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月入声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末字词组
若曰一曰读曰制曰贺曰   
或曰诗云子曰敚曰若曰美其名曰   

词语解释:若曰
如果说
词语解释:或曰  拼音:huò yuē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词语解释:一曰  拼音:yī yuē
(1).标举项目用语。《书·洪范》:“五行:一曰水。”《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汉 班彪 《王命论》:“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一曰 帝尧 之苗裔。”
(2).犹一说,即另外一种说法。《管子·法法》:“一曰: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於人也。” 尹知章 注:“ 管氏 称古言,故曰一曰。”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义传疑而并存例》:“凡著书者,博採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 管氏 学者传闻不同而竝记之也。”
词语解释:诗云子曰  拼音:shī yún zǐ yuē
《诗经》所说和 孔子 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兄弟,我见这 会稽 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 鲁迅 《伪自由书·赌咒》:“‘天诛地灭,男盗女娼’--是 中国 人赌咒的经典,几乎像诗云子曰一样。” 刘绍棠 《蒲柳人家》二:“老秀才又酸气冲天,开口诗云子曰,闭口之乎者也。”
词语解释:读曰  拼音:dú yuē
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表示注释古书中的同音假借字。《礼记·曲礼上》“以箕自乡而扱之” 汉 郑玄 注:“扱读曰吸。”
词语解释:敚曰
答道
词语解释:制曰
皇帝的诏书上说
词语解释:若曰
这样说
词语解释:贺曰
赞许地说
词语解释:美其名曰  拼音:měi qí míng yuē
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例如:美其名曰“为职工谋福利”,坑害职工的事不是时有所见吗?美其名曰“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