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曝背 拼音:pù bèi
(1).背朝烈日。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
(2).借指耕作。《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僕得曝背於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孙, 欧阳子 所谓‘顾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过。”词语解释:曝衣 拼音:pù yī
晒衣服。 唐 储光羲 《樵父词》:“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 清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綵女提玉箱。”按,旧时有七月七日曝衣之俗。词语解释:曝腮 拼音:pù sāi
见“ 曝鳃 ”。
词语解释:曝鳃 拼音:pù sāi
亦作“ 曝腮 ”。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 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 ,辛苦 龙门 枉曝鳃。”词语解释:曝鳃 拼音:pù sāi
亦作“ 曝腮 ”。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 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 ,辛苦 龙门 枉曝鳃。”词语解释:曝书 拼音:pù shū
晒书。旧时有七夕晒书之俗。《太平御览》卷三一引 晋 王隐 《晋书》:“时七月七日, 高祖 方曝书。”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王平甫 在三馆曝书,见 韩干 所画马,作《画马行》。”词语解释:曝衣楼 拼音:pù yī lóu
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 唐 李贺 《七夕》诗:“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渊鉴类函·岁时八·七月七日三》“曝衣”:“ 太液池 西有 汉武帝 曝衣楼,七月七日宫人出衣曝之。”词语解释:曝露 拼音:pù lù
露在外头,无所隐蔽。《魏书·高祖纪上》:“自今京师及天下之囚,罪未分判,在狱致死无近亲者,公给衣衾棺櫝葬埋之,不得曝露。” 唐 杜甫 《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诗:“高堂未倾覆,幸得慰嘉宾。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近来每天午后都要到递信省去,曝露在这初秋的灼热的阳光里行五六千人的注射(防虎疫的),忙得好像转眼睛一样。”词语解释:曝裈 拼音:pù kūn
晋 阮咸 曾于七月七日以竿挂犊鼻褌于庭。后以“曝褌”为疏放不拘之典。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曝褌还当屋,张幕便成天。”参阅《晋书·阮咸传》。词语解释:曝阳 拼音:pù yáng
晒太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忽携僮僕过 杨 ,值 杨翁 在门外曝阳捫蝨。”词语解释:曝芹 拼音:pù qín
献曝与献芹。谦言所献微薄。 明 唐玉 《谢冠宾赞》:“谩有某物,少寓谢忱。愧非酬宾之礼,聊申曝芹之私。”词语解释:曝罟
晒网词语解释:曝背食芹 拼音:pù bèi shí qín
谦言微薄之献。 宋 叶适 《谢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表》:“臣力耕朽壤,勤凿枯泉,空有胼手胝足之劳,曾无曝背食芹之献。”参见“ 曝背 ”、“ 献芹 ”。词语解释:曝晒 拼音:pù shài
(1).在日光下晒物使干。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菩提树南门外有大池……池西有大石,佛浣衣已,方欲曝晒, 天帝释 自 大雪山 持来也。”《渊鉴类函·岁时八·七月七日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郝隆 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 隆 乃仰卧出腹云晒书。” 吴组缃 《山洪》一:“大的小的竹箕里摊着饭锅巴和萝卜干,用条凳架着,或是放在低矮的屋瓦上曝晒着。”
(2).谓日光照射。 管桦 《山谷中》:“太阳在无云的天空里曝晒着这山谷。” 艾明之 《雨》:“他那长年被烈日曝晒的脸,闪着古铜色的光泽。”词语解释:曝昳 拼音:pù yì
犹闪耀。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台略俄启,神驱遽设,铁鬚卓坚,漆瞳曝昳。”词语解释:曝射 拼音:pù shè
曝晒照射。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三:“水清见底……石洁而平莹,脱衣裸卧其上,身被日光曝射,又倒卧水中。”词语解释:曝场 拼音:pù chǎng
曝晒粮食的场地。 叶圣陶 《火灾·晓行》:“屋前一方地和屋的面积一样大,铺着长方的小砖,是他们的曝场。”词语解释:曝书见竹 拼音:pù shū jiàn zhú
谓睹物思人。词语解释:曝巫 拼音:pù wū
同“ 暴2巫 ”。 明 刘基 《旱天多雨意呈石末公》诗之四:“旱天多雨意,炎燎发洪炉。事急徒号梗,谋穷漫曝巫。”词语解释:曝尸 拼音:pù shī
暴露尸骸。《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季平子 卒,将以君之璵璠敛,赠以珠玉。 孔子 ……曰:‘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於中原也。’” 李季 《报信姑娘》诗:“ 马 ( 马鸿逵 )匪军下命令:不准掩埋尸身……懂得吧,这就叫做‘曝尸’!”词语解释:曝扬 拼音:pù yáng
暴露传扬。 唐 刘知几 《史通·人物》:“其恶不足以曝扬,其罪不足以惩戒,莫不搜其鄙事,聚而为録。”词语解释:曝献 拼音:pù xiàn
《列子·杨朱》:“昔者 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词语解释:曝骨履肠 拼音:pù gǔ lǚ cháng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隋书·李德林传》:“﹝ 尉迥 、 王谦 ﹞穷凶极逆……迫胁 荆蛮 ,吐纳 江 汉 。佐鬭嫁祸,纷若蝟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