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暮年 拼音:mù nián
晚年;老年。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之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一:“ 庾信 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下官暮年淹蹇,为世所弃。”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皓 日渐衰颓的暮年里,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词语解释:暮雨 拼音:mù yǔ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词语解释:暮天 拼音:mù tiān
(1).傍晚的天空。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顾非熊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诗:“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嫦娥 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
(2).指傍晚的天气。 宋 沉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词语解释:暮春 拼音:mù chūn
春末,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 文王 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 江 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 王慧 ﹞《闺词》云:‘轻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闲庭待燕还。’” 杨朔 《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词语解释:暮烟 拼音:mù yān
亦作“墓烟”。 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词语解释:暮色 拼音:mù sè
傍晚昏暗的天色。 南朝 宋 鲍照 《幽兰》诗之一:“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恩颜。”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迴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当太阳更往下沉落时,平川和它中间的一道小溪被荫蔽在深沉的暮色中。”词语解释:暮暮 拼音:mù mù
每天傍晚。 唐 刘长卿 《步登夏口古城作》诗:“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宋 陆游 《日出入行》:“但见旦旦升天东,但见暮暮入地中。”词语解释:暮景 拼音:mù jǐng
(1).傍晚的景象。 唐 杜牧 《题敬爱寺楼》诗:“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 唐 灵一 《自大林与韩明府归郭中精舍》诗:“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暉。” 宋 刘敞 《春阴》诗:“江上浮云聚,城中暮景兼。”
(2).指夕阳。景,日光。 唐 元稹 《种竹》诗:“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栏。”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唐 杜甫 《一室》诗:“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
(3).比喻垂老之年。 宋 胡宿 《乞杨安国改官奏》:“ 安国 授经老臣,年近八十,桑榆暮景,光阴几何?” 清 唐孙华 《中秋夜无月》诗:“暮景欢娱少,深居寂寞多。”词语解释:暮霭 拼音:mù ǎi
傍晚的云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晨烟暮靄,春煦秋阴,陈尽輟卷,置酒絃琴。”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靄沈沈 楚 天阔。” 明 王世懋 《横塘春泛》诗:“山连暮靄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 茅盾 《陀螺》五:“一片清凉的月色从渐浓的暮霭中透出来。”词语解释:暮秋 拼音:mù qiū
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 魏 曹植 《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 崑崙 之芝英。”《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说唐》第三回:“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颯颯。” 冯至 《伍子胥》七:“时节正是暮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减春日的妩媚。”词语解释:暮霞 拼音:mù xiá
晚霞。 南朝 梁 江淹 《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清 杜濬 《茶喜》诗:“露气澂秋水,江天卷暮霞。”词语解释:暮角 拼音:mù jiǎo
日暮的号角声。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 岳阳 城头暮角絶,荡漾已过 君山 东。” 宋 柳永 《迷神引》词:“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发难》:“正是暮角飘残韵,狐狸奈若何。”词语解释:暮齿 拼音:mù chǐ
指晚年。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壮龄缓前期,頽年迫暮齿。”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清 唐孙华 《戊寅除夕》诗之二:“冬温几日气如春,暮齿惊逢改岁频。”词语解释:暮夜 拼音:mù yè
(1).夜。《晏子春秋·谏下二二》:“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於是 梁 亭乃每暮夜窃灌 楚 亭之瓜。”《宋史·王全斌传》:“ 蜀 人依江列阵以待, 彦进 遣 张万友 等夺其桥。会暮夜, 蜀 人退保 大漫天砦 。”
(2).比喻暗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交际》:“以一纱二扇謁之, 严 欣然款接,受扇而却纱……盖 严 虽黷货,自是暮夜所入,其寻常交际,想当时皆然,不以为异也。”词语解释:暮节 拼音:mù jié
(1).指重阳节。《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刘良 注:“良辰谓九月九日。” 唐 薛稷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诗:“暮节乘原野,宣游倚崖壁。” 唐 司空图 《重阳》诗:“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2).农历十二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暮节。”
(3).晚年。《新唐书·白居易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 香山居士 。” 宋 梅尧臣 《元日》诗:“行歌乐暮节,薪菽甘自刈。”词语解释:暮鼓 拼音:mù gǔ
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 唐 王贞白 《长安道》诗:“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宋 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值横江弄月归。”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六章:“鼓楼上传来暮鼓的声音。”词语解释:暮龄 拼音:mù líng
晚年。《南齐书·刘善明传》:“藿羹布被,犹篤鄙好;恶色憎声,暮龄尤甚。”词语解释:暮气 拼音:mù qì
(1).黄昏时的雾霭。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暮气起兮远岸黑,阳精灭兮天际红。” 宋 陆游 《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诗:“林峦巉絶秋风瘦,楼堞参差暮气昏。”
(2).比喻不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疲塌不求进取的作风。《孙子·军争》:“是故朝气鋭,昼气惰,暮气归。” 宋 陆游 《自咏》:“俚声不办谐《韶》《頀》,暮气寧能彻斗牛。”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大变之初,黔黎洒泣,绅士悲哀,痛愤相乘,犹有朝气;今兵骄餉詘,文恬武嬉,顿成暮气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大学学生二千,大抵暮气甚深, 蔡先生 来,略与改革,似亦无大效。”词语解释:暮境 拼音:mù jìng
晚年的境况。 宋 陆游 《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诗:“上车欲去復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词语解释:暮禽 拼音:mù qín
日暮的归鸟。古代诗文常用以抒发怀旧思乡的情怀。 唐 王维 《归嵩山作》诗:“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 韩愈 《枯树》诗:“寄託惟朝菌,依投絶暮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眉生侄诗》:“生偏耐冷怜秋菊,倦即知还愧暮禽。”词语解释:暮情 拼音:mù qíng
晚年的情怀。《南齐书·高逸传·刘虯》:“ 虯 四节卧病,三时营灌,畅餘阴於山泽,託暮情於鱼鸟。” 唐 刘长卿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诗:“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词语解释:暮冬 拼音:mù dōng
冬末。农历十二月。《魏书·彭城王勰传》:“岁月易远,便迫暮冬,每思闻道,奉承风教。”《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 唐 杜甫 《晚晴》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词语解释:暮砧 拼音:mù zhēn
傍晚捣衣的砧声。砧,捣衣石。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 高急暮砧。” 唐 张乔 《吴江旅次》诗:“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梦警》:“客路侵高树,乡愁接暮砧。”词语解释:暮生 拼音:mù shēng
父亲死后才出生。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三:“脱口骂了我一声:‘你这暮生的孩子!’”词语解释:暮途 拼音:mù tú
傍晚的路程。多比喻困境或晚年。 唐 徐珩 《日暮望泾水》诗:“独有迷津客,怀归軫暮途。”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 清 顾炎武 《答王茂衍》:“或且停车 渭 曲,坐石 磻溪 ,得随巾拂之餘,上溯韦编之学……则耄齿增荣,暮途知励矣。”参见“ 日暮途远 ”。
词语解释:日暮途远 拼音:rì mù tú yuǎn
亦作“ 日莫途远 ”。 天色已晚而路程尚远。比喻力竭计穷。《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致仕表》:“日莫途远,顾己分之非安;漏尽钟鸣,亦人言之可畏。”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惜别》:“ 尚君 西归,终有南来之日……只有老夫日暮途远,恐当没齿边陲,星星白髮,无相见期矣。” 黄中黄 《沉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 张之洞 坐拥练兵,渐露日暮途远,倒行逆施之概。”词语解释:暮更 拼音:mù gēng
指夜晚的时间。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唐 薛逢 《追昔行》:“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词语解释:暮程 拼音:mù chéng
日暮的旅程。 唐 刘长卿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诗:“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迴。” 唐 李频 《南游湘汉寄友人》诗:“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 前蜀 韦庄 《解维》诗:“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 秣陵 东。”词语解释:暮晖 拼音:mù huī
落日的馀辉。 唐 储光羲 《临江亭》诗:“城头落暮暉,城外擣秋衣。” 唐 李商隐 《桂林路中》诗:“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暉。” 前蜀 韦庄 《纪村事》诗:“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暉。”词语解释:暮迟 拼音:mù chí
犹言不及时。 宋 苏轼 《秋怀》诗之一:“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词语解释:暮碧 拼音:mù bì
日落时的碧云。 唐 黄滔 《馆娃宫赋》:“恨留山鸟,啼百卉之春红;愁寄壠云,鏁四天之暮碧。”词语解释:暮月 拼音:mù yuè
一季的末月。《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宋 傅亮 《九月九日登陵嚣馆赋》:“岁九旻之暮月,肃晨驾而北逝。” 唐 韩鄂 《岁华纪丽·重阳》:“重阳佳辰,九旻暮月。”词语解释:暮发 拼音:mù fā
老年的白发。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词语解释:暮磬 拼音:mù qìng
寺院傍晚击磬之声。 唐 贾岛 《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诗:“暮磬潭泉东,荒林野烧移。” 唐 刘沧 《夏日登慈恩寺》诗:“尘机消尽话玄理,暮磬出林疏韵澄。”词语解释:暮序 拼音:mù xù
岁序之末。指暮冬。 南朝 梁简文帝 《雪朝》诗:“同云凝暮序,严阴屯广隰。”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宣猷堂宴湘东王应令诗》:“桂巖逢暮序,菊水值穷秋。” 唐 李端 《长安书事寄薛戴》诗:“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词语解释:暮暗 拼音:mù àn
日落天暗。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词语解释:暮律 拼音:mù lǜ
古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暮律谓一年之末,多指冬季。 唐 李峤 《槐》诗:“暮律移寒火,春宫长旧栽。” 唐 苏味道 《咏霜》:“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气归。” 唐 刘长卿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一雁飞 吴 天,羈人伤暮律。”词语解释:暮子 拼音:mù zǐ
《尔雅·释鸟》:“雉之暮子爲鷚”。 邢昺 疏:“鷚,是雉晚生之子名也”。后称老年所生之儿为“暮子”。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 王仲薿 ,字 豐父 , 岐公 暮子,有風采,善詞翰,四六尤工。”词语解释:暮岁 拼音:mù suì
(1).一年将尽之时;农历十二月。《魏书·李谐传》:“迫玄冬之暮岁,歷关山之遐阻。”《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节、暮岁。” 唐 乔琳 《慈竹赋》:“暮岁穷律,霜凝雪霏。”
(2).晚年。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屈盛绩於平生,申远期於暮岁。”词语解释:暮衰 拼音:mù shuāi
犹衰老。《再生缘》第六三回:“目下年华已暮衰,性望膝下抱孙孩。”词语解释:暮槿 拼音:mù jǐn
傍晚的木槿花。木槿花朝开夕凋,故以“暮槿”比喻衰亡的事物。 隋 江总 《在陈旦解酲共哭顾舍人》诗:“人随暮槿落,客共晚鶯悲。”词语解释:暮夜金 拼音:mù yè jīn
汉 代 杨震 道经 昌邑 , 震 所举 昌邑 令 王密 “至夜懐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 曰:‘暮夜无知者。’”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称暗中贿赂为“暮夜金”。 明 石珤 《暮夜金》诗:“暮夜金,光陆离,故人心,君不知。”词语解释:暮羽 拼音:mù yǔ
指日暮之鸟。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谦诔》:“山足难晓,垄首易寒,秋虫相叫,暮羽来搏。” 北周 王褒 《和从弟祐山家》之一:“空林鸣暮羽,虚谷应朝鐘。”词语解释:暮纪 拼音:mù jì
一年将尽之时。 唐太宗 《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啟新芳。”词语解释:暮末 拼音:mù mò
犹末世。谓一代将终之时。 唐 陆龟蒙 《汉三高士赞·申屠嘉》:“ 汉 衰政荒,时实暮末,隐于 碭山 ,遂与世絶。”词语解释:暮虢朝虞 拼音:mù guó zhāo yú
虢 和 虞 都是 春秋 时的小国。 晋国 假道于 虞 以灭 虢 ,归而又灭 虞 。见《左传·僖公五年》。后以“暮虢朝虞”比喻覆灭变迁之迅速。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二:“ 洛阳 城闕变灰烟,暮 虢 朝 虞 只眼前。”词语解释:暮楚朝秦 拼音:mù chǔ cháo qín
(1). 战国 时期, 秦 楚 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 秦 ,时而事 楚 。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姚廉访》:“边塞战争之地,得失无常,居人各顾家室,必怀首鼠,苟有失守,则相率以迎,暮 楚 朝 秦 ,是其常态。”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国中政党,言之可羞,暮 楚 朝 秦 ,宗旨靡定。”
(2).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 楚 朝 秦 ,故园亭亦聊为之,如传舍衙署焉。”词语解释:暮生儿 拼音:mù shēng ér
方言。父亲死后才出生的子女;遗腹子。词语解释:暮礼晨参 拼音:mù lǐ chén cān
谓早晚礼佛参禅。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三折:“[ 牛员外 云]我每日家暮礼晨参。[正旦唱]你道是暮礼晨参,怎如俺野眠浪宿。”词语解释:暮雨朝云 拼音:mù yǔ zhāo yún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后以“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 宋 潘牥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词:“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是生来落得排场胜,那箇曾红定?但相逢便有姻缘,暮雨朝云,暂主 巫山 令。” 明 顾大典 《青衫记·郊游访兴》:“窈窕窈窕倾城貌,谈笑谈笑气雄豪,暮雨朝云,总在今宵。”词语解释:暮气沉沉 拼音:mù qì chén chén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久已有志于改革的 王安石 ,受命执政,生气勃勃,但朝廷却是暮气沉沉。” 薛暮桥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六:“在人民内部总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分子忠心耿耿,勤勤恳恳,朝气勃勃;落后分子为名为利,为私为己,暮气沉沉。”词语解释:暮鹨 拼音:mù liù
晚年所生的子女。鷚,小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沉永之 与余同榜,年五十官 云南 驛盐道,乞病归,途中信来,道生一女;适余生 阿迟 。念二人俱是么豚暮鷚,遂相订为婚。”词语解释:暮爨朝舂 拼音:mù cuàn cháo chōng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金 元好问 《后平湖曲》:“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词语解释:暮暮朝朝 拼音:mù mù zhāo zhāo
犹言日日夜夜。 宋 李纲 《访李道士》诗:“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元 张可久 《普天乐·收心》曲:“花花草草,暮暮朝朝,关心三月春,开口千金笑。”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一》:“﹝ 赤壁江 ﹞,汇集万二千峰的溪流,暮暮朝朝,带着哀怨的声音,被那狂暴的 日本海 潮吞吸而去。”词语解释:暮古 拼音:mù gǔ
谓年老糊涂。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恁时节老人家暮古,与人家重生活难做。”词语解释:暮志 拼音:mù zhì
晚年的志向。《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性不贪聚,自幼所怀,政以汝兄弟累多,损吾暮志耳。”词语解释:暮飔 拼音:mù sī
晚风。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趁碧落无云滓,新凉暮颸,踹上这桥影参差,俯映着河光浄泚。”词语解释:暮夜先容 拼音:mù yè xiān róng
谓事先暗中行贿,以求宽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阁试》:“先朝俱视文字为甲乙……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託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参见“ 暮夜金 ”。
词语解释:暮夜金 拼音:mù yè jīn
汉 代 杨震 道经 昌邑 , 震 所举 昌邑 令 王密 “至夜懐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 曰:‘暮夜无知者。’”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称暗中贿赂为“暮夜金”。 明 石珤 《暮夜金》诗:“暮夜金,光陆离,故人心,君不知。”词语解释:暮耋 拼音:mù dié
指年老。 明 杨慎 《酬袁永之·书自阳朔寄来》诗:“伊予嗟暮耋,顒子掞天宸。”词语解释:暮老 拼音:mù lǎo
指年老。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 卢杞 令 李揆 入蕃, 揆 对 德宗 曰:‘臣不惮远使,恐死于道路,不达君命。’上惻然欲免之,谓 杞 曰:‘ 李揆 暮老,无使。’”词语解释:暮四朝三 拼音:mù sì cháo sān
(1).《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 宋 辛弃疾 《洞仙歌》词:“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其实‘尖新’即是‘纤巧’,犹之暮四朝三,未尝稍异。”
(2).比喻反复无常。 宋 乐史 《绿珠传》:“至有享厚禄,盗高位,亡仁义之性,怀反復之情,暮四朝三,惟利是务,节操反不若一妇人,岂不愧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媒妁之言》:“婚姻簿中应细览,俺姐姐只解清谈,陪不得寻常俗物胡淫滥,使不着暮四朝三。”词语解释:暮商 拼音:mù shāng
即暮秋。商音属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商,杪秋。”词语解释:暮翠朝红 拼音:mù cuì cháo hóng
形容爱情不专一。 清 徐瑶 《太恨生传》:“生仰天太息曰:‘……余非 登徒子 ,誓不效杂情奴态,暮翠朝红。’”词语解释:暮世 拼音:mù shì
谓晚近之世。《素问·移精变气论》:“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词语解释:暮去朝来 拼音:mù qù zhāo lái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八:“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总愁人。”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祝寿》:“思省,花月一生,歌臺舞榭,犹忆少年驰骋。暮去朝来,真如覆尘难凭。”词语解释:暮鼓晨钟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亦作“ 暮鼓朝鐘 ”。
(1).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持。 宋 苏轼 《书双竹湛师房》诗:“暮鼓朝鐘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2).形容时光的推移。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 程婴 ,你只依着我便了,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鐘。” 元 萨都剌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词:“几度暮鼓晨鐘,南来北去,游人心未倦。”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暮鼓晨鐘,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
(3).比喻使人警醒的语言。 清 颜邦城 《三刻〈黄门家训〉小引》:“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鐘也哉?” 清 陈天华 《狮子吼》第一回回目:“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暮鼓晨鐘。”词语解释:暮晷 拼音:mù guǐ
黄昏的日影。指落日。《宋书·傅亮传》:“在西成之暮晷,肃皇命於禁中。聆蜻蛚於前廡,鉴朗月於房櫳。”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第四道》:“故有吹律於寒谷,和气生焉;挥戈於曜灵,暮晷迴焉。”词语解释:暮想朝思 拼音:mù xiǎng zhāo sī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遥访》:“小生向与 淑娘 ,既不得谐姻好,又不得尽别情,以故暮想朝思,顿忘山遥水远,今已到彼住札地方,会晤若在反掌矣。” 元 柯丹邱 《荆钗记·遣仆》:“形隻影单添凄楚,暮想朝思愈困苦。”词语解释:暮景残光 拼音:mù jǐng cán guāng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窃以暮景残光,能餘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词语解释:暮景桑榆 拼音:mù jǐng sāng yú
日暮时,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垂老之年。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见《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桑榆之阴不居” 唐 李善 注。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四折:“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峥嶸气象。可正是乐极悲生,今日个泰来否往。” 明 徐霖 《绣襦记·驰驿认丞》:“七十为官,七十为官,暮景桑榆汗颜。”词语解释:暮鼓朝钟 拼音:mù gǔ cháo zhōng
见“ 暮鼓晨鐘 ”。
词语解释:暮鼓晨钟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亦作“ 暮鼓朝鐘 ”。
(1).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持。 宋 苏轼 《书双竹湛师房》诗:“暮鼓朝鐘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2).形容时光的推移。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 程婴 ,你只依着我便了,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鐘。” 元 萨都剌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词:“几度暮鼓晨鐘,南来北去,游人心未倦。”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暮鼓晨鐘,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
(3).比喻使人警醒的语言。 清 颜邦城 《三刻〈黄门家训〉小引》:“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鐘也哉?” 清 陈天华 《狮子吼》第一回回目:“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暮鼓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