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末字词组
文昌永昌隆昌吉昌宁昌韩世昌鼎昌西伯昌
会昌克昌昌昌瑞昌荣昌融昌梁昌焕阳昌
许昌蕃昌必昌逢昌富昌邓世昌披昌白昌
连昌百昌繁昌伯昌贵昌五世其昌殷昌盛昌
明昌福昌不昌延昌兴昌掊昌番昌 
寿昌阜昌炽昌归昌亿昌丰昌昏昌 
安昌遐昌纪昌寖昌肇昌光昌显昌 

词语解释:文昌  拼音:wén chāng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词语解释:文昌帝君  拼音:wén chāng dì jūn
亦称“ 文昌帝 ”。亦称“ 文昌君 ”。 即 梓潼帝君 。《明史·礼志四》:“ 梓潼帝君 者,记云:‘神姓 张 名 亚子 ,居 蜀 七曲山 ,仕 晋 战没,人为立庙。 唐 宋 屡封至 英显王 。道家谓帝命 梓潼 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 元 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热如火,福德君,庸人父母;冷如冰, 文昌帝 ,秀士宗师。” 清 袁枚 《新齐谐·七盗索命》:“今年除夕,渠之姓名将被 文昌君 送上天榜。”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 文昌帝君 之祀,不知其所始。”参见“ 梓潼帝君 ”。
词语解释:文昌省  拼音:wén chāng shěng
尚书省的别称。 宋 陆游 《寄杨济伯》诗:“昔日文昌省,频年 灧澦堆 。”参见“ 文昌臺 ”。
词语解释:会昌  拼音:huì chāng
谓会当兴盛隆昌。《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蜀 有 汶阜 之山, 江 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文选·左思〈蜀都赋〉》:“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肹饗而兴作。” 李逵 注:“昌,庆也。言天帝於此会庆建福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璽运会昌,龙图受命。”《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精感耀魄,时膺会昌。”
词语解释:许昌  拼音:xǔ chāng
中国中东部,河南省北部的城市,京广铁路经过此市,为烟草集散地,工业有卷烟、机械等,有霸陵桥、春秋楼等古迹
词语解释:连昌  拼音:lián chāng
见“ 连昌宫 ”。
词语解释:连昌宫  拼音:lián chāng gōng
宫殿名。 唐高宗 显庆 三年所建,故址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 连昌宫 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亦省称“ 连昌 ”。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之二:“山分 少室 云烟老,宫废 连昌 草木长。” 清 陈维崧 《探春慢·新正四日东华门道上同徐电发并辔作》词:“ 连昌 上锁,多少新愁,恰被宫鶯啼破。”
词语解释:明昌  拼音:míng chāng
(1). 唐 代 开元 十七年置 明昌州 ,后名 雅州 。其境 蒙山 顶之茶,香味馥郁。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十一:“客来须共醒醒看,碾尽 明昌 几角茶。”
(2).昌盛发达,昌明。《宋史·乐志七》:“佑我基命,格于明昌。”
词语解释:寿昌  拼音:shòu chāng
长寿昌盛。《晋书·穆帝纪》:“督护 戴施 获其传国璽,送之,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百僚毕贺。”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 周南 留滞古所惜, 南极老人 应寿昌。” 明 刘基 《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祝公于天,锡公寿昌。”
词语解释:安昌  拼音:ān chāng
(1).安定昌盛。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蛊》:“与福上天,天下安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无常安之家,无常治之民,得贤则安昌,失贤则危亡,自古迄今,未有不然者也。”
(2).指 汉 安昌侯 张禹 。《汉书·张禹传》:“ 河平 四年代 王商 为丞相,封 安昌侯 …… 禹 性习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 穰侯 之富, 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富有图书,贫无釵泽,不似 安昌 列后堂。”
词语解释:永昌  拼音:yǒng chāng
长久。 唐 元稹 《人道短》诗:“ 尧 舜 有圣德,天不能遣,寿命永昌。”
词语解释:克昌  拼音:kè chāng
《诗·周颂·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郑玄 笺:“ 文王 之德安及皇天……又能昌大其子孙。”后因称子孙昌大为“克昌”。《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必致休徵克昌之庆,非徒循法奉职而已。”《北史·僭伪附庸传》:“今託以大业,未见克昌之美。”《南史·齐宗室传论》:“ 有齐 宗室,唯 始安 之后克昌。”
词语解释:蕃昌  拼音:fán chāng
蕃衍昌盛。《左传·闵公元年》:“《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窃亢龙之极贵者,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 唐 韩愈 《毛颖传》:“独 中山 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明 刘基 《郁离子·螇螰》:“民物蕃昌,蛮夷嚮风。”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然而这一学派,一经 齐 国 稷下 制度的培植,它便立地蕃昌了起来。”
词语解释:百昌  拼音:bǎi chāng
指各种生物。《庄子·在宥》:“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百物也。”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三:“百昌有所自兴,八音有所自兆。”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设有人,谓 中国 人之所崇拜者,不在无形而在实体,不在一宰而在百昌,斯其信崇,即为迷妄,则敢问无形一主,何以独为正神?”
词语解释:福昌  拼音:fú chāng
福运昌隆。《宋史·天文志五》:“日有黄芒,君福昌;多黄辉,王政太平。”
词语解释:阜昌  拼音:fù chāng
(1).繁盛;昌盛。《楚辞·大招》:“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王逸 注:“阜,盛也。昌,炽也。言 楚国 ……人民炽盛,所有肥饶,乐於他国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闻王会之阜昌,知函夏之充牣。” 李善 注:“阜,盛也。”
(2).丰盛。 宋 司马光 《瞻彼南山》诗:“君子之燕,籩豆洋洋,鼎俎将将,百羞阜昌。”
词语解释:遐昌  拼音:xiá chāng
久盛不衰。 唐 陈子良 《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序:“赤眉作梗,黄屋云亡, 有嬀 之后,应运遐昌。”《宋史·乐志十五》:“重衣紫极,圣寿保遐昌。”《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桃延合康寿龄,永保富贵遐昌。”
词语解释:隆昌  拼音:lóng chāng
昌盛,兴旺发达。《新唐书·高祖纪赞》:“而其后世,或寖以隆昌,或遽以坏乱,或渐以陵迟。”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还盖庙千秋祭享,保山河万代隆昌。”
词语解释:昌昌  拼音:chāng chāng
(1).繁多貌。 唐 李商隐 《春风》诗:“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叶葱奇 疏注:“昌昌,极言众多。”
(2).纵情貌。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有是非,则必有感慨激奋,感慨激奋而居上位,有其力,则所是者依,所非者去;感慨激奋而居下位,无其力,则探吾之是非,而昌昌大言之。”
词语解释:必昌
一定光耀
词语解释:繁昌  拼音:fán chāng
(1).繁荣昌盛。《后汉书·阴识传》:“ 子方 常言‘我子孙必将彊大’,至 识 三世而遂繁昌。”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户部绩绍,传於 魏州 ,藴欝懿粹,族用繁昌。” 巴金 《醉》:“我们所看见的只有人类的繁昌,并没有个人的生亡。”
(2).茂盛。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柏再生修金箓斋词》:“其为嘉瑞,实冠古先,有以见天枝地叶之繁昌,圣寿宝图之永远。” 元 揭傒斯 《京城闲居杂言》诗之六:“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词语解释:不昌  拼音:bù chāng
不昌明;不昌盛。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臣门绪不昌。”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叹息着家运不昌,毁谤着邻居们的粗野无礼。”
词语解释:炽昌  拼音:chì chāng
(1).昌盛。 唐 刘禹锡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自 汉 涉 魏 ,益以炽昌。” 清 梅曾亮 《上方尚书书》:“窃念国家炽昌熙洽……事权之一,纲纪之肃,推校往古,无有伦比。” 汤增璧 《崇侠篇》:“罢黜百家,专崇六经,儒术炽昌,而天下靡然。”
(2).热盛。 金 王琢 《癸酉岁大热》诗:“炽昌自欲弄朱夏,骄蹇未肯官 炎农 。”
词语解释:纪昌  拼音:jì chāng
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学射于 飞卫 。尝以氂悬虱于窗牖,引弓射之,贯虱之心而氂不断。见《列子·汤问》
词语解释:吉昌  拼音:jí chāng
(1).吉祥。 汉 焦赣 《易林·恒之复》:“逃时歷舍,所之吉昌。”《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象纬吉昌,归功於朕,朕惧不敢当。”
(2).指康健无恙。《隋书·天文志中》:“故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寧。”参见“ 吉时 ”。
词语解释:吉时  拼音:jí shí
(1).吉祥的时辰;好时辰。《史记·三王世家》:“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红楼梦》第八十回:“正説着,吉时已到,请 寳玉 出去奠酒,焚化钱粮,散福。”
(2).指人健在之时。《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且卫尉年尊,两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时,不可稽留。”
词语解释:瑞昌  拼音:ruì chāng
原指 周文王 受命,丹鸟传书之事。 周文王 名 昌 ,有圣瑞,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又见赤云入於 酆 镐 ,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 昌 之符。”后以为吉祥昌盛之典。 南朝 齐 谢超宗 《北郊乐歌·隶幽乐》:“调川瑞昌,警岳祥泰。”
词语解释:逢昌  拼音:féng chāng
遭逢昌盛。《史记·天官书》:“岁星所在,五穀逢昌。其对为衝,岁乃有殃。” 张守节 正义:“言晷景岁星行不失次,则无灾异,五穀逢其昌盛。”
词语解释:伯昌  拼音:bó chāng
即 周文王 。姓 姬 ,名 昌 。 纣王 时为西方诸侯之长,号 西伯 ,故称。《楚辞·天问》:“ 伯昌 号衰,秉鞭作牧。” 王逸 注:“ 伯昌 ,谓 文王 也。”
词语解释:延昌  拼音:yán chāng
绵延昌盛。《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甲辰, 太清宫 奏:‘学士 李琪 见 玄元皇帝 乘紫云,告以国祚延昌。’”
词语解释:归昌  拼音:guī chāng
谓凤凰集鸣。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晨鸣曰发明……集鸣曰归昌。” 晋 张协 《七命》:“追逸响於八风,采奇律於归昌。” 唐 陈子昂 《洪崖子〈鸾鸟诗〉序》:“扣归昌之律,协朝阳之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桌来章 ﹞尝得一古砚,上刻云中仪凤形, 梁瑶峰 相国为之铭曰:‘…… 有嬀 之祥,其鸣归昌。’”一说,凤凰夕鸣叫“归昌”。《宋书·符瑞志中》:“﹝凤凰﹞晨鸣曰发明……夕鸣曰归昌。”
词语解释:寖昌  拼音:jìn chāng
逐渐昌盛。《汉书·董仲舒传》:“故朕垂问乎天人之应,上嘉 唐 虞 ,下悼 桀 紂 寖微寖灭寖明寖昌之道,虚心以改。”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盖词学寖昌,其机鬱勃,弗可遏矣。”
词语解释:宁昌  拼音:níng chāng
安定昌盛。《史记·天官书》:“五星同色,天下偃色,百姓寧昌。”
词语解释:荣昌  拼音:róng chāng
繁荣昌盛。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今有 刘玄德 因 襄阳 会遭厄,跳 檀溪 ,失路迷途,悮入 鹿门山 中。贫道今晚指引 玄德 荣昌之地。”
词语解释:富昌  拼音:fù chāng
富足昌盛。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 武王 望羊,是谓摄扬;盱目陈兵,天下富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此名犀犬,得之者,令家富昌。”《云笈七籤》卷二五:“此法王侯行之,夷夏率服,民人富昌。”
词语解释:贵昌  拼音:guì chāng
富贵昌盛。 唐 乐朋龟 《赐陈敬瑄太尉铁券文》:“今赐卿铁券,赦其十死,望 泰山 而立誓,指 黄河 以为盟,山无尽时,河无竭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永远贵昌,并皆如此。”
词语解释:兴昌  拼音:xīng chāng
兴起,昌盛。 汉 王充 《论衡·正说》:“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者,土地之名。 尧 以 唐侯 嗣位, 舜 从 虞 地得达, 禹 由 夏 而起, 汤 因 殷 而兴, 武王 阶 周 而伐。皆本所兴昌之地。”
词语解释:亿昌  拼音:yì chāng
众多,昌盛。 汉 焦赣 《易林·颐之渐》:“ 周 室以彊,子孙亿昌。”
词语解释:肇昌  拼音:zhào chāng
谓开始昌盛。《南齐书·芮芮虏河南氐羌传论》:“残 羌 遗种,际运肇昌,尽 陇 凭 河 ,远通南驛,据国称蕃,竝受职命。”
词语解释:韩世昌  拼音:hán shì chāng
(1897-1977)北昆演员。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十二岁在昆弋班学艺,先习弋腔武生,后习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的演法,丰富昆曲演技,以身段优美、神情逼真著称。擅演《闹学》《思凡》《痴梦》等。曾任北方昆剧院院长。
词语解释:融昌  拼音:róng chāng
光明昌盛。 明 王世贞 《〈何大复先生集〉序》:“敬皇帝朝化休而融昌,异时诸先生业文章显甚重矣。”
词语解释:邓世昌  拼音:dèng shì chāng
(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历任兵舰管带、总兵,加提督衔。在中日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虽弹尽舰伤,仍下令加速撞击敌舰吉野号,以求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词语解释:五世其昌  拼音:wǔ shì qí chāng
(1).到了第五代就昌盛。《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2).谓子孙昌盛。亦用为祝颂新婚之词。
词语解释:掊昌
聚敛贪昌
词语解释:丰昌  拼音:fēng chāng
丰足盛多。《淮南子·天文训》:“岁星之所居,五穀丰昌,其对为衝,岁乃有殃。”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昔者 高宗 、 成王 感於雊雉暴风之变,脩身自改,而享丰昌之福也。” 俞平伯 《题顾颉刚藏〈桐桥依棹录〉兼感吴下旧悰绝句》之十三:“舖面丰昌河面阔,迢迢朱塔映船来。”
词语解释:光昌  拼音:guāng chāng
(1).显扬昌盛。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墓铭辨例》:“其事本为变古,而光昌博大,转为后世宗师。”
(2).明朗;开朗。 黄远庸 《代行立法院之参政院》:“休息室气象光昌,修饰清洁。” 叶圣陶 《倪焕之》三:“ 焕之 去信的调子忽然一变,由忧郁转为光昌,信中又描写好些理想。”
词语解释:鼎昌  拼音:dǐng chāng
盛大;昌盛。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昔 嬀 道鼎昌,干羽未能戢; 姬 德昭宣,长旌犹卷舒。” 胡之骥 注:“鼎昌,盛也。”
词语解释:梁昌  拼音:liáng chāng
亦作“ 梁倡 ”。 谓处境狼狈,进退失据。《楚辞·王逸〈九思·疾世〉》:“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自注:“梁昌,陷据失所也,迷惑欲还也。”《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 俭 钦 所迫胁者,悉归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文钦 《与郭淮书》:“孤军梁昌,进退失所。”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而疏迟迂阔,不达事要,见机不作,所为无成,居己梁倡,受任不举。”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为吴兴令辞建平王笺》:“ 淹 迺梁昌,自投东极。”
词语解释:披昌  拼音:pī chāng
见“ 披猖 ”。
词语解释:披猖  拼音:pī chāng
(1).亦作“ 披昌 ”。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 谊 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 有隋 受命,鬱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 明 屠隆 《昙花记·雠邪设谤》:“前日 萧黄流 与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员良将,朝廷不能驱使,以致披猖。” 王闿运 《彭寿颐哀词》:“罢计 洛阳 ,羣寇披昌。”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甲辰之役, 日本 与 俄 争我 满洲 ,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 郭沫若 《豕蹄·贾长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
(2).溃散;失意;狼狈。《梁书·王僧辩传》:“ 上党王 陈兵见卫,欲敍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惮之情,弥以伤惻。”《北史·王晞传》:“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东周 既削弱,两 汉 更沦没。 西晋 何披猖,五胡相唐突。”《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讨贼,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诉,又为 绍荣 所隔,披猖至此。”
(3).飞扬。 唐 唐彦谦 《春深独行马上有作》诗:“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词语解释:殷昌  拼音:yīn chāng
富庶,昌盛。 汉 张衡 《东京赋》:“逮至 显宗 ,六合殷昌。” 三国 魏 曹植 《汉景帝赞》:“省役薄赋,百姓殷昌。”
词语解释:番昌  拼音:fān chāng
昌盛。《隶释·汉白石神君碑》:“子子孙孙,永永番昌。”
词语解释:昏昌  拼音:hūn chāng
瑞星名。《骈雅·释天》“瑞星也” 魏茂林 训纂引《中兴天文志》:“瑞星有十二:‘一曰景星……八曰昏昌。’”
词语解释:显昌  拼音:xiǎn chāng
显赫昌盛。 汉 贾谊 《新书·胎教》:“得贤者显昌,失贤者危亡。自古至今未有不然者也。”
词语解释:西伯昌  拼音:xī bó chāng
周文王 姬昌 。 姬昌 曾为 西伯 。《史记·伯夷列传》:“於是 伯夷 、 叔齐 闻 西伯昌 善养老,盍往归焉。”
词语解释:焕阳昌  拼音:huàn yáng chāng
传说中心神之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神鬼·心神》:“《云笈七籤》:心神名 豪邱 ,字 陵阳子明 。又,心神名 焕阳昌 ,字 道明 ,一字 光坚 。”
词语解释:白昌  拼音:bái chāng
菖蒲的一种。可入药。《管子·地员》:“其草蘄白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慢,故谓之白昌。”
词语解释:盛昌  拼音:shèng chāng
犹浩大;盛大。《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水潦盛昌, 神农 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汉 焦赣 《易林·师之节》:“日月相望,光明盛昌,三圣茂功,仁德大隆。” 清 方苞 《先天后天图说》:“泽匯东南而水潦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