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末字词组
白昼当昼连昼开昼上昼以夜续昼通宵彻昼极昼
清昼正昼旦昼穷昼平昼以夜继昼俾夜作昼攫昼
晴昼出昼日昼继昼卜夜卜昼再昼遣昼巡昼
永昼昏昼炎昼彻昼锦衣行昼半上日昼下昼朝昼

词语解释:白昼  拼音:bái zhòu
白天。《鹖冠子·度万》:“光绪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絶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闇,有义而失謚。”《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 颜师古 注:“白昼,昼日也。言白者,谓不阴晦也。”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时皓月初升,光同白昼。”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照得山沟如同白昼。”
词语解释:清昼  拼音:qīng zhòu
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讎家。”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嶧山 桐树半夜鸣, 泗水 石头清昼跃。” 清 王贵一 《观仲儒熹儒煮茗》诗:“熏风破微炎,细雨洒清昼。”
词语解释:晴昼  拼音:qíng zhòu
晴朗的白天。 唐 韩愈 《南山诗》:“ 昆明 大池北,去覿偶晴昼。” 宋 苏轼 《栖贤三峡桥》诗:“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 明 文徵明 《元旦试笔》诗:“鸟弄新音晴昼永,相看不饮奈春何。”
词语解释:永昼  拼音:yǒng zhòu
漫长的白天。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明 文徵明 《四月》诗:“若为消永昼,窗下有残编。”《红楼梦》第七九回:“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汚棋枰。”《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三三〉》:“熟人见见面也是好的,而且也借此可消永昼。”
词语解释:当昼  拼音:dāng zhòu
白天。 唐 储光羲 《喫茗粥作》诗:“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唐 韩愈 《庭楸》诗:“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词语解释:正昼  拼音:zhèng zhòu
犹言大白天。《晏子春秋·杂上十一》:“ 景公 正昼被髮,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史记·奄策列传》:“正昼无见,风雨晦冥。” 唐 韩愈 《猛虎行》:“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六:“蚕时昼夜之间,大概亦分四时。朝暮类春秋,正昼如夏,夜深如冬。”
词语解释:出昼  拼音:chū zhòu
《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 昼 ,是何濡滞也?’……﹝ 孟子 曰﹞:‘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 昼 ,於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 昼 ,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后以“出昼”指离开求官的地。 宋 陆游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少年去国时,不忍轻出 昼 。” 宋 刘克庄 《浪淘沙》词:“出 昼 颇怱怱,主眷犹浓。”
词语解释:昏昼  拼音:hūn zhòu
犹言日和夜。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舞西风两叶宽袍袖,看日月搬昏昼。” 清 陈维崧 《水龙吟·寿黄珍百七十仍用原韵》词:“君説崖欹峡斗,乱猿啼絶无昏昼。”
词语解释:连昼  拼音:lián zhòu
(1).犹连日。 宋 赵蕃 《寄王谦仲周子充丈》诗:“逾月雨连昼,暮春风送秋。”
(2).犹整日。 清 蒲松龄 《雪夜同翟晴霞许圣瑞及儿孙小饮》诗:“云飞风起天雨冰,彻宵连昼无时晴。”
词语解释:旦昼  拼音:dàn zhòu
第二天的白天。《孟子·告子上》:“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焦循 正义:“旦昼,犹云明日。”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汝旦昼有意羡我,故来相就,将与汝周旋,切勿语人。”
词语解释:日昼  拼音:rì zhòu
白天。 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诗:“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何典》第六回:“到了次日上半日昼,还不见归,只得教 牵钻鬼 去寻。”
词语解释:炎昼  拼音:yán zhòu
炎热的白天。 元 周伯琦 《榆林驿》诗:“但见柳青青,夹路忘炎昼。”
词语解释:开昼  拼音:kāi zhòu
白天开始时;早晨。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野老輟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
词语解释:穷昼  拼音:qióng zhòu
尽一日;整日。 晋 挚虞 《观鱼赋》:“既欢豫而不倦,愿穷昼而兼夜。”
词语解释:继昼  拼音:jì zhòu
谓昼不足而继之以夜。《旧唐书·睿宗纪》:“上观乐於 安福门 ,以烛继昼,经日乃止。”《宋史·丁谓传》:“ 谓 令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
词语解释:彻昼  拼音:chè zhòu
终日。 元 张翥 《大风时送友南城》诗:“彻昼风何急,避行陵树旁。”
词语解释:上昼  拼音:shàng zhòu
指将近黄昏的时候。《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到上昼时分,客已到齐。”
词语解释:平昼  拼音:píng zhòu
正午;白天。《战国策·赵策二》:“ 武灵王 平昼閒居, 肥义 侍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 明 杨慎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序:“屏居 滇 云 ,平昼无事,散帙见此事,思与 仲卿 事适类。后忆 仲默 言,乃操觚试为之。”
词语解释:卜夜卜昼  拼音:bǔ yè bǔ zhòu
见“ 卜昼卜夜 ”。
词语解释:卜昼卜夜  拼音:bǔ zhòu bǔ yè
春秋 时 齐 陈敬仲 为工正,请 桓公 饮酒, 桓公 高兴,命举火继饮, 敬仲 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晏子春秋·杂上》、 汉 刘向 《说苑·反质》以为 齐景公 与 晏子 事。后称尽情欢乐昼夜不止为“卜昼卜夜”。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吸鸦片者﹞荧荧一灯,卜昼卜夜,吞吸无厌。”亦作“ 卜夜卜昼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冶荡殊常,蛊惑万状,卜夜卜昼,靡有已时。” 沉昌眉 《颍若有寄亚子红豆之作步原韵和之》:“当日故人情,卜夜復卜昼。”亦省作“ 卜夜 ”。 唐 张登 《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诗序:“ 登 与宾客僚吏,会别於郡斋,驪(釃)酒卜夜,夜艾酒酣而不能自已。”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乃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尽懽。” 清 黄宗羲 《黄复仲墓表》:“北海南馆,投壶卜夜,广求异伎。”
词语解释:锦衣行昼  拼音:jǐn yī xíng zhòu
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宋 辛弃疾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词:“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词语解释:以夜续昼  拼音:yǐ yè xù zhòu
犹言以夜继日。《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 河 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词语解释:以夜继昼  拼音:yǐ yè jì zhòu
犹言以夜继日。《东观汉记·郅恽传》:“陛下远猎山林,以夜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北史·冯子琮传》:“﹝ 子琮 ﹞又广拓旁隣,增修宅宇,以夜继昼,未曾休息。”
词语解释:再昼  拼音:zài zhòu
谓白天再回来。 唐 李邕 《日赋》:“豁云雾之凝暗,解雪霜之沍寒。愿挥戈兮再昼,俟倾藿兮 长安 。”
词语解释:半上日昼  拼音:bàn shàng rì zhòu
上午十时左右。《何典》第三回:“直至次日半上日昼,仍旧弗推扳,只得叫鬼囡再去候那郎中来。”
词语解释:通宵彻昼  拼音:tōng xiāo chè zhòu
整天整夜。 宋 韩琦 《广陵大雪》诗:“通宵彻昼不暂停,堆积楼臺满溪谷。”亦作“ 通宵彻旦 ”。《九尾龟》第一六九回:“ 秋谷 知道自己寒热来得厉害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是通宵彻旦的伏侍,心上十分感激。”
词语解释:俾夜作昼  拼音:bǐ yè zuò zhòu
把夜晚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明 徐霖 《绣襦记·剔目劝学》:“奴家劝他斥去百虑,以志於学,俾夜作昼。”
词语解释:遣昼  拼音:qiǎn zhòu
谓久雨至午稍停。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凡久雨至午少止,谓之遣昼。”
词语解释:下昼  拼音:xià zhòu
下午;下半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下昼时节,是有一个 湖州 姓 吕 的客人叫我的船过渡。”《西游补》第十一回:“今日下昼, 陈先生 在我 饮虹臺 上搬戏饮酒,为你这样细事,要我戏文也不看得。”
词语解释:极昼  拼音:jí zhòu
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段时期太阳终日不落
词语解释:攫昼  拼音:jué zhòu
白昼抢劫。 宋 岳珂 《桯史·冰清古琴》:“今都人多售贋物,人或赞媺,随輒取赢焉,或徒取龙断者之称誉以为近厚,此与攫昼何异,盖真蔽风也。”
词语解释:巡昼  拼音:xún zhòu
白昼巡逻。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搆垒馈粮之费。”
词语解释:朝昼  拼音:cháo zhòu
早晨与白天。亦指时间之短暂。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处朝昼而虽念,假外见而迁排。”《南齐书·虞玩之传》:“自顷以来,衰耗渐篤……脚不支身,喘不绪气,景刻不推,朝昼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