士冠,此又以述与术音相近而误。《汉·志》自有术士冠, 赵武灵王 好服之, 汉 不施用,非鷸冠也。”
词语解释:术鹄  拼音:shù hú
方法与目的。 严复 《古今文钞序》:“盖学之事万途,而大异存乎术鵠。鵠者何?以得之为至娱,而无暇外慕,是为己者也,相欣无穷者也。术者何?假其涂以有求,求得则輙弃,是为人者也,本非所贵者也。”
词语解释:术艺  拼音:shù yì
亦作“ 术蓺 ”。
(1).经艺。《文选·班固〈答宾戏〉》:“婆娑乎术艺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 李善 注引 项岱 曰:“场,圃,讲经艺之处也。”《后汉书·班彪传》:“ 凉州 从事 王雍 ,躬 卞严 之节,文之以术蓺, 凉州 冠盖,未有宜先 雍 者也。”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公锁钥边镇,励王臣之大节,错综术艺,冠馆阁之诸贤,于是乎曰文曰襄,斯称矣夫。”
(2).技术,技能。《列子·周穆王》:“ 杨氏 告其父曰:‘ 鲁 之君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父之 鲁 ,过 陈 ,遇 老聃 ,因告其子之证。” 章炳麟 《訄书·儒兵》:“末而末者,可以撢其本,故蹴鞠列於技巧,碁势皇博,列于术蓺。”
(3).历数、方伎、卜筮之术。 晋 郭璞 《巫咸》:“群有十巫, 巫咸 所统,经技是搜,术艺是综,採药 灵山 ,随时登降。”《隋书·律历志中》:“旅骑尉 张胄玄 ,理思沉敏,术艺宏深,怀道白首,来上历法。”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口中现五色五齿》:“ 孔戣 好术艺,延接方士,多所传授,能口中现五色牙齿,彩色光绚,一瞬即收。” 明 邵璨 《香囊记·问卜》:“吾术艺颇精,论吉凶多显应。”
词语解释:术追  拼音:shù zhuī
追纵。《汉书·贾山传》:“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 颜师古 注:“术亦作述。” 王先谦 补注:“古术、述、聿、遹皆通用。”
词语解释:术谋  拼音:shù móu
讲求权术谋略。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术谋之人以思謨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
词语解释:术知  拼音:shù zhī
道术才智。《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恆存乎疢疾。” 赵岐 注:“人所以有德行智慧道术才智者,以其在於有疢疾之人;疢疾之人,又力学,故能成德。”
词语解释:术科  拼音:shù kē
技术性的科目。与“学科”相对。 徐特立 《教育讲座》:“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有它的学科和术科。如斗争纲领,行动口号,工作方法,组织方法,可以认为社会科学的术科。”
词语解释:术籍  拼音:shù jí
(1).有关方术的书籍。《后汉书·五行志二》:“夫 云臺 者,乃 周 家之所造也。图书、术籍、珍玩、寳怪皆所藏也。”
(2).有关儒家的书籍。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孙况》:“是时七国交争,尚於权诈,而 孙卿 守礼义,贵术籍。虽见穷摈,而犹不黜其志。”
词语解释:术路  拼音:shù lù
大道。《汉书·刑法志》:“园囿术路。”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术,大道也。” 清 姚鼐 《读司马法〈六韬〉》:“《刑法志》引其文备,故以六十四井出车一乘。别以三十六井地,当山川沉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合之则百井。”
词语解释:术语  拼音:shù yǔ
各门学科中用以表示严格规定的意义的专门用语。 胡适 《国语文法概论》:“到这个时代,术语也完备了,条理也有了,方法也更精密了,故 马建忠 能建立 中国 文法学。”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一些术语,一些方法,一些原理,时刻在她脑子里打转。”
词语解释:术计  拼音:shù jì
权术计谋。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赋》:“ 桑羊 役乎术计, 商鞅 刻乎刑名。”
词语解释:术虎  拼音:shù hǔ
复姓。 金 有 术虎筠寿 。见《金史》本传。
词语解释:术客  拼音:shù kè
通方术者。《晏子春秋·谏下二一》:“ 晏子 入,復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 婴子 病死,愿请活之。”’公喜,遽起。”
词语解释:术散  拼音:shù sàn
用白术制成的丸散。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养生》:“术散除疾,是尔所宜。”
词语解释:术径  拼音:shù jìng
大道与小路。亦泛指道路。 明 宋濂 《戴亭张氏谱图记》:“但见其栋宇鳞次,术径交罗,朝夕循环於诗书俎豆间,竟迷其西东。”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墨子·明鬼下》“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 清 孙诒让 间诂:“率径当读为术径…… 蔡邕 《月令章句》云:‘术,车道也;径,步道也。’”
词语解释:术衢  拼音:shù qú
道路。《墨子·号令》:“环守宫之术衢,置屯道,各垣其两旁,高丈,为埤倪。”《魏书·食货志》:“其有特不自存者,悉检集,为粥於术衢,以救其困。”
词语解释:术悐  拼音:shù tì
怵惕。戒惧警惕。 睡虎地 秦 墓竹简《为吏之道》:“綦之綦﹝之﹞,食不可赏,术悐之心,不可﹝不﹞长。”
词语解释:术氏冠  拼音:shù shì guān
亦作“ 术士冠 ”。 即鹬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 汉 蔡邕 《独断》:“术士冠,前圆, 吴 制,邐迤四重, 赵 武灵王 好服之。今者不用,其説未闻。”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鹬》:“鷸,水鸟……古人以其知天时,乃为冠,象此鸟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鷸。’此其证也。鷸字音聿,亦有术音,故《礼》《衣服图》及 蔡邕 《独断》谓为‘术氏冠’,亦因鷸音转为术字耳,非道术之谓也。” 章炳麟 《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一说非鹬冠。《格致镜原》卷十三引《秕言》:“《礼图》以鷸冠为术士冠,此又以述与术音相近而误。《汉·志》自有术士冠, 赵武灵王 好服之, 汉 不施用,非鷸冠也。”
词语解释:术术  拼音:shù shù
(1).象声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 南海 有水族……大三尺餘,其声术术,南人呼为海术。”术,一本作“ 术 ”。
(2).生长迅疾貌。 清 龚自珍 《论京北可居状》:“今夫东南草木,术术然易荣也,易高大也。”
(1).兴盛貌。《管子·霸言》:“夫先王取天下也,术术乎大德哉。”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 洪 云:‘术术乎大德哉’作一句读。术,古通作遂。《尔雅》:‘烝烝、遂遂,作也。’ 郭 注:‘皆物盛兴作之貌。’ 念孙 案:上文云‘以遂德之行,结诸侯之亲。’即此所云‘术术乎大德’也。”
(2).宽广貌。 明 陈子龙 《蚊赋》:“避术术之广除,据窕窕之濞帷。时出声以警寐,每投暗而营肌。”
词语解释:术甲  拼音:shù jiǎ
复姓。 金 有 术甲法心 。见《金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