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曀曀 拼音:yì yì
阴沉昏暗貌。《诗·邶风·终风》:“噎噎其阴,虺虺其靁。” 朱熹 集传:“噎噎,阴貌。”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二:“曀曀寒野雾,苍苍 阴山 栢。” 南朝 梁 周兴嗣 《答吴筠》诗之二:“曀曀夕云起,落落晓星沉。”词语解释:霾曀 拼音:mái yì
(1).语本《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又:“终风且曀。”后以“霾曀”指蔽天的灰尘或云翳。《文选·木华〈海赋〉》:“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 吕向 注:“霾曀,昏气也。” 唐 柳宗元 《惩咎赋》:“日霾曀以昧幽兮,黝云涌而上屯。” 宋 曾巩 《喜晴》诗:“今晨霾曀一扫荡, 羲和 徐行驱六龙。”
(2).喻社会政治黑暗。《宋史·真宗纪一》:“帝谓宰相曰:‘霾曀颇盛,卿等思闕政,以佐予治。’” 梁启超 《致某公书》:“我国政界,亦霾曀不开。”词语解释:昏曀 拼音:hūn yì
(1).昏暗;晦暗。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九:“严冬嵐阴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復相惊。”《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口 《逸史·李謩》:“时轻云蒙笼,微风拂浪,波澜陡起。 李生 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
(2).比喻黑暗的社会状况。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岳渎词》:“荡昏曀於神京,重瞻圣日;混车书於海宇,克保 唐 年。”词语解释:氛曀 拼音:fēn yì
阴晦的云气。 唐 湛贲 《日五色赋》:“其廓烟霄而朗霽,敛天宇之氛曀。”词语解释:尘曀 拼音:chén yì
谓尘烟弥漫,阴晦不明。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之二:“朱城尘曀灭,翠幕景情开。”词语解释:烟曀 拼音:yān yì
云雾迷漫,天色阴沉。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烟曀 越 嶂深,箭迅 楚 江急。”词语解释:阴曀 拼音:yīn yì
(1).云翳。《淮南子·泰族训》:“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噞矣。” 郑泽 《读钝庵红薇感旧记作》诗:“金风吹素节,阴曀幔云霄。”
(2).云气掩映日光,天气阴晦。《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竢时於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王逸 注:“阴曀,闇昧也。” 唐 无名氏 《东阳夜怪录》:“翼日,到 渭南县 ,方属阴曀,不知时之早晚。” 明 张居正 《徐存斋七十寿序》:“第观庚戌而上,暨于 嘉隆 ,君子小人之进退,士风民俗之清浊,朝廷边鄙之休戚,如阴曀復开,沍寒復燠,谁为此者乎?” 胡朴安 《宿图书馆风雨狐鼠之声彻夜不绝感而赋此》:“ 闽 海多瘴癘,阴曀我心忧。”
(3).比喻政治昏乱。《文选·班彪〈北征赋〉》:“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李善 注:“阴曀,喻昏乱也。”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时儻莽而阴曀兮,忽不识乎旧宇。”
(4).指昏乱的政治。 明 宋濂 《拟晋武帝武功颂》:“诞布阳和,以消阴曀。旋乾转坤,六合一家。”词语解释:淫曀 拼音:yín yì
昏暗。词语解释:晻曀 拼音:ǎn yì
阴暗无光。《楚辞·远游》:“旹晻曀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一本作“ 曖曃 ”。 洪兴祖 补注:“晻,乌感切,日无光也。曀,於计切,阴而风为曀。” 明 姚希孟 《日昇月恒赋》:“自晻曀而晃耀,又靉靆而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