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羁旅 拼音:jī lǚ
亦作“羇旅”。
(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因 晋 中兴,南渡 江 ,卒为羈旅。”《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机 以羇旅事 颖 ,一旦顿居诸将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词:“ 吴 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羈旅。”词语解释:逆旅 拼音:nì lǚ
(1).客舍;旅馆。《左传·僖公二年》:“今 虢 为不道,保于逆旅。” 杜预 注:“逆旅,客舍也。”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诗:“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醉。” 郁达夫 《东梓关》:“一时重复身入了舟车逆旅的中间,反觉得是回到了熟习的故乡来的样子。”
(2).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晋 陶潜 《自祭文》:“ 陶子 将辞逆旅之馆,永归於本宅。” 宋 叶适 《剡溪舟中》诗:“自伤憔悴少筋骨,半生逆旅长太息。” 明 何景明 《宗哲初至夜集》诗:“聚散古今同逆旅,莫看风景倍悽然。”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九:“人生寄一世,奄忽如逆旅。”
(3).叛逆的军队。 明 王世贞 《中官考二》:“又与少保 于谦 、 王文 等图为不轨,纠合逆旅,迎立外藩。”词语解释:行旅 拼音:xíng lǚ
(1).旅客。《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行旅时相问, 潯阳 何处边?”《明史·宦官传二·陈奉》:“每託巡歷,鞭笞官吏,剽劫行旅。”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柳条扬手,为田野招徕行旅。”
(2).出行;旅行。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叹彼行旅艰,深兹眷言情。”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 清 傅山 《送高二亮归平州》诗:“白头羞苜饭,黄叶梦 楼桑 ,吾道方行旅,无为歧路伤。” 许地山 《海角的孤星》:“但因新人不惯行旅的缘故,他乐意把平生的蓄积尽量地倾泻出来,为他妻子定了一间头等舱。”
(3).即行李。词语解释:军旅 拼音:jūn lǚ
(1).部队。《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能守一者,行万里,入军旅,涉大川,不须卜日择时。” 宋 范仲淹 《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其有将帅之能否,军旅之勇怯。”《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
(2).作战或战争。《韩非子·难一》:“然必曰出於诈伪者,军旅之计也。”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崟北归》诗:“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 太宗 天资敏捷,虽於军旅之际,手不释卷。”
(3).军事。《后汉书·郑太传》:“ 孔公绪 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 宋 王安石 《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裹疮入朝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明史·忠义传七·米寿图》:“ 若騏 本不諳军旅,諂附 杨嗣昌 ,遂由刑曹调职方。” 陈毅 《秋过濮阳月下与人谈毛主席飞渝事》诗:“应知政事先军旅,岂有筑室谋道旁?”词语解释:振旅 拼音:zhèn lǚ
(1).谓整队班师。《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闐闐。” 毛 传:“入曰振旅,復长幼也。” 孔颖达 疏引 孙炎 曰:“出则幼贱在前,贵勇力也;入则尊老在前,復常法也。”《汉书·陈汤传》:“臣与吏士共诛 郅支单于 ,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 颜师古 注:“师入曰振旅。” 唐 皇甫冉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 黄香 省闥登朝去, 杨僕 楼船振旅归。”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设官置防,布置粗定,然后振旅入塞,返其故镇。”
(2).整顿部队,操练士兵。《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於 宋 。”《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今 楚 而敢伐 徐 ,则以不救 黄 而覘 桓公 之不能矣。公能於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词语解释:倦旅 拼音:juàn lǚ
(1).厌倦于行旅。 宋 陈允平 《摸鱼儿·西湖送春》词:“伤春倦旅,趁暗緑稀红,扁舟短棹,载酒送春去。”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第一是难听夜雨!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2).又指倦于行旅的人。 宋 卢祖皋 《鱼游春水》词:“昨夜山阴杜宇,似把归期惊倦旅。” 宋 张炎 《绮罗香·红叶》词:“ 长安 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词语解释:虎旅 拼音:hǔ lǚ
(1).虎贲氏与旅贲氏的并称。两者均掌王之警卫。后因以“虎旅”为卫士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陈虎旅於 飞廉 ,正垒壁乎 上兰 。” 李善 注:“《周礼》:‘虎賁,下大夫;旅賁氏,中士也。’”
(2).指勇猛的军队。 唐 李白 《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翕振虎旅,赫张王师。” 王琦 注:“ 太白 所谓虎旅,指有力如虎之众耳,与 李氏 所解有异。”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一:“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復鸡人报晓筹。” 明 吴承恩 《贺周竺墩升都督障词》:“清时建节,控虎旅於风云;壮岁逢辰,近龙光於日月。”词语解释:商旅 拼音:shāng lǚ
行商;流动的商人。《易·复》:“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周礼·考工记序》:“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 郑玄 注:“商旅,贩卖之客也。” 唐 元稹 《遭风》诗:“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沉财。” 阿英 《灯市》:“在市里,有从各地方来的商旅。”词语解释:师旅 拼音:shī lǚ
(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 郑玄 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史记·货殖列传》:“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国家有事东郊,徵 涇原 师旅,衔命赴难。”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
(2).指战事。《汉书·昭帝纪赞》:“承 孝武 奢侈餘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魏书·安丰王延明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天衢尚梗,师旅方殷。” 清 刘大櫆 《朱子颖诗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鏑之危,非 子颖 之能行乎患难也。”
(3).指众属吏。《左传·襄公十年》:“官之师旅,不胜其富。”词语解释:王旅 拼音:wáng lǚ
天子的军队。《诗·大雅·常武》:“王旅嘽嘽,如飞如翰。” 晋 潘岳 《马汧督诔》:“虽王旅致讨,终於殄灭。” 唐 权德舆 《尚书度支郎中赠右仆射裴公神道碑》:“义夫以之感激,王旅以之震跃。” 宋 王珪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杨察加勋邑制》:“玉輅安於天衢,壶浆勤於王旅。”词语解释:孤旅 拼音:gū lǚ
(1).孤立无援的军队。《南齐书·高帝纪赞》:“庸发西疆,功兴北翰。偏师独克,孤旅霆断。”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下:“聚不聚,为孤旅。”
(2).独自在外的人。 宋 无名氏 《祝英台近》词:“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于右任 《踏莎行·送杨笃生》词:“共怜憔悴尽中年,那堪飘泊成孤旅。”词语解释:进旅 拼音:jìn lǚ
谓队列步调一致地前进。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制六师之进旅,惊三军之武志。” 唐 孟简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緱山 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宋史·乐志三》:“再鼓,各前进,以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左手执干当前,右手执戈在腰为进旅;再鼓,各相击刺;再鼓,各退身復位,整其干为退旅。”参见“ 进旅退旅 ”。
词语解释:进旅退旅 拼音:jìn lǚ tuì lǚ
谓队列进退如一而不杂乱。《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 郑玄 注:“旅犹俱也。俱进俱退,言其齐一也。” 孔颖达 疏:“言古乐进则俱齐,退亦俱齐,进退如一,不参差也。”《宋史·乐志七》:“进旅退旅,万舞有奕。”词语解释:徒旅 拼音:tú lǚ
(1).旅客。《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吕向 注:“言旅客奔往,皆多伤苦於此。” 唐 杜甫 《铁堂峡》诗:“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 清 唐甄 《潜书·自明》:“吾目幸矣,吾见大衢焉,纷如其间者,非车马徒旅乎?”
(2).指同行的伙伴。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3).徒众。《宋书·五行志》:“诸将纷争,颇丧徒旅。”《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今借使十国入贡,其徒旅不减千人。边民荒耗,将不胜其弊。”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 陈公 骤起乡閭,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词语解释:同旅 拼音:tóng lǚ
同伙;同伴。《晋书·戴若思传》:“﹝ 若思 ﹞遇 陆机 赴 洛 ,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 若思 登岸,据胡牀,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唐 李白 有《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诗。词语解释:戎旅 拼音:róng lǚ
军旅;兵事。 三国 魏 曹丕 《与张郃诏》:“今将军外勤戎旅,内存国朝。”《北史·司马侃传》:“少果勇,未弱冠,便从戎旅。”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我有笔阵与词锋,可以偃干戈而息戎旅。”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世,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採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都。既又改为观察,其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词语解释:征旅 拼音:zhēng lǚ
(1).出征的军队。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书刊》1978年第5期:“追恋当年征旅,思潮难平,毅然试笔。”
(2).旅客。 晋 潘岳 《上客舍议》:“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词语解释:西旅 拼音:xī lǚ
(1).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名。后亦泛指少数民族。《书·旅獒》:“ 西旅 献獒。” 孔 传:“ 西戎 远国贡大犬。” 孔颖达 疏:“西方之 戎 有国名 旅 者。”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目无 先零 ,气射 西旅 。”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贡獒 西旅 四夷宾,作詶犹烦保傅臣。”
(2).通往西方国家的道路。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词语解释:穷旅 拼音:qióng lǚ
困居异乡的人。 宋 梅尧臣 《雪中廖宣城寄酒》诗:“ 宣城 太守閔穷旅,双壶贮醖兵吏颁。” 清 杜濬 《赠别叶桐初》诗:“淹留愧穷旅,青蔬顿顿设。”词语解释:愁旅 拼音:chóu lǚ
指旅人。 南朝 宋 鲍照 《酒后》诗:“自非羽酌欢,何用慰愁旅。”参见“ 愁客 ”。
词语解释:愁客 拼音:chóu kè
指旅人。旅人多乡愁,故称。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孟郊 《春愁》诗:“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词语解释:归旅 拼音:guī lǚ
从战场归来的部队。 宋 王珪 《次韵和元厚之平羌》:“零雨未蒙音已捷,不劳归旅咏 周公 。”词语解释:义旅 拼音:yì lǚ
犹义师。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表》:“英图迈俗,义旅如云。” 唐 元稹 《授田布魏博节度使制》:“提挈义旅,勤劳王家,冒白刃而不疑,推赤心而自信。”《明史·刘基传》:“ 宋 亡,邑子 林融 倡义旅。”词语解释:栖旅 拼音:qī lǚ
(1).寄身他乡。 唐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诗之八:“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
(2).指旅居之处。 唐 韦应物 《答杨奉礼》诗:“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词语解释:宾旅 拼音:bīn lǚ
亦作“賔旅”。 客卿;羁旅之人。《左传·定公九年》:“公赏 东郭书 ,辞,曰:‘彼,宾旅也。’” 杨伯峻 注引 陶鸿庆 别疏:“宾旅,犹言羈旅之臣。”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賔旅闕而不接。”《北齐书·蔡儁传》:“ 苍鹰 交游豪侠,厚待宾旅,居於州城。”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宾旅给犀渠,叟兵配騮骆。”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乃夫宾旅侵突而为君者,故邇梁远,以华夏为异类,蠭刃所抵,类禡厥宗,而无所慇痛。”词语解释:禁旅 拼音:jìn lǚ
犹禁军。《南史·刘怀珍传》:“ 怀珍 年老,以禁旅辛勤,求为闲职。”《北史·杨宽传》:“ 孝武 与 齐神武 有隙,遂召募驍勇,广增宿卫,以 宽 为閤内大都督,专总禁旅。”《旧唐书·宪宗二十子等传论》:“自 天寳 以降,内官握禁旅,中闈纂继,皆出其心。” 宋 苏辙 《上皇帝书一封》:“而今世之惰兵莫如内郡之禁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其后遂以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定兵额约二十万。”《清史稿·礼志九》:“ 世祖 统一区夏,数幸 南苑 ,令禁旅行围,始立大狩扈从例。”参见“ 禁军 ”。
词语解释:禁军 拼音:jìn jūn
(1).古代称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唐 薛能 《昇平乐》诗之四:“曙质絶埃氛,彤庭列禁军。”《新唐书·韦昭度传》:“ 李昌符 乱兴苍卒, 昭度 质家族於禁军,誓共讨贼,士卒感动,乃平 昌符 。”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濡毫乙夜酬封事,列陛辛盘赐禁军。”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四:“ 朱元璋 直接控制着禁军和特务机构。”
(2). 宋 代亦称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故京师尝宿重兵以为固,而郡国亦各有禁军,无非天子所以自守其地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向因 夏 人阻命,诸路增置禁军约四十二万餘人,通三朝旧兵且八九十万人,其乡军义勇、州郡厢军、诸军小分剩员等不在此数。”词语解释:锐旅 拼音:duì lǚ
精锐部队。《宋书·谢庄传》:“殿下亲董鋭旅,授律继进。”《宋史·乐志十三》:“鋭旅庆回旋,边防尽晏然。”词语解释:里旅 拼音:lǐ lǚ
指乡里群众。《左传·昭公三年》:“﹝ 晏子 ﹞辞曰:‘……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杜预 注:“旅,众也。” 唐 权德舆 《开州刺史新宅记》:“工徒不劳,里旅不烦。”一说为司里,即里中主事者,其职掌卿大夫之家宅。参阅《左传·昭公三年》 杨伯峻 注。词语解释:客旅 拼音:kè lǚ
(1).客人;旅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鄴下 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 唐 白居易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招呼新客旅,扫掠旧池臺。”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谁想此人不肯做那经商客旅买卖,每日则是读书。”《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经商客旅,经年在外,贩的是那红花紫草,蜜蜡香茶。”
(2).用为对宰辅的敬称。词语解释:整旅 拼音:zhěng lǚ
整治军旅。《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词语解释:上旅 拼音:shàng lǚ
谓腰以上。指战服的上衣。《周礼·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 贾公彦 疏:“上旅,腰以上,谓衣也。下旅,腰以下,谓裳也。”词语解释:游旅 拼音:yóu lǚ
犹旅人。指客居或旅行在外的人。《逸周书·大匡》:“於是告四方游旅,旁生忻通,津济道宿,所至如归。”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暮角凄游旅,清歌惨泬寥。”词语解释:武旅 拼音:wǔ lǚ
武师,军队。《梁书·元帝纪》:“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 唐 储光羲 《贻鼓吹李丞时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诗:“文儒託后乘,武旅趋前旌。” 唐 赵元一 《奉天录》:“谋臣盈幕,武旅云萃。”词语解释:通旅 拼音:tōng lǚ
犹行旅。《逸周书·大明武》:“十因:一树仁,二胜欲,三宾客,四通旅,五亲戚……十利事。” 朱右曾 校释:“通旅,行旅。”词语解释:鞠旅 拼音:jū lǚ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犹誓师。《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毛 传:“鞠,告也。” 郑玄 笺:“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之日,陈列其师旅,誓告之也。”《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值弱主蒙尘,獷贼放命,斯诚 叶公 投袂之几, 翟义 鞠旅之日。” 唐 韩愈 《与鄂州中丞书》:“鼓三军而进之,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 明 吾丘瑞 《运甓记·陈敏造逆》:“﹝ 晋 室﹞不暇自顾,纵尔问鼎称雄,谁敢兴师鞠旅。”词语解释:独旅 拼音:dú lǚ
指单身旅居。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边庭草色几回新,万里湖天月满苹,独旅暗销魂。”词语解释:偊旅 拼音:yǔ lǚ
伛偻。身体弯曲貌。《汉书·东方朔传》:“遗蛇其迹,行步偊旅。” 颜师古 注:“偊旅,曲躬貌也。” 王先谦 补注:“傴僂曲谨也。”词语解释:新旅 拼音:xīn lǚ
指新从外地来的客人。《韩非子·孤愤》:“以新旅与习故争,其数不胜也。”词语解释:旅旅 拼音:lǚ lǚ
优游从容貌。《淮南子·天文训》:“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指丑,丑者,纽也,律受大吕。大吕者,旅旅而去也。”词语解释:仆旅 拼音:pú lǚ
跟随出行的仆从。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严驾东征,肃迈林野,夕秣乘马,朝整僕旅。”词语解释:宰旅 拼音:zǎi lǚ
冢宰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韩宣子 聘于 周 ,王使请事,对曰:‘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 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 唐 王维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 宋 苏轼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 ,述职春朝,归诚宰旅。”词语解释:庭旅 拼音:tíng lǚ
庭中陈列。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庭旅旧物,堂有故臣。”词语解释:贫旅 拼音:pín lǚ
旅居而贫。亦指贫穷的旅居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精思讽持,以夜续昼;贫旅无资,緼纊常闕。” 清 方文 《腊八前一日访张瑶星松风阁小饮》诗:“又復治酒饌,寒宵供客餤;好事故应尔,贫旅何能堪。” 清 文方 《人日饮汪瑞卿宅兼别实公枚臣》诗:“时有双鱼餉贫旅,还将斗酒醉春风。”词语解释:讲旅 拼音:jiǎng lǚ
演习军旅之事,习武。 汉 王粲 《羽猎赋》:“用时隙之餘日兮,陈苗狩而讲旅。”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孟冬篇》:“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 黄节 注:“《礼记》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词语解释:劲旅 拼音:jìng lǚ
(1).精锐的军队。《明史·徐达传》:“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诸人多克城斩获,号称劲旅。”
(2).指实力强的运动队等。如:这个省的足球队是一支劲旅。词语解释:训旅 拼音:xùn lǚ
训练师旅。《宋书·孝武帝纪》:“今或练蒐训旅,涉兹境閭,故邑耆旧,在目罕存。” 隋 李德林 《从驾还京》诗:“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 唐 张说 《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公乃解严以反谍,託猎以训旅,误之多方。”词语解释:云旅 拼音:yún lǚ
军旅。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肃装属云旅,奉靷承末涂。” 钱振伦 注引《说文》:“旅,军五百人也。”词语解释:反旅 拼音:fǎn lǚ
班师。《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脩文,羣帅反旅,海内合和。” 李贤 注:“反旅,谓班师也。”词语解释:豹旅 拼音:bào lǚ
指勇武的军队。 明 唐顺之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诗:“三秋豹旅方乘障,万里龙媒正满山。”词语解释:出旅 拼音:chū lǚ
出兵;出军。《逸周书·大匡》:“出旅分均,驰车送逝,旦夕运粮。” 朱右曾 校释:“出旅,军兴也。”词语解释:介旅 拼音:jiè lǚ
有甲壳的虫群。《后汉书·马融传》:“测潜鳞,踵介旅。” 李贤 注:“介,谓鳞虫之属也;旅,众也。”词语解释:退旅进旅 拼音:tuì lǚ jìn lǚ
一起进退。《宋书·乐志七》:“一弛一张,退旅进旅。”参见“ 旅进旅退 ”。
词语解释:旅进旅退 拼音:lǚ jìn lǚ tuì
(1).一同前进,一同后退。形容行动统一。《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 此公 盲矣犹不忘视,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争有司阶前盈尺地而不惭,岂不悲哉。”
(2).犹言随大流。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復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元 揭傒斯 《与萧维斗书》:“夫公之出处,非若彼旅进旅退之人。旅进旅退之人虽千万,不足为天下轻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旅进旅退,坐食俸钱,而每责僮婢不事事,毋乃亦腹诽矣乎!”亦省作“ 旅退 ”、“ 旅进 ”。 唐 郑谷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寻蒙唱酬见誉过实》诗:“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峩冠蠧黔首,旅进长素餐。”词语解释:边旅 拼音:biān lǚ
犹边军。 明 卢象昇 《自检远调滇兵违宜疏》:“乃因边旅尽撤,惟恐贼势復猖, 滇 兵在途,不为补牘中止,臣之竦四也。”词语解释:阮孚戎旅 拼音:ruǎn fú róng lǚ
《晋书·阮孚传》:“ 琅邪王 裒 为车骑将军,镇 广陵 ,高选纲佐,以 孚 为长吏…… 孚 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后因以“阮孚戎旅”指委以军旅重任。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手执旗鼓,入侍帷幄,以 陶侃 部分之明,当 阮孚 戎旅之重。”词语解释:兵旅 拼音:bīng lǚ
军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司马穰苴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一被同化了之后,便大兴土木,建宫室,筑寝庙,立社稷,治兵旅,向邻邦的民族修好的修好,征伐的征伐。”词语解释:附旅 拼音:fù lǚ
寄旅,客居他乡。《易·旅》“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 三国 魏 王弼 注:“是以小亨,令附旅者不失其正,得其所安也。”词语解释:賨旅 拼音:cóng lǚ
汉 代 賨 人组成的军旅。《文选·左思〈蜀都赋〉》:“奋之则 賨 旅,翫之则 渝 舞。” 李善 注引 应劭 《风俗通》:“ 巴 有 賨 人,剽勇。 高祖 为 汉王 时, 閬中 人 范目 ,説 高祖 募取 賨 人定 三秦 。”词语解释:辈旅 拼音:bèi lǚ
同队人众。《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 赞 便会士众,闭城门, 旦 、 羣 、 德 、 强 皆踰城得走。时 羣 病疽疮著厀,不及辈旅, 德 常扶接与俱。”词语解释:虞旅 拼音:yú lǚ
狩猎之军卒。《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深惟储副,以身为宝,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騖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惻心也。”词语解释:党旅 拼音:dǎng lǚ
谓朋党众多。《楚辞·九叹·离世》:“去 郢 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王逸 注:“旅,众也……诚以谗夫朋党众多之故,而见放弃也。”词语解释:邸旅 拼音:dǐ lǚ
旅居在外的人。 清 曹寅 《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诗之一:“诗书徵福泽,邸旅被嘉名。”词语解释:鄙旅 拼音:bǐ lǚ
乡里百姓。《淮南子·览冥训》:“鄙旅之人,相让以财。”词语解释:进旅退旅 拼音:jìn lǚ tuì lǚ
谓队列进退如一而不杂乱。《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 郑玄 注:“旅犹俱也。俱进俱退,言其齐一也。” 孔颖达 疏:“言古乐进则俱齐,退亦俱齐,进退如一,不参差也。”《宋史·乐志七》:“进旅退旅,万舞有奕。”词语解释:过旅 拼音:guò lǚ
旅客。 宋 无名氏 《鬼董》卷二:“ 沉翁 者, 天目 人,名 寳 ;家饶於财,有邸舍数间,纳四方过旅。”词语解释:五旅 拼音:wǔ lǚ
周 代军队编制,以五旅为一师。见《周礼·地官·小司徒》。亦泛指师众。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坐乘以经坐之容,手抚式,视五旅,欲无顾,顾不过轂。”词语解释:亚旅 拼音:yà lǚ
(1).诸大夫。《书·牧誓》:“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 孔 传:“亚,次;旅,众也。众大夫,其位次卿。”
(2).上大夫的别称。《左传·文公十五年》:“ 宋 华耦 来盟……请承命於亚旅。” 杜预 注:“亚旅,上大夫也。”
(3).指兄弟及众子弟。语出《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毛 传:“亚,仲叔也;旅,子弟也。” 清 张尔岐 《蒿菴闲话》卷一:“辟之事亲,亚旅耕田。”词语解释:刊旅 拼音:kān lǚ
伐树木通道而行旅祭。《史记·夏本纪》:“於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栞旅。”今本《书·禹贡》作“九山刊旅”。 孔 传:“九州名山与槎木通道而旅祭矣。”词语解释:还旅 拼音:huán lǚ
犹回师。《后汉书·任光邳彤等传赞》:“ 任邳 识几,严城解扉。委佗还旅,二守焉依。” 李贤 注:“旅,众也。还旅,谓自 蓟 而还也……言 光武 失军而南还,依 任邳 以成功。”词语解释:远旅 拼音:yuǎn lǚ
远方来的旅客。《逸周书·大聚》:“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词语解释:下旅 拼音:xià lǚ
谓腰以下。详“ 上旅 ”。
词语解释:上旅 拼音:shàng lǚ
谓腰以上。指战服的上衣。《周礼·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 贾公彦 疏:“上旅,腰以上,谓衣也。下旅,腰以下,谓裳也。”词语解释:释旅 拼音:shì lǚ
谓解除军事行动。《史记·封禅书》:“古者振兵释旅,然后封禪。”词语解释:扬军旅 拼音:yáng jūn lǚ
观兵,阅兵。《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察军慝,环四方之故,巡邦国,搏谍贼,讼敌国,扬军旅。” 郑玄 注:“为之威武以观敌。” 孙诒让 正义:“扬军旅,所谓观兵也。”词语解释:泽旅 拼音:zé lǚ
以酒食犒军。泽,通“ 醳 ”。《史记·孝武本纪》:“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禪。’”词语解释:据旅 拼音:jù lǚ
违背。《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近市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 卢辩 注:“守直道,无所私。”词语解释:混成旅 拼音:hùn chéng lǚ
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兵混合编成的独立旅。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那时的事,我以为即使在《阿Q正传》中再给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过山炮,也不至于‘言过其实’的罢。”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单是 湘西 一隅,除客军一混成旅外,集中约十万人。” 老舍 《赶集·柳家大院》:“院子里的孩子足够一混成旅,怎能记得清呢?”词语解释:振兵释旅 拼音:zhèn bīng shì lǚ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史记·周本纪》:“纵马於 华山 之阳,放牛於 桃林 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復用也。” 唐 陈子昂 《谏曹仁师出军书》:“臣闻古之天子,方建大礼,必先振兵释旅,以告成功。”亦作“ 振兵泽旅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禪。”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古‘释’字作‘泽’。”词语解释:振兵泽旅 拼音:zhèn bīng zé lǚ
见“ 振兵释旅 ”。
词语解释:振兵释旅 拼音:zhèn bīng shì lǚ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史记·周本纪》:“纵马於 华山 之阳,放牛於 桃林 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復用也。” 唐 陈子昂 《谏曹仁师出军书》:“臣闻古之天子,方建大礼,必先振兵释旅,以告成功。”亦作“ 振兵泽旅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禪。”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古‘释’字作‘泽’。”词语解释:强旅 拼音:qiáng lǚ
亦作“彊旅”。 劲旅,强大的军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正议》:“昔 世祖 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 莽 彊旅四十餘万於 昆阳 之郊。”词语解释:小军旅 拼音:xiǎo jūn lǚ
谓不须王亲行而遣卿大夫率领的征伐。《周礼·春官·小祝》:“凡外内小祭、小丧纪、小会同、小军旅,掌事焉。” 贾公彦 疏:“小军旅者,王不自行,遣卿大夫征伐。”词语解释:汉旅 拼音:hàn lǚ
汉 人军队。 孙中山 《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文》:“凡我籍隶北军诸同胞,同为 汉 旅,同是军人,举足重轻,动关大局。”词语解释:御旅 拼音:yù lǚ
负责迎接行旅的人;旅店管事者。《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 杨倞 注:“御,读为‘迓’。迓旅,逆旅也。”词语解释:命旅 拼音:mìng lǚ
(1).出师;誓师。 晋 陆云 《南征赋》:“长角哀叫以命旅,金皷隐訇而啟伐。”《文选·陆倕〈石阙铭〉》:“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命旅,誓众也。”
(2).启程。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东道路》诗:“整驾辞金门,命旅唯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