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敌国 拼音:dí guó
(1).敌对之国。《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敌国未灭,何以家为!”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
(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敌国,位敌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以夸於敌国。”《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献’乃下奉上之辞,非可施於敌国。 南朝 为兄,岂有兄献於弟邪?”
(3).相当于一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宋 楼钥 《陈顺之灵璧石砚山》诗:“ 陈侯 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氏 纵有扑天的本事,敌国的家私,也没门路可通。”
(4).犹仇敌。《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诚沦犯上之跡,敌国起於同舟,况又疏於此者也?”词语解释:敌手 拼音:dí shǒu
才艺相当的人;能力相等的对手。《晋书·谢安传》:“ 安 常棊劣於 玄 ( 谢玄 ),是日 玄 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 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人总是一方面忌恨敌手,一方面又敬畏敌手的。”词语解释:敌人 拼音:dí rén
敌对的方面;敌对的人。《管子·七法》:“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北史·王雅传》:“时大军失利,诸将皆退, 雅 独拒之。敌人见其无继,步骑竞进。”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宋哲宗之明》:“近閲 金 人《弔伐録》,有 赵佶 阴使黄门盗杀家嗣之语,虽出敌人污衊,未可遽信,然岂尽无因哉?” 陈毅 《十年》诗:“用白刃同 日 寇肉搏,向敌人巢穴里投进烈火。”词语解释:敌骑 拼音:dí jì
敌人的骑兵。《宋史·兵志十一》:“﹝ 韩世忠 ﹞造克敌弓,以当敌骑衝突,其发可至百步,其劲可穿重甲,最为利器。”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一日敌骑拥之,至 大同 城下。”词语解释:敌场 拼音:dí chǎng
犹敌阵。《三国志·吴志·张紘传》:“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彊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晋书·桓温传》:“朝廷以 蜀 险远,而 温 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参见“ 敌阵 ”。
词语解释:敌阵 拼音:dí zhèn
敌人的阵地。 茅盾 《子夜》十四:“他来 上海 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忧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词语解释:敌情 拼音:dí qíng
敌方的情况。特指敌人对我方采取行动的情况。《三略·上略》:“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 唐 元稹 《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明於斥候,善揣敌情,动静以闻,兹实赖汝。” 郭希仁 《从戎纪略》:“地势敌情, 伯英 一一熟悉,布置悉中要害,故能击退强敌。”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二:“九点钟左右,他还同 陈诚 、 张治中 们通了电话,探问前方的敌情,都说没有什么动静。”词语解释:敌垒 拼音:dí lěi
敌人的营垒。《六韬·垒虚》:“ 武王 问 太公 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词语解释:敌楼 拼音:dí lóu
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也叫谯楼。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迺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於旧,其上为敌楼、战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西有 黄河 东 华岳 ,乳口敌楼没与高,仿佛来到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 何垠 注:“敌楼,城上守御之楼,即《唐书·马燧传》所谓譙櫓,俗云譙楼也。”词语解释:敌面 拼音:dí miàn
迎面,当面。 宋 沉会宗 《小重山》词:“闲欹枕,敌面芰荷风。”词语解释:敌忾 拼音:dí kài
抵抗所愤恨的敌人。《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安得 穰苴 今日起,大张敌愾慰苍生。”参见“ 敌愾同仇 ”。词语解释:敌雠 拼音:dí chóu
仇敌。《书·微子》:“小民方兴,相为敌讎。”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古者惟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民乃并为敌讎。”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州民 吴 姓,被杀野田,莫知敌讎,株连逮繫,殆数十人。”词语解释:敌方 拼音:dí fāng
敌对方面;敌人。 茅盾 《子夜》二:“既然是认真打仗,免不了牺牲;可是敌方的牺牲更大!”词语解释:敌军 拼音:dí jūn
敌人的全部兵力。例如:敌军全部被歼。词语解释:敌应 拼音:dí yìng
犹言相敌对,相排斥。《易·艮》:“上下敌应,不相与也。”词语解释:敌焰 拼音:dí yàn
敌人的气焰。 毛泽东 《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在 湘 西二十一个县中杀了一批匪首、恶霸、特务,准备在今年由地方再杀一批……只有如此,才能使敌焰下降,民气大伸。”词语解释:敌酋 拼音:dí qiú
敌军的头目;敌人的头子。 屈培壅 《人在,电台在!》:“ 日 寇拼凑了五万兵力,由敌酋 冈村宁次 亲自指挥,对我 冀中 军区进行‘毁灭性’的‘大扫荡’。”词语解释:敌阵 拼音:dí zhèn
敌人的阵地。 茅盾 《子夜》十四:“他来 上海 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忧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词语解释:敌地 拼音:dí dì
敌人的领土。《后汉书·耿弇传》:“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閒,不战而困。”词语解释:敌日 拼音:dí rì
遮日,蔽日。《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楚国 土旷人稠,遂即兴兵百万,旗纛敌日,衣甲漫天,列阵横行,拟共 子胥 交战。”词语解释:敌虏 拼音:dí lǔ
亦作“ 敌卤 ”。 对敌人的蔑称。 三国 魏 曹丕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一本作“ 敌卤 ”。词语解释:敌产 拼音:dí chǎn
敌人的产业。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政治部在分发了一部分到 衡山 去之后,不久也就迁移到了 汉口 江汉关 码头附近的敌产三井洋行里面。” 词语解释:敌与 拼音:dí yǔ
敌国和盟国。《管子·八观》:“计敌与,量上意,察国本。”词语解释:敌不可假 拼音:dí bù kě jiǎ
谓不可宽容敌人。《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 韩 魏 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词语解释:敌力角气 拼音:dí lì jiǎo qì
以力气相斗。词语解释:敌卤 拼音:dí lǔ
见“ 敌虏 ”。
词语解释:敌虏 拼音:dí lǔ
亦作“ 敌卤 ”。 对敌人的蔑称。 三国 魏 曹丕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一本作“ 敌卤 ”。词语解释:敌台 拼音:dí tái
(1).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下:“相去约有三里,周围水遶数重,拆取民舍板片沿墙起盖敌臺。”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备上》:“城之外则敌臺,宜备堞垣,宜备牛马墙,宜备喑门。”
(2).敌方的电台。词语解释:敌区 拼音:dí qū
敌人占领或控制的地区。 峻青 《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当天夜里,我们就派了几个人通过敌区把 老水牛 送上了野战医院。”词语解释:敌国外患 拼音:dí guó wài huàn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恆亡。” 章炳麟 《藩镇论》:“敌国外患,日冯陵而无已。”词语解释:敌寇 拼音:dí kòu
从国外入侵的敌人。 陈毅 《寄友》诗序:“一九三七年春,敌寇策动侵 华 日急。”词语解释:敌国通舟 拼音:dí guó tōng zhōu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清 黄遵宪 《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词语解释:敌占区 拼音:dí zhàn qū
敌人占领的地区。 峻青 《黎明的河边·开头》:“我在接受了领导 潍河 东岸的斗争任务以后,夜间经过敌占区,从 永安 到河东。”词语解释:敌伪 拼音:dí wěi
(1).敌方的虚实。《韩非子·内储说下》:“参伍既用於内,观听又行於外,则敌伪得。”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敌伪得’,得知敌之情伪也。”
(2).指我国抗 日 战争时期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亦指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的政权。 陈毅 《泗宿道中》诗:“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陈毅 《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六:“希望他们出来之后,把工作改换方向,用来对付敌伪。” 词语解释:敌不可纵 拼音:dí bù kě zòng
对敌人不能放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魏书·郭祚传》:“古谚有之:敌不可纵。夫以一酌之水,或有不测之渊,如不时灭,恐同原草。”词语解释:敌侔 拼音:dí móu
谓力量相等。《战国策·韩策三》:“ 韩 与 魏 ,敌侔之国也, 申不害 与 昭釐侯 执珪而见 梁 君,非好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词语解释:敌党 拼音:dí dǎng
敌对的政党。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第三种人”》:“自从有了左翼文坛以来,理论家曾经犯过错误,作家之中……还有由左而右,甚至于化为民族主义文学的小卒,书坊的老板,敌党的探子的。”词语解释:敌体 拼音:dí tǐ
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今朝廷之上,羣臣皆自东阶而升,不敢升自西阶,非特嫌,若宾主敌体,亦以西为尊也。”《好逑传》第三回:“你既娶我来,我就是与你敌体的夫妻了。”词语解释:敌偶 拼音:dí ǒu
见“ 敌耦 ”。
词语解释:敌耦 拼音:dí ǒu
亦作“ 敌偶 ”。 犹匹敌。《礼记·内则》:“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於冢妇。”《仪礼·燕礼》“賔升,再拜稽首” 汉 郑玄 注:“此賔拜于君之左,不言之者,不敢敌偶于君。”词语解释:敌头 拼音:dí tóu
(1).对头。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有件事向君王陈奏,只説那权豪每是俺敌头。”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当日逞英雄与 曹操 做敌头,则被他倒空营,俺着他机彀。”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四折:“这廝逞权豪忒放肆,不想正遇著敌头至。”
(2).相当;相匹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一对儿佳人才子,年纪又敌头。”词语解释:敌害 拼音:dí hài
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叫做这种动物的敌害。例如:青蛙遇到它的敌害——蛇时,往往便逃之夭夭。词语解释:敌后 拼音:dí hòu
作战时敌人的后方。 陈毅 《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故人相见问消息,敌后荆榛仔细看。” 董必武 《忆友》诗:“敌后几经殊死战,四年囚繫未离樊。”词语解释:敌挣 拼音:dí zhèng
抵拒;抵挡。 明 朱有燉 《仗义疏财》:“不是 李山儿 夸大言,俏 燕青 敢自逞,要活的呵,恰便似饿狼儿般绑缚的难敌挣。”词语解释:敌斗 拼音:dí dòu
对头。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只管里絮叨叨没了收,气扑扑寻敌鬭,有多少家乔断案,只是駡贼禽兽。”参见“ 敌头 ”。 词语解释:敌敌畏 拼音:dí dí wèi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较强,用于防治稻飞虱、菜蚜及蚊蝇等多种害虫。词语解释:敌探 拼音:dí tàn
敌方派遣的刺探我方机密情报的间谍。如:原来他是一个卑鄙的敌探。词语解释:敌档 拼音:dí dàng
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指在同一地区相邻处同时演出的本门类的两档或两档以上的演员。——亦称“对档”词语解释:敌氛 拼音:dí fēn
敌人的气焰。 梁启超 《记自强军》:“东事起,天子以 南皮 张尚书 督两 江 ,佩 南洋 大臣印綬,时敌氛张甚。”词语解释:敌庭 拼音:dí tíng
犹敌国。《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加 吴 楚 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之术也。”参见“ 敌国 ”。
词语解释:敌国 拼音:dí guó
(1).敌对之国。《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敌国未灭,何以家为!”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
(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敌国,位敌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以夸於敌国。”《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献’乃下奉上之辞,非可施於敌国。 南朝 为兄,岂有兄献於弟邪?”
(3).相当于一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宋 楼钥 《陈顺之灵璧石砚山》诗:“ 陈侯 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氏 纵有扑天的本事,敌国的家私,也没门路可通。”
(4).犹仇敌。《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诚沦犯上之跡,敌国起於同舟,况又疏於此者也?”词语解释:敌机 拼音:dí jī
敌方的飞机词语解释:敌王所忾 拼音:dí wáng suǒ kài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愾,而献其功。” 杨伯峻 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宋史·度宗纪》:“尔诸将尚迪果毅,一乃心力,各以其兵,敌王所愾。”参见“ 敌愾同仇 ”。词语解释:敌特 拼音:dí tè
敌方的特务人员。 李瑛 《一月的哀思》诗:“谁也数不清,你在敌特的枪口下,曾几度出生入死。”词语解释:敌斗
对头。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只管里絮叨叨没了收,气扑扑寻敌鬭,有多少家乔断案,只是駡贼禽兽。”参见“ 敌头 ”。
词语解释:敌头 拼音:dí tóu
(1).对头。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有件事向君王陈奏,只説那权豪每是俺敌头。”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当日逞英雄与 曹操 做敌头,则被他倒空营,俺着他机彀。”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四折:“这廝逞权豪忒放肆,不想正遇著敌头至。”
(2).相当;相匹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一对儿佳人才子,年纪又敌头。”词语解释:敌百虫 拼音:dí bǎi chóng
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白色或浅黄色结晶体,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粮食作物、棉、茶等植物的害虫。词语解释:敌意 拼音:dí yì
仇视的心理。如:他的眼神中含有敌意。词语解释:敌我矛盾 拼音:dí wǒ máo dùn
敌对阶级之间由于根本利害冲突而产生的矛盾词语解释:敌惠敌怨 拼音:dí huì dí yuàn
犹言报德报怨。《左传·文公六年》:“ 夷 之蒐, 贾季 戮 臾駢 。 臾駢 之人欲尽杀 贾氏 以报焉, 臾駢 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杜预 注:“敌犹对也,若及子孙,则为非对,非对则为迁怒。” 孔颖达 疏:“敌惠谓有惠於彼,不可望彼人之子报;敌怨谓有怨於彼,不可讎彼人之子。” 明 张居正 《答松江兵宪蔡春壹书》:“夫古人敌惠敌怨,不及其子。”词语解释:敌拟 拼音:dí nǐ
匹敌。谓才艺相当。《太平广记》卷二四六引 唐 余知古 《渚宫旧事·柳信言》:“ 梁 安城王 萧佽 博学,善属文……初 佽 以文词擅名,所敌拟者,唯 河东 柳信言 。”词语解释:敌赛 拼音:dí sài
比得上。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这清香敌赛过百壶春酒,这清香战颤了我的诗喉。”词语解释:敌视 拼音:dí shì
仇视,当做敌人看待。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这黑白两门虽然互相敌视,可是也自然的互相尊敬,因为人总是一方面忌恨敌手,一方面又敬畏敌手的。” 巴金 《“友谊的海洋”》:“我认为不理解我,并不是对我的敌视。”词语解释:敌衅 拼音:dí xìn
敌人的挑衅。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吾观敌衅未已,今既不用吾计,吾不復言。然切料敌必再来,要当先为之备也。”词语解释:敌耦 拼音:dí ǒu
亦作“ 敌偶 ”。 犹匹敌。《礼记·内则》:“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於冢妇。”《仪礼·燕礼》“賔升,再拜稽首” 汉 郑玄 注:“此賔拜于君之左,不言之者,不敢敌偶于君。”词语解释:敌衡 拼音:dí héng
相当;对等。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粮食均足,人兵敌衡,客主两惧。”《韩非子·存韩》:“以 秦 与 赵 敌衡,加以 齐 ,今又背 韩 ,而未有以坚 荆 魏 之心。”词语解释:敌等 拼音:dí děng
对等;平等。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八佾篇二》:“天子与圣人敌等,而德之有圣人,位之有天子,则亦初无二理。”词语解释:敌舰 拼音:dí jiàn
敌方的舰艇词语解释:敌礼 拼音:dí lǐ
平等相待之礼。《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丧,拜焉” 唐 孔颖达 疏:“ 宋 是先代之后,王以敌礼待之。”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时巡按其地者为 何御史 某,其父昔以卖笠为业, 章 故性倨少礼,而尤以是轻 何 。会 何 入謁,请讲钧敌礼, 章 益怒。”词语解释:敌饮 拼音:dí yǐn
对饮。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 王冀公 ﹞自矜曰:‘某 江 南一寒生,遭际真主,适主上以巨觥敌饮,仅至无算,抵掌语笑,如僚友之无间。’已而遂寝。”词语解释:敌工 拼音:dí gōng
对敌工作的略语。 曾绍山 《粉碎“囚笼”》:“每一支武工队里,都配有来自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干部,有做党的工作的,有懂日语的敌工干部。”词语解释:敌寮 拼音:dí liáo
封建领主的直属奴隶。词语解释:敌弱 拼音:dí ruò
与弱者为敌。《战国策·赵策二》:“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 鲍彪 注:“敌弱,与弱为敌。”词语解释:敌战 拼音:dí zhàn
敌对战斗;正面作战。《国语·越语上》:“夫 吴 之与 越 也,仇讎敌战之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 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词语解释:敌忾同仇 拼音:dí kài tóng chóu
《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愾,而献其功”。 杜预 注:“敌,犹当也;愾,恨怒也”。后以“敌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清史稿·李宗羲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愾同仇之气。” 郭沫若 《南京印象·秦淮河畔》:“十年抗战,共赋《无衣》,敌忾同仇,卒致胜利,而今却成为追忆了。”词语解释:敌对 拼音:dí duì
(1).敌手;对手。《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应瑒 《奕势》:“挑诱既战,见欺敌对。”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 韩魏公 见我这等干办公勤,决不和我做敌对。”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一折:“如今世上,除了那 周公 一人妙算,再无敌对哩。” 鲁迅 《花边文学·“大雪纷飞”》:“如果自造一点丑恶,来证明他的敌对的不行,那只是他从隐蔽之处挖出来的自己的丑恶。”
(2).对抗;对立。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凭着些甚么武艺敌对人也。” 杨沫 《我的生平》:“这时候,我已经有十岁左右了,已经对母亲的残忍、自私产生了憎恨、厌恶,甚至敌对的情感。”词语解释:敌顽 拼音:dí wán
顽固的敌人。京剧《红灯记》第八场:“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不屈不挠斗敌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