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昃食 拼音:zè shí
过午进膳。谓勤于政事。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陈书·高祖纪上》:“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宫闈,具瞻遐邇。”《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朕昃食厉志,庶几治古。”词语解释:昃景 拼音:zè jǐng
谓日影西斜。景,日影。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犹復中宵不寐,殷勤多士之林;昃景忘疲,涣汗非常之辟。”词语解释:昃朓 拼音:zè tiǎo
斜缺。朓,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喻缺点、失误。《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朓。”《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太阴无昃朓之徵,丙殿有祝延之庆。”词语解释:昃日 拼音:zè rì
斜日。喻迟暮。 明 陈子龙 《拟古》诗之五:“玉颜趋昃日,岁晏常苦寒。”词语解释:昃晷 拼音:zè guǐ
过午。《旧唐书·李密传》:“平章百姓,一日万机,未晓求衣,昃晷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