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共13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昭阳昭文昭宣昭孝昭应昭备昭烂昭旦
昭昭昭苏昭彻昭潭昭焕昭告昭忠昭焯
昭回昭晰昭灵昭如昭武昭章昭鉴昭洒
昭君昭融昭假昭君村昭君怨昭临昭题昭昧
昭陵昭事昭垂昭揭昭美昭懿昭懋昭耀
昭然昭容昭德昭示昭烈昭星昭朗昭详
昭代昭穆昭世昭答昭发昭升昭文馆昭宫
昭明昭仪昭著昭洗昭时昭祀昭光昭见
昭华昭旷昭质昭配昭泰昭关昭布昭亮
昭彰昭丘昭清昭雪昭灼昭衍昭夏昭晳

词语解释:昭阳  拼音:zhāo yáng
(1).岁时名。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高诱 注:“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岁次昭阳,月在大梁。”
(2). 汉 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等殿。” 汉 班固 《西都赋》:“ 昭阳 特盛,隆乎 孝成 。” 唐 王昌龄 《长信怨》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清 叶永年 《燕》诗:“閒向主家谈故事, 昭阳 臺榭已凝尘。”
词语解释:昭昭  拼音:zhāo zhāo
(1).明亮。《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王逸 注:“昭昭,明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於天,滔滔犹四瀆之纪於地。”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歌,白日兮昭昭。”
(2).明白;显著。《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鬼神之事,著於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不久党给他开了追悼会,盖棺论定肯定了他生前昭昭的功绩。”
(3).明快爽朗。《诗·鲁颂·泮水》:“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高亨 注:“昭昭,响亮也。”
(4).不安貌。《荀子·富国》:“ 墨子 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章诗同 注:“昭昭然,同耿耿然,不安的样子。”
词语解释:昭回  拼音:zhāo huí
(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词语解释:昭君  拼音:zhāo jūn
汉 南郡 秭归 (今属 湖北省 )人,名 嫱 ,字 昭君 晋 避 司马昭 讳,改称为 明君 ,后人又称 明妃 。 元帝 宫人。 竟宁 元年, 匈奴 呼韩邪 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 匈奴 。入 匈奴 后,被称为 宁胡閼氏 。生一男。 呼韩邪 死,其前阏氏子代立, 成帝 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 匈奴 。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南有 昭君 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词语解释: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1).陵墓名。 唐太宗 墓。在 陕西省 礼泉县 九嵕山 。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 前蜀 韦庄 《闻再幸梁洋》诗:“ 兴庆 玉龙寒自跃, 昭陵 石马夜空嘶。” 清 张际亮 《迁延》诗:“石马 昭陵 烦北望, 太宗 兄弟总纵横。”参阅 宋 宋敏求 《长安志·醴泉》
(2).陵墓名。 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大峪山 东。为 明 十三陵之一。
(3).陵墓名。 清太宗 墓。亦称 北陵 。在 辽宁省 沉阳市 北 隆业山 。为关外 清 代三陵( 昭陵 、 福陵 和 永陵 )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解放后辟为 北陵公园 。参阅《清会典事例·盛京工部·陵寝规制》
(4). 宋 仁宗 葬 永昭陵 , 宋 人以 昭陵 作为 仁宗 的代称。 宋 楼钥 《王岐公玄英宗诏草》:“ 昭陵 以 英宗 为皇子。”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一日…… 昭陵 曰:‘甚好。’”
词语解释:昭然  拼音:zhāo rán
明白貌。《礼记·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发矇矣。” 唐玄宗 《〈孝经〉序》:“约文敷畅,义则昭然。”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是非曲直,昭然具在。”
词语解释:昭代  拼音:zhāo dài
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 唐 崔涂 《问卜》诗:“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宋 陆游 《朝饥示子聿》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味经斋遗书》:“经制之学,亦昭代名家矣。”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俱往矣!昭代盛世和熙朝在等待我们。”
词语解释:昭明  拼音:zhāo míng
(1).显明;显著。《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 传:“昭亦明也。”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
(2).使显明。《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光明。《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指炎神。《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开门。” 王逸 注:“炎神前驱。”
(5).星名。《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 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6).古宫殿名。 三国 吴 孙晧 于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 显明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晋 讳,故曰 显明 。”
(7).人名。相传为上古 玄王 契 的儿子, 商 成汤 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8).人名。 夏 禹 之臣。相传与 伯封叔 作衍历。见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长子 萧统 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 秦 汉 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词语解释:昭华  拼音:zhāo huá
(1).美好。《陈书·高祖纪下》:“景候昭华,人祗允庆。”
(2).美玉名。《尚书大传》卷一下:“ 尧 致 舜 天下,赠以昭华之玉。”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受昭华之玉,纳龙叙之图。”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三》:“更受昭华玉,还披兰叶图。”
(3).古代管乐器名。《西京杂记》卷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轔相次,吹息亦不復见,铭曰:昭华之琯。”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 清 魏源 《杂诗》之六:“精灵感 西母 ,貽我昭华声。”
(4).古代池名。《韩诗外传》卷九:“ 齐景公 出弋 昭华之池 。”
(5).古代皇宫内女官名。《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明帝 增淑妃、昭华、脩仪。”《南史·后妃传序》:“及 孝武 孝建 三年……又置昭仪、昭容、昭华,以代修华、修仪、修容。”
词语解释:昭彰  拼音:zhāo zhāng
亦作“ 昭章 ”。
(1).昭著;显著。亦谓使彰明。《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李听神道碑》:“ 听 父子为 唐 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 清 林则徐 《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夫杀人者死,天理昭彰,无论 中国 外夷,一命总须一抵。”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这一对暴发的大总统和副总统,昭彰的报应出现了。”
(2).光耀。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章文物,皆摛锦之相连。”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昭彰帝纪,炳蔚人文。”
词语解释:昭文  拼音:zhāo wén
显扬文采。语出《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唐 张何 《授衣赋》:“是以带裳表俭,黻冕昭文。”
词语解释:昭苏  拼音:zhāo sū
(1).亦作“ 昭甦 ”、“ 昭穌 ”。苏醒;恢复生机。《礼记·乐记》:“蛰虫昭苏,羽者嫗伏。” 郑玄 注:“昭,晓也;蛰虫以发出为晓,更息曰苏。”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表》:“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前蜀 杜光庭 《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祠》:“乘此胜因,咸臻妙乐,龙神安镇,士庶昭甦,蠢动有生,同昇福界。”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后土醮词》:“大开倚劒之门,不隔朝天之路,昭穌疲俗,洗涤深寃。” 陈独秀 《敬告青年》五:“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寧日。”
(2).忽然开豁。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劳心依憩息,朗咏划昭苏。” 仇兆鳌 注:“划昭苏,谓忽然开豁。”
词语解释:昭晰  拼音:zhāo xī
(1).清楚;明白。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戴幼起》:“既推独车,復表其上,为其饰伪,良亦昭晰。”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而有实者,亦既昭晰无疑,优游有餘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萧绎 所詮,尤为昭晰。”
(2).光亮,光耀。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美玉昭晰以曜暉,明珠灼灼而流光。”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固以纷纶国牒,昭晰家声。”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忻万象之昭晰,张羣方之幽黝。”
词语解释:昭融  拼音:zhāo róng
(1).谓光大发扬。语出《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 毛 传:“融,长。朗,明也。” 高亨 注:“融,长远。” 唐 韩愈 《河中府连理木颂》:“天子之光,庶德昭融,神斯降祥。” 明 吴承恩 《二郎搜山图歌》:“ 轩辕 铸镜 禹 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 清 顾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诗:“贤兄能发愤,陈迹遂昭融。”
(2).借指帝王的鉴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词语解释:昭事  拼音:zhāo shì
(1).勤勉地服事。昭,通“ 劭 ”。《诗·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高亨 注:“昭,借为劭。《説文》:‘劭,勉也。’此句言 文王 勤勉侍奉上帝。”一说,光明正大地服事。 揆郑 《哀政闻社员》:“﹝ 马良 ﹞昭事上帝,旁通科学。”
(2).指祭祀。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昭事是肃,俎实非馨。”《旧唐书·肃宗纪》:“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可以昭事。” 明 李贽 《鬼神论》:“小人之无忌惮,皆由於不敬鬼神,是以不能务民义以致昭事之勤。”
词语解释:昭容  拼音:zhāo róng
(1). 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
(2).古女官名。 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 汉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 九嬪 ”。
词语解释:九嫔  拼音:jiǔ pín
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嬪掌妇学之灋,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於王所。”《礼记·昬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 晋 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 唐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新唐书·后妃传上》
词语解释:昭穆  拼音:zhāo mù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郑玄 注:“父曰昭,子曰穆。”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 鲁定公 序昭穆,顺祖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此事亦不难行,祇是道理所在,朕止令於伯字行中选择,庶昭穆顺序。”
(2).指同一祖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风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
(3).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郑玄 注:“先王造塋者,昭居左,穆居右,夹处东西。” 明 方孝孺 《孝友庵记》:“见 伯鱼 、 子思 之冢,昭穆序葬,而子孙咸祔其则。”
(4).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国初尚右》:“祭神仪神位,东嚮者为尊,其餘昭穆分列,至今犹沿其制。”
(5).泛指宗族关系。 晋 潘岳 《杨荆州诔》:“系自有 周 ,昭穆繁昌,枝庶分流。”《新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 与城南诸 杜 昭穆素远。” 明 徐霖 《绣襦记·慈母感念》:“吾家族属蝉联,待我择一个昭穆承继便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况且昭穆伦次,立 福王 亦无大差。”
(6).按照长幼、上下等次序左右排列。亦指此种排列的次序。《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红楼梦》第五三回:“只见 贾 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
词语解释:昭仪  拼音:zhāo yí
古女官名。 汉元帝 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隆重。 魏 晋 至 明 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参阅《汉书·外戚传序》《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词语解释:昭旷  拼音:zhāo kuàng
犹言开朗豁达。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 秦 信左右而亡, 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得失亦乘除,平生秉昭旷。”
词语解释:昭丘  拼音:zhāo qiū
亦作“ 昭邱 ”。 春秋 楚昭王 墓。在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南。《文选·王粲〈登楼赋〉》:“北弥 陶牧 ,西接 昭丘 。” 李善 注引《荆州图记》:“ 当阳 东南七十里,有 楚昭王 墓,登楼则见,所谓 昭丘 。” 南朝 齐 谢朓 《赠西府同僚》诗:“驱车 鼎门 外,思见 昭丘 阳。”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 昭邱 松檟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
词语解释:昭宣  拼音:zhāo xuān
明宣。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降俊明以镜鑑,廻风猷以昭宣。”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序》:“忠孝节义神明也,有不昭宣,是神明之冥顽不灵也。”
词语解释:昭彻  拼音:zhāo chè
明彻;清亮。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序状》:“将无以使列圣巍巍之伟跡焜燿昭彻,布在方策。”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使幽明同一昭彻,圣凡同一归向。” 明 李贽 《礼诵药师经毕告文》:“经声昭彻,佛力随施。”
词语解释:昭灵  拼音:zhāo líng
(1).光明神奇。《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原注:“昊天,夏天也。昭,明也;灵,神也。”
(2). 汉 代宫馆名。《汉书·霍光传》:“起三出闕,筑神道,北临 昭灵 ,南出 承恩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昭灵 、 承恩 ,皆舘名也。”
词语解释:昭假  拼音:zhāo jiǎ
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 毛 传:“假,至也。” 马瑞辰 通释:“言诚能昭假於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又《周颂·噫嘻》:“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一说,明告。 高亨 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又一说,招请。见 郭沫若 《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后汉书·冯异传》:“昔我 光武 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
词语解释:昭垂  拼音:zhāo chuí
昭示,垂示。 明 宋濂 《送钱允一还天台》诗:“龙剑一挥赴水死,大勋星日同昭垂。”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黎恬记何忠诗并和》:“圣恩优渥褒何重,君道昭垂慰所期。” 林林 《满江红·怀念周总理》词:“嘆昭垂天地,几多功绩。”
词语解释:昭德  拼音:zhāo dé
(1).明德;美德。《国语·郑语》:“唯 荆 实有昭德,若 周 衰,其必兴矣。”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天有昭德,宝鼎自至。”
(2).宣扬美德。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鏤山岳,雕篆素,昭德垂勋,可谓多矣。”《清史稿·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传》:“抑有请者,垂謨昭德,莫先於史。”
(3). 汉 代雅舞名。 汉 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见《汉书·礼乐志》。又 五代 后晋 天福 五年,诏有司复修正至朝会二舞之制,以文舞为《昭德》之舞,武舞为《成功》之舞。见《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晋昭德成功舞歌》《唐馀录》
词语解释:昭世  拼音:zhāo shì
(1).政治清明的时代。 南朝 宋 鲍照 《拟青青陵上柏》诗:“浮生旅昭世,空事叹华年。” 唐 王维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无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
(2).显扬于世。 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搢绅士林,咸以公清节昭世,海内少双。”
词语解释:昭著  拼音:zhāo zhù
明显;显著。例如:彰明昭著。
明显
词语解释:昭质  拼音:zhāo zhì
(1).明洁的品质。《楚辞·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清 方文 《润州访王望如广文》诗之一:“昭质如冰雪,微官尘岂緇。”
(2).指箭靶所画之地。《楚辞·大招》:“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蒋骥 注:“昭质,谓射侯所画之地,如白质、赤质之类。”
词语解释:昭清  拼音:zhāo qīng
清明。《汉书·礼乐志》:“大孝备矣,休德昭清。”《宋史·乐志九》:“休德昭清,元气回復。”
词语解释:昭孝  拼音:zhāo xiào
宣扬孝道。《国语·楚语下》:“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
词语解释:昭潭  拼音:zhāo tán
在 湖南省 长沙县 南 昭山 下。相传 周昭王 南征不复,没于此潭,故名。《初学记》卷八引 南朝 宋 郭仲产 《湘州记》:“ 岳阳 有 昭潭 ,其下无底, 湘水 最深处。” 唐 罗隐 《湘南春日怀古》诗:“松醪酒好 昭潭 静,閒过中流一弔君。”
词语解释:昭如  拼音:zhāo rú
明白貌。 汉 扬雄 《太玄·文》:“尚文昭如,车服庸如。” 范望 注:“礼文昭然明卞也。”
词语解释:昭君村  拼音:zhāo jūn cūn
地名。在今 湖北省 兴山县 南,相传为 汉 王昭君 的故乡。 唐 杜甫 《负薪行》:“若道 巫山 女粗丑,何得北有 昭君村 。”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归州 有 昭君村 ,村人生女无美恶,皆灸其面。” 清 曹寅 《巫峡石歌》:“ 灧澦堆 前发棹郎, 昭君村 中负壶女。”
词语解释:昭揭  拼音:zhāo jiē
显扬;宣示。《明史·忠义传七·张继孟》:“今 杨 左 业有定议, 世扬 方昭揭於天下后世。” 明 高攀龙 《圣贤论赞》:“非七篇昭揭,则人人宝藏,千古沉埋。” 清 刘大櫆 《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余谓以府君之贤而不为昭揭,后之人何以劝焉。”
词语解释:昭示  拼音:zhāo shì
明白宣示或显示。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 宋 陆游 《谢赐历日表》之二:“齐七政於璿璣,昭示太平之象。” 邹韬奋 《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今宜昭示大公,严惩著名贪污分子。” 孙犁 《澹定集·〈文艺评论〉改进要点》:“这个道理,生活已经昭示过。”
词语解释:昭答  拼音:zhāo dá
(1).谓诚敬地向上天表示酬答。 唐 柳宗元 《为广南郑相公奏百姓产三男状》:“伏以陛下勤卹黎元,感通天地,灵心昭答,景福已兴。”《元典章·圣政二·崇祭祀》:“朕惟名山大川,国之秩祀,今岳瀆四海,皆在封宇之内,民物阜康,时惟神庥,而封号未加,无以昭答灵貺。”
(2).谓上天显示征兆以答人世。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伏望陛下运以乾刚,照以离明,为宗社生灵大计,断而行之,天意昭答,人心悦服,则夷狄不难御矣。”
词语解释:昭洗  拼音:zhāo xǐ
昭雪;洗清。 唐 权德舆 《世祖封不义侯议》:“﹝时君﹞则当録念功用,昭洗瑕秽。” 宋 苏辙 《代李谏议谢二府启》:“不竢辩明,坐获昭洗,枯根再生於时雨,败舟获济於惊澜。”《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虽如 吕公著 …… 王古 辈,尚未沾昭洗之泽,其他可不言而知也。”
词语解释:昭配  拼音:zhāo pèi
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方平父》:“比缘昭配,许以侍祠。”
词语解释:昭雪  拼音:zhāo xuě
(1).洗清冤屈。《旧唐书·朱敬则传》:“ 敬则 尚衔寃泉壤,未蒙昭雪。”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因 甘露 事, 王涯 等皆罹其祸,竟未昭雪。” 艾青 《在浪尖上》诗:“一切政策必须落实,一切冤案必须昭雪。”
(2).犹表明。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四:“知 承节 之文,乃兼取 谢承 诸史,非 蔚宗 一家之学,其补正 范 书,昭雪古贤心迹,非浅也。”
词语解释:昭应  拼音:zhāo yìng
应验;相应。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盖至孝感天神,昭应如此。”《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晷纬昭应,山瀆效灵。” 李周翰 注:“晷,日;纬,星也。昭应,谓明而不错乱也。” 唐 王昌龄 《别皇甫五》诗:“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既谓 锁骨菩萨 化身,正要灵感昭应,发菩提念。”
词语解释:昭焕  拼音:zhāo huàn
犹光明。《晋书·张载传》:“皇道昭焕,帝载缉熙。”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诗:“宗英 李端公 ,守职甚昭焕。” 明 宋濂 《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云汉成章而日星昭焕也。”
词语解释:昭武  拼音:zhāo wǔ
(1).谓致力于武备。《后汉书·刘虞公孙瓒等传论》:“缮兵昭武,以临羣雄之隙。”
(2).显扬武威。 清 周亮工 《乱后过米澹生遁园》诗:“万马嘶昭武,将军夜控弦。”
(3).古舞名。《通典·乐一》:“ 文帝 受禪后,改 汉 《巴渝舞》《昭武舞》。”
(4). 隋 唐 时的政权名。在今 中亚 阿姆 、 锡尔 两河流域,有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寻 、 戎地 、 史 ,均为 康居 之后。其先 康王 旧居 祁连山 北 昭武城 ,被 匈奴 所破,西逾 葱岭 至两河流域,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并以 昭武 为姓,示不忘本,总称 昭武 九姓。参阅《隋书·西域传·康国》
词语解释:昭君怨  拼音:zhāo jūn yuàn
(1).琴曲名。相传为 汉 王昭君 嫁于 匈奴 后所作。《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昭君怨》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 昭君 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2).词牌名。又名《一痕沙》《宴西园》。 宋 张元干 有《昭君怨》词。
词语解释:昭美  拼音:zhāo měi
光明美好。《吕氏春秋·论人》:“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息也。”
词语解释:昭烈  拼音:zhāo liè
显赫;显著。 三国 魏 曹操 《表糜竺领嬴郡》:“偏将军 糜竺 ,素履忠贞,文武昭烈。” 姚华 《论文后编》:“然词赋之体, 韩 犹不胜,若正统於 蜀 ,则 子美 为昭烈矣。”
词语解释:昭发  拼音:zhāo fā
犹发扬。 唐 刘禹锡 《贺除虔王等表》:“特紆神筭,昭发德音。”
词语解释:昭时  拼音:zhāo shí
(1).使时代光明。《楚辞·九章·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时。”
(2).指明时。《汉书·终军传》:“宜因昭时令日,改定告元。” 颜师古 注:“昭,明也。”
词语解释:昭泰  拼音:zhāo tài
清明安泰。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宫邻昭泰,荒憬清夷。”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拂拭雾露,生见白日,踊跃昭泰,情何以胜。”
词语解释:昭灼  拼音:zhāo zhuó
(1).明显;显著。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尊贤永昭灼,孤贱长隐沦。”《旧唐书·高骈传》:“大约昭灼功勋,不大於此数者。”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爰书久昭灼,餘孽犹披猖。”
(2).光耀。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故得昭灼天汉,发挥云气。”
词语解释:昭备  拼音:zhāo bèi
显著而完备。《后汉书·庞参传》:“文武昭备,智略弘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自两 汉 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
词语解释:昭告  拼音:zhāo gào
明白地告知。《左传·成公十三年》:“昭告昊天上帝、 秦 三公、 楚 三王。”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一:“﹝ 郭子仪 ﹞谨遣上都进奏院官 傅涛 ,敢昭告於 贞懿皇后 行宫。”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野火却烧起来了!它用红色的火焰昭告世人。”
词语解释:昭章  拼音:zhāo zhāng
见“ 昭彰 ”。
词语解释:昭彰  拼音:zhāo zhāng
亦作“ 昭章 ”。
(1).昭著;显著。亦谓使彰明。《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李听神道碑》:“ 听 父子为 唐 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 清 林则徐 《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夫杀人者死,天理昭彰,无论 中国 外夷,一命总须一抵。”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这一对暴发的大总统和副总统,昭彰的报应出现了。”
(2).光耀。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章文物,皆摛锦之相连。”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昭彰帝纪,炳蔚人文。”
词语解释:昭临  拼音:zhāo lín
光临;当着。《左传·昭公二十年》:“君若惠顾先君之好,昭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遂登 之罘 ,昭临朝阳。” 唐 包佶 《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德盛昭临,迎拜巽方。”
词语解释:昭懿  拼音:zhāo yì
光明美好。《旧唐书·音乐志一》:“孝理昭懿,光被於八埏;爱敬纯深,追崇於百叶。”
词语解释:昭星  拼音:zhāo xīng
星名。《晋书·天文志中》:“填星散为五残、狱汉、大賁、昭星、絀流、旬始、蚩尤、虹蜺、击咎、黄彗。”
词语解释:昭升  拼音:zhāo shēng
显著地升闻。《书·文侯之命》:“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 孔 传:“言 文王 圣德明升于天。”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其恶能立功立事,敷闻於下,昭升於上,若兹巍巍者乎?”
词语解释:昭祀  拼音:zhāo sì
明祀。《国语·楚语下》:“从其时享,虔其宗祝,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
词语解释:昭关  拼音:zhāo guān
地名。在 安徽省 含山县 北, 小岘山 西。山势险仄,因以为关。 春秋 时为 吴 楚 界地,往来要冲。 楚 人 伍子胥 奔 吴 ,曾经此道。 宋 绍兴 中 张浚 尝因山筑城,以抗 金 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伍子胥 橐载而出 昭关 。”《水浒传》第十一回:“ 昭关 伍相 忧煎, 曹公 赤壁 火连天。”
词语解释:昭衍  拼音:zhāo yǎn
光明广布。《史记·孝武本纪》:“德星昭衍,厥维休祥。”
词语解释:昭烂  拼音:zhāo làn
(1).光明灿烂。 汉 扬雄 《甘泉赋》:“半散昭烂,粲以成章。”《后汉书·郎顗传》:“如此,则天文昭烂,星辰显列。” 唐 崔元翰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復如观太清,昭烂垂芳辰。”
(2).明显;显明。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铭》:“若古今常难,疑义错繆,前人所希论,后学所不览, 休 尽剖判剥散,幽暗昭烂。”
词语解释:昭忠  拼音:zhāo zhōng
显示忠信。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藉用可尘,昭忠难闕。”
词语解释:昭鉴  拼音:zhāo jiàn
明鉴。《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颠倒任君瞒昧做,鬼神昭鉴定无私。” 明 吴承恩 《〈申鉴〉序》:“乃宣情述思,托之简削,勒成一家之言,以垂训昭鉴焉。”阿英《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引 清 郑成功 曰:“谨谢儒服,祈先师昭鉴。”
词语解释:昭题  拼音:zhāo tí
昭示所题之碑。 唐 陈元光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昭题盟岳瀆,展墓庆重熙。”
词语解释:昭懋  拼音:zhāo mào
光明盛大。《宋史·乐志七》:“天行徐謐,皇仪昭懋。”
词语解释:昭朗  拼音:zhāo lǎng
犹明朗。 唐高宗 《册代王宏为皇太子文》:“器业英远,风鉴昭朗。” 前蜀 杜光庭 《太子为皇帝醮太乙及点金箓灯词》:“三光昭朗,四序均调。”《平山冷燕》第四回:“备中和之德,禀昭朗之灵。”
词语解释:昭文馆  拼音:zhāo wén guǎn
官署名。 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 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 ( 李弘 )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 武后 垂拱 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宋 承 唐 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 宋 程俱 《麟台故事·官联》
词语解释:昭光  拼音:zhāo guāng
使光大;发扬。 汉 扬雄 《羽猎赋》:“揖让於前,昭光振耀,蠁曶如神。”《汉书·贾山传》:“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
词语解释:昭布  拼音:zhāo bù
明白地宣布;公布。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布於公侯卿士,莫不称万岁者三。” 明 宋濂 《送吕仲善采史序》:“舖张上德,以昭布四方、垂诸无穷者,史臣之事也。” 李大钊 《再论问题与主义》:“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不可一味听信人家为他们造的谣言。”
词语解释:昭夏  拼音:zhāo xià
(1).古乐章名。九夏之一。《周礼·春官·钟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驁夏》。”
(2).比喻德行光明伟大。《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续《昭夏》,崇号諡,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 裴駰 集解:“昭,明也;夏,大也。德明大,相继封禪於 泰山 者七十有二人。”
词语解释:昭旦  拼音:zhāo dàn
(1).清明的日子。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眷是遐陬,遘此昭旦。”
(2).星名。《晋书·天文志中》:“荧惑散为昭旦、蚩尤之旗。”
词语解释:昭焯  拼音:zhāo chāo
明显;显著。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贡图传〉序》:“天瑞灿烂,王道昭焯。”
词语解释:昭洒  拼音:zhāo sǎ
洗清。《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中区咸已泰,轻生谅昭洒。” 李善 注引《说文》:“洒,涤也。”
词语解释:昭昧  拼音:zhāo mèi
明暗。犹是非。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智哉众多士,服理辨昭昧。”
词语解释:昭耀
亦作“ 昭耀 ”。 照耀。《汉书·王莽传中》:“黄气熏烝,昭燿章明。”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致满清政府电》:“其精忠义气,震烁乎天地,昭耀乎日月。”
词语解释:昭详  拼音:zhāo xiáng
明白清楚。《旧唐书·韩思复传》:“惟刑是恤,事合昭详。请付刑部集羣官议定奏裁,以符慎狱。”
词语解释:昭宫  拼音:zhāo gōng
宫殿名。相传为 周穆王 时所建。《竹书纪年》卷下:“十七年,王西征 昆仑丘 、见 西王母 。其年, 西王母 来朝,宾于 昭宫 。”
词语解释:昭见  拼音:zhāo jiàn
显现,出现。《史记·孝武本纪》:“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饗。”
明察,见察。《汉书·礼乐志》:“今学者不能昭见,但推士礼以及天子,説义又颇谬异。”《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 畅 无所昭见,与相然诺,不自知陷死罪。”
词语解释:昭亮  拼音:zhāo liàng
明亮。《宋史·乐志七》:“币之无纁,对此昭亮。”
词语解释:昭晳
光亮
共13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