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首字词组
旬日旬休旬岁旬宴旬呈旬刊旬输月送旬晦
旬余旬时旬期旬年旬阴旬虚旬首旬旬
旬浃旬朔旬假旬液旬课旬修旬阅 
旬月旬宣旬始旬头米旬中空亡旬次旬节 

词语解释:旬日  拼音:xún rì
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周礼·地官·泉府》:“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后汉书·杨赐传》:“有形埶者,旬日累迁;守真之徒,歷载不转。”《宋书·武帝纪上》:“旬日乃至 白石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长庆 初, 李尚书 絳 议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人不便。旬日出为 东都 留守,自是选曹成状,常亦速毕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后旬日,宣出,除 覃 御史大夫。”
词语解释:旬余  拼音:xún yú
十多天。《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秦 韩 之兵毋东,旬餘,则 魏 氏转 韩 从 秦 。”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 庆歷 壬午岁,王师失律於 西河 好水川 ,亡没数巨将 刘平 、 葛怀敏 , 任福 等, 石元孙 陷虏。急奏入,已旬餘,大臣固缓之。”
词语解释:旬浃  拼音:xún jiā
浃旬。满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至是匿 何 后堂中,旬浹之间, 李 怒未解,夫人亦不敢救。”《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不如驰檄四方,諭以逆顺,军声一振,则元凶破胆,旬浹之间,二竖之首传於天下。” 胡三省 注:“旬浹,谓一日、二日至于十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皇帝即位》:“垂帘之事,止可行之旬浹,久则不可。”
词语解释:旬月  拼音:xún yuè
(1).一个月。《汉书·匈奴传下》:“黄门郎 扬雄 上书諫曰:‘……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 汉 王充 《论衡·讲瑞》:“蓂荚朱草,亦生在地……旬月枯折,故谓之瑞。”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上大説,自此驾至 长安 ,不復东矣。旬月, 耀卿 、 九龄 俱罢,而 牛仙客 进焉。”
(2).十个月。《汉书·车千秋传》:“数月,﹝ 千秋 ﹞遂代 刘屈氂 为丞相……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岁时》:“‘﹝ 车千秋 ﹞旬月取宰相’则又谓十閲月也。”
(3).十天至一个月。指较短的时日。《后汉书·杨赐传》:“旬月之閒,并各拔擢。”《三国志·魏志·凉茂传》:“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餘家。”《魏书·恩倖传·赵脩》:“ 世宗 亲政,旬月之间,频有转授。”
词语解释:旬休  拼音:xún xiū
旬假。 唐 元稹 《元和五年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朝士遇旬休,豪家得春赐。” 南唐 李建勋 《蔷薇》诗之二:“綵牋蛮榼旬休日,欲召亲宾看一场。”《宋史·丁度传》:“时西疆未寧,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
词语解释:旬时  拼音:xún shí
旬日。十天。《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 山 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 胡三省 注:“旬时,即旬日也。”
词语解释:旬朔  拼音:xún shuò
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不长的时日。《艺文类聚》卷三五引 三国 魏 应璩 《与尚书诸郎书》:“壁立之室,无旬朔之资。”《文选·曹摅〈思友人〉诗》:“自我别旬朔,微言絶于耳。” 刘良 注:“十日为旬,月初为朔。”《宋书·竟陵王诞传》:“迟回顾望,淹踰旬朔。”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苟愆素誓,则有神明,伏远云天,已逾旬朔。”
词语解释:旬宣  拼音:xún xuān
周遍宣示。语本《诗·大雅·江汉》:“王命 召虎 ,来旬来宣”。 毛 传:“旬,徧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周宗韩雍》:“ 韩公雍 旬宣 江 右时,忽报 寧 府之弟某王至,公托疾乞少需,密遣人驰召三司。”
词语解释:旬岁  拼音:xún suì
满一年。《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旬岁间免两司隶,朝廷由是惮之。” 颜师古 注:“旬,徧也,满也。旬岁犹言满岁也,若十日之一周。”
词语解释:旬期  拼音:xún qī
十天。《隶释·汉戚伯著碑》:“太岁丁亥,娉妻 朱氏 ,旬期 著 横遇邪度,不蒙祷卜,奄遂霣殁。”
词语解释:旬假  拼音:xún jiǎ
唐 宋 官员十日一休假称“旬假”。 唐 白居易 有《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诗。 宋 徐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寂寥旬假日,萧颯夜长时。” 宋 王溥 《唐会要·休假》:“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与百僚休沐。”《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是日,旬休” 元 胡三省 注:“一月三旬,遇旬则下直而休沐,谓之旬休,今谓之旬假是也。”
词语解释:旬始  拼音:xún shǐ
(1).星名。《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王逸 注:“旬始,星名。《春秋考异邮》曰:太白,名旬始,如雄鸡也。” 洪兴祖 补注:“旬始,气如雄鸡,见北斗旁。”
(2).指妖孽的征象。《文选·张衡〈东京赋〉》:“欃枪旬始,羣凶靡餘。” 薛综 注:“旬始,妖气也。”
词语解释:旬宴  拼音:xún yàn
古天子旬假之日赐群臣之宴。 唐 张说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
词语解释:旬年  拼音:xún nián
(1).一年。《后汉书·何敞传》:“﹝臣﹞復以愚陋,旬年之间,歷显位,备机近,每念厚德,忽然忘生。”
(2).十年。《三国志·魏志·刘廙传》:“广农桑,事从节约,脩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词语解释:旬液  拼音:xún yè
犹时雨。《旧唐书·音乐志三》:“旬液应序,年祥叶庆。”
词语解释:旬头米  拼音:xún tóu mǐ
宋 僧 文用 乞得酒务弃瓶数千枚,散于邑中编户,请于淘炊时在瓶里放米一捧,旬日收取,谓之“旬头米”。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先是酒务有漏瓶弃之, 文用 乞得数千枚,散於邑中编户,每淘炊时,丐置一掬其中,旬日一掠,谓之旬头米。工匠百数,赖此足食。”
词语解释:旬呈  拼音:xún chéng
应卯。犹今之签到。 宋 岳珂 《桯史·秦桧死报》:“ 王卢溪 在 夜郎 ,郡守承风旨,待以囚隶,至不免旬呈。”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杂记》卷一:“《桯史》: 王瀘溪 在贬所……至不免旬呈。按:旬呈,今画卯也。”
词语解释:旬阴  拼音:xún yīn
十天阴雨。 明 何景明 《仲春雨霁出游》诗之一:“旬阴豁初霽,临眺城西洲。”
词语解释:旬课  拼音:xún kè
谓每十天检查、督促一次。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中都二防製造兵器,旬一进视,谓之‘旬课’。”《宋史·兵志十一》:“京师所造,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閲视。”
词语解释:旬中空亡  拼音:xún zhōng kōng wáng
古代用干支纪日,十干配十二支,一旬中余二支,称“旬中空亡”。迷信认为是凶辰。《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宋武帝 禄与命并当空亡” 元 胡三省 注:“甲子旬戌亥,甲戌旬申酉,甲申旬午未,甲午旬辰巳,甲辰旬寅卯,甲寅旬子丑,谓之旬中空亡。”
词语解释:旬刊  拼音:xún kān
每十天出版一次的刊物。
词语解释:旬虚  拼音:xún xū
每旬的虚日。《管子·侈靡》:“若旬虚期於月,津若出於一明,然则可以虚矣。” 尹知章 注:“当若每旬之虚而任数。”一说,旬虚为“盈虚”之误。见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词语解释:旬修  拼音:xún xiū
十天之中所作所为。《国语·周语中》:“故岁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 黄丕烈 《〈国语〉札记》卷二引 段玉裁 曰:“旬,十日也。修,十日之内所成为也。”
词语解释:旬次  拼音:xún cì
一旬之中,十天之内。《宋书·袁淑传》:“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况密邇旬次,何其裒益之亟也。”
词语解释:旬输月送  拼音:xún shū yuè sòng
形容赋敛繁苛。《旧唐书·杨炎传》:“百姓受命而供之,沥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休息。”
词语解释:旬首  拼音:xún shǒu
一旬之始。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在兹年之末岁兮,端旬首而重阴。”
词语解释:旬阅  拼音:xún yuè
十天一检阅。 宋 尹洙 《息戍》:“农隙讲事登材武者,为什长队正;盛秋旬閲,常若寇至。”
词语解释:旬节  拼音:xún jié
指旬假与节日。 宋 王溥 《唐会要·休假》:“﹝ 开元 ﹞二十五年正月七日敕:自今已后,百官每旬节休假,不入曹司。”参见“ 旬假 ”。
词语解释:旬假  拼音:xún jiǎ
唐 宋 官员十日一休假称“旬假”。 唐 白居易 有《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诗。 宋 徐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寂寥旬假日,萧颯夜长时。” 宋 王溥 《唐会要·休假》:“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与百僚休沐。”《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是日,旬休” 元 胡三省 注:“一月三旬,遇旬则下直而休沐,谓之旬休,今谓之旬假是也。”
词语解释:旬晦  拼音:xún huì
泛指时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南朝 梁 刘潜 《为南平王让徐州表》:“臣緜顿枕席,动移旬晦。恒恐尺波易流,寸阴难保。”
词语解释:旬旬  拼音:xún xún
往来盘旋貌。《关尹子·八筹》:“鸟兽俄呦呦,俄旬旬,俄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