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御去声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末字词组
拂曙清曙通曙昏曙发曙迟曙戒曙一曙
达曙启曙开曙烟曙分宵达曙连昏达曙爽曙破曙
彻曙向曙霞曙逼曙邌曙连宵彻曙犁曙 

词语解释:拂曙  拼音:fú shǔ
拂晓。《初学记》卷四引 隋 萧悫 《奉和元日》:“帝宫通夕燎,天门拂曙开。” 唐 司空图 《连珠》:“盖闻霽日纔昇於拂曙,则蚁穴自开;澄川或激於惊波,则龙舟莫进。” 明 唐寅 《惜花春起早》诗:“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
词语解释:达曙  拼音:dá shǔ
犹达旦。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蛟鼉潜寐不知醒,达曙忽睹三高崧。”
词语解释:彻曙  拼音:chè shǔ
犹彻旦。《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於是咸共嘉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林 夜挝吏,不胜痛,叫呼敖敖彻曙。”《金华子杂编》卷下引 唐 李郢 《宿杭州虚白堂》诗:“江风彻曙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宋 柳永 《御街行》词:“唯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词语解释:清曙  拼音:qīng shǔ
清晨。 唐 杜甫 《雨》诗之二:“迴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数声角吹落残星,三通鼓报传清曙。”
词语解释:启曙
犹破晓。 明 罗万象 《夕发》诗:“启曙闻清磬,审风开早船。”
词语解释:向曙  拼音:xiàng shǔ
拂晓。 唐 韩愈 《寒食直归遇雨》诗:“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疲极踣卧,天已向曙矣。”
词语解释:通曙  拼音:tōng shǔ
犹通旦。 唐 李峤 《钟》诗:“ 平陵 通曙响, 长乐 警宵声。” 唐 曹松 《商山夜闻泉》诗:“那辞通曙听,明日度 蓝关 。”
词语解释:开曙  拼音:kāi shǔ
黎明。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
词语解释:霞曙  拼音:xiá shǔ
朝霞。 唐 李绅 《望鹤林寺》诗:“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词语解释:昏曙  拼音:hūn shǔ
昏晓,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词语解释:烟曙  拼音:yān shǔ
朦胧的晨色。 唐 崔曙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诗:“ 青溪 访道凌烟曙, 王子 仙成已飞去。” 唐 温庭筠 《雉场歌》:“茭叶萋萋接烟曙, 鷄鸣埭 上梨花露。”
词语解释:逼曙  拼音:bī shǔ
天快亮的时候。 明 高启 《咏残灯》:“凝寒结重晕,逼曙零孤朵。”
词语解释:发曙  拼音:fā shǔ
发出曙光,天明。《文选·枚乘〈七发〉》:“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李善 注:“发曙,发夕至曙也。《説文》曰:‘曙,旦明也。’”
词语解释:分宵达曙  拼音:fēn xiāo dá shǔ
犹通宵达旦。《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復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词语解释:邌曙  拼音:lí shǔ
黎明。《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夜渡 淮 ,邌曙薄垒。”一本作“ 迟曙 ”。
词语解释:迟曙  拼音:chí shǔ
犹迟明。《新唐书·康承训传》:“ 淮南 合 宣 、 润 兵戍 都梁山 。 勛 夜度 淮 ,迟曙薄垒。”《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国》:“ 孝恪 倍道絶水,夜傅堞,迟曙譟而登,鼓角轰哄。”
词语解释:连昏达曙  拼音:lián hūn dá shǔ
犹言通宵达旦。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一:“平明,竹者、木者、夹茆者、削藤者、锹者、鍤者,乘屋而呼,穴坎而下者,连昏达曙,三日夜而成。”
词语解释:连宵彻曙  拼音:lián xiāo chè shǔ
见“ 连宵达旦 ”。
词语解释:连宵达旦  拼音:lián xiāo dá dàn
犹言通宵达旦。《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閒,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清 柳树芳 《大水行》:“推倒 阿香 车数两,连宵达旦雨如注。”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回疆风俗记》:“有连宵达旦,醉而醒,醒而复醉者。”亦作“ 连宵彻曙 ”。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七》:“下至无赖子弟,投琼赌采,连宵彻曙,及至父母病,教他坐侍一夜,瞌睡便驱不去。”
词语解释:戒曙  拼音:jiè shǔ
犹戒旦。报晓。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一:“想见芳春媚景,暝色入帘,残月戒曙,身在芳塘之上,徘徊容与也。”
词语解释:爽曙  拼音:shuǎng shǔ
明晓。《文选·左思〈魏都赋〉》:“且夫寒谷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 吕向 注:“爽,明;曙,晓也。箴规,教戒也。二客言昏曙之情所以明晓者,先生戒使然也。”《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浚明爽曙,达义兹昏。” 吕延济 注:“言大明自暗而生,且不差其曙;达义从昏情而发明。”
词语解释:犁曙  拼音:lí shǔ
黎明。犂,通“ 黎 ”。《新唐书·赵昶传》:“犂曙决战,士争奋死鬭,禽贼酋数人,斩级千餘。”
词语解释:一曙  拼音:yī shǔ
一朝;一旦。《吕氏春秋·重己》:“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復得。”
词语解释:破曙  拼音:pò shǔ
犹破晓。 元 郑玉 《登师山诸生有书》诗之一:“城上鐘声度远溪, 扶桑 破曙海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