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共227,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聚散消散离散冗散挥散任散耗散遗散
萧散四散合散行散置散退散奔散石散
云散风散解散冰散游散摅散玉散递散
吹散星散敛散舒散迸散鹿散讲散漫散
分散鸟散流散朴散拆散布散支散傲散
雨散雾散飞散溃散打散寒食散零散驽散
中散懒散朝散黄散鹤散搅散浇散剖散
惊散樗散放散潇散清散走散心散服散
闲散飘散破散便散脉散荡散笑散凋散
疏散广陵散销散涣散罢散鸟兽散森散懒中散

词语解释:聚散  拼音:jù sàn
(1).会聚与分散。《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乱离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宋 沉瀛 《念奴娇》词:“须臾聚散,人生真信如客。”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送何黼侯之任阶州》诗之二:“胡为数载来,聚散如飞烟。”
(2).使离散之人再聚。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收离聚散,咸安其居。”
(3).指离散。有聚少离多意。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之九:“人生聚散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 宋 周邦彦 《荔枝香》词之二:“大都世间,最苦惟聚散。”
词语解释:萧散  拼音:xiāo sàn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词语解释:云散  拼音:yún sàn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例如:旧友云散。
词语解释:吹散  拼音:chuī sàn
(1).吹之使散开。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虎 於 太极殿 前起楼,高四十丈……时亢旱,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於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 宋 苏轼 《六月七日》诗:“电眸虎齿霹靂舌,为余吹散千峰云。” 茅盾 《锻炼》十二:“东北风吹散了满天的浮云。”
(2).犹拆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你自私受软口汤,到来吹散我们,我们自有説话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真如镇典铺来信一》:“﹝城内穷民﹞刻下恐破城之后玉石不分,为贼尽力把守,未能速灭。倘得吹散此辈,然后攻城为容易。”
(3).谓消弭事端。《快心编一集》第一回:“我不是与 郝 家有甚亲故替他吹散,实是为你计算。”
词语解释:分散  拼音:fēn sǎn
(1).离散;别离。《左传·桓公五年》:“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贾涉 自从 胡氏 母子两头分散,终日闷闷不乐。” 巴金 《怀念萧珊》四:“从 昆明 到 桂林 ,从 金华 到 温州 ,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
(2).散发;施与。《史记·货殖列传》:“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孔子家语·儒行解》:“分散者,仁之施也。”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 利用 自居贵位,积聚巨万,不知分散。”
(3).指分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在塚上分散的衣物数目,小生也多听得明白。”
(4).分开;散开。《南史·孝义传下·卫敬瑜妻王氏》:“墓前柏树忽成连理,一年许还復分散。” 唐 韩愈 《黄陵庙碑》:“庭有石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因为未开枪时,群众已经分散。”
词语解释:雨散  拼音:yǔ sàn
(1).雨水普降。 晋 曹毗 《晋江左宗庙歌·歌中宗元皇帝》:“化若风行,泽犹雨散。”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迴流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合,必千里雨散。”
(2).如雨布散。众多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云动风偃,雾集雨散。” 李善 注:“言众瑞之多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骆驛纵横,烟霏雨散。” 李周翰 注:“烟霏雨散,众多貌。”
(3).比喻朋友离散。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中书絵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一:“亲知雨散,益復无聊。”
(4).指男女欢会已毕。 宋 程垓 《意难忘》词:“似云收 楚 峡,雨散 巫 阳。”参见“ 雨散云收 ”。
(5).谓雨过天晴。 唐 皇甫曾 《张芬见访郊居作》诗:“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唐 张乔 《题湖上友人居》诗:“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词语解释:雨散云收  拼音:yǔ sàn yún shōu
(1).指雨后转晴。《说岳全传》第十八回:“不多时候,忽然雨散云收,推出一轮红日,顷刻 黄河 解冻。”
(2).比喻亲朋离散。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诗:“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收二十年。” 唐 慎氏 《感夫诗》:“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餉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3).指男女欢会已毕。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堂前巧辩》:“ 阳臺 雨散云收。春意徘徊。”
词语解释:中散  拼音:zhōng sàn
中散大夫的省称。 三国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及夫 中散 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 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 龟年 喧笛管, 中散 闹筝琶。”
词语解释:惊散  拼音:jīng sàn
受惊而逃散。《晋书·姚泓载记》:“ 道济 率 王敬 、 沉林子 等逆衝 绍 军,将士惊散。” 南朝 梁武帝 《古意》诗之一:“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卒凶暴恣行……畏罪惊散,欲为乱。” 茅盾 《子夜》十七:“直到 吴荪甫 汽车上的喇叭在大门外接连叫了两次,门房里那一伙男女方才听到。牌局立刻惊散了。”
词语解释:闲散  拼音:xián sǎn
亦作“闲散”。
(1).清闲少事。多指官职或衙门。《宋书·孔觊传》:“初, 晋 世散骑常侍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任职闲散,用人渐轻。”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閒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先生若肯做官,寡人与先生选一个閒散衙门,除一箇清要的官职。”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自九卿外,三品者多在閒散地,如太常、太僕、光禄卿、京兆尹之类。”
(2).引申为无关紧要的或无关紧要之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闲散,是缀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三折:“我急慌里着些閒散话儿遮。”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葛长庚 词,一片热肠,不作閒散语,转见其高。”
(3).悠闲自在。 唐 高适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诗:“近来住 淇 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 宋 苏轼 《无题》诗:“誓将闲散好,不著一行书。”《儒林外史》第四回:“我是个闲散惯了的人,不耐烦作这些事!” 沙汀 《防空》:“那老头子一生从没有闲散过,就在暮年,他还是在农会会长的位置上咽气的。”
(4).谓消闲散心。《平山冷燕》第七回:“闻知 閔子庙 不远,遂步入庙中来闲散。” 克非 《春潮急》十九:“听 李克 要找她爹,便忙引到屋后的梨园里。老汉在那儿闲散。”
(5). 清 代称未授官职的 满 族人。《清会典·八旗都统·户口》:“每户书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閒散某,备载其父兄子弟。”《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三年乙巳春正月癸丑,詔以 固安 官地二百顷为井田,遣八旗闲散受耕。”
(6).闲着不使用的(指人员或物资等)。如:各地人事部门广开才路,录用社会上闲散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吸收闲散资金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词语解释:疏散  拼音:shū sàn
亦作“疎散”。亦作“踈散”。 闲散;放达不羁。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唐 皎然 《杂兴》诗之六:“疏散遂吾性,栖山更无机。” 清 宋曹 《题李镜月游七星岩图》诗:“披图发长啸,翛然乐疏散。”《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耆卿 却是踈散的人,写过词,丢在一边了,那里还放在心上。” 郁达夫 《迟桂花》:“我哩,本来也已经入了中年了,百事原都看得很穿,又加以这十几年的疏散和无为,觉得在这世上任你什么也没甚大不了的事情。”
亦作“疎散”。亦作“踈散”。 1.分散;离散。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宾阶客院常踈散,蓬径柴扉终寂寞。自有林泉堪隐栖,何必山中事丘壑?” 唐 吴士矩 《饮后献时相》诗:“一夕心期一种欢,那知疏散负杯盘。” 宋 柳永 《浪淘沙》词:“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2).疏落;稀疏。 唐 杜甫 《太平寺泉眼》诗:“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高士其 《天的进行曲》:“天空就是疏散的天体,天体就是密集的天空。”
(3).排遣;发散。 唐 杜甫 《白沙渡》诗:“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疎散。”《红楼梦》第十九回:“不过偶感风寒,吃一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 冰心 《庄鸿的姊姊》:“待要痛哭一场,稍泄我心中的悲痛,但恐怕又增加祖母和叔叔的难受,只得走出来疏散。”
(4).使松动;活动。《红楼梦》第七五回:“ 贾母 道:‘天天打扫,况且是极平稳的宽路,何不疏散疏散筋骨也好?’”
(5).使人或物散开。 邹韬奋 《英勇抗战三年中的五一节》:“即在大后方,也不是密集于城市,而是以疏散各地的姿态出现。”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一:“一切公私机关或个人已经加紧在疏散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一章:“还有人主张先把车辆向后疏散免遭空袭的。”
词语解释:消散  拼音:xiāo sàn
消失;离散;消除。《韩非子·解老》:“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汉书·李寻传》:“诛放佞人,防絶萌芽,以盪涤浊濊,消散积恶,毋使得成祸乱。” 唐 戴叔伦 《柳花歌送客往桂阳》:“定知别后消散尽,却忆今朝伤旅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其夫听罢,纔把一天疑心,尽多消散。” 巴金 《电椅》二:“七年来的希望都消散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战士们呼吸着早晨湿润的空气,消散了一夜行军的疲劳。”
词语解释:四散  拼音:sì sàn
(1).向四面散开。《晋书·刘琨传》:“流移四散,十不存一。” 唐 白居易 《感怀》诗:“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百回:“﹝ 卜子修 ﹞对那些车夫乱打,吓得那些车夫四散奔逃。”
(2).散布,抛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 戒日王 以真珠杂寳及金银诸花,随步四散,供养三宝。”
词语解释:风散  拼音:fēng sàn
(1).谓如风消散。《后汉书·刘陶传》:“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 武关 ,北徙 壶谷 ,冰解风散,唯恐在后。”
(2).风教散播。《晋书·文苑传·李充》:“泽洽而濡,化流风散,比屋同尘而人罔僭乱。”
风吹散。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二:“潮生 建业 水,风散 广陵 烟。” 唐 韦应物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诗:“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词语解释:星散  拼音:xīng sàn
分散;四散。《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为 魏 大将 邓艾 所破於 段谷 ,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至於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韩北屏 《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人们抛弃了一切,星散了,逃走了。”
词语解释:鸟散  拼音:niǎo sàn
如鸟飞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三国志·蜀志·张嶷传》:“ 嶷 度其鸟散,难以战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众啼曰:‘妖至矣!’仓卒鬨然,殆如鸟散。”
词语解释:雾散  拼音:wù sàn
(1).喻消失净尽。 晋 陆云 《盛德颂》:“ 三秦 席卷, 项籍 灰分,逋虏雾散,遗寇云彻。”《宋书·邓琬传》:“昔 吴 楚 连衡, 燕 淮 劲悍,尘扰区内,声沸 秦中 ,雾散埃灭,岂非先鉴。” 宋 吴文英 《瑞鹤仙·赠丝鞋庄生》词:“任真珠装缀, 春申 客屨,今日风流雾散。”
(2).喻盛多、广泛。《文选·曹植〈七启〉》:“獠徒云布,武骑雾散。” 刘良 注:“雾散,言多也。”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褚彦回碑文》:“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词语解释:懒散  拼音:lǎn sǎn
(1).懒惰散漫。有时亦指不热心于世事。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君看 东坡翁 ,懒散谁比数;形骸堕醉梦,生事委尘土。”《朱子语类》卷七六:“吉凶未定时,人自意思懒散,不肯做去。”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草野之人懒散,不欲驰书京国,然此怀则尝在左右也。”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文学》是我托书店寄的。由我自办,就怕懒散而常有迟误。”
(2).引申为不认真,不放在心上。《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那医家初时来看,定説能医,连病人服药也有些兴头,到后来不见功效,渐渐的懒散了。”
嬾散:怠惰散漫。 金 王渥 《游蓝田》诗:“蹇予嬾散本真性,临水登山此生足。”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宏甫书高尚册后》:“且吾闻 宏甫氏 ,嬾散不事生产作业。” 清 许光治 《天净沙》曲:“老渔归也,春来嬾散生涯。”
词语解释:樗散  拼音:chū sàn
(1).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诗:“ 郑公 樗散鬢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2).用作谦词。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何意天恩横被,宸睠曲成,猥抡樗散之才,专委栋隆之任。” 明 许潮 《龙山宴》:“鹤髮经秋,樗散堪乘莲叶舟。皂帽非吾偶,白接非吾首。”
词语解释:飘散  拼音:piāo sàn
飘动散开。 南朝 陈后主 《长相思》诗之二:“蝶縈草,树连丝,庭花飘散飞入帷。” 巴金 《沉默·丹东的悲哀》:“微风吹拂着他的头,乱发飘散着,脸上一阵爽快。”
(1).指风吹散。 唐 雍陶 《美人春风怨》诗:“偏能飘散同心蒂,无那愁眉吹不开。” 宋 柳永 《甘草子》词:“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
(2).飘泊离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唯 吴中 人棹歌……如 陆文量 所记:‘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人夫妇同罗帐?几人飘散在它州?’”
词语解释:广陵散  拼音:guǎng líng sàn
琴曲名。 三国 魏 嵇康 善弹此曲,秘不授人。后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於今絶矣!”见《晋书·嵇康传》。后亦称事无后继、已成绝响者为“广陵散”。《北齐书·徐之才传》:“长子 林 ,字 少卿 ,太尉司马。次子 同卿 ,太子庶子。 之才 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放翁 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絶还堪惜。” 明 张煌言 《〈奇零草〉序》:“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復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亦省称“ 广陵 ”。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説今人疑。”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之四:“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虞渊 未薄乎日暮,《广陵》不絶於人间。”
词语解释:离散  拼音:lí sàn
(1).分离;分散。《逸周书·时训》:“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蹈清漺之危跡兮,躡离散之轻微。”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或行役不已,而父母兄弟离散,则有《陟岵》之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但室人离散,求借洪威,更赐瓦全。” 李大钊 《大哀篇》:“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2).涣散。《尉缭子·兵令上》:“专一则胜,离散则败。” 唐 柳宗元 《非国语·黄熊》:“凡人之疾,魄动而气荡,视听离散,于是寐而有怪梦。”《明史·太祖纪一》:“时 元 守兵单弱,且闻中原乱,人心离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朱忠庄公遗疏》:“我国家金甌全盛,不谓人心离散,财用困穷,一至于此。”
词语解释:合散  拼音:hé sàn
(1).聚合消散;聚集分离。《文选·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识其时。”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咸》:“登几上车,驾駟南游。合散从横, 燕 秦 以强。”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故因其合散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别算位而已。”
(2).统一与分裂。 宋 叶适 《〈龙川集〉序》:“ 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发其祕藏。”
配制药散。《南史·宋纪上·武帝》:“﹝帝﹞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 刘寄奴 所射,合散傅之。’”
词语解释:解散  拼音:jiě sàn
(1).离散;分散。《书序》:“及 秦始皇 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唐 柳宗元 《答问》:“交游解散,羞与为戚,生平嚮慕,毁书灭跡。” 清 姚鼐 《于朱子颖群斋》诗:“万里解散復会合,并有百锦囊压輈。”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2).融化。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见天阴道胶水解散,恰天晴説皮糙燋黧。” 清 李调元 《月会气候图说》:“冻结於冬,遇春风而解散。”
(3).遣散;强制取消。《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诱呼 鲜卑 ,侵扰北方”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而吏士凶悍,不可解散,期於毕命,投死无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盖平时亦家口老弱充数,及降时造册解散,则水落石出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二:“他忽然说,賑灾会被解散了。”
(4).解除;解决。《魏书·太宗纪》:“丙子,大赦天下。 西河 张外 、 建兴 王绍 ,自以所犯罪重,不敢解散。”《隋书·王劭传》:“藩决难解者,明当时藩鄣皆是通决险难,皆解散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等 袁老爷 回来,把我送上门去,我自有好话为你,或者连那场人命都解散了,也不可知。”
(5).指文体摆脱旧的束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元子》:“大概 六代 以还,文尚俳偶,至 唐 李华 、 萧颖士 及 次山 辈,始解散为古文。”
(6).见“ 解散髻 ”。
词语解释:解散髻  拼音:jiě sàn jì
古代的一种束发形式。《南齐书·王俭传》:“﹝ 王俭 ﹞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与放効。” 清 洪亮吉 《解散髻》诗:“一代风流比 谢安 ,插簪散髻解朝冠。”自注:“ 王俭 为国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尝谓人曰:‘ 江 左风流宰相,惟有 谢安 。’意以自比。”《南史·王俭传》作“解散幘”。亦省作“ 解散 ”。 唐 陆龟蒙 《和酒病偶作》:“唯欠白綃笼解散, 洛 生閒咏两三声。”
词语解释:敛散  拼音:liǎn sàn
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语本《管子·国蓄》:“夫民有餘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明史·靳学颜传》:“ 宋 则準民间正税之数,取二十分之一以为社。诚倣而推之……著为令,而岁岁修之,时其丰歉而敛散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积穀》:“敛散出易之际,尤其留心。”
词语解释:流散  拼音:liú sàn
(1).流离失所;分散四方。《汉书·元帝纪》:“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旧唐书·窦建德传》:“时 山 东大水,人多流散。” 鲁迅 《坟·杂忆》:“待到屋无尺材寸椽,这才大家流散,还给我们一片瓦砾场。”
(2).指流离失所的人。《管子·侈靡》:“覩诛流散,则人不眺。”《后汉书·虞诩传》:“及绥聚荒餘,招还流散,二三年閒,遂增至四万餘户。”
(3).流转散落。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夫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自经变故以来,凡天府奇珍异宝,流散人间,冺冺无闻者,何可胜数。”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不久前,国家收回了一批流散到国外的名画。”
(4).流动消散。 汉 董仲舒 《雨雹对》:“自十月以后,阳气始生於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变化一轮红日,升於九霄,光辉照曜,云雾即时流散。”
词语解释:飞散  拼音:fēi sàn
飘飞四散。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子胥 之生,不能从生人营衞其身,自令身死,筋力消絶,精魂飞散,安能为涛?” 汉 傅毅 《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驛飞散,颯擖合并。” 赵树理 《三里湾·有翼革命》:“种麦子的地都犁耙得很干净,有的已经下了种,树叶子也飞散得七零八落,挡得住眼的东西已经不太多了。”
词语解释:朝散  拼音:cháo sàn
朝散大夫的省称。 隋 时设置的散官名。 唐 宋 时文阶官之制,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 元 朝时升至从四品下, 明 时废除。 唐 白居易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续资治通鉴·宋太祖端拱元年》:“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散阶。”参阅《通典·职官三四》
词语解释:放散  拼音:fàng sàn
(1).犹挥霍。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四》:“ 延寿 字 长公 , 燕 人也。先是为 东郡 太守,放散官钱,奢僭逾制。” 汉 蔡邕 《黄钺铭》:“而经用省息,官有餘资,执事无放散之尤,簿书有进入之赢。”
(2).分散。《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胁 训 斩 虞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瓚 部曲放散在外,自惧败,掘东城门欲走。”
(3).消散;散歇。 唐 白居易 《宿灵岩寺上院》诗:“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鐘放散秪留琴。”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
(4).解散。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因旱灾令权罢修 河 ,放散夫役。” 宋 李纲 《与吕相公书》:“其 刘忠 、 李宏 、 杨华 、 雷进 、 杨么 、 钟相 残党,皆负固自若, 马友 之徒,亦未曾放散。”
(5).涣散。 宋 叶适 《觉斋记》:“頽弛放散,而谓之得本心。”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九:“因为罢课为的是国难,原没有放散精神。”
(6).散发,扩散。 沙汀 《航线》:“身上放散出汗气和霉熏气。” 萧红 《小城三月》:“草和牛粪都横在道上,放散着强烈的气味。”
词语解释:破散  拼音:pò sàn
(1).犹消除。
(2).破败散失;挥霍浪费。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 武 之本意果如所説耶?抑实出於贪鄙,初不自克,而卒不自安邪?使比及至是而其产破散或身先亡,则何以辞於世乎?”《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老汉一生辛苦,挣得这些家事,逆子视之犹如粪土,不上半年,破散四千餘金。”
(3).破裂四散。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船夫队长》:“一阵愉快的哄笑,吞没了破散的尾音。”《诗刊》1977年第9期:“数日阴霾随破散,满街笑语甚喧哗。”
(1).被击败而散乱。 宋 王安石 《省兵》诗:“前攻已破散,后距方完坚。”
(2).祭名。 宋 王溥 《五代会要·寒食拜扫》“ 汉 乾祐 三年三月寒食, 隐帝 奉皇后幸南御园家祭,枢密使、三司使从之”注:“人君奉先之道,无寒食野祭,近代 庄宗 每年寒食出祭,谓之破散,故袭而行之。”
词语解释:销散  拼音:xiāo sàn
消散。《后汉书·郭伋传》:“ 伋 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晨登前巘凭眺书怀即事》诗:“白云销散尽, 陇 塞儼然秋。”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下船后,藉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销散。”
词语解释:冗散  拼音:rǒng sàn
亦作“冗散”。
(1).闲散,无固定职守。《后汉书·蔡邕传》:“而今在任无復能省,及其还者,多召拜议郎、郎中。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诛之,或放之乎冗散。” 宋 陆游 《辞免赐出身状》:“欲望敷奏,特赐追寝,以安冗散之分。” 明 王世贞 《辛日之郊外小饮河亭即事》诗:“所欣居冗散,况此乐游年。”
(2).指闲散的人。 明 文徵明 《送周君振之宰高安叙》:“乡贡率起自冗散,其得邑往往鄙小。”
(3).疲沓涣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兵在精不在众,宂散坐食,非计也。”
(4).谓文章拖沓松散。 明 唐顺之 《答王南江提学书》:“今往近作数篇,宂散无可采。”
词语解释:行散  拼音:xíng sàn
(1). 魏 晋南北朝 士大夫好服五石散(一名寒食散),服后须行走以散发药性,叫做“行散”。也称行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覬 ( 殷覬 )尝亦即晓其旨,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復还。”
(2).泛指散步。 宋 杨万里 有《雨后郡圃行散》诗。 清 陈维崧 《雨淋铃·秋过城南蒋氏园亭》词:“斜阳城闕,晚秋行散,偶尔游歇。”
谓施药治病。散,散剂。《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安子 青囊艺最精, 山东 行散有声名。人夸脉得 仓公 妙,自负丹如 蓟子 成。”
词语解释:冰散  拼音:bīng sàn
如冰块溶化似地溃散。 汉 蔡邕 《黄钺铭》:“治兵示威,戎士角跃,旌旗曜日,金鼓霆奋,守有山岳之固,攻有必克之势。 羌 戎 受首于西疆, 百固 冰散于东邻。”《北齐书·文宣帝纪》:“ 关 峴 衿带,跨躡萧条,肠胃之地,岳立鴟跱,偏师才指,涣同冰散,此又王之功也。”
词语解释:舒散  拼音:shū sàn
活动。例如:舒散一下筋骨。
消除疲劳或不愉快的心情。例如:有一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星期来的疲劳。——《项链》
词语解释:朴散  拼音:pǔ sàn
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 王弼 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 唐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
词语解释:溃散  拼音:kuì sàn
被打垮而逃散。《旧唐书·窦建德传》:“守兵既少,闻 士达 败,众皆溃散。”《水浒传》第一○五回:“贼将 张寿 领救兵二万前来,被 林冲 等杀其主将 张寿 ,其餘偏牙将士及军卒都溃散去了。” 章炳麟 《文学总略》:“ 曾国藩 又杂钞经史百家,经典成文,不虞溃散,钞将何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四章:“ 郭祥 接到命令:立刻到 苍鹰岭 以南的大山里去搜剿一股溃散的敌人。”也指溃败逃散的人。《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 自成 乃鳩合溃散,走 平阳 。”
词语解释:黄散  拼音:huáng sàn
(1).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两者同为门下省官员, 晋 以后,共掌尚书奏事,故合称黄散。《晋书·陈寿传》:“ 杜预 将之镇,復荐之於帝,宜补黄散。” 唐 卢照邻 《释疾文》:“自谓明主以令僕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六朝 人称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黄散。”
(2).指黄色药粉。 汉 刘向 《列仙传·崔文子》:“ 文 拥朱幡繫黄散,以徇人门,饮散者即愈,所活者万计。后去在 蜀 卖黄散。”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崔文黄散、草玉酒、黄庭丸、皇符、老子领中符、赤鬚子桃花府,皆有良効者也。”《南史·宋纪上·武帝》:“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
词语解释:潇散  拼音:xiāo sàn
洒脱,不俗。 明 徐渭 《书米南宫墨迹》:“閲 南宫 书多矣,瀟散爽逸,无过此帖。”
词语解释:便散  拼音:biàn sàn
安适闲散。 清 黄景仁 《道中偶成》诗:“在家习便散,手足忘劳劬。”
词语解释:涣散  拼音:huàn sàn
分散,不集中。 汉 焦赣 《易林·归妹之离》:“絶世无嗣,福禄无存;精神涣散,离其躬身。”《朱子语类》卷六九:“唯 东坡 説道:‘涣散他小小羣,聚合成一大羣。’”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词语解释:挥散  拼音:huī sàn
(1).犹分散。《易·说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 唐 孔颖达 疏:“既观象立卦,又就卦发动挥散於刚柔两画,而生变动之爻。” 唐 柳宗元 《送易师杨君序》:“日命合邦之学者,论説辩问,贯穿上下,挥散而咸同,幽昏而大明。”
(2).散发。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南汉·牢氏传》:“今寳货盈室,而义路榛塞,即富贵,何足尚也?乃出銚以示 允章 。 章 大惭,自是稍稍挥散矣。”
词语解释:置散  拼音:zhì sàn
安置在闲散的职业。多指任为散官。 唐 韩愈 《进学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宋 陆游 《霜草》诗:“微官虽置散,束带终自悯。” 宋 岳珂 《吁天辩诬通叙》:“ 李纲 虏所恶,置散可也。”
词语解释:游散  拼音:yóu sǎn
(1).闲散。《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二年》:“初, 长水 校尉 廖立 ,自谓才名宜为 诸葛亮 之副,常以职位游散,怏怏怨谤无已。”
(2).游离散逸。《朱子语类》卷六八:“其生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蹓跶。 徐特立 《公园设立管见》:“使市中的妇女、小儿,离开不见天日的居室,终日在公园中作工或游散。”《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去吧!到草滩上游散游散!”
游逛散心。《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刘无名》:“游散名山,周游四海。”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 观世音 於王后宫见女身者,王者禁固,不得游散,化物为难。”
词语解释:迸散  拼音:bèng sàn
(1).向周围扩散,四散。《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枝条迸散他方,茎干莫知所在。”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温 篡位之日,与宗戚饮博,酒酣,其兄 全昱 忽投琼击盆中迸散。”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
(2).逃散。《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是后无几,暴风吹贼船,悉诣 休 等营下,斩首获生,贼遂迸散。”《北史·僭伪附庸传·燕》:“ 宝 及诸父兄弟,军马迸散,仅以身免。”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何 时餘酣,乘兴厉色而应曰:‘死生有命,吾敢碎之。’乃掷砚于石阶之上,鏗然毁裂。羣竪迸散,无敢观者。”
词语解释:拆散  拼音:chāi sàn
使成套的器物分散。如:这些瓷器是整套的,千万不要拆散了。
使家庭成员、伴侣或组织分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他于某月某日,替某人写了一纸休书,拆散了一家夫妇。” 清 李渔 《比目鱼·偕亡》:“谁想今朝,拆散中途。” 闻一多 《孤雁》诗:“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
词语解释:打散  拼音:dǎ sàn
(1).犹拆散。 明 梁辰鱼 《巫山十二峰·怀人》套曲:“双双配偶,是谁打散?”
(2).谓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如:这套瓷器不要打散了。
(3).旧谓祭奠后把供品分与众人。也称散福。《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一齐拿上来与梵僧打散,登时把梵僧吃的楞子眼儿。”《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先捧到 牛布衣 柩前奠了酒,拜了几拜,便拿到后边与众人打散。”
宋 元 戏曲术语。每场杂剧演完,附加一段表演,作为整个演出的结束,称“打散”。亦泛指曲艺歌舞。《水浒传》第五一回:“如今现在勾栏里説唱诸般品调,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钱。”
词语解释:鹤散  拼音:hè sàn
悠然自得貌。鹤态闲散自适,故称。 唐 白居易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 唐 陆龟蒙 《五歌·水鸟》:“鸥閒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寧。”
词语解释:清散  拼音:qīng sàn
(1).清雅散淡。《莲社高贤传·慧永法师》:“镇南将军 何无忌 镇 寻阳 ,至 虎溪 ,请 远公 及师。 远公 持名望,从徒百餘,高言华论,举止可观。师衲衣半脛,荷锡捉鉢,松下飘然而至。 无忌 谓众曰:‘ 永公 清散之风,乃多於 远师 也。’”
(2).犹清曲。 宋 陆游 《北窗闲咏》:“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
词语解释:脉散  拼音:mài sàn
亦作“脉散”。 水道分流。犹如血脉分散,故名。 晋 潘尼 《东武馆赋》:“潜流旁注,飞渠脉散。”《文选·左思〈蜀都赋〉》:“沟洫脉散,疆理綺错。” 张铣 注:“脉散言沟洫水分散,犹血脉分散也。”
词语解释:罢散  拼音:bà sàn
(1).遣散。《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宜罢散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
(2).谓结束。 宋 苏辙 《罢散青词》:“请女道士二七人,於 福寧殿 罢散明堂礼毕道场,设醮一座,一百二十分位。”
疲敝散漫。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陈涉 ﹞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 。”一本作“ 疲弊 ”。 宋 苏辙 《北狄论》:“诸侯犹帅其罢散之兵,合从以击 秦 。”
词语解释:任散  拼音:rèn sàn
任性而不受拘束。 明 高启 《咏隐逸·陆龟蒙》:“ 鲁望 好任散,心与太古期。”
词语解释:退散  拼音:tuì sàn
(1).后退溃散;撤退疏散。《后汉书·班超传》:“ 莎车 遂降, 龟兹 等因各退散。”《三国志·魏志·任成威王彰传》:“ 彰 北征,入 涿郡 界,叛胡数千骑卒至……用 田豫 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隋书·天文志下》:“外声欲战,其实欲退散。”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时还不能够退散完的懦弱的工人们,也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磨拳擦掌。”
(2).减退消散。 宋 陆游 《八十四吟》:“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
词语解释:摅散  拼音:shū sàn
舒散,发抒消释。 宋 苏舜钦 《谘目四》:“又幽闭怨旷之人,皆得匹耦,攄散积阴之愤,以召至和之气。”
词语解释:鹿散  拼音:lù sàn
如鹿一样奔散。《韩非子·内储说上》:“数见久待而不任,姦则鹿散。”
词语解释:布散  拼音:bù sàn
(1).散布;传布。《释名·释天》:“夏曰昊天,其气布散,皓皓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皦其篇供称布散妖书,见面上票签有‘国本攸关’四字。”《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密遣细作至 魏 ,访求 晋鄙 之党,奉以多金,使之布散流言。”
(2).离散。《大戴礼记·用兵》:“﹝ 夏桀 、 商紂 ﹞杀戮无罪,不祥於天,粒食之民,布散厥亲,疏远国老,幼色是与,而暴慢是亲。”
(3).分施。《元史·王约传》:“俸禄所入,布散姻族,外及贫士。”
闲散自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案古作书者,多位布散槃解;辅倾寧危,非著作之人所能为也。”
词语解释:寒食散  拼音:hán shí sàn
古代药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剂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等五种矿石,因又称五石散。相传其方始于 汉 代, 魏 晋 南北朝 名士服用此散,成为一时的风气。往往有服后残废致死的。《世说新语·言语》“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 刘孝标 注引 秦丞相 《寒食散论》:“寒食散之方,虽出 汉 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 魏 尚书 何晏 首获神效,由是大行於世,服者相寻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司马迁二大罪》:“ 晏 ( 何晏 )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无足怪者。彼其所为,足以杀身灭族者日相继也,得死於寒食散,岂不幸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参阅《余嘉锡论学杂著·寒食散考》
词语解释:搅散  拼音:jiǎo sàn
扰乱拆散。 赵树理 《三里湾·奇怪的笔记》:“至于‘大’户因入社有了分家问题,最好是劝他们不分,不要让村里人说合作社把人家的家搅散了。”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二:“我一来不要紧,把人家的婚礼也给搅散了。”
词语解释:走散  拼音:zǒu sàn
(1).四散离去;分手。《平妖传》第二七回:“许多吃麵的人,等不得都走散了。”《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轻轻易易的照数打发了银子,大家还好好的作揖走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那一班人都是行踪无定的,早就走散了,那里告得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今天报上,则载 天津 混乱,学生走散。”
(2).有时特指离婚。 鲁迅 《彷徨·离婚》:“ 爱姑 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
(3).失散。《恨海》第三回:“ 伯和 信以为真,因又问道:‘我是昨天走散了的,此刻要雇一辆车到卫里去。’”《恨海》第四回:“哪里都找到了。今儿那一闹,走散的人也不知道多少。”
(4).闲逛,散心。《歧路灯》第三回:“ 王氏 向 谭孝移 説道:‘这 吹臺 三月三大会,叫孩子跑跑去。读了两个月书了,走散走散,再去读书何如?’”
词语解释:荡散  拼音:dàng sàn
消失;毁败。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蜀中厚朴》:“ 蜀中 厚朴,若酒后采之,紫色荡散,用輒无力。”《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东京 汴州 开封府 界有个员外,年踰六旬,鬚髮皤然,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 清 王夫之 《九昭》:“日长逝而不留兮,固荡散其匪今。”
词语解释:鸟兽散  拼音:niǎo shòu sàn
像鸟兽四散。形容溃逃。《汉书·李陵传》:“ 陵 叹曰:‘復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復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宋 苏轼 《答李琮书》:“见利则云合,败则鸟兽散,此本蛮夷之所长,而中原之所无柰何也。” 王闿运 《与曾侍郎言兵事书》:“一闻寇至,各鸟兽散;一闻寇去,则螘慕而蠭聚矣。”
词语解释:耗散  拼音:hào sàn
损减散失;消散。《新唐书·兵志》:“自 高宗 武后 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 宋 苏辙 《汉武帝论》:“及其晚岁祸灾并起,外则黔首耗散,内则骨肉相贼杀。”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耗散了风云气,沉埋了经济手。”
词语解释:奔散  拼音:bēn sàn
跑散。《汉书·礼乐志》:“故《书》序‘ 殷紂 断弃先祖之乐,乃作淫声,用变乱正声,以説妇人’。乐官师瞽抱其器而犇散,或适诸侯,或入 河 海。”
词语解释:玉散  拼音:yù sàn
(1).药散的美称。 唐 苑咸 《为晋公谢腊日赐药等状》:“金膏玉散,驻齿髮於衰容;瑞麪香粳,顿丰盈於私廪。” 唐 常衮 《谢敕赐腊日口脂等表》:“玉散降於仙宫,金膏流於秘藏。”
(2).比喻甘露。 北齐 邢劭 《应诏甘露诗》:“草木尽霑被,玉散復珠霏。” 隋 卢思道 《在齐为百官贺甘露表》:“飞甘洒润,玉散珠连。”
词语解释:讲散  拼音:jiǎng sàn
(1).讲说传布。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道宗》:“弱年遗俗,敦务释门,专志大论,讲散文旨。”
(2).谓讲花散落。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
词语解释:支散  拼音:zhī sàn
发放,散发。 宋 苏辙 《乞赈救淮南饥民状》:“窃见顷立义仓,至今已将十年,所聚粮斛,数目甚多。每遇灾伤,未尝支散一粒,民情深所不悦。”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只怕你飞花儿支散养家钱,旋风儿推转团圆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操 军相距月餘,粮食将尽,致书於 孙策 ,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词语解释:零散  拼音:líng sǎn
散失,失散。《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初镇 京口 ,大造器甲,既涉声论,投之于 江 。及后出征,戎备颇闕,乃叹曰:‘吾昔造杖,本备非常,无事涉疑,遂使零散。’” 唐 白居易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 萧郎 。”
零零碎碎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 陕西 老林,惟棚民流寓,零散垦种。”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三章:“天色浓黑,坑道口飘着零散的雨点。”
词语解释:浇散  拼音:jiāo sàn
见“ 浇淳散朴 ”。
词语解释:浇淳散朴  拼音:jiāo chún sàn pǔ
亦作“ 浇醇散朴 ”。 谓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文子·上礼》:“施及 周 室,浇醇散朴,离道以为伪,险德以为行。”《汉书·循吏传·黄霸》:“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颜师古 注:“不杂为淳,以水浇之,则味漓薄。朴,大质也,割之,散也。” 清 戴名世 《〈种杉说〉序》:“若夫修身以取必於天,而天道之爽,百求之而无一应也;将欲求之於人,而一引手援之,非可望於浇淳散朴之世也。”亦省作亦省作“浇散”。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谈者咸知高世之敦朴,而薄季俗之浇散。” 明 高攀龙 《讲义·十室之邑节》:“这箇忠信若不学,便逐日浇散。”
词语解释:心散  拼音:xīn sàn
(1).心思闲散放荡。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羈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2).精神不集中。
词语解释:笑散  拼音:xiào sàn
犹散乱。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七·牡丹兴衰》:“友人 王员外 家二株甚盛,每岁花有百朵, 王 死之日,正当开际,蕊虽有而皆笑散不花。”
词语解释:森散  拼音:sēn sàn
谓枝叶密布。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六:“洪柯百万寻,森散覆 暘谷 。”
词语解释:遗散  拼音:yí sàn
(1).犹散失。《隋书·经籍志一》:“ 齐 末兵火,延烧祕阁,经籍遗散。”《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 子西 ﹞闻 郢 都已破, 昭王 出奔,恐国人遗散,乃服王服,乘王舆,自称 楚王 ,立国於 脾洩 ,以安人心。”《花城》1981年第6期:“这两粒玻璃弹珠才被他放入捡来的雪茄烟盒中,而在以后的流离中遗散了。”
(2).逃亡散失之众。《三国志·吴志·潘璋传》:“比县 建昌 起为贼乱,转领 建昌 ,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 建业 。”《魏书·崔孝暐传》:“招抚遗散,先恩后威,一周之后,流民大至。”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招集遗散,收强抚弱,臣恐丧乱之众,必有景从。”
词语解释:石散  拼音:shí sàn
用矿物类药制成的粉末。 晋 王羲之 《杂帖》二:“姉累告安和, 梅妹 大都可行, 袁妹 极得石散力,然故不善佳,疾久,尚忧之。”
词语解释:递散  拼音:dì sàn
分发。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针工局﹞掌内宫人等冬衣夏衣,每年递散一次。”
词语解释:漫散  拼音:màn sàn
(1).播种的一种方法,将种子均匀遍撒。
(2).散落,散开。《水浒传》第一一三回:“ 宋 兵杀入城来,南军漫散,各自逃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山》:“六七转至 大石桥 ,流泉满道,或注荒地,或伏草逕,或漫散尘沙间,是 西山 诸水会处。”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三:“这一架打过之后,别人都成了没事人,各自漫散了,只有 孟祥英 一个人不能那么清闲。”
犹散漫。随随便便,不受约束。 清 戴震 《原善下》:“见夺而沮丧,漫散无检押,心任其责也。” 许地山 《春桃》:“其实,他这两天在道上漫散地走,不晓得要往那里去。”
词语解释:傲散  拼音:ào sàn
傲慢懒散。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宋 梅尧臣 《拟王维偶然作》诗:“ 嵇康 任天性,傲散喜端居。”
词语解释:驽散  拼音:nú sàn
谓低劣不成材。《荀子·修身》:“庸众駑散,则刦之以师友。” 杨倞 注:“駑,谓材下如駑马者也;散,不拘检者也。” 宋 许景衡 《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之二:“羣山尽龙蟠,十驾客駑散。”
词语解释:剖散  拼音:pōu sàn
(1).解剖分散。《列子·汤问》:“ 偃师 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
(2).割裂抛散。《后汉书·儒林传序》:“及 董卓 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 东观 、兰臺、石室、 宣明 、 鸿都 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縑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
词语解释:服散  拼音:fú sàn
服食五石散。 晋 王羲之 《与人书》:“以大近不復服散,当将陡釐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南郡 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 荻渚 。 王大 服散后已小醉,往看 桓 , 桓 为设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二:“谈玄麈尾抛云底,服散龙胎在酒中。”参见“ 五石散 ”。
词语解释:五石散  拼音:wǔ dàn sàn
即寒食散。又称五石更生散或单称散。配剂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石,故名。相传其方始于 汉 代,盛行于 魏 晋 。 魏 晋 名士 何晏 裴秀 等都服散,竟成一时风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五:“ 后汉 以来,方书中有五石散,又谓之寒食散。”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五石散’是一种毒药……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亦省称“ 五石 ”。《隋书·循吏传·梁彦光》:“父遇篤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
词语解释:凋散  拼音:diāo sàn
零落分散。《晋书·刘毅传》:“且属县凋散,示有所存,而役调送迎不得止息,亦谓应随宜并合以简众费。” 南朝 陈 周弘正 《还草堂寻处士弟》诗:“故老多零落,山僧尽凋散。”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 国藩 以 道光 戊戌通籍于朝。 湘 人官京师者,多同时辈流。其射策先朝耆年宿望,凋散略尽。” 潘漠华 《人间》:“流浪的也较前稀少了,赌博也较前衰落了,唱曲的也较前凋散了,东西聚着谈笑的也较前少见了。”
词语解释:懒中散  拼音:lǎn zhōng sàn
指 三国 魏 嵇康 。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与 山涛 皆名列竹林七贤。 山涛 官选曹郎,举 嵇康 自代。 嵇 答书拒绝,说自己性格疏懒,头面常一个月或十五天不洗,起床很迟,身上都是虱子;放纵日久,不合礼法的事很多,等等。见《晋书·嵇康传》《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后用为疏懒不耐官事的典故。 宋 陆游 《幽兴》诗:“短髮垂肩懒 中散 ,深居谢客病 相如 。”
共227,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