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1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斋居斋祠斋祭斋饭斋室斋官斋修斋栗
斋心斋日斋合斋禁斋精斋科斋前树斋如
斋戒斋阁斋洁斋幄斋食斋筵斋屋斋熏
斋房斋僧斋庖斋祓斋坐斋榜斋院斋词
斋钵斋馆斋醮斋客斋公斋场斋船斋閤
斋厨斋明斋酿斋月斋期斋庭斋料斋薰
斋坛斋沐斋寝斋郎斋糜斋严斋中酒斋宇
斋时斋宿斋庐斋身斋肃斋舰斋事斋供
斋宫斋舍斋粮斋舫斋会斋舲斋所斋马
斋庄斋堂斋粥斋诚斋头斋祷斋素斋馔

词语解释:斋居  拼音:zhāi jū
(1).斋戒别居。《明史·左懋第传》:“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于坛门。”
(2).家居;闲居。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纷纷宾从厌粱肉,公也斋居饱饘粥。”
(3).家居的房舍;书房。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吾宗继之,以 颜氏 子得一之义,名其斋居。”
词语解释:斋心  拼音:zhāi xīn
祛除杂念,使心神凝寂。《列子·黄帝》:“退而閒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并序》:“有时沐肌濯髮,斋心整衣,屏妻孥,清枕簟,馨鑪以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你们两廊道众,斋心肃立;待我焚香打坐,闭目静观。”
词语解释:斋戒  拼音:zhāi jiè
(1).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一日就请老先生到来祠中斋戒一宿,以便行礼。”
(2).佛教语。指八关斋戒。 唐 白居易 《斋戒》诗:“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参见“ 八关斋 ”。
词语解释:八关斋  拼音:bā guān zhāi
佛教指在家信徒一昼夜受持的八条戒律。《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元年》:“会上於 华林园 设八关斋,朝臣皆预。” 胡三省 注:“释氏之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食肉;六,不著花鬘瓔珞、香油涂身、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七,不得坐高广大牀;八,不得过斋后喫食。以上八戒,故为八关。” 宋 黄庭坚 《戏题鲁处善尉厨》诗之二:“天女原非人间色,道人今日八关斋。”亦称“ 八关戒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心迷,着色事破了八关戒。”
词语解释:斋房  拼音:zhāi fáng
斋戒的居室。 唐 沉佺期 《〈峡山寺赋〉序》:“斋房浴堂,渺在云汉。”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斋房产金芝,玉醴出金井。”
词语解释:斋钵  拼音:zhāi bō
即钵。僧尼的食器。 宋 苏轼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遣化何时取众香,法筵斋鉢久凄凉。”
词语解释:斋厨  拼音:zhāi chú
亦作“ 斋厨 ”。 寺庙的厨房。又称香积厨。 宋 叶适 《宿石门》诗:“栖栖三羽衣,日晏斋厨空。” 清 黄景仁 《遇雨止云谷寺》诗:“斋厨列蔬果,茗味更清絶。”亦指一般的厨房。 宋 苏轼 《后杞菊赋》:“及移守 胶西 ,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
词语解释:斋坛  拼音:zhāi tán
(1).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场所。 唐 李贺 《赠陈商》诗:“风雪直斋坛,墨经贯铜綬。”
(2).道土诵经礼神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词语解释:斋时  拼音:zhāi shí
佛教语。吃斋食的时间。自黎明至正午之间。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诗:“斋时往往闻鐘声,一食何如不食闲?”《禅苑清规·警众》:“斋前闻三下版鸣者,众僧下鉢也,次鸣大鐘者,报斋时也。”也用以指黎明时候。《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昏黄火发,次日斋时方出。”
词语解释:斋宫  拼音:zhāi gōng
供斋戒用的宫室、屋舍。《国语·周语上》:“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 韦昭 注:“所斋之宫也。”《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为治斋宫河上,张緹絳帷,女居其中。” 宋 曾巩 《兜率院记》:“其后院主僧某,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湢之房,布列两序。”
词语解释:斋庄  拼音:zhāi zhuāng
严肃诚敬。《史记·秦始皇本纪》:“遂登 会稽 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羣臣诵功。”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众神祠》:“黍稷馨香,必虔於蠲洁;苹蘩藴藻,克展於斋庄。” 清 龚自珍 《辨仙行》:“我梦游仙辨厥因,斋庄精白听我云。”
词语解释:斋祠  拼音:zhāi cí
斋戒祭祀。《汉书·丙吉传》“逢清道羣鬭者” 唐 颜师古 注:“清道,谓天子当出,或有斋祠,先令道路清浄。”
词语解释:斋日  拼音:zhāi rì
斋戒的日子。如佛制有六斋日、十斋日等。《隋书·礼仪志二》:“到斋日,宜去庙二百步断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或至斋日,时烛光明。” 清 陈维崧 《映山红慢·竹菇用湘瑟词咏石榴韵》词:“正此际,太常斋日,小摘珊瑚一树。”
词语解释:斋阁  拼音:zhāi gé
亦作“ 斋閤 ”。书房。《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宋 元嘉 世,诸王入斋閤,得白服帬帽见人主。”《宋史·吕端传》:“ 端 使 高丽 ,暴风折檣,舟人怖恐, 端 读书若在斋閤时。” 明 杨慎 《〈石鼓文〉序》:“先生歌一首,坿之卷尾,藏之斋阁,以无忘先生之教云。” 清 冯桂芬 《〈问径堂印谱〉序》:“摹印书有繆篆,篆仅见於 许氏 《〈説文〉序》中……浸淫至於 元 明 以来,署斋阁,鎸诗词,为用滋广。”
词语解释:斋僧  拼音:zhāi sēng
谓以斋食施给僧人。《旧唐书·德宗纪下》:“右神策中尉 霍僊鸣 病,赐马十匹,令於诸寺斋僧。”《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夫妻二人,每日斋僧布施,随喜看经。”
词语解释:斋馆  拼音:zhāi guǎn
斋戒时所住的馆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乃即斋馆,忘食与寝。” 唐 王勃 《拜南郊颂》:“神坛岳立,斋馆云深。” 宋 梅尧臣 《和司马学士上辛祀事出郊寄冯学士》:“斋馆人相望,官桥路已分。”
词语解释:斋明  拼音:zhāi míng
谨肃严明。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臣愿陛下斋明治心,励精图治。” 清 曾国藩 《五箴·居敬箴》:“儼恪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庄,伐生戕性。”
词语解释:斋沐  拼音:zhāi mù
斋戒沐浴。 唐 卢纶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诗:“斋沐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禪心。”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田太尉候神仙夜降》:“太尉自斋沐,换新衣,具靴笏,深夜候之。”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沐浴》:“岁暮斋沐,多於廿七八日。谚云:‘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词语解释:斋宿  拼音:zhāi sù
在祭祀或典礼前,先一日斋戒独宿,表示虔诚。 汉 贾谊 《新书·春秋》:“斋宿而请於庙曰:‘孤实不佞,不能尊道,吾罪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於此殿。”《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众人都在两边书房里斋宿。”
词语解释:斋舍  拼音:zhāi shè
(1).家居的房舍;书房。 唐 韦应物 《郡中西斋》诗:“似与尘境絶,萧条斋舍秋。”
(2).学舍。《宋史·徽宗纪一》:“壬辰,詔诸路州学别置斋舍,以养材武之士。”亦指学校的宿舍。 杨晦 《五四杂忆》:“北大校内的学术思想活动,每天出版的除《日刊》以外,最灵活的是在斋舍的影壁上、墙上,张贴布告,有人发出号召,就有人响应。”
词语解释:斋堂  拼音:zhāi táng
(1).供祭祀前斋戒用的房屋。
(2).寺院的殿堂,为僧尼设斋诵经的地方。 清 姚鼐 《副都统朱公墓志铭》:“衢民为斋堂,合众诵佛书。”亦指寺院的食堂。 清 赵翼 《常州东门外天宁寺修造工竣诗以落之》:“鸣鐘声集斋堂饭,汲綆痕深石井栏。”
词语解释:斋祭  拼音:zhāi jì
斋戒祭祀。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二年从车驾,斋祭 甘泉宫 。” 唐 王维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宋 曾巩 《筠州学记》:“斋祭之室,诵讲之堂,休息之庐,至于庖湢库厩各以序为,经始于其春,而落成於八月之望。”
词语解释:斋合  拼音:zhāi hé
见“ 斋阁 ”。
词语解释:斋阁  拼音:zhāi gé
亦作“ 斋閤 ”。书房。《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宋 元嘉 世,诸王入斋閤,得白服帬帽见人主。”《宋史·吕端传》:“ 端 使 高丽 ,暴风折檣,舟人怖恐, 端 读书若在斋閤时。” 明 杨慎 《〈石鼓文〉序》:“先生歌一首,坿之卷尾,藏之斋阁,以无忘先生之教云。” 清 冯桂芬 《〈问径堂印谱〉序》:“摹印书有繆篆,篆仅见於 许氏 《〈説文〉序》中……浸淫至於 元 明 以来,署斋阁,鎸诗词,为用滋广。”
词语解释:斋洁  拼音:zhāi jié
犹斋戒。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筮必沐浴斋洁烧香。”《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 国珍 年虽篤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斋洁,自彊礼拜。”
词语解释:斋庖  拼音:zhāi páo
斋祀用的厨房。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治其庭坛,改作东西两序,斋庖之房,百用具脩。” 明 张羽 《过云岩》诗:“斋庖竹外烟,汲路松间雪。”
词语解释:斋醮  拼音:zhāi jiào
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 唐 王建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闻説 开元 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 鎔 晚年好事佛及求仙,专讲佛经,受符籙,广斋醮。”《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因念亡夫恩义,思量做些斋醮功果超度他。”
词语解释:斋酿  拼音:zhāi niàng
官厅酿造的酒。 宋 曾巩 《闻喜亭》诗:“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 宋 陆游 《阆中作》诗之二:“挽住征衣为濯尘, 閬州 斋酿絶芳醇。”
词语解释:斋寝  拼音:zhāi qǐn
(1).斋戒寝宿。 宋 梅尧臣 《愿嚏》诗:“我今斋寝泰坛下,侘傺愿嚏朱颜妻。”
(2).斋戒时居住的地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二亲既没,所居斋寝,子与妇弗忍入焉。” 王利器 集解:“斋寝,斋戒时所居之旁屋。”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穹殿中峙,轩廡回旋。有斋寝以安禪寂,有门闥以谨启闭。”
词语解释:斋庐  拼音:zhāi lú
斋祀的庐舍。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故明宫斋庐,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词语解释:斋粮  拼音:zhāi liáng
供僧道用的食粮。 唐 严维 《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诗:“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 唐 薛能 《子夜》诗:“此日相逢眉翠尽,女真行李乞斋粮。”《水浒后传》第八回:“你是出家人,假化斋粮,倘讨得个信息,却是老大慈悲。”
词语解释:斋粥  拼音:zhāi zhōu
僧众吃的粥。 宋 朱熹 《游昼寒以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我生虽已后,久此寄斋粥。” 金 元好问 《寄汴禅师》诗:“斋粥空疎想君瘦,冠巾收歛定谁公。”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迹》诗:“斋粥僧千指,香钱岁万金。”
词语解释:斋饭  拼音:zhāi fàn
布施给僧尼吃的饭食。《西游记》第十四回:“只见那老儿,早具脸汤,又具斋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喫,不能成佛作祖也。”
词语解释:斋禁  拼音:zhāi jìn
斋戒中的禁忌。《后汉书·彭宠传》:“苍头 子密 等三人因 宠 卧寐,共缚牀,告外吏云:‘大王斋禁,皆使吏休。’”《晋书·潘尼传》:“於是牲馈之事既终,享献之礼已毕,释玄衣,御春服,弛斋禁,反故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按 张文昌 《僧寺宿斋诗》云:‘晚到 金光门 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遇。’乃知 唐 斋禁之严如此。”
词语解释:斋幄  拼音:zhāi wò
斋宫的帷幕。 宋 梅尧臣 《祫享观礼二十韵》:“斋幄严宫殿,羣臣奉冕旒。”
词语解释:斋祓  拼音:zhāi fú
斋戒沐浴,祓除秽恶。《史记·齐太公世家》:“ 鲍叔牙 迎受 管仲 ,及 堂阜 而脱桎梏,斋祓而见 桓公 。”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公乃斋祓视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一:“仕幸不成书幸成,乃敢斋祓告 孔子 。”
词语解释:斋客  拼音:zhāi kè
古代道门设斋,参加人数有限额。属于斋数以外的人,称为斋客。《隋书·经籍志四》:“其洁斋之法……为坛三成,每成皆置緜蕝,以为限域。傍各开门,皆有法象。斋者亦有人数之限,以次入于緜蕝之中,鱼贯面缚,陈説愆咎,如白神祇,昼夜不息,或一二七日而止。其斋数之外有人者,并在緜蕝之外,谓之斋客,但拜谢而已,不面缚焉。”
词语解释:斋月  拼音:zhāi yuè
(1).佛教语。亦称善月。指农历正、五、九三个月。佛经谓此三月,世人宜持长斋,慎言行,特修善业。 唐 薛能 《凌云寺》诗:“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唐高祖实録》:‘自今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十直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緇流作佛事者。”
(2).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年在该教教历太阴年九月(莱麦丹月)斋戒一个月,称为“斋月”。
词语解释:斋郎  拼音:zhāi láng
(1).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 魏 始置,属太常。 唐 宋 亦皆置之。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斋郎职奉宗庙社稷之小事,盖士之贱者也。”《宋史·选举志四》:“ 绍兴 初,尝以兵革经用不足,有司请募民入貲补官,帝难之。参知政事 张守 曰:‘祖宗时,授以斋郎,今之将仕郎是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贼臣摄祭》:“ 晋 邸入继大统,告祭太庙之顷,阴风北来,殿上灯烛皆灭……时 全思诚 以国子生充斋郎,目击之。”
(2).古代舞队名。 宋 陆游 《春社》诗之四:“且看参军唤苍鶻,京都新禁舞斋郎。” 钱仲联 校注:“按 周密 《武林旧事》卷二《舞队》有‘十斋郎’。”
(3).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 魏 始置,属太常。 唐 宋 亦皆置之。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斋郎职奉宗庙社稷之小事,盖士之贱者也。”《宋史·选举志四》:“ 绍兴 初,尝以兵革经用不足,有司请募民入貲补官,帝难之。参知政事 张守 曰:‘祖宗时,授以斋郎,今之将仕郎是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贼臣摄祭》:“ 晋 邸入继大统,告祭太庙之顷,阴风北来,殿上灯烛皆灭……时 全思诚 以国子生充斋郎,目击之。”
(4).古代舞队名。 宋 陆游 《春社》诗之四:“且看参军唤苍鶻,京都新禁舞斋郎。” 钱仲联 校注:“按 周密 《武林旧事》卷二《舞队》有‘十斋郎’。”
词语解释:斋身  拼音:zhāi shēn
沐浴净身。 唐 贾岛 《元日女道士受箓》诗:“元日更新夜,斋身称浄衣。”
词语解释:斋舫  拼音:zhāi fǎng
运载斋库物资的船。《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六年》:“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 胡三省 注:“以船载斋库物,因曰斋舫。”
词语解释:斋诚  拼音:zhāi chéng
斋戒虔诚。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
词语解释:斋室  拼音:zhāi shì
斋戒时的居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五岳神庙》:“ 衡山 岳庙坍损,遂欲尽毁其后妃像设、寝殿、朝堂,仅立坛壝斋室,以供祀事。”
词语解释:斋精  拼音:zhāi jīng
谓斋洁身心。《汉书·宣帝纪》:“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飭躬斋精,祈为百姓。”
词语解释:斋食  拼音:zhāi shí
(1).古人斋戒时所用的饭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 清 赵翼 《西岩治具全用素食作素食歌见示亦作一首答之兼调梦楼》诗:“古人斋食但忌荤,所谓荤者乃五辛。”
(2).供僧、尼或佛教徒吃的素食。《水浒传》第四回:“长老叫备斋食,请 赵员外 等方丈会斋。”
词语解释:斋坐  拼音:zhāi zuò
斋舍的座位。《宋书·吉翰传》:“昨於斋坐见其事,亦有心活之。”
词语解释:斋公  拼音:zhāi gōng
(1).对道士的尊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无尘 看见 李信 是个道粧,叫道:‘斋公,我与你并无寃仇,何故首我?’”《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听得斋公们説,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
(2).道士靠人布施为生,因亦以比喻只吃进不拿出的人或物。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只要舍得往地里上东西,谁的地也不是斋公。”
词语解释:斋期  拼音:zhāi qī
斋戒期间。《清史稿·礼志一》:“﹝ 嘉庆 ﹞二十三年,定制大祀斋期,遇国忌,悉改常服。”
词语解释:斋糜  拼音:zhāi mí
亦作“ 斋麋 ”。 素粥。 唐 孟郊 《济源寒食》诗之二:“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麋一瓷椀。” 宋 张耒 《寒热伏枕已数日上呈四丈龙图兼记至日之饮》诗:“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饮斋糜不盈掬。”
词语解释:斋肃  拼音:zhāi sù
(1).庄重敬慎。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大子生,举之以礼:使士负之,有司斋肃端緌,之郊,见於天。”《清史稿·乐志四》:“斋肃恭敬柔雍彰,金鉤緑籧懿筥筐。”
(2).犹斋戒。 汉 贾谊 《新书·春秋》:“斋肃不庄,粢盛不洁。”《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斋肃致敬,告覲园陵。”
词语解释:斋会  拼音:zhāi huì
(1). 汉 代天子诸侯祭祀宗庙时的集会。《后汉书·鲁恭传》:“ 永元 九年,徵拜议郎。八月,饮酎,斋会 章臺 ,詔使小黄门特引 恭 前。”
(2).禅寺在特定日期的集会。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市人言二十年前尝於上都斋会设此。”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诸禪寺各有斋会,惟 开宝寺 、 仁王寺 有狮子会。”
词语解释:斋头  拼音:zhāi tóu
指书斋。 清 黄景仁 《答仇一鸥和韵》:“逢君陌上鞭双控,醉我斋头被共眠。”
词语解释:斋官  拼音:zhāi guān
执掌斋祀的官员。《隋书·礼仪志二》:“有祈禜,则斋官寄藉田省云。”
词语解释:斋科  拼音:zhāi kē
道教典籍。 明 宋濂 《傅同虚感遇诗序》:“斋科之行,符籙之传,特其法中之一事尔。”
词语解释:斋筵  拼音:zhāi yán
做斋事时设的筵席。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讲肆宏敞,斋筵巨翼。供引 纯陀 ,饭迴香积。”《旧唐书·文宗纪》:“广置斋筵,大集僧众。”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宁节》:“﹝天寧节﹞尚书省宰执率宣教郎以上,并诣 相国寺 罢散祝圣斋筵,次赴尚书省都厅赐宴。”
词语解释:斋榜  拼音:zhāi bǎng
斋堂的匾额。 宋 陆游 《题吴参议达观堂》诗:“挥毫为君作斋榜,想见眼中餘子空。”
词语解释:斋场  拼音:zhāi chǎng
斋祭的场院。 唐 李华 《杭州馀姚县龙泉寺故大律师碑》:“斋场星列,谈座云绕。” 宋 王安石 《南郊青城毕功上开启保安祝寿斋文》:“祀兆方严,斋场夙设,实延浄众,开诵梵文。”
词语解释:斋庭  拼音:zhāi tíng
(1).古人斋戒时居住的庭院。 唐 张馀庆 《竹宫望拜神光赋》:“寰宇肃清,斋庭夜敞,辛日惟吉,明神是饗。”
(2).书斋。 明 宋濂 《长塘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
词语解释:斋严  拼音:zhāi yán
庄重严禁。 宋 沉遘 《奉祠西太乙宫赋》:“鞠躬而下,屏息以前,趋就乎下房之次,而斋严乎其间。”
词语解释:斋舰  拼音:zhāi jiàn
宋 时较大的舰船多以“斋”为名,比之于居室,因称这类舰船为“斋舰”。 宋 孙觌 《与巡检李脩武帖》:“相望一水之隔,未果造謁,斋舰诣郡,枉道一临为幸也。”原注:“板屋舟也…… 尤延之 诗:‘云深不见孤山寺,风急难乘摇碧斋。’《梁溪集》本注:‘摇碧斋是湖船之名。盖当时游舰多以斋名也。’”
词语解释:斋舲  拼音:zhāi líng
即斋舰。 宋 沉遘 《运使学士》:“窃跂斋舲,已临近甸,顺履霜严之气,保绥神舍之休。”参见“ 斋舰 ”。
词语解释:斋舰  拼音:zhāi jiàn
宋 时较大的舰船多以“斋”为名,比之于居室,因称这类舰船为“斋舰”。 宋 孙觌 《与巡检李脩武帖》:“相望一水之隔,未果造謁,斋舰诣郡,枉道一临为幸也。”原注:“板屋舟也…… 尤延之 诗:‘云深不见孤山寺,风急难乘摇碧斋。’《梁溪集》本注:‘摇碧斋是湖船之名。盖当时游舰多以斋名也。’”
词语解释:斋祷  拼音:zhāi dǎo
斋戒祈祷。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虔心若斋祷,濡体如沐浴。”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宋史·仁宗纪三》:“壬辰,以久雨斋祷。”
词语解释:斋修  拼音:zhāi xiū
斋戒修行。 宋 沉辽 《天庆观火星阁记》:“ 元丰 三年三月某日阁成,其上建火星像,旁列九星合祠焉;其下为斋修严奉之室,则王君之所居也。” 元 谢应芳 《辨惑论》:“广集浮屠,大作佛事,甚者经旬踰月,以极斋修布施之盛。”
词语解释:斋前树  拼音:zhāi qián shù
《宋书·萧惠开传》:“ 惠开 素刚,至是益不得志,寺内所住斋前,有嚮种花草甚美, 惠开 悉剗除,列种白杨树。每谓人曰:‘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天也。’”后用为命途多乖、有志难酬的典故。 清 吴伟业 《赠陆生》诗:“红豆啼残曲里声,白杨哭断斋前树。”
词语解释:斋屋  拼音:zhāi wū
家居的房屋。《南史·王延之传》:“﹝ 延之 ﹞清贫,居宇穿漏, 褚彦回 以启 宋明帝 ,即敕材官为起三间斋屋。”
词语解释:斋院  拼音:zhāi yuàn
供斋戒用的院子。《新唐书·礼乐志三》:“增建神厨於庙东之少南,斋院於东门之外少北。”也指寺庙的院落。 清 陈维崧 《宴清都·咏杨妃山茶》词:“几朵僧房吐。东风里,胭脂浅淡偷注。空王斋院,艷阳天气,红香盈树。”
词语解释:斋船  拼音:zhāi chuán
即斋舰。 宋 王安石 《送吴仲纯守仪真》诗:“ 江 上斋船驻彩橈,鸣笳应满緑杨桥。”参见“ 斋舰 ”。
词语解释:斋舰  拼音:zhāi jiàn
宋 时较大的舰船多以“斋”为名,比之于居室,因称这类舰船为“斋舰”。 宋 孙觌 《与巡检李脩武帖》:“相望一水之隔,未果造謁,斋舰诣郡,枉道一临为幸也。”原注:“板屋舟也…… 尤延之 诗:‘云深不见孤山寺,风急难乘摇碧斋。’《梁溪集》本注:‘摇碧斋是湖船之名。盖当时游舰多以斋名也。’”
词语解释:斋料  拼音:zhāi liào
供做斋用的物品。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采石渡鬼》:“舟尾者呼曰:‘斋料幸见还。’有且行且答者曰:‘道场不清浄,无所得。’”
词语解释:斋中酒  拼音:zhāi zhōng jiǔ
古时官府酿造的优质酒。 宋 窦苹 《酒谱》:“ 晋 时 荆州 公厨有斋中酒、厅事酒、猥酒优劣三品, 刘弘 作牧,始命合为一,不必分别,人伏其平。”
词语解释:斋事  拼音:zhāi shì
指诵经拜忏、祷祝祈福等佛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狄氏 ﹞问道:‘其人来未?’ 慧澄 道:‘未来。’ 狄氏 道:‘最好,且完了斋事。’”
词语解释:斋所  拼音:zhāi suǒ
(1).祭祀前斋戒、习礼的场所。《旧唐书·礼仪志一》:“皆日未出前至斋所。至祀前一日,各从斋所昼漏上水五刻向祀所。”《文献通考·郊社三》:“诸祀官致斋之日,给酒食及明衣布,各习礼於斋所。”
(2).布施斋食的场所。《唐六典·尚书礼部四》:“凡国忌日,两京定大观、寺各二散斋,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於斋所。”
词语解释:斋素  拼音:zhāi sù
(1).持斋吃素。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斋素,谓之三长善月,其事盖出于佛书。”
(2).素食。《西游记》第十八回:“喜得还喫斋素;若再喫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喫个罄浄!”
词语解释:斋栗  拼音:zhāi lì
同“ 斋慄 ”。 《孟子·万章上》:“《书》曰:‘祇载见 瞽瞍 ,夔夔斋栗。’”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文碑》:“帝以机密斋栗,常伯处任,鲜克知臧,以釐其采。” 宋 司马光 《除皇伯祖承显》:“治躬斋栗,养志粹和。”
齋慄:敬慎恐惧貌。《书·大禹谟》:“﹝ 舜 ﹞祇载见 瞽瞍 ,夔夔斋慄。” 孔颖达 疏:“见父 瞽瞍 ,夔夔然悚惧,斋庄战慄,不敢言己无罪。”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遗我一言重,跽受惕斋慄。”
词语解释:斋如
严肃而谨慎的样子
词语解释:斋熏  拼音:zhāi xūn
同“斋薰”。
斋戒熏香。
词语解释:斋薰  拼音:zhāi xūn
斋戒熏香。《新唐书·王缙传》:“繇是禁中祀佛,讽唄斋薰,号‘内道场’。”
词语解释:斋词  拼音:zhāi cí
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敏速》:“ 韦皋 尝於二十四化设醮,请 符载 撰斋词。”
词语解释:斋閤
见“ 斋阁 ”。
词语解释:斋阁  拼音:zhāi gé
亦作“ 斋閤 ”。书房。《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宋 元嘉 世,诸王入斋閤,得白服帬帽见人主。”《宋史·吕端传》:“ 端 使 高丽 ,暴风折檣,舟人怖恐, 端 读书若在斋閤时。” 明 杨慎 《〈石鼓文〉序》:“先生歌一首,坿之卷尾,藏之斋阁,以无忘先生之教云。” 清 冯桂芬 《〈问径堂印谱〉序》:“摹印书有繆篆,篆仅见於 许氏 《〈説文〉序》中……浸淫至於 元 明 以来,署斋阁,鎸诗词,为用滋广。”
词语解释:斋薰  拼音:zhāi xūn
斋戒熏香。《新唐书·王缙传》:“繇是禁中祀佛,讽唄斋薰,号‘内道场’。”
词语解释:斋宇  拼音:zhāi yǔ
家居的房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彪景 出自儒生,居室俭素。惟 伦 最为豪侈,斋宇光丽,服翫精奇,车马出入,逾於邦君。”
词语解释:斋供  拼音:zhāi gòng
(1).祭祀死者、神佛,并上供食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相国寺万姓交易》:“寺三门,阁上并 资圣门 ,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凡有斋供,皆取旨,方开三门。”
(2).寺庙中供应的斋食。《水浒传》第一回:“当时将丹詔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
(3).指布施给僧道的饭食。《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岒失浑家》:“ 陈巡检 分付厨下使唤的:‘明日是四月初三日,设斋多备斋供。不问云游全真道人,都要斋他。’”
词语解释:斋马  拼音:zhāi mǎ
《旧唐书·良吏传·冯元淑》:“﹝ 元淑 ﹞歴 浚仪 、 始平 二县令,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所乘马,午后则不与蒭,云令其作斋。身及奴僕,每日一食而已。”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斋。 元淑 之马午后即不与刍,故被称为斋马。后用以比喻廉吏的乘马。 元 马祖常 《光山县尹孔凝道作县有声乡人为图》诗:“春雨行田无从吏,独骑斋马畏青泥。”
词语解释:斋馔  拼音:zhāi zhuàn
供僧、尼吃的食物。
共11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