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末字词组
昵昵串昵亵昵欢昵情昵疏昵姻昵 
亲昵匪昵丰昵捻捻昵昵款昵宠昵委昵 
相昵邪昵偏昵比昵沈昵燕昵猥昵 
私昵倚昵幸昵淫昵缔昵爱昵痴痴昵昵 
友昵近昵远昵枝昵狎昵嬖昵  

词语解释:昵昵  拼音:nì nì
亲切;亲密。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逗晓鶯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金史·习不失传》:“ 习不失 闻其私语昵昵,若将执己者,一跃下楼,傍出藩篱之外,弃马而归。”
词语解释:亲昵  拼音:qīn nì
见“ 亲暱 ”。
亦作“ 亲昵 ”。
(1).亲密昵爱。《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我一二亲昵甥舅,不皇啟处,於今十年。”《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 拜 桓宣武 墓”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愷之 为 桓温 参军,甚被亲暱。”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洎 不免强颜附之,后稍亲暱。”《扫迷帚》第一回:“ 心斋 幼时,随母至舅家,盘桓动经数月,与 资生 极为亲暱。”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 宝娃 的头。”
(2).指亲近的人。包括亲属、亲戚、亲信等。《左传·襄公十四年》:“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以相辅佐也。”《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道子 使宫人为酒肆,沽卖於水侧,与亲昵乘船就之饮宴,以为笑乐。” 宋 欧阳修 《赠太尉夏守贇谥议》:“多事之际,其勤最著,或奔走自效,不暇过於私家,亲暱虽至,未尝敢请恩泽。” 清 唐甄 《潜书·两权》:“文武之课,一级不苟迁,一级不苟降。有罪必刑,战后必诛,虽亲暱不赦。” 清 谢重辉 《春来》诗:“亲昵稀来往,人事欣无餘。”
词语解释:相昵  拼音:xiāng nì
彼此亲昵。《魏书·恩倖传·茹皓》:“ 高肇 素嫉诸王,常规陷害,既知 详 与 皓 等交关相昵,乃构之 世宗 ,云 皓 等将有异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我寔狐也,与郎君在日最相昵。”
词语解释:私昵  拼音:sī nì
亦作“ 私昵 ”。
(1).指所亲近、宠爱的人。《书·说命上》:“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国语·晋语六》:“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暱而益妇人田。” 韦昭 注:“暱,近也。私近,谓嬖臣。”《世说新语·品藻》“ 郗司空 家有傖奴” 刘孝标 注引《郗愔别传》:“﹝ 愔 ﹞渊靖纯素,无执无竞,简私暱,罕交游。”
(2).私下亲近。 宋 叶适 《〈王木叔诗〉序》:“所为素介,无私昵语。”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法令滋章,关防滋密,而诡窃者滋多,视之以为恆事,加以復选,则私昵者尤多。”
见“ 私暱 ”。
词语解释:友昵  拼音:yǒu nì
友好亲昵。《周书·蔡祐传》:“帝之为公子也,与 祐 特相友昵,至是礼遇弥隆。”《北史·贾思伯传》:“ 思伯 与 元兴 同事,大相友昵, 元兴 时为 元叉 所宠,论者讥其趣势云。”
词语解释:串昵  拼音:chuàn nì
亲近,巴结。《新唐书·刘文静裴寂传赞》:“ 文静 数履军陷阵,以才自进,而 寂 专用串昵显。”
词语解释:匪昵  拼音:fěi nì
品行不端的亲信。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君心之出入,一彼一此,不向之诗书,则向之声色,其势必然也;不亲之於儒贤,则亲之於匪昵,其势必然也。”
词语解释:邪昵  拼音:xié nì
亲近而不庄重。 萧红 《生死场》四:“ 菱芝嫂 在她肚皮上摸了一下,她邪暱地浅浅地笑了。”
词语解释:倚昵  拼音:yǐ nì
谓受信用和宠幸。《新唐书·姜行本传》:“ 魏徵 见其倚昵,恐寖启侈端,劝帝斥之。”
词语解释:近昵  拼音:jìn nì
亦作“ 近暱 ”。
(1).帝王所亲近狎昵的人;近臣。《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褻狎,乱生近暱,譬之社鼠。”《陈书·到仲举华皎等传论》:“早参近昵,尝预艰虞。”
(2).亲近。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 郭良显 ﹞嫁女取一时名人,饰遣具,从夫子所向,不以族姓当对分毫拣择为近昵恩爱也。”
词语解释:亵昵  拼音:xiè nì
过分亲近而态度轻佻。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选押伴使》:“ 白沙 陈公甫 ,访 定山 庄孔易 , 庄 携舟送之,中有一士人,素滑稽,肆谈褻昵,甚无忌惮。” 茅盾 《林家铺子》七:“ 张寡妇 转过身来,找寻是谁唤她;那警察却用了亵昵的口吻叫道:‘不要性急!再过一会儿就进去!’”
词语解释:丰昵  拼音:fēng nì
谓典祀之礼特厚于近亲。语本《书·高宗肜日》:“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孔颖达 疏:“祭祀有常,谓牺牲粢盛、尊彝徂豆之数,礼有常法,不当特丰於近庙,谓牺牲礼物多也。”《明史·礼志一》:“暨乎 世宗 ,以制礼作乐自任……独其排众议,祔 睿宗 太庙,躋 武宗 上,徇本生而违大统,以明察始而以丰昵终矣。”
词语解释:偏昵  拼音:piān nì
特别亲近。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人主宫闈之中,少有偏暱,臣子不可妄有攀援,亦不可过为排击。”
词语解释:幸昵  拼音:xìng nì
宠爱亲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 怀义 负幸昵,气盖一时,出百官上,其徒多犯法。”
词语解释:远昵  拼音:yuǎn nì
亲疏。《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 孔 传引《尸子》:“不避远昵。昵,近也。”
词语解释:欢昵  拼音:huān nì
欢乐亲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入室,则 九娘 华烛凝待。邂逅含情,极尽欢昵。”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女粲然,饮酒间,备极欢昵。”
词语解释:捻捻昵昵  拼音:niǎn niǎn nì nì
挨近接触。《西湖二集·邢君瑞五载幽期》:“惹得大家七颠八倒,风风势势,都来问这女子买鱼,有的故意争论,説多説少,有的竟不争论,多加他些价钱,故意在女子身边捻捻昵昵,捱捱挤挤。”
词语解释:比昵  拼音:bǐ nì
同“ 比昵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江南讹传》:“事始於世家之比暱匪人,张於游氏之好为捭闔,成於文帅之借端倖功。”《明史·刘元珍传》:“ 一贯 自秉政以来,比暱憸人,丛集姦慝。”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阮大鋮 ﹞聚贵用事,与中官比暱,逐諫臣。”参见“ 比昵 ”。
亲近。《金史·海陵纪》:“比昵羣小,官赏无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 革 善諛悦,与近习相比昵,由是名达於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牧庵相国》:“任司寇时,比昵某尚书。”
词语解释:淫昵  拼音:yín nì
淫秽狎昵。《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狄氏 引了 门氏 在里面帘内窥着,看见外边淫昵褻狎之事,无所不为,随你石人也要动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类·鳖》:“僮僕闻其与人言,谓必挟娼优淫昵。”
词语解释:枝昵  拼音:zhī nì
谓宗室近亲。《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又与驃骑大将军 竟陵王 诞 奏曰:‘……臣等地居枝昵,位参台辅,遵正之首,请以爵先;致贬之端,宜从戚始。’”
词语解释:情昵  拼音:qíng nì
亲密的感情;情爱。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亲仁敷情昵,兴赋究辞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星变考察》:“ 章恭毅 、 王端毅 二公,俱一代名卿,生平无玷,犹不免为庭闈之爱,闺阁之私,受一时指摘,情昵之难割如此哉!”
词语解释:款昵  拼音:kuǎn nì
同“ 款昵 ”。 《南齐书·萧景先传》:“与 世祖 款暱, 世祖 为 广兴郡 ,启 太祖 求 景先 同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 徐 溺其色,款暱备至,不復他疑。”
友好亲昵。《晋书·山涛传》:“晚与尚书 和逌 交,又与 钟会 、 裴秀 并申款昵。”《旧唐书·王处存传》:“﹝ 处存 ﹞前后遣使十辈迎 李克用 ,既奕世姻好,特相款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女飘然忽至,遂相款昵。”
词语解释:沈昵  拼音:shěn nì
沉溺迷恋。 明 杨慎 《仓唐传》:“沉昵之专,非 周文 之制也,帝而行之,是不仁也。”
词语解释:缔昵  拼音:dì nì
结交亲热。《新唐书·元载传》:“帝不豫, 李辅国 用事, 辅国 妻, 载 宗女也,因相缔昵。”
词语解释:狎昵  拼音:xiá nì
亦作“ 狎暱 ”。
(1).亲近;亲昵。 汉 郭宪 《东方朔传》:“ 武帝 暮年好仙术,与 朔 狎暱。”《晋书·桓伊传》:“ 会稽 王道子 昏醟尤甚,惟狎昵諂邪。”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每相狎暱,无所不至,唯不及乱而已。”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朝来暮去益狎昵,物我相忘情意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那 胡生 又狎暱奉承,惟恐不及。”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三章:“倘若自幼就同 慈烺 狎昵惯了,等到 慈烺 登极之后,必会引导 慈烺 玩耍游乐,由他来擅权乱政。”
(2).指男女淫猥苟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留连数夕,召其夫至,计月给夜合之资,狎暱经年,竟殞於消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生就视,容华若仙,惊喜拥入,穷极狎昵。”
词语解释:疏昵  拼音:shū nì
谓疏远与亲近。
词语解释:宠昵  拼音:chǒng nì
见“ 宠暱 ”。
亦作“ 宠昵 ”。 宠爱亲近。《宋书·明帝纪》:“鴟梟小竖,莫不宠暱;朝廷忠诚,必也戮挫。”《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太子治宫室,妨农功……又宠昵宦官,常在左右。”
词语解释:燕昵  拼音:yàn nì
亦作“ 燕暱 ”。亦作“ 燕嫟 ”。
(1).私下亲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贯 ( 童贯 )、 黼 ( 王黼 )、 郑久中 出使,私室特礼, 久中 不预,燕昵之际, 贯 得毋以我机事告之?”
(2).亲昵;亲热。 明 刘凤 《清暑赋》:“庄服气而色矜,辞泆志於燕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惟不知礼法,故情慾之感,介於仪容,燕嫟之私,形於动静。”一本作“ 燕昵 ”。
(3).指亲昵的人。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皇 则一任 李斯 、 王翦 、 蒙恬 而已矣。岂无便辟之使、燕昵之謁邪?”
词语解释:燕嫟  拼音:yàn nì
见“ 燕昵 ”。
词语解释:爱昵  拼音:ài nì
犹疼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克昌》:“ 淮 上贡士 周天仪 ,年五旬,止一子,名 克昌 ,爱暱之。”
词语解释:嬖昵  拼音:bì nì
(1).宠幸亲昵。《北史·宇文化及传》:“ 化及 , 述 长子也……太子嬖昵之。”《隋书·刘行本传》:“ 行本 责之曰:‘庶子当匡太子以正道,何有嬖昵房帷之间哉!’”
(2).宠爱、亲近的小人。《明史·郑履淳传》:“伏愿奋英断以决大计,勿为小故之所淆;弘濬哲以任君子,勿为嬖昵之所惑。”
词语解释:姻昵  拼音:yīn nì
亦作“ 姻妮 ”。 近的姻亲。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今之尽败,更由姻昵。”《宋书·天文志三》:“是时 琅邪王 辅政,王妃从兄 国宝 以姻昵受宠。” 唐 欧阳詹 《送蔡沼孝廉及第后归闽觐省序》:“人则姻昵,家惟里閭。”《明史·熊文灿传》:“初, 文灿 徙 蘄水 ,与邑人 姚明恭 为姻妮。”
词语解释:委昵  拼音:wěi nì
亲近。《三国志·吴志·吕范传》:“ 孙策 见而异之, 范 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 策 。”《周书·杨宽传》:“ 魏 广阳王 深 与 宽 素相委昵, 深 犯法得罪, 宽 被逮捕。”《北史·裴仁基传》:“ 仁基 惧,杀 怀静 ,以其众归 密 。 密 以为 河东郡公 。其子 行儼 ,驍勇善战, 密 復以为 絳郡公 ,甚相委昵。”
词语解释:猥昵  拼音:wěi nì
亲昵。《新唐书·李逢吉传》:“ 逢吉 素厚待 汇 ,尝与书曰:‘足下当以“自求”字僕,吾当以“利见”字君。’辞颇猥昵。”
词语解释:痴痴昵昵  拼音:chī chī nì nì
形容亲热。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不如乘其未归,做一首诗寄去与他,中寓讥笑之词,动他激发之意,胜似见了面时节,痴痴昵昵的説他也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