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共12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旷野旷绝旷大旷放旷廓旷遗旷涂旷隔
旷望旷世旷官旷时旷莽旷僻旷浪旷费
旷然旷无旷岁旷废旷贵旷女旷济旷谧
旷怀旷代旷如旷观旷渺旷瘝旷恩旷课
旷达旷快旷平旷瞻旷林旷居旷敞旷误
旷荡旷朗旷日旷年旷仪旷夷旷淡旷败
旷劫旷度旷逸旷别旷任旷奇旷惰旷霁
旷士旷职旷阔旷奥旷抱旷旷旷样旷阙
旷古旷典旷原旷载旷爽旷适旷途旷邈
旷土旷远旷宇旷志旷迈旷廊旷迥旷额

词语解释:旷野  拼音:kuàng yě
(1).空阔的原野。《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唐 王昌龄 《长歌行》:“旷野饶悲风,颼颼黄蒿草。” 明 刘基 《如梦令》词:“旷野寂无人,漠漠淡烟荒楚。”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她就一个人走到学校附近的旷野里,一边散步一边唱起歌来。”
(2).腹之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腹》:“《黄庭经》:‘腹为玉池。’注:‘腹为旷野。’”
词语解释:旷望  拼音:kuàng wàng
极目眺望,远望。《文选·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李善 注引《广雅》:“旷,远也。” 吕延济 注:“言远尽见高深也。” 唐 李白 《送魏万还王屋》诗:“岧嶤四荒外,旷望羣川会。” 元 赵孟頫 《东郊》诗:“旷望得所怀,欣然消我忧。”
词语解释:旷然  拼音:kuàng rán
(1).豁达。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新唐书·柳浑传》:“免后数日,置酒召故人出游,酣肆乃还,旷然无黜免意。”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所贵烈士心,旷然自超卓。”
(2).形容豁然通晓。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恒》:“魂微惙惙,行纊听絶。旷然大通,復更生活。”《后汉书·申屠刚传》:“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朕亲自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矇。”
(3).宽宏貌。《后汉书·度尚传》:“狱吏谓 盘 曰:‘天恩旷然而君不出,可乎?’”《新唐书·郭虔瓘传》:“昔 相如 能詘 廉颇 , 寇恂 不吝 贾復 ,宜各旷然,终承朕命。”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若陛下忘其亲讐,旷然受之,惟才是用,塞谗毁路,其谁敢不竭忠以闻上乎?”
(4).虚空貌。《云笈七籤》卷六十:“至此常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浄。”
(5).开阔貌。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朝入 譙郡 界,旷然消人忧。”《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尝有一人,悮坠穴中……乃缘穴而行,可十许日,忽旷然见明。” 清 恽敬 《游通天岩记》:“过主巖,巖益盘盘然,南折而西,有岫出巖背,旷然也,曰:‘忘归巖’。”
词语解释:旷怀  拼音:kuàng huái
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词语解释:旷达  拼音:kuàng dá
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谓之旷达。” 宋 叶适 《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沉灿若 ﹞是 嘉兴 有名才子,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 是那么旷达的人,为什么一说到子女便那么伤心?”
词语解释:旷荡  拼音:kuàng dàng
亦作“ 旷盪 ”。
(1).辽阔;宽广。 汉 张衡 《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嶇。”《文选·王褒〈洞箫赋〉》:“弥望儻莽,联延旷盪。” 李善 注:“儻莽、旷盪,宽广之貌。” 明 唐寅 《山坡羊》曲:“烟波旷荡,旷荡鳞鸿杳。” 萧红 《最后的一星期》:“空了!在屋子里边走起来很旷荡。”
(2).浩荡,广大。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 前蜀 杜光庭 《众修三元醮词》:“俱承旷荡之恩,各遂逍遥之性。” 清 魏源 《军储篇一》:“自古旷荡之仁,可行於 文 景 ,不可行於 宣 元 之世。”
(3).指宽宏的恩德。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遭国颠沛,无节可纪,虽蒙旷盪,臣独何颜?”
(4).宽宥,从宽论处。《宋书·薛安都传》:“四方阻逆,无战不禽,主上皆加以旷荡,即其才用。”《陈书·华皎传》:“其贼主帅节将,竝许开恩出首,一同旷荡。”《旧唐书·柳奭传》:“ 神龙 初, 则天 遗制,与 褚遂良 、 韩瑗 等并还官爵,子孙亲属当时缘坐者,咸从旷荡。”
(5).旷达。 宋 叶适 《超然堂》诗:“每怜 庄周 《齐物论》,遣词旷荡违经律。” 明 王阳明 《答舒国用书》:“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曹丕 居太子尊位,旷荡不拘礼法。”
词语解释:旷劫  拼音:kuàng jié
佛教语。久远之劫;过去的极长时间。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闭情开照,期神旷劫,以长其心,推而远之也。”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序》:“独出旷劫,导开横流。” 王琦 注:“旷劫,谓久远之劫也。”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此女剑法亦深造而深悟,兼有侠骨,斯人真旷劫难逢者矣。”
词语解释:旷士  拼音:kuàng shì
胸襟开阔之士。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旷士怀。” 宋 陈师道 《还里》诗:“旷士爱吾庐,游子悲故乡。” 明 李东阳 《后登舟赋》:“旷士忘形,达人知命。”
词语解释:旷古  拼音:kuàng gǔ
(1).远古;往昔。《梁书·袁昂传》:“臣之所荷,旷古不书;臣之死所,未知何地。”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张易之 为母 阿臧 造七宝帐,金银、珠玉、宝贝之类,罔不毕萃,旷古以来,未曾闻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延郡 素无竹,此(竹化石)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耶?”
(2).空前;从古至今。《北齐书·赵彦深传》:“ 彦深 小心恭慎,旷古絶伦。”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庆拜洛表》:“陛下郊祭旻天,总受羣瑞,神灵庆戴,万福攸宜。斯实旷古莫闻,于今始见。” 明 沉鲸 《双珠记·赴婚遇兄》:“因寓诗而成夫妇之礼,因行礼而合兄妹之情,旷古奇逢,於今罕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八:“她诉的……许许多多的事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真是旷古未闻。”
词语解释:旷土  拼音:kuàng tǔ
荒芜的土地。《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六》:“ 邓 、 唐 、 随 、 郢 诸州,多有旷土。”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渰在邑西北十餘里,潦溢旱缩,不障不陂,弃为旷土,久不可艾。” 刘师培 《悲佃篇》:“收田之策有六:一曰清官地,二曰辟旷土……六曰买田。”
词语解释:旷绝  拼音:kuàng jué
(1).空缺;断绝。《吕氏春秋·开春》:“ 周厉 之难,天子旷絶,而天下皆来谓矣。” 高诱 注:“难, 厉王 流于 彘 也。 周 无天子十一年,故曰旷絶也。”《史记·孝武本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礼。”《隋书·经籍志二》:“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自史官旷絶,其道废坏。”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晋 令有‘覆逴’,而 唐 人谓检察试探为‘覆坼’,此竝旷絶千年,或数百稔,不见於文辞久矣。”
(2).从来没有;绝无仅有。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文攀 渊 卿 ,史类 迁 固 ……乃上代而少双,故叔世而旷絶。”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之二:“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禁苑用舆》:“宰臣 严分宜 ,以衰老得赐腰舆。至八十再赐肩舆,为古今旷絶之典。”
(3).僻远;荒僻。 元 揭傒斯 《赠项链》诗:“ 燕 赵 虽旷絶,倐忽一往还。”《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东胜 而外,土平衍,敌来,一骑不能隐, 明 初守之,后以旷絶内徙。”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五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覲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於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絶之区也明甚。”
词语解释:旷世  拼音:kuàng shì
(1).谓久历年代。 汉 张衡 《东京赋》:“蓂荚为难蒔也,故旷世而不覿。”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治平百年,顽民殄絶,众心咸安,此乃旷世难成之业。” 王国维 《文学小言》七:“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此 屈子 、 渊明 、 子美 、 子瞻 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2).绝代;空前。《后汉书·蔡邕传》:“ 马日磾 驰往谓 允 曰:‘ 伯喈 旷世逸才,多识 汉 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 淳熙 登号之三年,朝廷举行旷世之典。”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二节:“夫 拿破仑 旷世之名将也,苟授以旗緑之惰兵,则不能敌黑蛮。”
词语解释:旷无  拼音:kuàng wú
犹绝无。《新唐书·郑从谠传》:“以 彦球 本善意,且才可任,释不问,而付以兵,旷无餘猜,故得其死力。”
词语解释:旷代  拼音:kuàng dài
(1).久历年代。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高勋之臣,旷代而一。” 唐 白居易 《〈驺虞画赞〉序》:“予爱其外猛而威,内仁而信,又嗟旷代不覿,引笔赞之。”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惟是登封大典,旷代希逢。”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陛下为忠臣亲拟祭文,实旷代未有之殊恩。”
(2).空前;绝代。 南朝 宋 谢灵运 《伤己赋》:“丁旷代之渥惠,遭谬眷於君子。” 宋 无名氏 《鬼董》卷一:“﹝ 章翰 ﹞有爱妾曰 裴六郎 者,容范旷代。”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老爷旷代奇才,名闻荒裔。” 郭沫若 《喜闻攀上珠穆朗玛峰》诗:“英雄肝胆夷天险,集体精神旷代功。”
词语解释:旷快  拼音:kuàng kuài
(1).犹畅快。舒适快意。 宋 苏舜钦 《赠释秘演》诗:“开春余行可同载,相与旷快观沧溟。” 宋 陆游 《湖州常照院记》:“游息临眺……莫不极思致区处之妙,而西巖尤为胜絶旷快之地。”
(2).指舒适快意的环境。 宋 陆游 《醉书秦望山石壁》诗:“行穷 禹 跡亦安往,聊借旷快洗我胸。”
词语解释:旷朗  拼音:kuàng lǎng
(1).开阔明亮。 晋 张协 《七命》:“天清泠而无霞,野旷朗而无尘。” 唐 李华 《灵涛赞》:“凄清阴渰,旷朗阳晞。”《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 薛姑娘 的屋子不是?’”
(2).开朗。《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於是散髮解带,盘旋巖上,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词语解释:旷度  拼音:kuàng dù
犹大度。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志宏材。” 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旷度逢知晚,高才处下难。”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老爷旷度超然,必能自遣,不至苦楚。”
词语解释:旷职  拼音:kuàng zhí
(1).旷废职守。《汉书·元后传》:“臣久病连年,数出在外,旷职素餐。” 颜师古 注:“空废职任,徒受禄秩也。”《宣和遗事》前集:“事有当言而不言,臣为旷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煤驼御史》:“ 宪皇帝 时,求諫甚切,凡 满 汉 科道皆令轮班奏事,如旷职者,立加罢斥。”
(2).今指工作人员不请假而缺勤。
(3).空缺职位。《宋书·良吏传·杜慧度》:“ 瑗 卒,府州纲佐以 交 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 慧度 行州府事,辞不就。”《周书·薛端传》:“设官分职,本康时务,苟非其人,不如旷职。”
词语解释:旷典  拼音:kuàng diǎn
(1).前所未有的典制。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国朝自外拜相者, 文潞公 、 韩康公 、 章子厚 ,近年 陈原公 ,亦旷典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定恩骑尉》:“凡阵亡人员,其封爵袭替者,皆赏给恩骑尉,以世其家,真旷典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迨 嘉庆 二十五年,始将到配未及三年人犯一体查办,尤为旷典。”
(2).稀世盛典。《宋史·乐志五》:“ 至道 始册皇太子,有司言:‘太子受册,宜奏《正始之乐》。’百年旷典,至是举行,中外胥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日皇上陞殿,真乃旷典!”
词语解释:旷远  拼音:kuàng yuǎn
(1).犹远离。《战国策·赵策三》:“夫 兰离 石祁 之地,旷远於 赵 ,而近於大国。”
(2).辽阔。《后汉书·侯霸传》:“县界旷远,滨带江湖,而亡命者多为寇盗。”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秋天旷远,古木萧疎。”《花月痕》第六回:“ 小岑 、 剑秋 陪着 荷生 一船,一会荡入水心,遥望着旷远芊绵,水烟凝碧。”
(3).久远。《史记·封禅书》:“厥旷远者千有餘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闕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宋书·律历志上》:“虽 伶 夔 旷远,至音难精,犹宜仪刑古昔,以求厥衷。” 清 薛福成 《〈合肥苏氏族谱〉序》:“攀追先民於旷远之世,於实无徵,於义无取。”
(4).豁达,心胸开阔。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公为人夷雅旷远。”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三:“﹝他﹞说这样的话,自然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旷远。”
(5).指文艺作品的意境开阔超逸。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 东坡 《眉石砚》《醉道士石》等篇,可谓横放而旷远,然亦未尝去题也。”
词语解释:旷大  拼音:kuàng dà
(1).宽宏。《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2).广大;宽阔。 何其芳 《画梦录·墓》:“翠岩的横屏环拥出旷大的草地。” 萧军 《羊·职业》:“衣袋里本来就空着的,这时候好像更旷大一点。”
词语解释:旷官  拼音:kuàng guān
(1).空居官位。指不称职。语出《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孔 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北史·张普惠传》:“若不言所难言,諫所难諫,便是唯唯,旷官尸禄。”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荣饯》:“衔朝命任重非才,惧庸劣旷官多誚。”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弄参军》:“近制州县参军……悉以旷官败事、违戾政教者为之。”
(2).空着职位。《后汉书·独行传·李业》:“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於今七年。”《魏书·高允传》:“乃旷官以待之,悬爵以縻之。”
词语解释:旷岁  拼音:kuàng suì
经年;长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虽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昔 婆罗门 兄弟,欲图如来,初成佛像,旷岁无人应召。”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公在家时,惟以朔望日謁郡守,他官府旷岁不到,殊不识其处。”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 慧远 ﹞慨其道缺,乃令弟子 法净 、 法领 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
词语解释:旷如  拼音:kuàng rú
开阔貌。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清 朱仕琇 《髻亭记》:“登斯峰者,入之奥如,出之旷如。”
词语解释:旷平  拼音:kuàng píng
宽广平坦。 宋 苏轼 《宿海会寺》诗:“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
词语解释:旷日  拼音:kuàng rì
(1).历时。《汉书·贾山传》:“﹝ 秦 ﹞为 阿房 之殿……使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
(2).耗费时日。《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獘之兵,顿之 燕 坚城之下……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 燕 不服, 齐 必距境以自彊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旷日若彼,用力若此,岂非深固根蔕不拔之道乎?” 元 黄溍 《晚晴》诗:“旷日固所虞,聊兹息营营。”
(3).犹终日。《淮南子·原道训》:“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
(4).空缺的时候。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读书法》:“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録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词语解释:旷逸  拼音:kuàng yì
(1).谓心胸开阔,性情超脱。《宋史·隐逸传上·李渎》:“﹝ 瀆 ﹞旷逸自居,恬智交养。” 清 沉秉钰 《〈香畹楼忆语〉跋》:“﹝ 王仲瞿 ﹞旷逸不羈,有宇宙蘧庐之意。” 李大钊 《青春》:“非基督教徒,则于现世旷逸自遣,来世之苦,非所辞也。”
(2).指文学艺术风格的旷放、超逸。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古诗轨辙殊多……有以高閒、旷逸、清远、玄妙为宗者,六朝则 陶 , 唐 则 王 、 孟 、 常 、 储 、 韦 、 柳 。” 郑振铎 《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 黄公望 的山水苍凉, 吴镇 的景色旷逸。”
(3).远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 杜陵 《咏鸥》……末言海鸥之旷逸清影,翛然不为泥滓所染,非浦鸥所能及。”
词语解释:旷阔  拼音:kuàng kuò
空旷;开阔。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惟高处旷阔,则易于生寒耳。”《红楼梦》第一○八回:“因园子接连 尤氏 、 惜春 住宅,太觉旷阔无人,遂将 包勇 罚看荒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草间车辙,直行远出,有如川流--旷阔的村路一变而成‘流水道’影。”
词语解释:旷原  拼音:kuàng yuán
广阔的原野。《穆天子传》卷四:“自 西王母 之邦,北至於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羽,千有九百里。 宗周 至於西北大旷原,万四千里。” 郭璞 注引《山海经》:“羣鸟所集泽有两处,一方百里,一方千里,即此大旷原也。”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 閬风 入辙跡,旷原延冥搜。” 杨伦 笺注:“以 周穆 为比,取讽荒游。”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记怀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歷不见,终死旷原。”
词语解释:旷宇  拼音:kuàng yǔ
(1).广大的原野;广阔的天地。《楚辞·招魂》:“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王逸 注:“旷,大也;宇,野也。” 宋 朱熹 《挽汪端明》诗之二:“旷宇元无际,孤标自不羣。” 何其芳 《忆昔》诗:“烈火高烧惊旷宇,奈何我独告西旋!”
(2).宽广的胸怀。《三国志·吴志·虞翻陆绩等传论》:“ 虞翻 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 权 不能容,非旷宇也。”
词语解释:旷放  拼音:kuàng fàng
犹言旷达不羁。语出《晋书·向秀传》:“﹝ 秀 ﹞作《思旧赋》云:‘ 嵇 意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范鲁公 戒子孙诗,其略曰:‘……戒尔勿旷放,旷放非端士。’”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 吉 生 如愚 , 山左 人,故家子也,性旷放。”
词语解释:旷时  拼音:kuàng shí
(1).拖延时日。《旧唐书·李晟传》:“儻寇贼未灭,宿兵旷时,人废耕桑,又无储蓄,非防微制胜之术也。”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 朱公 之在 建安 ,接牘续简无旷时。”
(2).犹费时。 唐 颜真卿 《唐开府仪同三司宋公神道碑铭》:“年十六七时,或读《易》,旷时不精。”
词语解释:旷废  拼音:kuàng fèi
(1).废弛;荒废。《汉书·孔光传》:“百官羣职旷废,姦轨放纵,盗贼并起。” 宋 叶适 《与赵丞相书》:“他日之法令事功,疎拙旷废,将有面墙之羞,以辜朝廷器使之意。”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所以使田无旷废。”
(2).指废弛之事。 宋 曾巩 《礼部制》:“创制之初,明纲纪,兴旷废,惟知其要乃能图其详。”《宋史·礼志一》:“ 太宗 尚儒雅,勤於政事,修明典章,大抵旷废举矣。”
(3).犹耗费,浪费。 胡适 《这一周》第二三则:“如果今回制宪又要从头逐条讨论起,那就要旷废许多时日了。”
词语解释:旷观  拼音:kuàng guān
(1).纵观。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吾旷观乎宇宙兮,等万古于一沤。” 严复 《主客平议》:“旷观千古,横览五洲。”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旷观古今来之文学名家,莫不战理欲之机关,荷乾坤之钟毓。”
(2).广阔的见识。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当时学者惟以师説为宗,小有异同,便不相附,非如后人之忌狭隘、喜宽容,恶门户、矜旷观也。”
词语解释:旷瞻  拼音:kuàng zhān
远望。《文选·左思〈吴都赋〉》:“旷瞻迢递,迥眺冥蒙。” 张铣 注:“旷瞻、迥眺,皆远望也。” 清 邵潜 《寄陈仲醇徵君》诗:“旷瞻幽人居,山川杳难越。”
词语解释:旷年  拼音:kuàng nián
多年,长年。《公羊传·闵公二年》:“ 庄公 死, 子般 弑, 閔公 弑,比三君死,旷年无君。”《新唐书·郭正一传》:“ 吐番 旷年梗寇,师数出,坐费粮貲。”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圣人则旷年累世而后一遇其人而得为之,大约圣、哲之号多於死后公推焉。”
词语解释:旷别  拼音:kuàng bié
阔别,久别。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之二:“一日不见,比一日於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词语解释:旷奥  拼音:kuàng ào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鬱,廖廓悠长,则於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迴合,则於奥宜。”后以“旷奥”形容名山胜迹的开阔和幽深。 清 恽敬 《游庐山后记》:“自 白鹿洞 西至 栗里 ,皆在 庐山 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
词语解释:旷载  拼音:kuàng zǎi
犹长年,多年。《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暨乎王略亏頽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六籍泯玷。”《魏书·拓拔英传》:“此则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此而不乘,将欲何待。”
词语解释:旷志  拼音:kuàng zhì
(1).旷达的志趣。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拘情病幽鬱,旷志寄高爽。”
(2).舒畅胸怀。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贾氏园池》:“园囿一也,有藏歌贮舞,流连光景者;有旷志怡神,蜉蝣尘外者。”
词语解释:旷廓  拼音:kuàng kuò
(1).宽广。《晋书·孔坦传》:“我后之仁,大赦旷廓,唯 季龙 是讨。”
(2).犹空廓。 唐 白居易 《和微之〈知非〉》:“不如学禪定,中有甚深味。旷廓了如空,澄凝胜於睡。”
词语解释:旷莽  拼音:kuàng mǎng
亦作“ 旷漭 ”。
(1).空阔而苍茫。 唐 元结 《引极·思元极》诗:“天旷漭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 圣祖 以其旷莽辽隔费转输……遂画 阿尔泰山 以西至 伊犁 捐俾游牧,復成西域大部落。” 郭沫若 《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譬如我们看海的时候,只看汪洋旷莽的海面便不禁振臂激赞。”
(2).旷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子归,宜急措置,夜於村外旷莽中,呼舅名焚之,此案可结也。”
词语解释:旷贵  拼音:kuàng guì
谓居高位而才德不称。《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 阳平 之 王 多有材能,好事慕名,其势尤盛,旷贵最久。” 颜师古 注:“言居非其位,是为旷官,故云旷贵。” 唐 权德舆 《送当途马少府赴官序》:“嬉春感秋,觴酌吟啸,视豪游旷贵者傲如也。”
词语解释:旷渺  拼音:kuàng miǎo
辽阔渺茫。 宋 梅尧臣 《阻风宿大信口》诗:“是时昴毕中,旷渺天地虚。” 郭沫若 《星空·海上》:“旷渺无际的光波!旷渺无际的海洋!大海平铺,大船直往。”
词语解释:旷林  拼音:kuàng lín
深林。《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居於旷林,不相能也。” 洪亮吉 诂:“ 贾逵 云:‘旷,大也。’按, 杜 注:‘旷林,地闕。’盖不从 贾 义。今考 李善 《文选注》引作‘旷壄’,则足证 贾 义为长也。”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逯钦立 校注:“旷林,深林。”
词语解释:旷仪  拼音:kuàng yí
空前的典礼。 宋 陆游 《贺明堂表》:“农扈屡丰,协气方流於绵宇;合宫大享,旷仪遂举於中天。”
词语解释:旷任  拼音:kuàng rèn
出缺。 北魏 《元茂墓志》:“又 陈留 旷任,紆君蹔抚。”
词语解释:旷抱  拼音:kuàng bào
宽广的心胸。 宋 张友正 《歙州披云亭记》:“笼 吴 楚 之封境,领江湖之气象,有足廓虚怀而攄旷抱矣。”
词语解释:旷爽  拼音:kuàng shuǎng
(1).宽阔而爽亮。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石屋烟霞二洞》:“窃谓 石屋 之旷爽,虽胜 烟霞 ,而幽奇逊之。”
(2).谓心胸开阔。 清 程羽文 《鸳鸯牒》:“ 李清照 旷爽超越,播迁以还,貽羞牙侩。”
词语解释:旷迈  拼音:kuàng mài
旷放豪迈。《新唐书·马周传》:“﹝ 周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词语解释:旷遗  拼音:kuàng yí
疏忽,失误。 前蜀 杜光庭 《宴设使宗汝九耀醮词》:“慎行谨身,敢忘惕励?运心属念,尚虑旷遗。” 宋 王禹偁 《黄州谢上表》:“谨当勤求人瘼,遵奉詔条,窒塞 嚣 讼之民,束缚憸猾之吏,敢言课最,庶免旷遗。”
词语解释:旷僻
空阔而偏僻
词语解释:旷女  拼音:kuàng nǚ
无夫的成年女子。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内聚旷女,外多鰥男。”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一:“ 唐 制益纷华,诸陵锁嬪御。旷女日哀吟,於先亦奚补。”
词语解释:旷瘝  拼音:kuàng guān
(1).《书·冏命》:“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 蔡沉 集传:“言不于其人之善,而惟以货贿为善,则是旷厥官。”后以“旷瘝”指旷废职守。 宋 叶适 《除淮东总领谢表》:“必吝出纳,是为有司之常;苟逃旷瘝,终返腐儒之旧。”《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粉饰文具,循默不言者,则罢黜之。庶言官知警,不至旷瘝。”
(2).指旷职之官吏。 明 徐渭 《旱甚久不应祷再追前韵》:“玩愒如不闻,旷瘝秉何义。”
词语解释:旷居  拼音:kuàng jū
单身独居。 唐 裴铏 《传奇·封陟》:“姝长吁曰:‘我所以恳恳者,为是青牛道士之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
词语解释:旷夷  拼音:kuàng yí
旷达坦荡。《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知章 ﹞性旷夷,善谭説。”
词语解释:旷奇  拼音:kuàng qí
旷世少有。 宋 欧阳修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诗:“ 次公 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词语解释:旷旷  拼音:kuàng kuàng
(1).广大貌。《淮南子·缪称训》:“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 汉 枚乘 《七发》:“浩瀇瀁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2).光明貌;明亮貌。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扫净豁旷旷,骋遥略苹苹。”
(3).犹坦坦。泰然自得貌。 清 戴名世 《涛山先生诗序》:“饮一觴得一句焉,吾醉而诗已就,而旷旷然,而熙熙然,而无所介其怀也。”
词语解释:旷适  拼音:kuàng shì
旷达闲适。《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得 裴度 午桥庄 ,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觴咏其间,意甚旷适。”
词语解释:旷廊
空旷;空阔
词语解释:旷涂  拼音:kuàng tú
亦作“ 旷途 ”。
(1).犹大道。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竞入流俗之险路,讳陟佛法之旷涂,何如其智也!”
(2).远路,长途。 南朝 宋 何承天 《鼓吹铙歌·朱路篇》:“雄戟闢旷涂,班剑翼高车。”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
词语解释:旷浪  拼音:kuàng làng
犹放纵,不受拘束。 元 曹绍 《安雅堂酒令·苏晋长斋》:“ 苏子 虽旷浪,长斋绣佛前。醉中诚可笑,往往爱逃禪。”
词语解释:旷济  拼音:kuàng jì
(1).谓使天下百姓受其益惠。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含弘旷济,虚己受物……终於负败。盖难分之十也。”
(2).佛教语。指普渡众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元高》:“使者诣 高 ,卑辞逊谢,请 高 还邑。 高 既旷济为怀,忘忿赴命。”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旷济众品,为天人之师。”
词语解释:旷恩  拼音:kuàng ēn
犹大恩。 宋 邓润甫 《元丰立皇太子赦文》:“宜覃旷恩,徧暨羣品。”《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今因南郊大礼,宜推旷恩,以示绥怀之意。”
词语解释:旷敞  拼音:kuàng chǎng
开阔,宽敞。 梁启超 《治始于道路说》:“入其鄙而旷敞夷达,隧轨修洁……可谓开化之国也。”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雾﹞上面已经稀薄,显出无比的旷敞,空无所有。”
词语解释:旷淡  拼音:kuàng dàn
旷达而淡泊。《晋书·王述传》:“ 怀祖 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 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襟灵之旷淡,骨肉之敦爱……皆布在章句中。”《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王摩詰 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
词语解释:旷惰  拼音:kuàng duò
犹疏懒。 宋 苏洵 《审势》:“官吏旷惰,职废不举。”
词语解释:旷样  拼音:kuàng yàng
见“ 旷瀁 ”。
词语解释:旷瀁  拼音:kuàng yǎng
亦作“ 旷样 ”。 水深广无涯际貌。 唐 苏源明 《秋夜小洞庭离燕诗》序:“﹝舟﹞入 小洞庭 ,迟夷彷徨,眇缅旷样。”参见“ 瀇瀁 ”。
词语解释:瀇瀁  拼音:wǎng yǎng
水深广无涯貌。 汉 枚乘 《七发》:“浩瀇瀁兮,慌旷旷兮。”《淮南子·览冥训》:“潦水不泄,瀇瀁极望。”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拟 崑 閬 之鬱岪,侔沧溟之瀇瀁。”
词语解释:旷途  拼音:kuàng tú
见“ 旷涂 ”。
词语解释:旷涂  拼音:kuàng tú
亦作“ 旷途 ”。
(1).犹大道。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竞入流俗之险路,讳陟佛法之旷涂,何如其智也!”
(2).远路,长途。 南朝 宋 何承天 《鼓吹铙歌·朱路篇》:“雄戟闢旷涂,班剑翼高车。”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
词语解释:旷迥  拼音:kuàng jiǒng
(1).遥远之处。
(2).指遥远。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天台山本称南岳》:“﹝ 天台 ﹞所以不列於五岳、闕载於帝典者,以其所立幽奥,其路旷迥。”
(3).幽远。 明 徐渭 《书夏珪山水卷》:“观 夏珪 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
词语解释:旷隔  拼音:kuàng gé
远隔。 晋 傅玄 《拟〈四愁诗〉》之三:“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
词语解释:旷费  拼音:kuàng fèi
浪费。如:旷费时光。
词语解释:旷谧  拼音:kuàng mì
空旷寂静。《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齐 王融 《出家善门颂》:“道场旷謐,禪逕闲清。”
词语解释:旷课  拼音:kuàng kè
(1).耽误授课。 沙汀 《困兽记》十一:“他原想再看护 孟瑜 几天……但是 孟瑜 不肯答应,担心旷课久了他会遭到非难。”
(2).指学生未请假而擅自缺课。《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班上的高材生 明珠 竟然旷课了。”
词语解释:旷误  拼音:kuàng wù
疏忽;耽误。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因办釐而旷误职守,既恐莫肃官常;因办釐而儕伍商民,更觉有乖治体。”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遇有军务,羽檄飞驰,又必增设驛马,公家之费累万盈千,而积弊所丛,时虞旷误。”
词语解释:旷败  拼音:kuàng bài
失败;失误。《宋史·陈韡传》:“帝称其平寇功, 韡 顿首言曰:‘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 宋 苏辙 《辞御史中丞札子》:“﹝臣﹞常恐才小责重,一有旷败,孤负圣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求人之际,但信其言而用之;有所旷败,亦如其言而坐之。”
词语解释:旷霁  拼音:kuàng jì
指天空辽阔而晴朗。 明 徐渭 《牡丹赋》:“天宇旷霽兮丝游,景物招人而事起。”
词语解释:旷阙  拼音:kuàng quē
(1).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 《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
(2).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黄远庸 《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词语解释:旷邈  拼音:kuàng miǎo
(1).辽阔。 唐 杨炯 《庭菊赋》:“佇闲庭之旷邈,对凉菊之扶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亭﹞东南俯临极浦,备烟波旷邈之趣。”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一》:“大海旷邈无垠,陆则有物产有城池……故陆路为天下所必争。”
(2).辽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兄旷邈无家,我夙夜代筹久矣。行当为君谋一佳耦。”
词语解释:旷额  拼音:kuàng é
空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查倒毙》:“﹝马﹞倒毙不宜多报……多报则必有旷额之补解,买补之申明。”
共12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