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共325,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朝来朝昏朝端朝光朝饭朝臣朝奏朝晚
朝廷朝衣朝家朝曦朝服朝荣朝霜朝纲
朝朝朝霞朝行朝晖朝食朝冠朝采朝听
朝阳朝元朝暾朝见朝列朝会朝京朝望
朝夕朝露朝饥朝晡朝仪朝参朝斗朝车
朝暮朝宗朝谒朝簪朝气朝请朝迹朝贤
朝天朝士朝寒朝真朝上朝衫朝隮朝觐
朝市朝野朝班朝路朝鸡朝辞朝缨朝华
朝日朝雨朝事朝菌朝寺朝酲朝花朝爽
朝云朝餐朝客朝绅朝从朝起朝马朝衙

词语解释:朝来  拼音:zhāo lái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词语解释:朝廷  拼音:cháo tíng
亦作“ 朝庭 ”。
(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邢昺 疏:“朝廷,布政之所。”《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阿房宫赋》:“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 为堂室。”
(2).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闻,愈贤 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 黯 过於平生。”《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并州 牧 董卓 被徵,将兵入 洛阳 ,陵虐朝庭。”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庭有知己。”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瑞,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庭,固不若其蒙翳於榛莽荒草之中也。” 柯灵 《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最使这个封建朝廷伤脑筋的,是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老百姓造反的消息。”
(3).借指帝王。《东观汉记·朱遂传》:“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朝廷之於 伯通 ,恩亦厚矣。”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云:‘朝廷者,不敢指斥君,故言朝廷。’”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殿上金佛》:“朝廷每受朝时,置一金佛于寳座香案上,当其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方纔 香君 回家,也説朝廷偷走。”
(4).朋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皇帝缘心□□,便问 催子玉 :‘卿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否?’ 催子玉 □□(答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庭。’帝曰:‘卿既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情分如何?’ 子玉 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廷已来,□□ 管 鲍 。’” 蒋礼鸿 通释:“‘知己朝庭’就是知己朋友,所以 催子玉 用‘ 管 鲍 ’来比喻他和 李乹风 的交情。”
词语解释:朝朝  拼音:zhāo zhāo
天天;每天。《列子·仲尼》:“ 子列子 亦微焉,朝朝相与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閒。”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六回:“或另有意外金钱,作为特赐,於是朝朝花酒,夜夜笙歌。” 朱德 《苦热》诗之一:“雨后朝朝上晓峯,登高缓步气从容。”
词语解释:朝阳  拼音:zhāo yáng
(1).(cháo yáng)山的东面。《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毛 传:“山东曰朝阳。”《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旦余沐於清源兮,晞余髮於朝阳。” 刘良 注:“既沐髮於清源,而乾髮於山东矣。” 晋 陆机 《拟兰若生春阳》诗:“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
(2).(zhāo yáng)初升的太阳。 唐 温庭筠 《边笳曲》:“嘶马渡寒磧,朝阳照霜堡。” 明 刘基 《无寐》诗:“惊起朝阳斜照屋,一眉残月在天西。”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向着太阳。如:那间房子是朝阳的。
词语解释:朝夕  拼音:zhāo xī
(1).早晨和晚上。《国语·晋语八》:“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 韦昭 注:“言朝恐不及夕。”《后汉书·赵咨传》:“是以通人达士,鉴兹性命,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故其生也不为娱,亡也不知戚。”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2).谓早晚朝见。《诗·小雅·雨无正》:“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郑玄 笺:“王流在外,三公及诸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
(3).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诗·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新近左右,翫习於朝夕。” 宋 司马光 《祭郭侍读文》:“呜呼!惟公之德,清夷纯白,恪慎匪懈,勤劬朝夕。”
(4).犹言一朝一夕。形容短时间。《国语·晋语二》:“夫 晋国 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后汉书·皇甫嵩传》:“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学士》诗:“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后先。” 清 张笃庆 《明季咏史》:“燕雀处堂朝夕计, 延秋门 外走踆踆。”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5).时时,经常。《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唐 韩愈 《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 陇州 地与 吐蕃 接,旧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红楼梦》第一○三回:“倘荷不弃,京寓甚近,学生当得供奉,得以朝夕聆教。”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离开这个国家,我感到留恋,离开朝夕陪同我们活动的 法国 朋友,我感到痛苦。”
(6).指时日,光阴。《后汉书·郑玄传》:“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 唐 杨巨源 《失题》诗:“何事慰朝夕,不踰诗酒情。” 宋 王禹偁 《答张扶书》:“又四年之中,再为謫吏,顿挫摧辱,殆无生意,以私家衣食之累,未即引去,黽勉於簿书间,以度朝夕,尚有意讲道而评文乎?” 元 黄玠 《题江山归兴图》诗自注:“《弁山小隐吟録》自序: 霅水 之阳, 弁山 之下,有丘岑蔚,思构数楹,以寄朝夕。”
(7).指度日之需。《南史·袁湛传》:“母 琅邪 王氏 ,太尉长史 诞 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妾在襁褓,母兄次没,唯一庄在 宋城 南,与乳母 陈氏 居,去店近鬻蔬以给朝夕。” 明 徐榜 《济南纪政·烛冤》:“ 淄川 有年,易於糊口,汝妻归我,我与汝钱供朝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瑶涇 有好博者,贫至无甑。夫妇寒夜相对泣,悔不可追。夫言,此时但有钱三五千,即可挑贩给朝夕。”
(8).指东和西。亦借指方向。《周礼·考工记·匠人》:“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贾公彦 疏:“言朝夕即东西也。南北正则东西亦正,故兼言东西也。”《晏子春秋·杂下五》:“古之立国者,南望南斗,北戴枢星,彼安有朝夕哉!” 吴则虞 集释:“ 于鬯 云:朝有东义,夕有西义。”《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陈奇猷 集释:“朝夕犹言东西,日朝出自东,夕入於西,故以朝夕为东西也。”
(9).古代测日影以定方向的仪器。《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於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尹知章 注:“均,陶者之输(轮)也。立朝夕,所以正东西也。今均既运,则东西不可準也。”《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 孙诒让 间诂:“言运钧转动无定,必不可立表以测景。”
(1).谓君王早晚听政。《周礼·夏官·道仆》:“掌驭象路以朝夕。” 陆德明 释文:“朝夕,直遥反。” 孙诒让 正义:“注云‘朝夕,朝朝莫夕’者,《乡饮酒义》云:‘朝不废朝,莫不废夕。’注云:‘朝夕,朝莫听事也。’”
(2).潮汐。朝,通“ 潮 ”;夕,通“ 汐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 古故祠 江 汉 於 棠浦 东, 江 南为方墙,以利朝夕水。”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
词语解释:朝暮  拼音:zhāo mù
(1).亦作“ 朝莫 ”。早晚。《周礼·春官·世妇》:“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罚之。”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夫妻几口儿,朝暮精精致致供茶献酒供食,伏侍 宋江 。”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春秋多晏閒,朝暮承音旨。”
(2).不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独有极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汉书·杨恽传》:“太僕定有死罪数事,朝暮人也。” 颜师古 注:“言不久活也。”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混一车书,势在朝暮。”
(3).时时。《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为卿於 齐 ,出弔於 滕 ,王使 盖 大夫 王驩 为辅行。 王驩 朝暮见,反 齐 滕 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唐 李益 《塞下曲》之一:“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 黄河 曲。” 陈毅 《七星岩》诗:“朝暮两相依,恰似姐妹行。”
词语解释:朝天  拼音:cháo tiān
(1).朝见天子。 唐 王维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宋 张孝祥 《蝶恋花》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明 李攀龙 《元日早朝》诗:“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跡 夔龙 近法筵。” 清 曹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 日暖梦朝天。”
(2).朝见天帝。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三:“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宋 范成大 《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惟有仙人丹灶畔,不知今夕是何年。” 庆余 《成都月市竹枝词》:“一步朝天须一拜,恨郎腰瘦太苗条。”
(3).向上;向天空方向。《封神演义》第三二回:“走至后营,见 飞虎 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
词语解释:朝市  拼音:cháo shì
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1).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
(2).泛指名利之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宋 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元 刘时可 《春日田园杂兴》诗:“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閭游。”《封神演义》第六四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指朝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銓衡选举,非復曩者之亲。” 王利器 集解:“朝市,犹言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4).泛指尘世。 唐 张祜 《金山寺》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明 何景明 《宿淇公方丈》诗:“明朝又朝市,回忆碧山岑。”
词语解释:朝日  拼音:cháo rì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阳。《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 河 秽清 济 。”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 亚洲 大陆的朝气。”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礼。《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 郑玄 注:“朝日,春分拜日於东门之外。”《汉书·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 颜师古 注:“以朝旦拜日为朝。”《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 胡三省 注:“朝朝,下直遥翻。”《清史稿·世祖纪二》:“二月癸亥,朝日於东郊。”
2.帝王坐朝听政之日。《战国策·齐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单 而揖之於庭,口劳之。”《汉书·于定国传》:“上於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詔,条责以职事。” 颜师古 注:“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也。”
词语解释:朝云  拼音:zhāo yún
(1). 巫山 神女名。 战国 时 楚怀王 游 高唐 ,昼梦幸 巫山 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唐 元稹 《白衣裳》诗:“閒倚幈风笑 周昉 ,枉抛心力画 朝云 。”参见“ 朝云暮雨 ”。
(2).人名。 北魏 河间王 元琛 之婢。 唐 朱揆 《钗小志·善吹箎》:“ 河间王 侍儿 朝云 ,善吹箎,诸 羌 叛,王令 朝云 假为老嫗吹箎, 羌 皆流涕復降,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嫗吹箎。’”
(3).人名。 宋 苏轼 之妾。本为 钱塘 妓,姓 王 , 苏轼 官 钱塘 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 轼 学书,并略通佛理。 轼 贬官 惠州 ,数妾散去,独 朝云 相随。 清 陈维崧 《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每遣 白公 留 阿素 ,却教 坡老 买 朝云 。”参阅 宋 苏轼 《朝云墓志铭》《〈悼朝云诗〉引》
(4).早晨之云。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词语解释:朝云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比喻男女欢会。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 云梦 之台,望 高唐 之观。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 玉 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 巫山 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 巫山 之女临去时说:“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宫人朱氏墓志》:“朝云暮雨,何时復来。” 宋 陆游 《三峡歌》:“十二 巫山 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归槽》:“想当初同起居,朝云暮雨,两情正舒。” 邓家彦 《有忆》诗:“秋菊春兰华未落,朝云暮雨化来殊。低徊往事心如醉,振触新愁貌亦癯。”
词语解释:朝昏  拼音:cháo hūn
(1).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元 汤式 《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叶圣陶 《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癆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词语解释:朝衣  拼音:cháo yī
(1).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后汉书·刘宽传》:“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见赠》诗:“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朝服龙团》:“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阑下前后绣龙团各四,诸王以下皆用素缎数则,以为辨别。”
(2).借指朝廷官员。 唐玄宗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叶适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当 庆元 、 嘉泰 间,朝衣负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洁,青蝇蒙樊棘之誚而与鸿鵠偕逝。”
词语解释:朝霞  拼音:zhāo xiá
初升太阳照映的云彩。《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 南朝 梁 王枢 《徐尚书座赋得阿怜》诗:“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 宋 苏舜钦 《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復见,精魄飘忽随朝霞。”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朝霞的颜色是自浓而淡,自青紫而深红,然后一轮朝日,从松岭捧将上来,大地上一切都从梦中醒觉。”
词语解释:朝元  拼音:cháo yuán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词语解释:朝正  拼音:cháo zhèng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杨伯峻 注:“ 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 ,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 唐 杜甫 《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寧,千邦万国来朝正。” 清 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2).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 楚 ,释不朝正于庙也。”《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唐 孔颖达 疏:“其日又以礼祭於宗庙,谓之朝庙……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
词语解释:五气朝元  拼音:wǔ qì cháo yuán
亦作“ 五气朝元 ”。 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顶,河车升降;养成五炁朝元,知念中无念。”《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
词语解释:朝元阁  拼音:cháo yuán gé
唐 代阁名。在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 玄宗 朝,改名 降圣阁 。 唐 李商隐 《华清宫》诗:“ 朝元阁 迥《羽衣》新,首按 昭阳 第一人。” 宋 程大昌 《雍录》卷四:“ 朝元阁 。”自注:“ 天寳 七载, 玄元皇帝 见于 朝元阁 ,即改名 降圣阁 。” 宋 谢翱 《吊宋内》诗之四:“禾黍何人为守閽?落花臺殿暗销魂。 朝元阁 下归来燕,不见当时鸚鵡言。”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闻那 朝元阁 ,在禁苑西首,我且绕着红墙,迤邐行去。” 唐 王建 《华清宫感旧》诗:“尘到 朝元 天使急,千官夜发大龙迴。” 宋 苏轼 《骊山》诗:“我上 朝元 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清 吴翊 《新燕》诗:“近识 朝元 消息否?珠帘零落几回探。”
词语解释:朝露  拼音:zhāo lù
(1).早上的露水。《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汉 繁钦 《柳赋》:“浸朝露之清泫,暉华采之猗猗。” 唐 广宣 《九月菊花咏应制》:“爽气凝朝露,浓姿带夜霜。”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十回:“那一望无际的嫩绿的麦苗,一齐闪耀着朝露的生气蓬勃的美丽而喜悦的光辉。”
(2).比喻存在时间短促。《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颜师古 注:“朝露见日则晞,人命短促亦如之。”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岂期年岁朝露,浮生过隙。”
(3).引申为少年而死。 宋 苏轼 《答廖明略书》之一:“所幸平安,復见天日,彼数子者何辜,独先朝露!” 清 缪艮 《沉秀英传》:“一日,友人 王应乾 寓书于予,中有‘青楼惜玉,才子多情;黄土埋香,佳人薄命’数语,反復批閲,犹未知 秀英 溘然朝露也。”
词语解释:朝宗  拼音:cháo zōng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唐 李舟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将临元会之期,倍切朝宗之恋。”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2).指下属进见长官。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傅 河南 褚裒 ,简穆有器识,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 孔颖达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 江 汉 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造物从来不好色,磨灭佳人,使尽罡风力。万泪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当潮和汐。”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羽薄的白云,飘流光海无踪--但我终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词语解释:朝士  拼音:cháo shì
(1).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
(2).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汉 陆贾 《新语·怀虑》:“战士不耕,朝士不商,邪不奸直,圆不乱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唐 张九龄 《劾牛仙客疏》:“昔 韩信 淮阴 一壮夫,羞与 絳 灌 为伍。陛下必用 仙客 ,朝士所鄙,臣实耻之。”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蓟门 朝士多狐鼠,旧日鬚眉化儿女。” 阿英 《明朝的笑话》十一:“ 长沙 有朝士某还乡时,意气满盈,宾至,鼓吹喧阗,极铺张之能事。”
词语解释:朝野  拼音:cháo yě
朝廷与民间。亦指政府方面与非政府方面。《后汉书·杜乔传》:“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 唐 韩愈 《为宰相贺雪表》:“见天人之相应,知朝野之同欢。”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其人曰:‘ 修 不识丞相,丞相亦不识 修 。’朝野相传以为笑。”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三:“国都的确定和国防计划的安排是密切相关的,是当时朝野所最关心的两件大事。” 巴金 《鬼》:“同时又想到这边报纸上近来正骂着女人只顾爱情不知国家,似乎朝野异口同声地要女人同国家结婚养小孩。”
词语解释:朝雨  拼音:zhāo yǔ
晨雨。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 唐 归仁 《题贾岛吟诗台》诗:“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一·贤臣》:“ 列精子高 听行乎 齐湣王 ,善衣练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会朝雨,袪步堂下。”
词语解释:朝餐  拼音:cháo cān
(1).早饭;吃早饭。 晋 郭泰机 《答傅咸》诗:“况復已朝餐,曷由知我飢。” 唐 韩愈 《病鸱》诗:“朝餐輟鱼肉,暝宿防狐貍。” 宋 杨万里 《插秧歌》:“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 坤寧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2).借指衣食,生活。 林之夏 《行路难》诗:“河冰十月裂肤寒,百里千里谋朝餐。”
词语解释:朝端  拼音:cháo duān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宋书·王弘传》:“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诗:“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明史·吴时来传》:“ 时来 初以直窜,声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门生故吏,分布朝端。”
词语解释:朝家  拼音:cháo jiā
(1).国家;朝廷。《后汉书·应劭传》:“ 鲜卑 隔在漠北……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 李贤 注:“朝家犹国家也。” 宋 陆游 《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诗:“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序》:“余生长京邸,孩时即闻朝家事。”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赠梁汾》词:“袞袞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凭触忌,舌难剪。”
(2).指皇帝。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次至 玉津 御园射弓,朝家选能射武臣伴射,就园赐宴。”
词语解释:朝行  拼音:cháo xíng
朝列。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又知 李侯 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后惧事泄,於是令 次山 於朝行中择能任事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且 仪 身预朝行,职居馆阁,任事省府,使有大罪,虽加诛斩,自有宪章。”参见“ 朝列 ”。
词语解释:朝列  拼音:cháo liè
犹朝班。泛指朝廷官员。 晋 潘岳 《〈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厠朝列。” 唐 孟浩然 《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诗:“因声谢朝列,吾慕 潁阳 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知节 又歷詆朝列,(审刑)、审官、两制、三馆、諫官、御史都无其人,其薄人厚己如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復赋诗纪事,徧示朝列,外议始息。”
词语解释:朝暾  拼音:zhāo tūn
初升的太阳。亦指早晨的阳光。《隋书·音乐志下》:“ 扶木 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唐 孟郊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诗:“明明三飞鸞,照物如朝暾。”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 钟山 烛龙在其北,两眼燁煜如朝暾。”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郭沫若 《晨兴》诗:“月光一样的朝暾,照透了这蓊郁着的森林。”
词语解释:朝饥  拼音:cháo jī
亦作“ 朝饥 ”。 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诗·周南·汝坟》“惄如调飢” 汉 郑玄 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飢之思食。”飢, 马瑞辰 通释:“《韩诗》《説文》 二徐 本作‘饥’。”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擥以遗朝飢。”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飢。”
见“ 朝飢 ”。
词语解释:朝谒  拼音:cháo yè
(1).谓参见尊者。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之母师》:“大夫美之,言於 穆公 ,赐母尊号曰‘母师’。使朝謁夫人,夫人诸姬皆师之。”《后汉书·法雄传》:“明年, 伯路 復与 平原 刘文河 等三百餘人称使者,攻 厌次 城,杀长吏,转入 高唐 ,烧官寺,出繫囚,渠帅皆称将军,共朝謁 伯路 。” 杨尚武 《追匪记》:“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饿死的人留下的:也许是生意人,也许是往 拉萨 朝谒的 藏 民。”
(2).入朝觐见。《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光武 封 苏马諟 为 汉廉斯邑君 ,使属 乐浪郡 ,四时朝謁。”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赵参政 自 延安 还,因事被劾於尚书省,久不许见。时公( 武惠 )已復密使,三抗疏力雪之,方许朝謁,士论叹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按 奉天 等三殿并 奉天门 灾,在 嘉靖 三十六年四月。时上迫欲先成门工,以便朝謁。”
词语解释:朝寒  拼音:cháo hán
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晏子 侍於 景公 ,朝寒请进熟食,对曰:‘ 婴 非君之厨养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 婴 非田泽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於寡人奚为者也?’对曰:‘社稷之臣也。’” 宋 楼钥 《白醉》诗:“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记。”
词语解释:朝班  拼音:cháo bān
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朝堂列班时,除侍奉官外,一般官品越高的班列离帝王越近。历代朝仪不一,分班情况各异。如 唐 设文武一品至五品班, 清 设文武一品至九品班。后泛称朝廷百官之列。《宋书·徐湛之传》:“显居官次,垢秽朝班,厚颜何地,可以自处。”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其时官吏多逃散,朝班无几。” 清 李清 《三垣笔记附识》上:“考选故有部属,有同知,兹选俱省臺,时谓一榜尽及第,而庸陋厕朝班矣。”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当时宰辅,如 王弘 、 彭城王 义康 、 范泰 、 何尚之 ,均称信佛,皆一时名士也。而 谢灵运 、 颜延之 亦列朝班。”参阅《文献通考·王礼二、三》《清文献通考·王礼一》《清续文献通考·王礼二》
词语解释:朝事  拼音:cháo shì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薌。” 陈澔 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1).朝廷的政事。《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乐。” 陆德明 释文:“朝,直遥反。” 孔颖达 疏:“朝事,谓朝廷之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南史·宋纪上·武帝》:“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成化 以来,人君不復与臣下接,朝事亦无可纪。”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二:“朝事归诸将,军输仰大农。”
(2).犹臣服。《释名·释州国》:“ 赵 ,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国也。”
词语解释:朝客  拼音:cháo kè
指朝中官员。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法善 居 玄真观 ,尝有朝客数十人诣之,解带淹留,满座思酒。” 前蜀 韦庄 《不寐》诗:“马嘶朝客过,知是禁门开。”
词语解释:朝光  拼音:cháo guāng
(1).早晨的阳光。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 宋 梅尧臣 《闻角》诗:“高树朝光动,城头落海蟾。”
(2).指朝阳或太阳。 唐 孟郊 《寄张籍》诗:“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昇。” 刘师亮 《续青羊宫花市竹枝词》:“邀邀约约踏春行,难得朝光陡放晴。归去大家休性急,今年通夜不关城。”
词语解释:朝曦  拼音:cháo xī
(1).早晨的阳光。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 许地山 《暾将出兮东方》:“那时朝曦已射在我们脸上。”
(2).指朝阳,早晨的太阳。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曝日》:“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花月痕》第一回:“倏而海水蒸红,天光凝赤,一轮朝曦,腾跃而起,心摇目骇,嘆曰:妙哉日乎,观止矣。”
词语解释:朝晖  拼音:zhāo huī
早晨的阳光。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 扶桑 升朝暉,照此高臺端。” 宋 王安石 《永昭陵》诗:“神闕淡朝暉,苍苍露未晞。” 碧野 《报晓峰》:“地球运转十多个小时以后,又是一片朝暉!”
词语解释:朝见  拼音:cháo jiàn
臣下上朝参见君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 恐 二世 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宋 曾巩 《授沧州乞朝见状》:“今将至京师,伏望圣慈,许臣朝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尚志 着于十一日便殿朝见,特赐禁中乘马。”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三:“恰好一个 徽州 人姓 朱 的典史来朝见,他打算拉本家,就问:‘你是 朱文公 的后人吗?’”
词语解释:朝晡  拼音:cháo bū
(1).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亦指朝时与晡时。《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 蒋琬 为尚书令” 裴松之 注引《祎别传》:“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晋书·郗鉴传》:“ 鉴 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朝晡临时,禁无得哭。”《旧唐书·归崇敬传》:“每朝晡二时请益,师亦二时居讲堂,説释道义。”
(2).指一日两餐之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怀掖间得小布囊,贮米三四升,适足给朝晡。”《宋史·钱顗传》:“后自 衢 徙 秀州 ,家贫母老,至丐贷新旧以给朝晡,而怡然无謫官之色。”
词语解释:朝簪  拼音:cháo zān
朝廷官员的冠饰。常用以借指京官。 唐 张说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 明 高明 《琵琶记·瞷询衷情》:“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引 清 龚孙枝 诗:“早结山堂水竹缘,朝簪重脱未华颠。”
词语解释:朝真  拼音:cháo zhēn
(1).道教谓朝见真人。 唐 吕岩 《雨中花》词:“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盖凡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昇九天朝真而观 元始 。”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晓来控鹤朝真去,不带青天一片云。”
(2).道家修炼养性之术,犹佛家之坐禅。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晴牎嚥日肝肠暖,古殿朝真屨袖香。”《水浒传》第五三回:“当下 公孙胜 引着 戴宗 、 李逵 到 松鹤轩 内,正值真人朝真纔罢,坐在云床上。”
词语解释:朝路  拼音:cháo lù
(1).朝廷的品级、品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寺监长官﹞往往以特恩赐金带,朝路混淆,然犹以旧制不敢坐狨。”
(2).指当朝显要。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坚忍字》:“辛丑岁,将廷策多士贡名者,或请时事于朝路间,闻其语而不敢形于大对。”
词语解释: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某些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借喻极短的生命。《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崔 云:‘粪上芝。朝生暮死,晦者不及朔,朔者不及晦。’”一说虫名,朝生暮死。见《淮南子·道应训》“朝菌不知晦朔” 高诱 注。参见“ 朝蜏 ”。又一说即木槿,朝花暮落。见《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潘尼 《〈朝菌赋〉序》。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无朝菌之荣,望大椿之寿。” 唐 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 庄生 始欲齐。”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於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
词语解释:朝绅  拼音:cháo shēn
(1).束朝服的大带。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朝绅鬱青緑,马饰曜珪珙。”
(2).借指朝廷大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宦寺肆横,簸弄天纲,外閫朝绅,多出门下。”《明史·欧阳一敬传》:“ 一敬 寻劾 拱 威制朝绅,专柄擅国,亟宜罢。” 清 朱茂晖 《崇祯戊辰湖上观毁逆奄祠纪事》诗:“云何承平日,坏法自朝绅。”
(3).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慷慨奇人难屡见,休将仗义望朝绅。”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虽箝口结舌於絶域,而乡里愤悱,朝绅公论,从此而起。”
词语解释:朝饭  拼音:cháo fàn
(1).吃早饭。《后汉书·贾复传》:“吏士皆飢,可且朝饭。”
(2).早餐,早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从那日早起不见媳妇煮朝饭, 潘婆 只道又是晏起,走到房前厉声叫他。”
词语解释:朝服  拼音:cháo fú
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仪礼·士冠礼》:“主人玄冠、朝服、緇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袭朝服,乘法驾。”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下:“ 宣德 五年,驾幸少师 杨士奇 第,时漏下已二皷。 士奇 惊起,朝服出迎。”《红楼梦》第五三回:“次日由 贾母 有封誥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
词语解释:朝食  拼音:zhāo shí
(1).早晨进餐,吃早饭。《诗·陈风·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 株 。” 晋 陆机 《从军行》:“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明史·刘宗周传》:“凶问已确,诸臣奋戈而起,决一战以赎前愆,自当不俟朝食。”
(2).早餐。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朝食不盈肠,冬衣纔掩骼。”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他因为事情忙,是早就废止了朝食的。”
词语解释:朝列  拼音:cháo liè
犹朝班。泛指朝廷官员。 晋 潘岳 《〈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厠朝列。” 唐 孟浩然 《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诗:“因声谢朝列,吾慕 潁阳 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知节 又歷詆朝列,(审刑)、审官、两制、三馆、諫官、御史都无其人,其薄人厚己如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復赋诗纪事,徧示朝列,外议始息。”
词语解释:朝仪  拼音:cháo yí
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
词语解释:朝气  拼音:zhāo qì
(1).早晨的阳气。比喻军队初来时的士气。后用以指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孙子·军争》:“是故朝气鋭,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气,击其惰归。” 杜牧 注:“阳气生於子……晨朝阳气初盛,其来必鋭。” 陈皞 注:“初来之气,气方盛鋭,勿与之争也。”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大变之初,黔黎洒泣,绅士悲哀,痛愤相乘,犹有朝气;今兵骄餉詘,文恬武嬉,顿成暮气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新军起义》:“维时之革命朝气蓬勃,入伍之分子多抱有牺牲决心者,颇能拼命对敌。” 巴人 《点滴集·唯动机论者》:“青年大都有朝气,对事业有进取心,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
(2).清晨清新之气。 唐 沉佺期 《岳馆》诗:“空濛朝气合,窈窕夕阳开。” 郭沫若 《残春》五:“清冷的朝气还在市中荡漾。”
词语解释:朝上  拼音:cháo shàng
早晨。 潘漠华 《冷泉岩》:“妻是一个尖刻的女性的典型,把丈夫当作‘农奴’,朝上日出就逼他上山野,夕时日入始准他归家。”
(1).面对上坐。《封神演义》第三六回:“ 紂王 復转下坐,朝上覿面传杯。”
(2).向上,向天空方向。
词语解释:朝鸡  拼音:cháo jī
亦作“ 朝鷄 ”。早晨报晓的雄鸡。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絶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 欧公 寄 常秩 诗云:‘笑杀 汝阴 常处士 ,十年骑马听朝鸡。’” 明 文徵明 《送钱元抑南归口占》之十:“为语近来憔悴尽,日骑羸马听朝鷄。”
词语解释:朝寺  拼音:cháo sì
朝廷的官署。《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歷朝寺。” 李善 注引《风俗通》:“今尚书、御史所止,皆曰寺也。”
词语解释:朝从  拼音:cháo cóng
朝见和侍从。《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知 汉王 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词语解释:朝臣  拼音:cháo chén
朝廷官员。《韩非子·三守》:“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昔 蜀 之初亡,朝臣异谋: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机械以御其变。”《红楼梦》第一一九回:“ 贾兰 等朝臣散后,拜了座师。” 徐迟 《财神和观音》:“三个秘书向她弯腰,这种弯腰的渊源,考据起来至少要追溯到 民国 以前,专制政体时代的朝臣礼仪上去。”
词语解释:朝荣  拼音:cháo róng
(1).早晨开花。《晋书·文苑传·王沉》:“丹轂灭族, 吕 霍 哀吟,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木堇夕死朝荣。”《宋史·文苑传一·朱昂》:“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
(2).指早晨开的花。 晋 陆机 《园葵》诗:“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晋 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宋 秦观 《俞公达待制挽词》之二:“可道风流回首尽,兰芝庭下粲朝荣。”
(3).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恍惚,谓须臾间也。如迴掌之反覆,朝荣之开落也。”参见“ 木槿 ”。
词语解释:木槿  拼音:mù jǐn
亦作“ 木堇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花镜·木槿》
词语解释:朝冠  拼音:cháo guān
君臣上朝时所戴之冠。《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 晁源 走到后边,取了一顶朝冠出来。”
词语解释:朝会  拼音:cháo huì
谓诸侯、臣属及外国使者朝见天子。《史记·殷本纪》:“ 汤 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南史·褚裕之传》:“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然﹝建都﹞所贵於中者,取其便朝会耳。” 刘师培 《文说》:“记贡纳,必饰百牢;叙朝会,必称万国。”
词语解释:朝参  拼音:zhāo cān
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百丈清规》卷八引 宋 杨亿 《〈古清规〉序》:“闔院大众,朝参夕聚。”
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四:“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 政和 以后,增以喏。” 明 薛蕙 《送周子贤按贵州》诗:“安危廷諍地,迟子促朝参。”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朝参倒持手版, 蕙香 顾之一笑, 王母 谓其情动於中,故罚至此,俾执贱役。”
词语解释:朝请  拼音:cháo qǐng
(1). 汉 律,诸侯春天朝见皇帝叫朝,秋天朝见皇帝叫请。泛称朝见皇帝。《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除 竇婴 门籍,不得入朝请。” 裴駰 集解:“律: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请。”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围子(指上文赐“马前围子二百人”)者,凡朝请,使但止於皇城门外,盖惧小人之疑谤,时多公之得体也。” 清 金人瑞 《赠周直夫》诗:“山中宰相无朝请,天上仙人学隐壶。”
(2).官名。即奉朝请。《南史·顾琛传》:“ 琛 景平 中为朝请。”参见“ 奉朝请 ”。
词语解释:奉朝请  拼音:fèng cháo qǐng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汉 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 晋 代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为奉朝请, 南北朝 设以安置闲散官员, 隋 初罢之,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汉书·霍光传》:“ 光 两女壻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壻外孙皆奉朝请。”《东观汉记·邓禹传》:“官罢以列侯就第,位特进,奉朝请。”《梁书·沉约传》:“﹝ 约 ﹞起家奉朝请。”《周书·魏玄传》:“﹝ 玄 ﹞ 普泰 中,除奉朝请。”
词语解释:朝衫  拼音:cháo shān
即朝服。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 宋 陆游 《自郊外归北望谯楼》诗:“旷怀不耐微官缚,拟脱朝衫换钓舟。”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二折:“前日 杜子美 在此饮酒,因无酒钱,将他一领朝衫当下。” 清 吴伟业 《东莱行》:“中旨传呼赤棒来,血裹朝衫路人看。”参见“ 朝服 ”。
词语解释:朝服  拼音:cháo fú
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仪礼·士冠礼》:“主人玄冠、朝服、緇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袭朝服,乘法驾。”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下:“ 宣德 五年,驾幸少师 杨士奇 第,时漏下已二皷。 士奇 惊起,朝服出迎。”《红楼梦》第五三回:“次日由 贾母 有封誥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
词语解释:朝辞  拼音:cháo cí
谓大臣外任,入朝叩辞帝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凡贵臣出守,朝辞例有颁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凡官外徙者皆放朝辞,而 询 独许入见。”
词语解释:朝酲  拼音:cháo chéng
谓隔夜醉酒早晨酒醒后仍困惫如病。《汉书·礼乐志》:“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菊苑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宋 苏舜钦 《春睡》诗:“别院帘昏掩竹扉,朝酲未解接春暉。”
词语解释:朝起  拼音:cháo qǐ
方言。早晨。 刘半农 《瓦釜集·第七歌》:“我朝起起来,黑昽昽里就要上工去,夜里家来,还要替别人家洗衣裳。”自注:“朝起,亦作早起,朝晨也;起字平读。”
词语解释:朝奏  拼音:cháo zòu
犹朝觐,朝见。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礼讌及年暇,朝奏因岁通。”
词语解释:朝霜  拼音:cháo shuāng
早晨的霜。因见日即消,故常以喻存在时间短暂。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晋 陆机 《短歌行》:“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清 金德开 《红叶》诗:“最艷朝霜后,尤妍夕照中。”
词语解释:朝采  拼音:cháo cǎi
见“ 朝彩 ”。
朝廷的仪仗。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皇彝有文,朝采方蔼。频烦金纽,左右緹盖。”
词语解释:朝彩  拼音:cháo cǎi
亦作“ 朝采 ”。 朝阳的光彩。 唐 李义府 《咏乌》:“日里颺朝彩,琴中伴夜啼。”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沧海珠胎,发为朝采; 蓝田 玉种,积有夜光。” 元 柳贯 《次伯长待制韵》:“蹕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花乾。”
词语解释:朝京  拼音:cháo jīng
犹入京,赴京。 宋 刘辰翁 《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絶。” 元 费唐臣 《贬黄州》楔子:“闻知大人朝京,老夫同太守大人特具一酌奉饯。”
词语解释:朝斗  拼音:cháo dòu
道家谓朝拜北斗七元星君。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朝斗》:“ 绍圣 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请 罗浮 道士 邓守安 拜奠北斗真君。”《封神演义》第一回:“寳帐婆娑,万对彩鸞朝斗。”
词语解释:朝迹  拼音:cháo jì
在朝廷的踪迹。谓在朝做官。 宋 陆游 《村饮示邻曲》:“七年收朝迹,名不到权门。”
词语解释:朝隮  拼音:cháo jī
(1).早晨的虹。《诗·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陆德明 释文:“隮, 郑 注《周礼》云:‘隮,虹。’”
(2).指早晨的云霞。《诗·曹风·侯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传:“隮,升云也。” 唐 白居易 《贺云生不见日蚀表》:“屏翳朝隮,但惊若烟之涌,曜灵昼掩,不见如月之初。”
词语解释:朝缨  拼音:cháo yīng
朝冠。缨,结冠的带子。 唐 刘禹锡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诗:“新辞金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
词语解释:朝花  拼音:cháo huā
见“ 朝华 ”。
词语解释:朝华  拼音:cháo huá
亦作“ 朝花 ”。
(1).早晨开的花朵。《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四:“容色贵及时,朝华忌日晏。” 清 彭士望 《冬心》诗:“干直荫十亩,朝花安足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若夫旨乖比兴,徒尚丽词,朝华已谢,色泽空存,此其弊也。”
(2).木槿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 傅玄 《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 石声汉 注:“﹝木槿﹞是朝开暮落的花,因此有朝花、朝容等名称。”参见“ 木槿 ”。
词语解释:木槿  拼音:mù jǐn
亦作“ 木堇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花镜·木槿》
词语解释:朝马  拼音:cháo mǎ
大臣入朝时,在紫禁城中所乘之马。是帝王对年老宰辅和功臣的恩赐。 清 乾隆 五十五年,令赐朝马者改乘肩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本朝优礼耆臣,有赐紫禁城骑马之制。受赐诸臣,多用二人舁小椅乘之,非皆骑马趋朝也……凡卿贰已上年及六十,洎在外曾著战功者,什九拜朝马之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曝书亭集》《恩赐禁中骑马》诗,是 康熙 朝编检入直,亦竟有朝马之赏也。”参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乘马至殿前》
词语解释:朝晚  拼音:cháo wǎn
(1).早晨与晚上。《南史·儒林传·沉洙》:“所以重械之下,危堕之上,无人不服,诬枉者多,朝晚二时,同等刻数,进退而求,於事为衷。”
(2).犹日夜。形容不停。 叶圣陶 《一生》:“﹝伊﹞只是朝晚地哭。”
词语解释:朝纲  拼音:cháo gāng
(1).朝廷的纲纪。《后汉书·儒林传论》:“自 桓 灵 之閒,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南史·宋纪上·武帝》:“自 晋 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 宋 张纲 《次韵周伯见赠用前韵》:“恢復幸有 皋 夔 在,坐看朝纲万目张。”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五回:“向使冲人嗣统之初,不为谗言所入,举国政朝纲之大,一委元老之经营,将见纲举目张,百废俱举,治平有象,乱萌不生,又何至有辛亥之事哉?”
(2).指朝廷。 宋 陆游 《谢台谏启》:“此盖伏遇某官望重朝纲,学通国体。”《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 高祖 曰:‘卿意要去修行,久后寡人有难,要卿扶助朝纲,协立社稷。’”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正值 杨国忠 窃弄威权, 安禄山 滥膺宠眷,把一箇朝纲,看看弄得不成模样了。”参见“ 朝廷 ”。
词语解释:朝廷  拼音:cháo tíng
亦作“ 朝庭 ”。
(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邢昺 疏:“朝廷,布政之所。”《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阿房宫赋》:“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 为堂室。”
(2).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闻,愈贤 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 黯 过於平生。”《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并州 牧 董卓 被徵,将兵入 洛阳 ,陵虐朝庭。”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庭有知己。”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瑞,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庭,固不若其蒙翳於榛莽荒草之中也。” 柯灵 《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最使这个封建朝廷伤脑筋的,是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老百姓造反的消息。”
(3).借指帝王。《东观汉记·朱遂传》:“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朝廷之於 伯通 ,恩亦厚矣。”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云:‘朝廷者,不敢指斥君,故言朝廷。’”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殿上金佛》:“朝廷每受朝时,置一金佛于寳座香案上,当其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方纔 香君 回家,也説朝廷偷走。”
(4).朋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皇帝缘心□□,便问 催子玉 :‘卿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否?’ 催子玉 □□(答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庭。’帝曰:‘卿既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情分如何?’ 子玉 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廷已来,□□ 管 鲍 。’” 蒋礼鸿 通释:“‘知己朝庭’就是知己朋友,所以 催子玉 用‘ 管 鲍 ’来比喻他和 李乹风 的交情。”
词语解释:朝听  拼音:cháo tīng
指朝廷或帝王的听闻。《晋书·桓温传》:“操弄虚説,以惑朝听。”《宋书·刘穆之传》:“臣契阔屯泰,旋观始终,金兰之分,义深情密。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
词语解释:朝望  拼音:cháo wàng
(1).朝廷的人望;在朝廷的威望。《陈书·到仲举传》:“及 文帝 崩, 高宗 受遗詔为尚书令入辅, 仲举 与左丞 王暹 、中书舍人 刘师知 、 殷不佞 等,以朝望有归,乃遣 不佞 矫宣旨遣 高宗 还 东府 。”《南史·张融传》:“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 陈规 ﹞復拜司諫,言事不少衰,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曰:‘恐 陈规 有言。’”
(2).指朝廷中有威望的大臣。《晋书·裴頠传》:“ 伦 又憯怀篡逆,欲先除朝望,因废 贾后 之际遂诛之。”《晋书·谢鲲传》:“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 鯤 推理安常,时进正言。”
词语解释:朝车  拼音:cháo chē
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 郑玄 注:“臣之朝车与齐车同饰。” 孔颖达 疏:“此一节论君及大夫士等齐车、朝车所饰之物,尊卑不同。”《礼记·玉藻》:“据此注言之,则君之朝车与齐车异饰也。但无文以言之。”《吕氏春秋·赞能》:“﹝ 管仲 ﹞至 齐 境, 桓公 使人以朝车迎之。” 唐 于濆 《古宴曲》:“雉扇合 蓬莱 ,朝车回紫陌。”
词语解释:朝贤  拼音:cháo xián
朝中的贤人。常用以泛指朝臣。《魏书·崔光韶传》:“ 光韶 正色曰:‘朝贤执事,於 舜 之功未闻有一,如何反为罪人言乎!’”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先太师倾背时,朝贤来弔,朱紫盈门。”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九·才相》:“初过 江 ,帑藏空竭,唯有练数千端,丞相与朝贤共制练布单衣。”
词语解释:朝觐  拼音:cháo jìn
(1).谓臣子朝见君主。《礼记·乐记》:“朝覲,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文选·曹植〈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覲,见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淮西 贼将僭窃,问仪注於 鲁公 。公答曰:‘老夫所记,唯诸侯朝覲之礼耳。’” 章炳麟 《论式》:“经术已不行於王路,丧祭尚在,冠昏朝覲,犹弗能替旧常,故议礼之文亦独至。”
(2).伊斯兰教徒拜谒圣像、圣地,为教徒五项基本功课之一,该教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 麦加 朝觐一次。
词语解释:朝华  拼音:cháo huá
亦作“ 朝花 ”。
(1).早晨开的花朵。《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四:“容色贵及时,朝华忌日晏。” 清 彭士望 《冬心》诗:“干直荫十亩,朝花安足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若夫旨乖比兴,徒尚丽词,朝华已谢,色泽空存,此其弊也。”
(2).木槿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 傅玄 《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 石声汉 注:“﹝木槿﹞是朝开暮落的花,因此有朝花、朝容等名称。”参见“ 木槿 ”。
词语解释:木槿  拼音:mù jǐn
亦作“ 木堇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花镜·木槿》
词语解释:朝爽  拼音:cháo shuǎng
早晨明朗开豁的景象。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 ……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唐 储光羲 《游茅山》诗之五:“南极见朝爽,西潭闻夜渔。” 元 刘永之 《遐想亭为宪史刘原善作》诗:“拄笏延朝爽,抽毫对夕阴。” 清 秦松龄 《潞河寒食》诗:“自别帝城多岁月, 西山 朝爽尚暉暉。”
词语解释:朝衙  拼音:cháo yá
即早衙。旧时官府早上卯时坐衙治事,故称“朝衙”。 唐 白居易 《城上》诗:“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
共325,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