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斁遗 拼音:yì yí
厌弃。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公在中流,左《诗》右《书》,无我斁遗,比邦是庥。”词语解释:斁伦 拼音:yì lún
败坏伦常。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无穷》:“求其无一人之不食不衣,而不至於败度而斁伦者,圣人果可以自必耶!”《明史·黄道周传》:“陛下孝治天下,縉绅家庭小小勃谿犹以法治之,而冒丧斁伦,独谓无禁,臣窃以为不可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上自先太妃,下至百官民庶,悉举废君淫暴无道、斁伦乱纪之罪。”词语解释:斁耗 拼音:yì hào
犹损耗。《新唐书·李叔明传》:“今迷其内而饰其外,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斁耗。”词语解释:斁败 拼音:yì bài
败坏。 明 宋濂 《诸子辩》:“不幸其书盛传,世之乐放肆而惮拘检者……遂至礼义陵迟,彝伦斁败,卒踣人之家国,不亦悲夫!”词语解释:斁圮 拼音:yì pǐ
败坏,毁坏。 陈三立 《崝庐书所见》诗:“卤莽极陵夷,种族且斁圮。”词语解释:斁乱 拼音:yì luàn
败坏淆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七:“二人恩宠烜赫如是,则报国当如何,而乃斁乱天理,下比逆贼,反噬其主,夫岂人类也哉!”词语解释:斁坏 拼音:yì huài
败坏。《金史·宗弼亨等传赞》:“ 五季 乱极,纲常斁坏。”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杞子来朝公子遂帅师入杞》:“ 春秋 之时人心斁坏,天理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