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队去声 [zài,载运][sài,边塞][详注1][ké ài][lài][cài][详注2][ài]

退[详注3][duì][bèi][《集韵》莫佩切,音妹。《博雅》好也。][详注4][duì,盘敦][lěi]


注1:裁 音在。亦制裁也。《谷梁传序》准裁靡定。《注》读去声。
注2:栽 音再。《说文》筑墙长板。《左传·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设筑板。
注3:回 音悔。绕也。《左传·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读上声。又《集韵》《韵会》音缋。《前汉·赵充国传》回远千里。《注》回谓路迂回也,音胡悔反。又畏避也。《前汉·王温舒传》即有避回。《注》谓不尽意,捕击盗贼。又《盖宽饶传》刺举无所回避。
注4:谇 《广韵》苏内切《集韵》《韵会》苏对切,音碎。《前汉·贾谊传》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服虔曰》谇,犹骂也。《张晏曰》责让也。《师古曰》谇音碎。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huì 队韵

晦 huì
〈名〉
  • (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同本义
  • 晦,月尽也。——《说文》
  •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论衡·四讳》
  • 陈不违晦。——《左传·成公十七年》
  •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 不知晦朔。——[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 戊申晦。——·姚鼐《登泰山记》
  • 又如:晦望(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晦景(晦日,晦节);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 夜;晚
  • 晦淫惑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夜也。”
  • 又如:晦明(从黑夜到天明。即昼夜);晦晓(夜晚与天明);晦魄(夜月);风雨如晦
〈形〉
  • 昏暗
  • 晦而休。——《国语·鲁语》。注:“冥也。”
  • 是时雷电晦冥。——《汉书·高帝纪》
  • 幽晦以多雨。——《楚辞·屈原·涉江》
  • 道途显晦。——·李朝威《柳毅传》
  • 晦明变化。——·欧阳修《醉翁亭记》
  • 又如: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
  • 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 志而晦。——《左传·成公十四年》
  • 又如:晦伏(隐晦不显);晦昧(隐晦不明);晦窒(晦涩不通);晦塞(晦涩不畅)
  • 草木凋零
  • 寂历百草晦。——江淹《诗》。注:“凡草木华实荣茂谓之明,枝叶凋伤谓之晦。”
  • 又如:晦在(凋零将尽,健在的已经很少了)
  • 倒霉 。如:晦气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气色(难看的、呈青黄色的脸色)
〈动〉
  • 掩蔽;隐秘 。如:晦迹(隐居);晦抑(隐藏;隐瞒);晦心(隐藏本心);晦光(蒙蔽光明)
康熙字典

  • 《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𠀤音誨。 (队韵)
  • 《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
  • 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
  • 又《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
  • 又《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
  • 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
  • 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
  • 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 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
  • 又《班固·幽通賦》鮮生民之晦在。《註》晦,亡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