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旱魃 拼音:hàn bá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词语解释:旱气 拼音:hàn qì
干旱的气候;旱灾。《汉书·食货志上》:“恐生旱气,民被其灾。” 唐 韩愈 《贺雨表》:“青天湛然,旱气转甚。” 宋 司马光 《豢龙庙祈雨文》:“旱气消除,化为丰登。”词语解释:旱暵 拼音:hàn hàn
亦作“ 旱熯 ”。 不雨干热。《周礼·地官·舞师》:“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唐 柳宗元 《王京兆贺雨表三》:“伏惟皇帝陛下言为神化,动合天心,未成旱暵之虞,已积忧勤之虑。” 宋 王禹偁 《和杨遂贺雨》:“且慰旱熯人,偶与天雨会。”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词语解释:旱地 拼音:hàn dì
(1).陆地。《水浒传》第七九回:“旱地上分三队军马接应。”《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真人面前不説假话,旱地上打不得拍浮。”
(2).指内陆地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凡外国人技艺精巧,国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3).旱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只有合作化才能抵抗天灾》:“旱地改的水田花工多,涝田用工少,就要搭开,减少队与队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词语解释:旱年 拼音:hàn nián
雨量稀少的年景词语解释:旱田 拼音:hàn tián
(1).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定额包工和评工计分》:“前进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位于旱田杂谷地区。”
(2).主要依靠雨水才能插秧的稻田。亦指浇不上水的耕地。词语解释:旱涝 拼音:hàn lào
旱灾和涝灾。亦泛指自然灾害。《红楼梦》第五三回:“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如:旱涝保收。词语解释:旱云 拼音:hàn yún
干云,不能致雨的云。《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 宋 王安石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宋 朱淑真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诗:“旱云万迭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词语解释:旱麓 拼音:hàn lù
(1).《诗·大雅》篇名。颂扬 周 自 后稷 、 公刘 以来,后人承其事业,享受福禄。 旱 ,山名。 宋 苏轼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归来煮瓠叶,弟子歌《旱麓》。”
(2).干旱的山脚。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慧力感通,故旱麓泉涌;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词语解释:旱雷 拼音:hàn léi
(1).旱天雷,晴天里的雷。其声特别响亮。《太平御览》卷四八九引 晋 裴启 《语林》:“有人诣 谢公 别, 谢公 流涕,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向客殊自密云。’ 谢公 曰:‘非徒密云,乃自旱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一言甫毕,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復可闻言笑。” 高缨 《达吉和她的父亲》:“更想不到衰弱的 任老汉 竟也会暴跳起来,他用旱雷似的声音大叫。”
(2).指地雷。 严复 《救亡决论》:“不讲光、电、气、水,又何能为伏桩旱雷与通语探敌诸事也哉?”词语解释:旱莲 拼音:hàn lián
药草名。有两种,苗似旋覆而花白细者为鳢肠,花黄紫而结房如莲房者为小连翘。都可入药。 北周 庾信 《和回文诗》:“旱莲生竭鑊,嫩菊养秋邻。”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鳢肠》。词语解释:旱灾 拼音:hàn zāi
亦作“ 旱菑 ”。 由于长期没有雨或少雨而又缺乏灌溉,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或使作物枯死,造成大量减产的灾害。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田汉 《芦沟桥》第四幕:“这几年像 黄河 、 扬子江 的大水, 陕西 、 四川 的旱灾,一死就是好几万,甭说过去打内战了。”词语解释:旱干 拼音:hàn gān
干旱。《孟子·尽心下》:“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宋 曾巩 《襄州岳庙祈雨文》:“自秋不雨,方冬尚温,麦田苦於旱乾。” 鲁迅 《野草·一觉》:“草木在旱干的沙漠中间,拚命伸长他的根。”词语解释:旱歉 拼音:hàn qiàn
旱荒。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比年旱歉,先圣忧人。”词语解释:旱荒 拼音:hàn huāng
干旱灾荒。 鲁迅 《花边文学·迎神和咬人》:“报载 馀姚 的某乡,农民们因为旱荒,迎神求雨,看客有带帽的,便用刀棒乱打他一通。”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如果今年真的旱荒了,怎么办?”词语解释:旱熯 拼音:hàn hàn
见“ 旱暵 ”。
词语解释:旱暵 拼音:hàn hàn
亦作“ 旱熯 ”。 不雨干热。《周礼·地官·舞师》:“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唐 柳宗元 《王京兆贺雨表三》:“伏惟皇帝陛下言为神化,动合天心,未成旱暵之虞,已积忧勤之虑。” 宋 王禹偁 《和杨遂贺雨》:“且慰旱熯人,偶与天雨会。”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词语解释:旱海 拼音:hàn hǎi
(1). 宋 代自今 甘肃省 环县 北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 灵武县 一带,干旱多沙,俗称“旱海”。《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冯暉 引兵过 旱海 ,至 辉德 。” 胡三省 注引 赵珣 《聚米图经》:“ 盐 、 夏 、 清远军 间,并係沙磧,俗谓之旱海。”
(2).泛指沙漠。 明 何景明 《述归赋》:“北旱海之烂灼兮,西太素之积阴。”《花城》1981年第2期:“汽车在号称八百里旱海的 科尔沁 东部大草原向西飞奔。”词语解释:旱作 拼音:hàn zuò
不灌溉而进行的耕作词语解释:旱虐 拼音:hàn nüè
犹旱灾。 唐 韩愈 《祭竹林神文》:“人又无罪,何为造兹旱虐以罚也?”词语解释:旱藕 拼音:hàn ǒu
药草名。又名王孙、牡蒙。根茎供药用,有补气、祛寒湿等作用。《新唐书·方技传·姜抚》:“ 终南山 有旱藕。”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王孙》。词语解释:旱船 拼音:hàn chuán
(1).指民间艺术“跑旱船”。其历史悠久, 唐 代已流行。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鬭鸡。” 姚雪垠 《长夜》三六:“他们准备的故事有旱船、高跷和狮子,每一种都有两班。”参见“ 跑旱船 ”。
(2).攻城器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凡轒輼、木驴、旱船之攻,其来以俯,但防上击,不虞旁下。”
(3).方言。园林中形状略像木船的临水房屋。
词语解释:跑旱船 拼音:pǎo hàn chuán
一种民间舞蹈,扮演女子的人站在用竹片等和布扎成的无底船中间,船舷系在身上。另一人扮演艄公,手持木桨,作划船状。两人合舞,或边舞边唱,如船飘浮在水面之上。也叫采莲船。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跑旱船》:“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採莲者,抑何不自丑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老爷听了,心中暗喜,连忙进去,原来却是起子跑旱船的。” 老舍 《四世同堂》二:“遇上胡同里有什么娶亲的,出殡的,或是来了跑旱船或耍猴子的,大家都出来看看热闹。”词语解释:旱母 拼音:hàn mǔ
即旱魃。古人亦用以讽刺当地统治者。《梁书·南浦侯推传》:“出为戎昭将军、 吴郡 太守。所临必赤地大旱, 吴 人号‘旱母’焉。” 元 李俊民 《扫晴妇》诗:“见説 周 人忧旱母,寧知 东海 无冤妇?”参见“ 旱魃 ”。
词语解释:旱魃 拼音:hàn bá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词语解释:旱沴 拼音:hàn lì
犹旱灾。 明 高启 《赠步炼师祷雨》诗:“下为羣生埽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羣。”词语解释:旱亢 拼音:hàn kàng
大旱。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夫女謁行则谗夫昌,谗夫昌则苞苴通, 殷汤 以此自诫,即济於旱亢之灾。”词语解释:旱龙 拼音:hàn lóng
虹的俗称。见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天文·虹霓》。词语解释:旱井 拼音:hàn jǐng
(1).在水源缺少的地方为了积蓄雨水而挖的口小肚大的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全县有二十七个乡一百六十三个村的黄土丘陵地区,可以挖泉,作蓄水池,打旱井。”
(2).没水的井,冬天用来贮藏蔬菜。词语解释:旱鸭子 拼音:hàn yā zǐ
谐称不识水性者词语解释:旱路 拼音:hàn lù
陆路。《水浒传》第十一回:“此间要去 梁山泊 ,虽只数里,却是水路,全无旱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由 香阜寺 入 天寧门 出 钞关马头 ,此一段为旱路。” 阿英 《流离》二:“他预备最近回 安徽 去,替他开了张旱路程单,他预备取道旱路回里。”词语解释:旱队 拼音:hàn duì
指陆师。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 长江 上下,均有水师,本与旱队相策应。”词语解释:旱道 拼音:hàn dào
方言。旱路。词语解释:旱霾 拼音:hàn mái
指天气阴霾、干旱。《明史·罗侨传》:“五年四月,京师旱霾。”《明史·孝宗纪》:“十年……三月辛亥,以旱霾修省,求直言。”词语解释:旱烟锅 拼音:hàn yān guō
旱烟袋。 杜鹏程 《延安人》:“他,嘴里咬个小旱烟锅。”词语解释:旱烟袋 拼音:hàn yān dài
吸旱烟的用具。一般在细管的一端安着烟袋锅儿,可以装烟,另一端安着玉石、翡翠等的嘴儿,可以衔在嘴里吸。通称烟袋。 冰心 《六一姊》:“这是我们的旱烟袋。”词语解释:旱菑 拼音:hàn zī
见“ 旱灾 ”。
词语解释:旱灾 拼音:hàn zāi
亦作“ 旱菑 ”。 由于长期没有雨或少雨而又缺乏灌溉,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或使作物枯死,造成大量减产的灾害。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田汉 《芦沟桥》第四幕:“这几年像 黄河 、 扬子江 的大水, 陕西 、 四川 的旱灾,一死就是好几万,甭说过去打内战了。”词语解释:旱烟管 拼音:hàn yān guǎn
旱烟袋。 许杰 《惨雾》上:“﹝ 加裕 ﹞最后也拿着旱烟管,慢慢的跟了上去。”词语解释:旱殃 拼音:hàn yāng
旱灾。《吕氏春秋·慎大》:“尽行 伊尹 之盟,不避旱殃。”词语解释:旱情 拼音:hàn qíng
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词语解释:旱涝保收 拼音:hàn lào bǎo shōu
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况良好,不论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泛指获利有保证的事情词语解释:旱水晶 拼音:hàn shuǐ jīng
硼砂的别名。硼砂洁白晶莹,状似水晶石,故名。见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词语解释:旱草 拼音:hàn cǎo
草名。即蒺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岁欲旱,旱草先生。”原注:“蒺藜。” 清 钮琇 《觚賸·旱草》:“野献蒺藜为旱草,泽鸣鸿雁是哀禽。”词语解释:旱苗得雨 拼音:hàn miáo de yǔ
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比喻在极需要时获得救助。《水浒传》第十九回:“今日山寨,天幸得众多豪杰到此,相扶相助,似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水浒传》第五十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词语解释:旱湛 拼音:hàn zhàn
大旱和久雨。 汉 王充 《论衡·案书》:“阴阳相混,旱湛相报。”词语解释:旱象 拼音:hàn xiàng
干旱的现象。 峻青 《秋色赋·壮志录》:“今年春天的旱象,并不比那一年轻多少。”词语解释:旱谷 拼音:hàn gǔ
旱稻。 艾芜 《欧洲的风》:“刀耕火种的旱谷岗上也留下了马蹄践踏的遗痕。”词语解释:旱烟 拼音:hàn yān
亦作“ 旱烟 ”。 一种用旱烟袋抽吸的烟草制品。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查旱烟、水烟、皮丝、浄丝、黄条、青条各种,岁销数十万箱,亦可谓鉅矣。” 茅盾 《官舱里》:“老先生笑迷迷地说,一手从那橡皮荷包里掏出旱烟丝来,慢慢捏成一小团,装进了烟斗。” 杨朔 《征尘》:“车夫们围着一架卖甜酒的担子,蹲着,抽着旱烟。”词语解释:旱祸 拼音:hàn huò
旱灾。 汉 王充 《论衡·案书》:“或雨至,亢阳不改,旱祸不除。”词语解释:旱祭 拼音:hàn jì
求雨的祭祀。古称“雩”。《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汉 郑玄 注:“雩,旱祭也。”词语解释:旱稻 拼音:hàn dào
种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强,根系比较发达,叶片较宽,米质软,光泽少。也叫陆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旱稻》:“旱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词语解释:旱芹 拼音:hàn qín
俗称“芹菜”、“药芹”。一二年生草本。基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色绿白或绿黄,有特殊香味。春、夏播种。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叶柄作蔬菜;种子作香料。词语解释:旱烟筒 拼音:hàn yān tǒng
旱烟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那妇人﹞手里拿了一根近五尺长的旱烟筒,在那里吸烟。” 许地山 《枯杨生花》:“一个人吸着旱烟筒从那边走来。”词语解释:旱莲花 拼音:hàn lián huā
荷花的一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芙蓉,一名荷花……花大者至百叶,又有金莲花、青莲花、碧莲花、千叶莲花、石莲花、旱莲花。”词语解释:旱俭 拼音:hàn jiǎn
旱灾。俭,岁歉。《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十二月甲子,以西北州郡旱俭,遣侍臣巡察,开仓賑恤。”《隋书·食货志》:“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旧唐书·韦凑传》:“ 凑 以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不可兴功,飞表极諫,工役乃止。”词语解释:旱柳 拼音:hàn liǔ
落叶乔木。叶子披针形,花单性,柔荑花序,种子有丝状毛。木材白色,木质轻软,供建筑和制器具、薪炭等用。河岸湿地或高原旱地都能生长。 华北 地区通称柳树,也叫河柳。词语解释:旱孤桩 拼音:hàn gū zhuāng
旱魃的俗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章:“对朋友嘛,不要只说人家一身白毛翼,不说自己是旱孤桩。”原注:“迷信传说的旱魃只有二三尺高,头和身子一统笼,像根桩子,所以称做旱孤桩。又传说它长了一身白毛。”词语解释:旱季 拼音:hàn jì
在一定的气候型中,该区一年中重复发生一个月或几个月雨量最少的时期词语解释:旱桥 拼音:hàn qiáo
横跨在经常没有水的山谷、河沟或城市交通要道上空的桥。词语解释:旱冰场 拼音:hàn bīng chǎng
不是用水冷凝而成的溜冰场,一般常用磨光水泥制成的。例如:一个小小的旱冰场,紧 紧 地牵挂着全矿广大青年工人的心;兄妹俩配合默契,从旱冰场回到家里还时时切磋技艺。词语解释:旱秧田 拼音:hàn yāng tián
土壤含有大量水分而表面不蓄水的秧田。这种秧田的好处是氧气充足,秧苗扎根快,并且不易烂秧。词语解释:旱冰 拼音:hàn bīng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穿着带轮子的鞋在平坦的地板或水磨石地上滑行。比赛分速度滑冰、花亲戚溜冰和旱冰球三种。例如:旱冰场;旱冰鞋。词语解释:旱军 拼音:hàn jūn
陆师。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 汉阳 两岸列刀鎗,水军不怕江心浪,旱军岂惧铁衣郎!”词语解释:旱伞 拼音:hàn sǎn
方言。阳伞。词语解释:旱獭 拼音:hàn tǎ
哺乳动物。全身棕灰色或带黄黑色,前肢的爪发达,善于掘土,成群穴居,有冬眠的习性。肉可以吃,皮可制衣帽。旱獭是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也叫土拨鼠。 碧野 《天山景物记》:“ 天山 上奇珍异品很多,我们知道水獭是生活在水滨和水里的,而 天山 上都生长着旱獭。”词语解释:旱石 拼音:hàn shí
指磨刀石。旱,通“ 悍 ”。《说文·厂部》:“厉,旱石也。” 徐锴 繫传:“旱石,麤悍石也。” 段玉裁 注:“刚於柔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