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斲轮 拼音:zhuó lún
亦作“斵轮”。
(1).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 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 ,诗如 饭颗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妙。” 清 顾绍敏 《秋日感怀》诗之三:“ 中郎 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
(3).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参同契〉序》:“援笔於既悟之后则可,牵文於未悟之前则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见誚斵轮矣。”参见“ 斲轮手 ”。
词语解释:斲轮手 拼音:zhuó lún shǒu
亦作“斵轮手”。 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人。后常喻指诗文等方面的高手。 宋 苏轼 《嘲子由》诗:“妙哉斵轮手,堂下笑 桓公 。”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去路縹緲中仍收束完密,神不外散,是为斲轮手。”词语解释:斲鼻 拼音:zhuó bí
亦作“斵鼻”。 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 宋 黄庭坚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词语解释:斲削 拼音:zhuó xuē
亦作“斵削”。
(1).砍削。《管子·形势解》:“斲削者,斤力也,故曰: 奚仲 之巧,非斲削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裁则芜秽不生,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斲削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五·生克制化》:“金尅木,木盛,则喜金尅,是为斧斤斵削。”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经营本睿裁,斵削命 般 匠。”
(2).喻修饰文辞。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读 欧公 文,疑其自肺腑流出,而无斲削工夫。”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诗不厌改,贵乎精也。 唐 人改之,自是 唐 语; 宋 人改之,自是 宋 语:格调不同故尔。省悟可以超脱,岂徒斲削而已。”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汉 人直写胸臆,斵削无施, 严氏 所云,庶几实録。”
(3).摧伤损害。《儒林外史》第八回:“与其出一个斵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隲的通儒。” 清 王韬 《西人重日轻华》:“彼轻改祖宗之宪章,斵削天地之菁华,苦生民以媚远人,竭脂膏以奉外物。”词语解释:斲冰 拼音:zhuó bīng
亦作“斵冰”。
(1).击冰;斫冰。 南朝 宋 鲍照 《发长松遇雪诗》:“饮泉冻马骨,斵冰伤役疲。” 宋 范成大 《爱雪歌》:“长篙斲冰阴火迸,玉板破碎凝不流。” 明 高启 《迎送神曲》:“斵冰为梁兮,葺荷以为宇。”
(2).谓击水。形容在空明澄澈的水光中打桨。《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马茂元 注:“斲冰积雪,借指在水光中打桨前进。” 宋 范成大 《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鑠石谁能招 楚 魂?斵冰我欲访 湘君 。”词语解释:斲泥 拼音:zhuó ní
形容技艺高超。 宋 杨万里 《和仲良春晚即事》之五:“我语真彫朽,君诗妙斲泥。”参见“ 斲鼻 ”。
词语解释:斲鼻 拼音:zhuó bí
亦作“斵鼻”。 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 宋 黄庭坚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词语解释:斲石 拼音:zhuó shí
(1).勒石。 唐 韩愈 《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烝烝孝子,思显勋绩,斲石於此,式垂后嗣。”
(2).斫取石料。 唐 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三:“洞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词语解释:斲泥手 拼音:zhuó ní shǒu
亦作“斵泥手”。 指技艺高超的人。 宋 黄庭坚 《题王黄州墨迹后》诗:“世有斵泥手,或不待 郢 工。” 宋 陈师道 《黄预挽词》之三:“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长休。”参见“ 斲鼻 ”。
词语解释:斲鼻 拼音:zhuó bí
亦作“斵鼻”。 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 宋 黄庭坚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词语解释:斲丧 拼音:zhuó sàng
亦作“斵丧”。
(1).摧残;伤害。《左传·哀公十五年》:“ 齐 陈瓘 如 楚 ,过 卫 。 仲由 见之,曰:‘天或者以 陈氏 为斧斤,既斵丧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 宋 苏轼 《盖公堂记》:“ 萧何 、 曹参 亲见其斵丧之祸,而收其民於百战之餘,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 明 刘基 《艳歌行》:“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圣者》:“ 上海 的孩子们真是可怜!看不见一株青草,听不见一句鸟声,生下来便和自然绝了缘,把天真的性灵斲丧。”
(2).特指沉溺酒色,伤害身体。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斲丧》:“人不自爱惜,耗其精神於酒色者,曰斲丧。” 梁启超 《禁早婚议》:“少年男女,身体皆未成熟,而使之居室,妄斲丧其元气,害莫大焉。”词语解释:斲雕 拼音:zhuó diāo
亦作“斵雕”。 去掉雕饰。亦谓斲理雕弊之俗。 汉 王褒 《〈皇太子箴〉序》:“改文为质,斵雕成素。”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衣冠礼乐,扫地无餘,斵雕刓方,经纶草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已而回澜障川,斲雕反朴,崇议论,尚风节。”词语解释:斲窗 拼音:zhuó chuāng
亦作“斵窗”。 谓文人才拙。典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阳滔 为中书舍人,促命草制词,令史持门钥他适,无旧本检寻,乃斵窗取得之,时人号为斵窗舍人。” 宋 苏轼 《次韵答密州宋国博》:“斲窗谁赴捄,袖手良优裕。”词语解释:斲木 拼音:zhuó mù
(1).砍削木料。《易·繫辞下》:“ 包牺氏 没, 神农氏 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2).鸟名。即啄木鸟。《尔雅·释鸟》:“鴷,斲木。” 郭璞 注:“口如锥,长数寸,常斲树食虫,因名云。”《淮南子·说山训》:“貍头愈鼠,鸡头已瘻,蝱散积血,斲木愈龋,此类之推者也。” 宋 陆游 《晚兴》诗:“不嫌终日无来客,时听荒园斲木声。”词语解释:斲棺 拼音:zhuó guān
亦作“斵棺”。 劈开棺材。《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齐 崔杼 、 郑 归生 皆加追戮,陈尸斲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至 高新郑 再起,復嗾言路劾其罪状,籍没其家,且谓当斵棺戮尸。”《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吾夫方死二十餘日,何不斵棺而取之?”词语解释:斲琴 拼音:zhuó qín
亦作“斵琴”。 斫木制琴。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蜀中雷氏 斵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词语解释:斲琢 拼音:zhuó zhuó
亦作“斵琢”。 雕琢。喻谓耕治田地。 宋 王禹偁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祐》诗:“今夏赤旱天,斵琢谁家子?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词语解释:斲轮手 拼音:zhuó lún shǒu
亦作“斵轮手”。 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人。后常喻指诗文等方面的高手。 宋 苏轼 《嘲子由》诗:“妙哉斵轮手,堂下笑 桓公 。”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去路縹緲中仍收束完密,神不外散,是为斲轮手。”词语解释:斲束 拼音:zhuó shù
亦作“斵束”。 紧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甚且斵束其腰,蒙盖其面,刖削其足,彫刻其身。”词语解释:斲毁 拼音:zhuó huǐ
亦作“斵毁”。 毁伤。 龚振黄 《〈青岛潮〉弁言》:“仅恃此唯一之新生机,不求所以保卫发育,任彼诛锄斵毁。”词语解释:斲梓 拼音:zhuó zǐ
砍削木材,制作木器,梓,泛指木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斲梓染丝,功在初化,器定采成,难可翻移。”词语解释:斲败 拼音:zhuó bài
破坏;败坏。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故妙己而粗物,譁伪而毁真,方并逐於末流以斲败本学矣!”词语解释:斲断 拼音:zhuó duàn
砍断。 潘漠华 《寻新生命去》诗:“卸去一切的羁绊,斲断心灵上的锁链。”词语解释:斲户 拼音:zhuó hù
亦作“斵户”。 削制门扇。《淮南子·缪称训》:“匠人斵户,无一尺之楗不可以闭藏。”词语解释:斲掘 拼音:zhuó jué
挖掘。 宋 苏舜钦 《城南感怀呈永叔》诗:“老稚满田野,斲掘寻鳧茈。”词语解释:斲挚 拼音:zhuó zhì
谓砍削精致,厚薄得宜。《周礼·考工记·弓人》:“斲挚必中,胶之必均。斲挚不中,胶之不均,则及其大脩也,角代之受病。” 郑玄 注:“挚之言致也。” 孙诒让 正义:“此斲挚亦谓斲弓干极其精致也。”词语解释:斲雕为朴 拼音:zhuó diāo wéi pǔ
见“ 斲雕为朴 ”。词语解释:斲雕为朴 拼音:zhuó diāo wéi pǔ
亦作“斵彫为朴”。 见“ 斲雕为朴 ”。
亦作“ 斲琱为朴 ”。亦作“斲彫为朴”。亦作“斵彫为朴”。 谓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谓斲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史记·酷吏列传》:“ 汉 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 司马贞 索隐:“ 应劭 云:‘削雕为璞也。’ 晋灼 云:‘凋,弊也。斲理凋弊之俗,使反质朴也。’”《汉书·酷吏传序》作“斲琱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 光武 中兴,斲彫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梁书·敬帝纪论》:“然不能息末敦本,斵彫为朴,慕名好事,崇尚浮华。”《陈书·宣帝纪》:“斲雕为朴,庶几可慕,雉头之服既焚,弋綈之衣方袭,捐撤之制,前自朕躬,草偃风行,冀以变俗。” 章炳麟 《文学说例》:“斲雕为朴,亦尚故训求是之文而已。”词语解释:斲金 拼音:zhuó jīn
砍削金属。《淮南子·说林训》:“巧冶不能铸木,工匠不能斲金者,形性然也。”词语解释:斲垩手 拼音:zhuó è shǒu
指技艺高超的人。 元 杨弘道 《次韵张敏之新居》:“幸遇斲堊手,运斤与删釐。”参见“ 斲鼻 ”。
词语解释:斲鼻 拼音:zhuó bí
亦作“斵鼻”。 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 宋 黄庭坚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词语解释:斲模 拼音:zhuó mó
雕琢模拟。 明 胡应麟 《诗薮·宋》:“二诗皆祖 韩昌黎 。前篇用《鬭鸡》体,后篇用《石鼎》体,豪劲伟丽,几欲乱真,惜不入诗家正果。然工力斲模,固已至矣。”词语解释:斲思 拼音:zhuó sī
构思。 宋 叶适 《徐道晖墓志铭》:“有诗数百,斲思尤奇,皆横絶歘起,冰悬雪跨,使读者变踔憀慄,肯首吟嘆不自已。”词语解释:斲砻 拼音:zhuó lóng
亦作“斵礱”。 砍削磨光。语本《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礼,天子之桷,斵之礱之,加密石焉。” 陆德明 释文:“斵,削也。礱之,磨也。”《三国志·魏志·陈群传》“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周 礼,天子之宫有斲礲之制,然质文之饰,与时推移。” 清 恽敬 《新喻县文昌宫碑铭》:“越翼日己已落其成,斲礱丹雘如礼。”词语解释:斲目 拼音:zhuó mù
亦作“斵目”。 砍削木料的节目。《周礼·考工记·弓人》:“斵目必荼。斵目不荼,则及其大修也,筋代之受病。” 郑玄 注:“目,干节目。” 贾公彦 疏:“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是斵目必徐之义。”荼,读为舒,舒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