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筱上声 [liǎo,未了,了得][shǎo,多少][憂也][ǎo,夭折][liǎo][tiǎo,挑拨][详注1][biào][jiǎo][rǎo][详注2][《集韻》丑小切。輕走貌。][yǎo][音藨。鸟毛变色也。本作皫。]丿


注1:剽 漂上声。末也。《庄子·庚桑楚》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注2:僚 音了。好貌。《诗·陈风》佼人僚兮。《陆氏曰》亦作嫽。
共9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晓来晓角晓事晓白晓晡晓达晓月,晓魄晓泠
晓日晓镜晓然晓人晓戍晓领晓天,晓色晓惠
晓色晓行晓暾晓奏晓蟾晓析晓习晓慰
晓月晓鸡晓昏晓得晓会晓语晓世晓告
晓光晓气晓声晓明晓魄晓信晓寤晓喻
晓霜晓发晓箭晓籁晓灵晓纬晓察晓慧
晓钟晓漏晓市晓唱晓洞晓舌晓字晓术
晓妆晓夕晓筹晓悟晓梵晓晦晓不得晓劝
晓梦晓鼓晓了晓暝晓韵晓答晓底晓止
晓天晓夜晓河晓解晓晕晓知,晓明晓熟晓旨

词语解释:晓来  拼音:xiǎo lái
天亮时。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 宋 王安国 《清平乐》词:“ 小怜 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词语解释:晓日  拼音:xiǎo rì
(1).朝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緑酒入金杯。” 元 郝经 《贤台行》:“晓日曈曨赤羽旗, 燕王 北面亲前席。”《花月痕》第五回:“誊写毕,窗纸上早已晓日曈曈了。”
(2).引申为清晨。 唐 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甚和乐焉遂赋以诗》:“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词语解释:晓色  拼音:xiǎo sè
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銮舆顿戏下》:“银书含晓色,金輅转晨飇。”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清 黄鷟来 《秋晓行阧山》诗:“晓色破苍烟,青山入云际。”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细露,淡淡的晓色,长林丰草间偶然一阵一阵清风。”
词语解释:晓月  拼音:xiǎo yuè
拂晓的残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娇》词:“晓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如同一张薄纸。”
词语解释:晓光  拼音:xiǎo guāng
清晨的日光。 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迴。” 唐 杜荀鹤 《秋日寄吟友》诗:“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晓光渐渐显露了。”
词语解释:晓霜
早上的霜露
词语解释:晓钟  拼音:xiǎo zhōng
报晓的钟声。 唐 沉佺期 《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鐘稀。” 明 梁辰鱼 《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月沉西,门暗扃。晓鐘何处?噹噹五更。”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三:“只有在禁钟之前,晓钟之后,才许市井点灯。”
词语解释:晓妆  拼音:xiǎo zhuāng
亦作“ 晓粧 ”。
(1).晨妆。 唐 沉佺期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诗:“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空极宵梦,寧逢晓粧。”
(2).指晨起梳妆。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鸞舆五月幸 龙冈 ,宣唤新声促晓妆。”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尝见其晓粧时,髮长委地,黝泽如漆。”
词语解释:晓梦  拼音:xiǎo mèng
拂晓时的梦。多短而迷离,故常以喻人生短促,世事纷杂。 唐 李商隐 《咏史》:“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 何处有龙盘?”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江 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中国 的社会生活,好像朦胧晓梦,模糊得很。”
词语解释:晓天  拼音:xiǎo tiān
拂晓时的天色。 唐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诗:“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 牛丛 《题朝阳岩》诗:“躡石攀萝路不迷,晓天风好浪花低。”
词语解释:晓角  拼音:xiǎo jiǎo
报晓的号角声。 唐 沉佺期 《关山月》诗:“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 红綫 迴矣。” 元 陈栎 《春先亭赋》:“宜晓角之悲壮,任吹笛於高楼。”
词语解释:晓镜  拼音:xiǎo jìng
明镜。 唐 李白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诗:“秋颜入晓镜,壮髮凋危冠。” 唐 杜牧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
词语解释:晓行  拼音:xiǎo xíng
(1).拂晓赶路。 唐 杜甫 《发潭州》诗:“夜醉 长沙 酒,晓行 湘水 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 温庭筠 《晓行》诗……不著一虚字,而晓行景色都在目前。”
(2).指白天行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一路上晓行夜泊,在水面行走。”
词语解释:晓鸡  拼音:xiǎo jī
报晓的鸡。 唐 孟浩然 《寒夜张明府宅宴》诗:“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唐 皮日休 《古函关》诗:“今朝行客过,不待晓鸡鸣。” 清 沉自然 《晓别曲》:“月没星阑晓鸡唱,离人催起同心帐。”
词语解释:晓气  拼音:xiǎo qì
清晨的雾气。 唐 李百药 《渡汉江》诗:“溜阔霞光近,川长晓气高。” 唐 宋之问 《早秋上阳宫侍宴序》:“沧洲晓气,化为宫闕之形;閶闔秋风,乱起金银之树。” 宋 苏辙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槛泉亭》:“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词语解释:晓发  拼音:xiǎo fā
白发。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鐙耿宵梦,清镜悲晓髮。” 唐 赵嘏 《寒塘》诗:“晓髮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晓髮星星入镜宜,早年容易近年悲。”
词语解释:晓漏  拼音:xiǎo lòu
拂晓时铜壶滴漏之声。《陈书·徐陵传》:“鐺鐺晓漏,的的宵烽,隔 溆浦 而相闻,临高臺而可望。” 唐 杜审言 《秋夜宴郑明府宅》诗:“露白宵鐘彻,风清晓漏闻。” 清 赵执信 《自题》诗之二:“晓漏趋朝梦已乖,日高和酒泥香怀。”
词语解释:晓夕  拼音:xiǎo xī
犹日夜。《后汉书·马援传》:“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梅尧臣 《碧云騢》:“其妻晓夕在 籍 家, 沔 晓夕在南省前 陈 家。” 孙旭 《悼周总理》诗:“日理万机尽劳瘁,为党为民无晓夕。”
词语解释:晓鼓  拼音:xiǎo gǔ
(1).报晓的鼓声。 唐 褚载 《晓感》诗:“晓鼓鼕鼕星汉微,佩金鸣玉鬭光辉。”《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显德 元年正月庚寅,有大星坠有声如雷,牛马皆逸,京城以为晓鼓,皆伐鼓以应之。”
(2).指渔市报讯的鼓声。 明 文徵明 《游洞庭将归再赋》:“晓鼓隔溪渔市作,秋风吹枳橘连墻。”自注:“渔舟至则鸣鼓聚人。”
词语解释:晓夜  拼音:xiǎo yè
日夜。《隋书·王充传》:“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夫妻各背了一个,随着众百姓晓夜奔走。”《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
词语解释:晓事  拼音:xiǎo shì
懂事,明达事理。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 修 家 子云 ,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 樊宗师 ﹞通微晓事,可与晤语。”《红楼梦》第八十回:“遇见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 陈毅 《初游青岛》诗:“ 田单 更晓事,诱敌 胶 之南。”
词语解释:晓然  拼音:xiǎo rán
明白貌。《荀子·王制》:“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於家而取赏於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的艺术与思想》:“《楚辞》的特创性,也必须要知道这一点,才能晓然于心。”
词语解释:晓暾  拼音:xiǎo tūn
朝阳。 唐 殷尧藩 《金陵上李公垂侍郎》诗:“海国微茫散晓暾,鬱葱佳气满乾坤。” 明 杨慎 《黄莺儿·题张愈光霞村》曲:“扶桑晓暾,蒹葭晚昏, 谢 家风景 陶 家韵。” 朱夏 《喜迎舜日继尧天》诗:“衰年弥觉春阳近,又向榆林沐晓暾。”
词语解释:晓昏  拼音:xiǎo hūn
犹朝夕。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寒凉十月末,雪霰濛晓昏。”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昼黮於墨,晓昏共霾。”
词语解释:晓声  拼音:xiǎo shēng
(1).指晓鼓之声。 唐 李贺 《官街鼓》诗:“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2).喻先导者的声音。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惟苓落既久,思想大荒,虽冀履前人之旧迹,亦不以猝得,故直近十七世纪中叶,人始诚闻夫晓声。”
(3).懂得音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词语解释:晓箭  拼音:xiǎo jiàn
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 唐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唐 薛逢 《元日楼前观仗》诗:“千门曙色锁寒梅,五夜疏鐘晓箭催。”
词语解释:晓市  拼音:xiǎo shì
早市。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 程娘子 ﹞会作活,也会到晓市上作小买卖。”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你们上晓市作生意,要有 黑旋风 大太爷的人拿你们的东西,就是赏你们脸!”
词语解释:晓筹  拼音:xiǎo chóu
拂晓的更筹。指拂晓时刻。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絳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復鸡人报晓筹。”
词语解释:晓了  拼音:xiǎo le
通晓,明了。《弘明集·正诬论》:“晓了本际,畅三世空。故能解生死之虚,外无为之场耳。” 唐 贾岛 《送僧》诗:“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於历法粗率,且未晓了,出语便成差异。”
词语解释:晓河  拼音:xiǎo hé
拂晓时的银河。 南朝 梁 何逊 《和萧谘议岑离闺怨》:“晓河没高栋,斜月半空庭。” 唐 李商隐 《板桥晓别》诗:“迴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词语解释:晓白  拼音:xiǎo bái
通畅明白。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相见无一言处,改作无一言及后事,亦似晓白。”
词语解释:晓人  拼音:xiǎo rén
(1).谓以言语说服人。
(2).指明达事理的人。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且 延年 者亦晓人,方欲感动其君,故谆谆及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二》:“ 王 在 徽宗 朝,尝奏天神降其家。 徽宗 欲出幸,左右奏恐有不测,宜有以审其真伪。既中使至其家,无有也,因坐诬以死。世谓 辅道 乃晓人,不应尔。”
词语解释:晓奏  拼音:xiǎo zòu
(1).奏晓,天明。 南朝 陈 沉炯 《为周仪同复官表》:“狱囚悲其夜数,縲人切其晓奏。危光似烛,察命如丝。云谁之尤,自貽其咎。”
(2).指严更晓鼓。 唐 沉佺期 《和韦舍人早朝》:“ 长乐 宵鐘尽, 明光 晓奏催。” 唐 刘长卿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诗:“晓奏趋双闕,秋成报万箱。”
词语解释:晓得  拼音:xiǎo de
明白;知道。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旧説 浙东 理难,十分公事, 绅相 晓得五六,唯 刘汉弘 晓得七分,其他廉使及三四而已。”《朱子语类》卷六八:“前辈之説,不欲辨他不是,只自晓得便了。”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细问丫鬟,纔晓得娶过一房,是 邹 家小姐。” 冯雪峰 《槐树和驴子》:“但你也要晓得,用不平等的待遇对待各种朋友,也是一个有名望的人的羞耻呀。”
词语解释:晓明  拼音:xiǎo míng
通达,明白。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一经之説,犹日明也;助以传书,犹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晓明,非徒窗牖之开,日光之照也。”
词语解释:晓籁  拼音:xiǎo lài
清晨自然界的声音。 唐 权德舆 《晚秋游昊天观》诗:“步虚清晓籟,隐几吸晨暉。” 唐 杨衡 《赠罗浮易炼师》诗:“晓籟息尘响,天鸡叱幽声。”
词语解释:晓唱  拼音:xiǎo chàng
犹报晓。 唐 王岳灵 《闻漏》诗:“徐闻传凤詔,晓唱辨鸡人。”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词语解释:晓悟  拼音:xiǎo wù
(1).谓使人领悟。《列子·力命》:“穷年不相晓悟,自以为才之得也。”《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 佛印 时时把佛理晓悟 东坡 , 东坡 渐渐信心。”
(2).领会。《北史·儒林传下·樊深》:“每解书,多引 汉 魏 以来诸家义而説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其间忽有晓悟,得其要害,就以立法。”
(3).犹聪慧。《世说新语·赏誉》“了了解人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戎 少清明晓悟。”
词语解释:晓暝
天将亮的时候
词语解释:晓解  拼音:xiǎo jiě
领悟;理解。《晋书·文苑传·左思》:“ 雍 谓友人曰:‘ 思 所晓解,不及我少时。’”《左传·文公十八年》“明允篤诚” 唐 孔颖达 疏:“明者,达也。晓解事务,照见幽微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光 曰:‘舍则不捨,来则不止。’语意深远,众莫晓解。”
词语解释:晓晡  拼音:xiǎo bū
犹朝夕。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絶岛容烟雾,环洲纳晓晡。” 仇兆鳌 注:“晓晡,犹言朝夕。《淮南子》:‘日至於 悲谷 ,是为晡时。’《杜臆》:‘纳晓晡,即所谓日月出入其中。’”
词语解释:晓戍  拼音:xiǎo shù
清晨的戍楼。 唐 贾岛 《送友人游塞》诗:“夜泉行客火,晓戍向京烟。” 唐 张蠙 《过萧关》诗:“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
词语解释:晓蟾  拼音:xiǎo chán
犹晓月。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上元》词:“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
词语解释:晓会  拼音:xiǎo huì
明白,理解。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其书已经重译,宜其不同,但流俗以此书荐亡,不知中国鬼神如何晓会。”
词语解释:晓魄  拼音:xiǎo pò
晓月。 南朝 梁 丘迟 《夜发密岩口》诗:“敞朗朝霞澈,惊明晓魄悬。” 唐 骆宾王 《晚憩田家》诗:“雾巖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词语解释:晓灵  拼音:xiǎo líng
犹晓泠。《文子·精诚》:“昔 南荣趎 耻圣道而独亡於己,南见 老子 ,受教一言,精神晓灵。”参见“ 晓泠 ”。
词语解释:晓泠  拼音:xiǎo líng
犹明了。《淮南子·修务训》:“南见 老耼 ,受教一言,精神晓泠,钝闻条达。” 高诱 注:“晓,明;泠犹了也。”
词语解释:晓洞  拼音:xiǎo dòng
犹洞晓,透彻地知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二臣皆身歷戎行,晓洞贼情,故动中窾会,非书生臆测所及。”
词语解释:晓梵  拼音:xiǎo fàn
指清晨礼佛。 唐 陆龟蒙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晓梵阳乌当石磐,夜禪阴火照田衣。”
词语解释:晓韵  拼音:xiǎo yùn
清亮的声音。 唐 方干 《除夜》诗:“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 宋 苏舜钦 《寄题赵叔平嘉树亭》诗:“午阴閒淡茶烟外,晓韵萧疎睡雨中。”
词语解释:晓晕  拼音:xiǎo yùn
(1).指月光。 唐 李商隐 《令狐舍人説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诗:“凉波衝碧瓦,晓晕落金茎。”
(2).仙女名。旧题 元 伊世珍 《琅嬛记》卷下:“仙女 晓晕 能酿游仙酒。饮之而卧,梦歷 蓬莱 、 赤水 ,遇 安期 、 王乔 、 王母 、 飞琼 之属。”
词语解释:晓达  拼音:xiǎo dá
通晓。《三国志·魏志·温恢传》:“ 扬州 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 宋 曾巩 《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尔晓达吏方,宜在兹任。”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三:“僕之才非不自知,平生於百事皆不晓达。”
词语解释:晓领  拼音:xiǎo lǐng
犹明了。《后汉书·冯衍传下》:“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后汉书·桓谭冯衍传》:“‘晓领’,犹今言明瞭,言领会。”
词语解释:晓析  拼音:xiǎo xī
犹了解。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淮南子洪保〉辨》:“ 山公 於古人著述,不甚晓析源流,故比而同之。”
词语解释:晓语  拼音:xiǎo yǔ
犹劝告。《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后 湍 颇失其心,有欲叛者,诸夷耆老相晓语曰:‘当为先府君故。’遂以得安。”《周书·赫连达传》:“於是迭相晓语,咸復旧业。”
词语解释:晓信  拼音:xiǎo xìn
明白,了解。《东观汉记·杜林传》:“ 尧 远於 汉 ,民不晓信。”
词语解释:晓纬  拼音:xiǎo wěi
犹晨星。 宋 范成大 《玉堂寓直晓起记事》诗:“晓纬澹天闕,江涛隐胡牀。”
词语解释:晓舌  拼音:xiǎo shé
指鸟儿拂晓的啼鸣。 唐 元稹 《五弦弹》诗:“风入春松正凌乱,鶯含晓舌怜娇妙。”
词语解释:晓晦  拼音:xiǎo huì
幽明。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或是晓晦涂隔,隐著事悬,遂令明月废照,世智限心。”
词语解释:晓答  拼音:xiǎo dá
谓解答释疑。《旧唐书·颜师古传》:“令 师古 於祕书省考订《五经》, 师古 多所釐正……﹝诸儒﹞皆共非之。 师古 輒引 晋 宋 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
词语解释:晓知,晓明
通达,明白
词语解释:晓月,晓魄
拂晓残月
词语解释:晓天,晓色
拂晓时的天色
词语解释:晓习  拼音:xiǎo xí
精通,熟悉。《汉书·尹翁归传》:“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新唐书·礼乐志一》:“用之郊庙、朝廷,自搢绅、大夫从事其间者,皆莫能晓习。”《金史·纥石烈桓端传》:“深有计画,晓习军事。”
词语解释:晓世  拼音:xiǎo shì
使世人知晓。 宋 欧阳修 《删正〈黄庭经〉序》:“吾欲晓世以无僊而止人之学者,吾力顾未能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先生不信风水之説,《题金山郭璞墓》云:‘云根浮浪花……葬师 郭璞 墓。’晓世之意,隐然言外。”
词语解释:晓寤  拼音:xiǎo wù
领会;觉悟。《淮南子·要略》:“精神者,所以原本人之所由生,而晓寤其形骸九窍。”《〈尔雅〉序》“以祛未寤” 宋 邢昺 疏:“用此音、图,以祛除未晓寤者也。” 宋 司马光 《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愚弱不识理者,徐为諭解,往往晓寤欣悦,輟讼而去。”
词语解释:晓察  拼音:xiǎo chá
(1).犹至察;苛刻。《孔子家语·三恕》:“又尝闻君子之言事矣,制无度量,则事不成;其政晓察,则民不保。”
(2).明察。《后汉书·霍谞传》:“诚能留神,沛然晓察,必有 于公 高门之福。”
词语解释:晓字  拼音:xiǎo zì
犹告示,通知。《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可出个晓字:‘凡五日内来赎典者免利,只收本钱。’”
词语解释:晓不得  拼音:xiǎo bù dé
犹言不理解。《朱子语类》卷二四:“且如对人言语,他晓不得,或晓得不分明。”《朱子语类》卷六五:“大意只管怕人晓不得,故重迭説。”
词语解释:晓底  拼音:xiǎo dǐ
晓得。《朱子全书》卷十一:“恰如今人説与人做一器用,方与他説箇尺寸、高低、形製,他听之全然似不晓底。”
词语解释:晓熟  拼音:xiǎo shú
通晓,熟悉。 宋 王巩 《王氏谈录·通经》:“士有晓熟世务兼能作文字者,然后能通经史。”
词语解释:晓泠  拼音:xiǎo líng
犹明了。《淮南子·修务训》:“南见 老耼 ,受教一言,精神晓泠,钝闻条达。” 高诱 注:“晓,明;泠犹了也。”
词语解释:晓惠  拼音:xiǎo huì
巧诈。惠,通“ 慧 ”。 汉 王充 《论衡·自然》:“三皇之时……纯德行而民瞳矇,晓惠之心未形生也。”
词语解释:晓慰  拼音:xiǎo wèi
劝说安抚。《后汉书·陈禅传》:“ 北匈奴 入 辽东 …… 禪 不加兵,但使吏卒往晓慰之,单于随使还郡。”
词语解释:晓告  拼音:xiǎo gào
告知;晓谕。《汉书·尹翁归传》:“ 翁归 輒召其县长吏,晓告以姦黠主名。”《北史·恩倖传·和士开》:“ 斛律明月 説 后主 亲自晓告军士,军士果散。”
词语解释:晓喻  拼音:xiǎo yù
明白劝导,告知。多用于上对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北史·穆崇传》:“ 焕 晓喻逆徒,示以祸福,於是凶党离心,莫为之用。” 宋 苏轼 《书柳子厚〈牛赋〉后》:“故书 柳子厚 《牛赋》,以遗 琼州 僧 道贇 ,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
词语解释:晓慧  拼音:xiǎo huì
聪明,聪慧。 汉 王充 《论衡·别通》:“晓慧之吏,陈所闻见。”
词语解释:晓术  拼音:xiǎo shù
通晓法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自非圆鉴区域,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源,制胜文苑哉?”
词语解释:晓劝  拼音:xiǎo quàn
晓谕劝说。《后汉书·马援传》:“ 援 又为书与 嚣 将 杨广 ,使晓劝於 嚣 。”
词语解释:晓止  拼音:xiǎo zhǐ
说服劝止。《汉书·王莽传上》:“ 莽 遣长史以下分部晓止公卿及诸生,而上书者愈甚。”
词语解释:晓旨  拼音:xiǎo zhǐ
谓明白用意。《新唐书·王毛仲传》:“﹝ 临淄王 ﹞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饮食金帛,得其驩心。 毛仲 晓旨,亦布诚结纳,王嘉之。”
共9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