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五有上声 寿[同否][吐也。][【廣韻】音某。][yǒu][音柳。蚴蟉,行動貌。][pǒu][详注1][详注2][详注3][yǎo][ròu][音纽。人姓也。高丽有之。][音塿。通水沟也。][详注4][音塿。《廣韻》嗹嘍,煩貌。][详注5]


注1:忸 《集韵》《韵会》《正韵》女九切,音纽。习也。《荀子·议兵篇》忸之以庆赏。《注》忸与狃同。
注2:趣 《集韵》《韵会》此苟切。《书·立政》趣马。《传》趣,七口反。掌马之官。《诗·小雅》蹶维趣马。《笺》掌王马之政。《疏》七走反。《周礼·夏官·趣马注》趣马,趣养马者也。
注3: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九切,篘上声。持物相著也。
注4:培 音瓿。小阜也。《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必堕其垒培。
注5:欧 音殴。《说文》吐也。或作呕。《急就篇注》欧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汉·严助传》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山海经》薄鱼一目,其音如欧。《注》郭璞曰:如人呕吐声也。《又》海外欧丝之野,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注》郭璞曰:言啖叶而吐丝,盖蚕类也。《白氏六帖》跪树欧丝,生桑得茧。又与殴通,捶击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欧之。
首字词组
斗酒斗帐斗门斗笠斗斋斗酒学士斗篷斗渠
斗柄斗量斗车斗拱斗米升珠斗酒只鸡斗量筲计斗方名士
斗转斗筲斗折斗胆斗酒双柑斗筲子斗量车载斗子盐
斗粟斗储斗乱斗子斗酒飞拳斗折蛇行斗转参横 
斗大斗室斗方斗筲之器斗酒百篇斗筐斗转星移 

词语解释:斗酒  拼音:dǒu jiǔ
亦作“鬭酒”。 比酒量。 唐 杜牧 《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 清 陈于王 《燕九竹枝词》之九:“观傍培塿氍毺新,酒市争看鬭酒人。”
词语解释:斗柄  拼音:dǒu bǐng
(1).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国语·周语下》:“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髩早衰。”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望了望天,斗柄斜垂,天,已经是大半夜了。”
(2).喻权柄;大权。《后汉书·崔駰传》:“重侯累将,建天枢,执斗柄。”
词语解释:斗转  拼音:dǒu zhuǎn
北斗转向。表示天将明。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参见“ 斗转参横 ”。
亦作“鬭转”。 乱转。 宋 康与之 《瑞鹤仙·上元应制》词:“闹鹅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鬭转。”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鬭转,犹云乱转也。”
词语解释:斗转参横  拼音:dǒu zhuǎn shēn héng
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 宋 韩元吉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杨公劾奸》:“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
词语解释:斗粟  拼音:dǒu sù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粮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宋史·食货志上二》:“尺縑斗粟,未闻有所增益。” 明 张居正 《答广中督抚书》:“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归降。”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 汉文帝 刘恒 之弟 淮南厉王 刘长 谋反失败,被押解去 蜀郡 严道县 ,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晋书·王沉等传论》:“‘斗粟’兴謡,‘踰里’成咏。”《新唐书·吴兢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斗粟’之刺,《苍蝇》之诗,不可不察。”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间,圣贤所难。下至 汉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语, 唐 宫飞鏃。贵极万乘,富兼九州。岂曰无家,兄弟为讐。”参见“ 尺布斗粟 ”。
词语解释:尺布斗粟  拼音:chǐ bù dǒu sù
汉文帝 弟 淮南王 刘长 谋反,事败被废,徙居 蜀郡 严道县 ,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 淮南厉王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於兄弟而更相逐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帝遂召 武子 苦责之,因曰:‘知愧否?’ 武子 曰:‘尺布斗粟之謡,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恭惟圣夫,篤叙天伦。尺布斗粟之謡,自詒伊阻。”亦省作“ 尺布 ”。 唐 李白 《上留田行》:“ 孤竹 、 延陵 ,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頽波激清。尺布之謡,塞耳不能听。”《旧唐书·太宗纪下》:“当神 尧 任谗之年, 建成 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髮,方惧毁巢之祸,寧虞尺布之謡。”
词语解释:斗大  拼音:dǒu dà
(1).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周 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后。’”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 介子 定远 辈,投笔立功,勒铭 燕然 ,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2).用于对大的物体,形容其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斗大一城,尚如海上神山之可望不可即。”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生﹞间作一画,而江城斗大,风雅絶稀,故再世 龙眠 ,絶少知音问鼎。”
词语解释:斗帐  拼音:dǒu zhàng
小帐。形如覆斗,故称。《释名·释床帐》:“小帐曰斗帐,形如覆斗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鑪閒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词之九:“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人到南柯。”
词语解释:斗量  拼音:dǒu liáng
形容数量之多。 唐 刘禹锡 《泰娘歌》:“斗量明珠鸟传意,紺幰迎入专城居。”
词语解释:斗筲  拼音:dǒu shāo
(1).斗与筲。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皆量小的容器。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这非是衾裯不许他人抱,道的咱量似斗筲。”
(2).喻些微;微小。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百姓或无斗筲之储,官奴累万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 杜十娘 ,斗筲之量饮千觴。”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千字文》:“﹝ 顾蒙 ﹞困於旅食,至书《千字文》,授於聋俗,以换斗筲之资。”
(3).喻低微、卑贱。《后汉书·郭太传》:“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 林宗 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旧唐书·文苑传上·崔信明》:“昔 申胥 海畔渔者,尚能固其节,吾终不能屈身伪主,求斗筲之职。”
(4).喻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窄。《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託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 囊瓦 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倖。”
(5).指才识短浅的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 清 顾炎武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霑方读〈盐铁论〉》诗:“片言折斗筲,篤论垂青史。”
(6).谦辞。《汉书·谷永传》:“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南朝峭汉》:“ 弼 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
词语解释:斗储  拼音:dǒu chǔ
指极少量的储粮。《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之一:“盎中无斗储,还视桁上无悬衣。”《晋书·儒林传·王欢》:“﹝ 王欢 ﹞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唐 韩翃 《送别郑明府》诗:“千金尽去无斗储,双袖破来空百结。”
词语解释:斗室  拼音:dǒu shì
狭小的房间。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因揭寓舍之斗室,屏跡杜门,思索旧闻,凡数十则,缀缉之,名曰《玉照新志》。”《明史·儒林传二·邓以赞》:“父閔其勤学,尝扃之斗室。” 清 余集 《〈聊斋志异〉序》:“﹝余﹞把卷坐斗室中,青灯睒睒,已不待展读,而阴森之气,偪人毛髮。” 臧克家 《老舍永在》:“宿舍比较挤,我住在‘出版总署’的一间斗室里。”
词语解释:斗门  拼音:dǒu mén
(1).堤堰中用以蓄泄渠水的闸门。 唐 李白 《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海水落斗门,潮平见沙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白渠 灌 涇阳 、 高陵 、 櫟阳 及 耀州 云阳 、 三原 、 富平 ,凡六县。斗门百七十餘所。”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第五问》:“或置沿海堽身,堽置斗门,使渠河之通海者,不湮於潮泥;堤塘之捍患者,不至於摧坏。”《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 古索河 等暴涨,即以 魏楼 、 滎泽 、 孔固 三斗门泄之。”
(2).今专指灌溉系统中斗渠的水闸。
(3).鸦片烟枪装烟膏的斗口。《海上花列传》第二回:“ 王阿二 调过枪来,授与 朴斋 。 朴斋 吸不惯,不到半口,斗门噎住。”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他用手指去捏那斗门上的软饧似的烟膏,漠然摇了摇头。” 姚雪垠 《长夜》三:“ 瓤子九 把烟泡一会儿捏扁,一会儿滚圆,最后滚成光溜溜的圆锥形,安到斗门上。”
词语解释:斗车  拼音:dǒu chē
(1).《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后因以“斗车”指北斗星。 宋 司马光 《春帖子词·皇帝阁之一》:“寒随土斗尽,暖应斗车回。”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三:“玉勾枕月醉淋霞,几度升天犯斗车。”
(2).工地、矿区常用的一种运输工具,长方形,口大底小,似斗,下有轮,运行于轨道上。
词语解释:斗折  拼音:dǒu shé
谓如北斗七星之曲折。 宋 梅尧臣 《燕》诗:“斗折撩沙觜,相高接草虫。”参见“ 斗折蛇行 ”。
词语解释:斗折蛇行  拼音:dǒu shé shé xíng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词语解释:斗乱  拼音:dǒu luàn
亦作“鬭乱”。亦作“鬪乱”。 纷乱。 宋 王之道 《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词之二:“庭巷落花如雨,鬭乱穿窗户。”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鬭乱,犹云纷乱也。”
词语解释:斗方  拼音:dǒu fāng
(1).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的纸。亦指一尺见方的册页书画。《儒林外史》第八回:“ 蘧太守 知道了,成事不説,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有一个幕僚随即拿出一个斗方,双手捧到他的面前。”
(2).方形。 茅盾 《锻炼》二:“ 辛佳 刚进来时看见这斗方院子四面都是几丈高的风火墙。” 赵树理 《登记》:“﹝ 张木匠 ﹞偷了 小飞娥 的斗方戒指,故意要叫 小飞娥 满屋子撵他。”
词语解释:斗笠  拼音:dǒu lì
一种形似帽子而宽边的遮阳挡雨的用具,用竹蔑夹油纸或竹叶等做成。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準备着芒鞋斗笠,霜风吹槲衣。早悟却餘生皆寄,切莫叹死别与生离。”《红楼梦》第四五回:“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 叶紫 《丰收》:“女儿 英英 十岁,她能跟着妈妈打斗笠。” 何士光 《将进酒》:“ 杉树壪 里的三个铁铮铮的汉子,还有两个年纪轻轻的后生,把斗笠和蓑衣在檐下放好。”
词语解释:斗拱  拼音:dǒu gǒng
亦作“ 斗栱 ”。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 孔颖达 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 洪武 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亦作“鬭拱”。亦作“鬭栱”。 即斗拱。 唐 元稹 《连昌宫词》:“虵出燕窠盘鬭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参见“ 斗拱 ”。
词语解释:斗胆  拼音:dǒu dǎn
(1).大胆,多形容胆气豪壮。语出《三国志·蜀志·姜维传》“杀 会 及 维 ”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维 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至如牵鉤壮气,斗胆豪心……标威於 鴈门 之境,振旅於 龙突 之乡。” 唐 胡曾 《谢赐钱启》:“推 葛亮 之秤心,负 姜维 之斗胆,内安宗庙,外却蛮夷。”
(2).多作谦辞。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小人斗胆,敢问老爹妳妳一个名姓也。”《再生缘》第四三回:“晚生父子忧心极,斗胆而来叩府前。”
词语解释:斗子  拼音:dǒu zi
(1).管仓掌斗的吏役。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斗子,国初斗搯并选下户有行止人充。”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锺离翁诗》:“ 淳熙 十一年, 溧阳仓 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罗,觅些仓米养老婆。”
(2).仆役。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二》:“ 淮西 称僮僕为斗子。”
(3).煤矿里盛煤的器具。亦指家中盛煤的铁桶。
词语解释:斗筲之器
比喻器量狭小,才识浅薄
词语解释:斗斋
供奉斗星之处;亦指斗星神
词语解释:斗米升珠
形容粮食短缺、米价奇高
词语解释:斗酒双柑  拼音:dǒu jiǔ shuāng gān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高隐外书》:“ 戴顒 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明 陈所闻 《驻马听·赠罗罗浮》曲:“不羡荣名,爱的是斗酒双柑听鸟声。”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黄鹂》:“四月末花事将阑,易增惆悵。惟柳阴中鶯声婉囀,如鼓笙簧,殊有斗酒双柑之乐。” 汪文溥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斗酒双柑快听鶯,扁舟一棹閒放鹤。”
词语解释:斗酒飞拳  拼音:dǒu jiǔ fēi quán
划拳赛酒。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斗酒飞拳,声达户外, 削峰 家酿无多,一瓮之物,顷刻立尽。”
词语解释:斗酒百篇  拼音:dǒu jiǔ bǎi piān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语出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房师 孙瑞人 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张百杯张百篇》:“按 李太白 斗酒百篇,人人知之,不知又有 张伯玉 也。”
词语解释:斗酒学士  拼音:dǒu jiǔ xué shì
唐 王绩 的别号。《新唐书·隐逸传·王绩》:“﹝ 绩 ﹞以前官待詔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詔何乐邪?’答曰:‘良醖可恋耳!’侍中 陈叔达 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词语解释:斗酒只鸡  拼音:dǒu jiǔ zhī jī
(1).一斗酒一只鸡。泛指简便的酒食。 宋 陆游 《村居初夏》诗之四:“斗酒隻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2).谓以鸡和酒祭奠。常用为悼亡友之辞。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篤好,胡肯为此辞乎?” 宋 苏轼 《祭刁景纯墓文》:“斗酒隻鸡,聊写我哀。”
词语解释:斗筲子  拼音:dǒu shāo zǐ
喻才能低下或地位微贱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军次实录》:“富桂人求得之者,惟修省悔过;忠孝之徒,虽斗筲子亦得与焉。”参见“ 斗筲 ”。
词语解释:斗筲  拼音:dǒu shāo
(1).斗与筲。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皆量小的容器。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这非是衾裯不许他人抱,道的咱量似斗筲。”
(2).喻些微;微小。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百姓或无斗筲之储,官奴累万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 杜十娘 ,斗筲之量饮千觴。”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千字文》:“﹝ 顾蒙 ﹞困於旅食,至书《千字文》,授於聋俗,以换斗筲之资。”
(3).喻低微、卑贱。《后汉书·郭太传》:“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 林宗 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旧唐书·文苑传上·崔信明》:“昔 申胥 海畔渔者,尚能固其节,吾终不能屈身伪主,求斗筲之职。”
(4).喻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窄。《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託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 囊瓦 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倖。”
(5).指才识短浅的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 清 顾炎武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霑方读〈盐铁论〉》诗:“片言折斗筲,篤论垂青史。”
(6).谦辞。《汉书·谷永传》:“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南朝峭汉》:“ 弼 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
词语解释:斗折蛇行  拼音:dǒu shé shé xíng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词语解释:斗筐  拼音:dǒu kuāng
用竹篾编成的大筐。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夫火如斗筐,望六万里之形,非就见即察之体也。”
词语解释:斗篷  拼音:dǒu péng
(1).披在肩上的宽大无袖的御寒外衣。《红楼梦》第二一回:“﹝ 袭人 ﹞料他睡着,便起来拿了一领斗篷来替他盖上。”《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姑娘﹞因要下地小解,便披上斗篷,就睡鞋上套了双鞋下来。” 萧红 《马伯乐》第一部第一章:“走了不一会,他看见了一大堆 日本 警察披着黑色的斗篷从北向南来了。”
(2).方言。斗笠。
词语解释:斗量筲计  拼音:dǒu liáng shāo jì
用斗量,用筲计。形容数量很多。 明 胡应麟 《诗薮·杂编》:“南渡后,江湖流派,斗量筲计,风轨荡然矣。”
词语解释:斗量车载  拼音:dǒu liáng chē zài
用斗量,用车装。形容数量很多。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子似》词:“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参见“ 车载斗量 ”。
词语解释:车载斗量  拼音:chē zài dǒu liáng
形容数量很多。多用以表示不足为奇。《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都尉 赵咨 使 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魏文帝 ﹞又曰:‘ 吴 如大夫者几人?’ 咨 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武后 初称 周 ,恐下心不安,乃令人自举供奉官,正员外多置里行,拾遗、补闕、御史等至有‘车载斗量’之咏。”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这不算什么,要是像今天,好墨水,车载斗量,就不再会为一个空瓶子争吵了。”
词语解释:斗转参横  拼音:dǒu zhuǎn shēn héng
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 宋 韩元吉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杨公劾奸》:“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
词语解释:斗转星移  拼音:dǒu zhuǎn xīng yí
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词语解释:斗渠  拼音:dǒu qú
灌溉系统中,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的渠道。 马烽 《我的第一个上级》:“他连哪条斗渠应当如何,哪条浓渠应当怎样,都讲了出来。”
词语解释:斗方名士  拼音:dǒu fāng míng shì
指自命风雅的无聊文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张恨水 《八十一梦》:“你来 四川 五年,现在可以回 南京 作斗方名士去了。”参见“ 斗方 ”。
词语解释:斗方  拼音:dǒu fāng
(1).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的纸。亦指一尺见方的册页书画。《儒林外史》第八回:“ 蘧太守 知道了,成事不説,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有一个幕僚随即拿出一个斗方,双手捧到他的面前。”
(2).方形。 茅盾 《锻炼》二:“ 辛佳 刚进来时看见这斗方院子四面都是几丈高的风火墙。” 赵树理 《登记》:“﹝ 张木匠 ﹞偷了 小飞娥 的斗方戒指,故意要叫 小飞娥 满屋子撵他。”
词语解释:斗子盐  拼音:dǒu zi yán
山西省 盐池出产的天然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