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曲曲 拼音:qū qū
(1).弯曲。 宋 陈师道 《寓目》诗:“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连。” 韩北屏 《非洲夜会·橘林茶香》:“进门之后,豁然开朗,深深庭院,曲曲回廊,竟是另有一番景色。”
(2).宛转。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凡法令之整齐,人心之归向,无不曲曲传出。”词语解释:委曲 拼音:wěi qū
(1).弯曲;曲折延伸。《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阜》:“今 曲阜 在 鲁 城中,委曲长七八里。” 唐 李端 《赋得山泉送房造》诗:“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金 王特起 《绝句》之一:“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金沟馆》:“自此入山,委曲登涉,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耳。”
(2).声音抑扬不绝貌。 唐 白居易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诗:“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唐 子兰 《蝉》诗之一:“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3).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 宋 姜夔 《白石诗话》:“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独其( 苏軾 )诗伤於快直,少委曲沉著之意。”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丽而出之委曲。”
(4).委婉;婉转。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欲有所言,必委曲而后敢及。”《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陈旺 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什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説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我委曲与言,浼以私意释甥去,或可允从。”
(5).周全;调和。 宋 叶适 《舒颜升墓志铭》:“不幸而难从,非贤者顺导委曲,而不抵突以败,寡矣。”《明史·杨廷和传》:“ 廷和 与 东阳 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再生缘》第四九回:“委曲朝端真不错,调停王事实称能。”
(6).辗转周折。 唐 裴铏 《传奇·薛昭》:“ 昭 大惊曰:‘ 山叟 即天师,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予符曩日之事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二子( 董仲舒 、 刘向 ) 汉 之大儒,惓惓爱君之心,以为人主无所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类而言之,庶有警悟。学者未可遽少之也。” 清 恽敬 《古今人表书后》:“读之者委曲推明,尚不能得其十五。”
(7).隐晦曲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后汉书·班彪传》:“﹝ 司马迁 ﹞又进 项羽 、 陈涉 而黜 淮南 、 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
(8).迁就;曲从。《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寧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自称不乐京局,且不能委曲时好,恐以罪去,以此惑后人。” 章炳麟 《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而对於自身则任人陵践,虽欲委曲迁就,势有不能。”
(9).邪曲不正。 晋 段灼 《上表陈五事》:“虽有椒房外戚之宠,不受其委曲之言;虽有近习爱幸之竖,不听其姑息之辞。”《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10).殷勤周至。《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公孙渊 ﹞悉斩送 弥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又 权 待 舒 综 ,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 前蜀 尹鹗 《秋夜月》词:“语丁寧,情委曲,论心正切。”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青泥莲花记》曰:“ 琼 ( 聂胜琼 )至,即弃冠櫛,损妆饰,委曲事主母,终身和悦。”
(11).细微;琐碎。《史记·天官书》:“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 宋 叶适 《上西府书》:“而委曲细故,皆足以兆治乱之端者,又不可悉数。” 清 刘大槐 《心知》:“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方名器数之委曲而繁多,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12).详尽、详细。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余所以委曲论之者……故欲令人觉此而悟其滞迷耳。”《新唐书·崔隐甫传》:“帝尝詔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金史·显宗纪》:“自是凡启禀刑名,帝自披閲,召都事委曲折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人絮絮言家务得失,婢媪善恶,皆委曲周至。”
(13).指详悉;详述。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魏书·中山王英传》:“﹝詔曰﹞凯旋迟近,不復委曲。”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
(14).事情的原委;底细。《魏书·后妃传·孝文幽皇后》:“然惟小黄门 苏兴寿 密陈委曲, 高祖 问其本末,敕以勿洩。”《周书·孝义传·李棠》:“既入 成都 , 萧撝 问 迥 运中委曲, 棠 不对。”《西游记》第七三回:“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 唐 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 郭沫若 《孤竹君之二子》:“啊,这是我说话失了检点,我不知道有这样的委曲。”
(15).手札;手谕。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当州员外司马 李幼清 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 昭 乃具説杀牛实奉 刘尚书 委曲,非牒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用之 比来频啟令公,欲因此相图,已有委曲在 张尚书 所,宜备之!” 胡三省 注:“当时机密文书谓之委曲。” 宋 岳珂 《宝真斋书法赞·段文昌秋气帖赞》:“‘有 华阳 消息,可报委曲。’按: 唐 世搢绅家以上达下,其制相承,名之曰委曲,盖今之批示也。”
(16).受到不应有的待遇或指责,心里难过。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幽禁》:“ 马大人 ,我的兄弟将军説,你在衙门住得委曲,另备下一所公馆,请你乔迁。”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我心里觉得很委曲,难道看看鸭子浮水也错了吗?”词语解释:新曲 拼音:xīn qū
新酒。 宋 范成大 《阊门初泛二十四韵》:“醅香新麴嫩,茗味小春轻。”词语解释:乡曲 拼音:xiāng qū
(1).古代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乡曲。”《庄子·胠篋》:“闔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閭、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 王先谦 集解引《司马法》:“五州为乡。”又引 郑玄 曰:“二千五百家为州,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2).家乡,故里。《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少负不羈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强 尝丞 溧阳 ,名与乡曲俱失之。”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中国 人之入耶教者,亦有两种类:一曰真信教者,二曰利用外国教士以抗官吏武断乡曲者。”
(3).乡亲;同乡。指人。《三国志·吴志·孙静传》:“ 坚 始举事, 静 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乡曲争持钱帛,竞施珍宝。”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与其得直於有司,不如两平於乡曲之为愈也。”
(4).谓居里或籍贯相同。《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之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 常名立 , 汝阴 人,与家中有乡曲之旧。”《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韩元帅 部下将士都是北人,语言相合,岂无乡曲之情。”
(5).偏僻的村野。《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北齐书·文襄帝纪》:“僕乡曲布衣,本乖艺用,出身为国,绵歷二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恶俗·出会》:“城市之民,俱有其业;乡曲之民,各有其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所举佳篇,復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
(6).指村野鄙陋之人。 唐 李端 《赠道士》诗:“懒説岁年齐 絳老 ,甘为乡曲号 涪翁 。”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诚以蒭蕘之言,虽出自乡曲,而听一言之是非,可覘政治之得失。”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若其自尊乡曲,以一己所闻知为最普通者……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词语解释:河曲 拼音:hé qū
(1).河流迂曲的地方。《列子·黄帝》:“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 汉 张衡 《西京赋》:“缀以二 华 ,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 河 曲。” 唐玄宗 《潼关口号》:“ 河 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邵进士三世姻》:“再世当生 馆陶 董 家。所居滨河,河曲第三家。”
(2). 春秋 晋 地。指今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 到 芮城县 西 风陵渡 一带。 黄河 自北向南流,至此折向东流成一曲,故名。《春秋·文公十二年》:“ 晋 人, 秦 人战于 河曲 。” 杜预 注:“ 河曲 在 河东 蒲坂县 南。”词语解释:神曲 拼音:shén qū
(1).中药名。主治食积、泻痢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造神麴黍米酒方:细剉麴,燥曝之。麴一斗,水九斗,米三石。须多作者,率以此加之,其瓮大小任人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神麴》:“昔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后医乃造神麴,专以供药,力更胜之,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
(2).用以酿酒。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七月调神麴,三春酿緑醽。”词语解释:拳曲 拼音:quán qū
卷曲;弯曲。《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榕树》:“榕树, 南海 桂林 多植之,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榦拳曲,是不可以为器也。” 宋 苏辙 《礼论》:“傴僂拳曲,劳苦於宗庙朝廷之中。” 郑振铎 《海燕·阿拉伯人》:“上船来的是卖杂物的黑人,那细细的黑发,紧紧的拳曲在头上。”词语解释:糟曲 拼音:zāo qū
酒母。亦泛指酒。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薰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 元 刘因 《饮山亭雨后》诗:“却笑 刘伶 糟麴底,岂知身亦属螟蛉。”词语解释:女曲 拼音:nǚ qū
酒曲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女曲》﹝集解﹞引 苏恭 曰:“女麴,完小麦为饭,和成罨之,待上黄衣,取晒。”参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葅藏生菜法》。词语解释:私曲 拼音:sī qū
(1).谓偏私阿曲,不公正。《管子·五辅》:“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閒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南史·循吏传·何远》:“ 远 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絶请謁,不造诣。”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执笔者尤须毫无私曲,暗托者则婉谢之,纳贿者则峻拒之。”
(2).犹私衷。《后汉书·郎顗传》:“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私曲之意,羌不得通,偏党之恩,或无所用。” 明 张居正 《答陈松谷相公》:“向者,乞骸之请,万非得已。今奉圣諭,暂尔覊留,明岁将復寻初志焉。辱在门墙,敢罄私曲。”词语解释:迂曲 拼音:yū qū
亦作“ 迂屈 ”。
(1).迂回曲折。 宋 袁褧 《枫窗小牍》:“此七渡,当择官兵守之,其餘数十处,或道路迂曲,水陆不便,非大军往来径捷之处。” 清 恽敬 《游六榕寺记》:“墙壁纵横,阶径迂曲,无可游憇。”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远远地, 福生 从一条迂曲的小路上,一直向河岸走来。”
(2).不直捷,牵强附会。《朱子语类》卷二十:“‘鲜矣仁’章,诸先生説,都似迂曲,不知何説为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庾子山集·哀江南赋〉注》:“余谓此语於赋中词意不相属,本可无庸引及, 倪氏 牵引入注,殊嫌迂曲。” 章炳麟 《文学说例》:“《卷耳》言‘采采卷耳’,而传云:‘采采,事采之也。’训上‘采’字为‘事’,以今观之,似迂曲不情。”
(3).滞塞,不开通。《管子·君臣下》“故民迂则流之,民流通则迂之” 唐 尹知章 注:“人太迂曲不行,则流通之;人太流荡,则迂屈之。”词语解释:卷曲 拼音:juǎn qū
(1).弯曲。《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陆德明 释文:“卷本又作‘拳’。” 成玄英 疏:“卷曲,不端直也。” 宋 王安石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卷曲尚谁知散櫟,峥嶸空此咏枯楠。” 清 刘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我实卷曲,分甘泥涂;而厪公念,乃至斯乎!” 王汶石 《木匠》二:“褐色的杨叶,微微卷曲着,燕子似的,成群地飘飘摇摇。”
(2).蜷缩,肢体弯曲。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女怔忡甫定,回视士人卷曲伏地,喘不能语。”词语解释:弯曲 拼音:wān qū
(1).曲而不直。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林甫 於正堂后别创一堂,製度弯曲,有却月之形,名曰‘月堂’。”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崖下水深处,河道弯曲。” 巴金 《家》十:“那个人正在一条弯曲的石桥上走着,显然是向他这一面走过来。”
(2).比喻说话行事不直截了当。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因为做序文,也要顾及销路,所以只得说的弯曲一点。”
(3).喻隐情、内情。《水浒传》第七五回:“非 宋江 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詔的官员不知我 梁山泊 的弯曲。”词语解释:麦曲 拼音:mài qū
麦制的酒母。《左传·宣公十二年》:“ 还无社 与司马 卯 言,号 申叔展 。 叔展 曰:‘有麦麴乎?’” 杨伯峻 注:“麦麴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蒸麦以为之,故曰麦麴。” 唐 白居易 《酒功赞》:“麦麴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遽令发掘,其下乃麦麴耳。”词语解释:香曲 拼音:xiāng qū
美酒。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翫自种花》诗:“香麴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词语解释:婉曲 拼音:wǎn qū
(1).委婉曲折。 宋 谢枋得 《文章轨范·小心文》:“文势圆活而婉曲。”《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媒妈道:‘应承繇不得不应承,只好把説话放婉曲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章第一节:“ 子桓 的四言调,其情调也很婉曲。”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便唤 燕青 ,附耳低语道:‘我要见 李师师 一面,你可生个婉曲入去,我在此间吃茶等你。’”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词语解释:犯曲 拼音:fàn qū
违反禁止造曲的法令。《新五代史·杂传五·孔循》:“民有犯麴者, 循 族杀其家, 明宗 知其冤,因詔天下除麴禁,许民造麴。”词语解释:骫曲 拼音:wěi qū
委曲。曲意求全。《文选·傅毅〈舞赋〉》:“弛紧急之絃张兮,慢末事之骫曲。” 李善 注:“言 郑 卫 之末事,而委曲顺君之好,无益,故废而慢之。”一本作“ 委曲 ”。 章炳麟 《文学说例》:“復有用古调以成新曲,而其篇题与诗旨絶远者,乃骫曲傅合以就之。”词语解释:颐曲 拼音:yí qū
酒曲的一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颐麴法:断理麦艾布置法,悉与春酒麴同,然以九月中作之。”词语解释:颉曲 拼音:jié qū
犹曲折。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僧了心》:“翼日,与二士夫过西涧,入 灵石隖 ,由 烟霞岭 得支径,徜徉而上,松篁葱蒨,羊肠頡曲。”词语解释:十大曲 拼音:shí dà qū
指 宋 金 人所作并广泛流传的十首词。即 苏小小 《蝶恋花》、 邓千江 《望海潮》、 苏轼 《念奴娇》、 辛弃疾 《摸鱼儿》、 晏几道 《鷓鸪天》、 柳永 《雨霖铃》、 吴激 《春草碧》、 朱淑真 《生查子》、 蔡松年 《石州慢》、 张先 《天仙子》。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便是风流 王焕 ……怀揣十大曲,袖褪《乐章集》,衣带鵪鶉粪,靴染气毬泥。”参阅 元 杨朝英 《阳春白雪》前集卷一引《唱论》。词语解释:蟠曲 拼音:pán qū
(1).盘旋屈曲;回环曲折。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陶渊明九月九日》:“ 周麟 曰:‘ 渊明 古体蟠曲,入八句中,浑然天成, 唐 末诸人所不能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灵岩山馆》:“自此蟠曲而上,至御书楼。” 朱自清 《阿河》:“篱边还有几株枝干蟠曲的大树,有一株几乎要伸到水里去了。”
(2).抑郁纠结。 叶圣陶 《城中·病夫》:“一缕悲酸蟠曲在心头,似乎快要哭出来了,可是眼眶里并没有眼泪。”词语解释:鼠曲 拼音:shǔ qū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鼠耳草、佛耳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 日华 《本草》鼠麴即《别録》鼠耳也……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词语解释:酒曲 拼音:jiǔ qū
酿酒用的发酵物。 沉从文 《湘行散记·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我们就把行李送到一个卖酒曲的人家去。” 词语解释:扭曲 拼音:niǔ qū
把事实、形象等弄歪曲。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有善意的误解,无知的嘲讽、恶意的诽谤,热情的支持,都可以使得这个人扭曲、变形、砸烂或扩张放大。” 尚文骖 吴云龙 《糖为什么这样甜》二:“在这被扭曲了的岁月里,滑稽可爱、逻辑混乱的混话、胡话,往往挂着绝对真理的招牌,吓唬群众。”词语解释:弯弯曲曲 拼音:wān wān qū qū
曲折不直的。例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词语解释:大曲 拼音:dà qū
(1).见“ 大屈 ”。
(2).古代歌曲的一种。《宋书·乐志三》著录有大曲十五曲,多用流传的诗篇配乐,增减字句,以合音节。 唐 宋 大曲,系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 唐 大曲多以诗句入乐迭唱,《乐府诗集》收有残篇。 宋 大曲则为词体,系长篇叙事歌曲,歌舞结合。如 董颖 《薄媚·西子词》、 曾布 《水调歌头·冯燕传》等。大曲同 宋 元 戏曲音乐有渊源关系。
大麯: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亦称用大曲酿造的一种白酒。如:泸州大曲、绵竹大曲。
词语解释:大屈 拼音:dà qū
亦作“ 大曲 ”。 弓名。《左传·昭公七年》:“ 楚子 享公于 新臺 ,使长鬣者相,好以大屈。” 杜预 注:“大屈,弓名。” 孔颖达 疏:“《鲁连书》曰:‘ 楚子 享 鲁侯 於 章华 之臺,与大曲之弓,既而悔之。 蔿啟彊 见 鲁侯 , 鲁侯 归之。’大屈即大曲也。” 南朝 梁 简文帝 《艳歌篇十八韵》:“左把苏合弹,旁持大屈弓。”一说大屈为宝金,可以为剑。见《史记·鲁周公世家》“赐 昭公 寳器”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说。词语解释:枕曲 拼音:zhěn qū
亦作“ 枕麯 ”。 谓嗜酒。 唐 刘禹锡 《酬马大夫寄别之作》诗:“莫讶提壶赠,家传枕麴风。” 宋 苏轼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诗:“枕麴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清 姚鼐 《寄释诵苕》诗:“ 陶令 社容耽枕麯, 周生 室久谢无盐。”参见“ 枕麴藉糟 ”。
词语解释:枕曲藉糟 拼音:zhěn qū jiè zāo
枕着酒麯,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晋书·刘伶传》:“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元 曹绍 《安雅堂酒令》:“自饮一杯,仍要见枕麴藉糟之态,对席者作雷声,左隣作蜂声,右隣作蠢蠢状。”词语解释:蜷曲 拼音:quán qū
蜷曲:屈曲;拳曲。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日为辛丑第二日,大雪中作此,老梅蜷曲,吐两三花,黯黯有别意。”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 陆希荣 长长的身子蜷曲在地上,正在大声小声地呻吟。”
踡曲:亦作“ 踡屈 ”。拳曲;弯曲。《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傴” 唐 王冰 注:“傴,谓傴僂,身踡屈也。”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丈夫且知贵适志,安能踡曲坐樊笼。”一本作“綣曲”。 清 侯方域 《徐作霖张渭传》:“ 渭 鬚绕其面,髮毿毿然,又骑马折其左臂,常踡曲,类世之儿童戏绘以为冥官像者。” 马烽 《停止办公》:“他忽然听见车厢里传出很响的鼾声,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只见客人踡曲在草包上睡着了。”词语解释:挠曲 拼音:náo qū
屈曲。《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词语解释:歪曲 拼音:wāi qū
谓故意改变事物的真象或内容。《〈艾青诗选〉自序八》:“这样的一首诗(《时代》)却被文痞 姚文元 之流恣意歪曲,污蔑为‘个人主义者自我扩张的嘶喊’,而且明目张胆地说成是一首攻击 延安 的诗!”
坏歌曲。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七:“他们大声的骂着……唱歪曲和淫亵的小调。”词语解释:翘曲 拼音:qiáo qū
平面弯曲或折叠,借喻发生曲解或偏向。例如:木板由于日晒雨淋而翘曲了。词语解释:祀曲 拼音:sì qū
以酒祭奠。 清 唐孙华 《虎丘即目》诗:“ 峴 首曾悲 羊 ,望 江 常祀麴。” 岘 ,指 岘山 ; 羊 ,指 晋 羊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