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九效去声 [jiào,教训][shào][jiào,寤也][音教。与校通。比较也。][详注1][pào,枪炮][鱼教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详注2][喚也,呼也][bào]


注1:踔 敕教切。《说文》踶也。《注》徐曰:踶亦当蹋意。又《前汉·扬雄传》踔夭蟜。《注》踔,走也。《文选·李善注》踔,踰也。《后汉·蔡邕传》踔宇宙而遗俗兮。《注》踔犹越也。又《集韵》陟教切,音罩。义同。 又《集韵》他吊切,音粜。《史记·司马相如传》踔稀閒。《注》踔,县蹢也。
注2:爆 音豹。《说文注》徐铉曰:本蒲木切。今俗音豹。火裂也。《白虎通》卜赴也。爆见兆。
首字词组
效颦效验效报效首效足效级效实效德
效祥效祉效节效劳效贞效驽骀效款效率
效忠效芹效法效慕效试效犬马力效放效戾
效死效力效技效志效获效死勿去效死输忠效玺
效灵效当效物效益效颦学步效地效果效情
效尤效牵效矉效学效答效己效杀 
效职效愚效捷效驾效程效业效作 
效官效瑞效谋效蹙效诚效仁效伎 
效命效用效功效象效胜效仿效好 
效顺效能效媚效邮效绩效义效应 

词语解释:效颦  拼音:xiào pín
亦作“効顰”。 即效矉。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五:“丑女来効顰,还家惊四邻。” 清 纳兰性德 《灵岩山赋》:“有目空悬,无心效顰。”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谁料流弊却无穷,一班效顰的便随手拉一部书,你也标点,我也标点。”参见“ 效矉 ”。
词语解释:效矉  拼音:xiào pín
《庄子·天运》:“故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后以“效矉”为不善摹仿,弄巧成拙的典故。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一:“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矉。” 清 宋荦 《漫堂说诗》六:“初 唐 之《长安古意》《帝京篇》,已属陈言,无须效矉。”
词语解释:效祥  拼音:xiào xiáng
呈露祥瑞。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是以天不爱道,白马嘶风;王泽效祥,朱鬣降祉。”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星精效祥,聿归三五之圣;龙姿挺异,不溺三千之羣。”
词语解释:效忠  拼音:xiào zhōng
亦作“効忠”。 竭尽忠诚。 汉 王逸 《九思·守志》:“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効忠。”《新唐书·陆贽传》:“接不以礼则其徇义轻,抚不以情则其效忠薄。” 唐弢 《小卒过河》:“为了效忠主子,他只能横冲直撞,一往向前。”
词语解释:效死  拼音:xiào sǐ
亦作“効死”。 舍命报效。《公羊传·昭公十三年》:“比之义,宜乎效死不立。”《新唐书·陆贽传》:“陛下虽有股肱之臣,耳目之佐,见危不能竭诚,临难不能効死,是则羣臣之罪也。”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吾人愿献此身以为一切民众之前驱,为一切民众而效死。”
词语解释:效灵  拼音:xiào líng
亦作“効灵”。 显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晷纬昭应,山瀆效灵。”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古先圣王受命应録,则有龟字効灵,龙图呈寳。” 清 孙惠 《浚河行》:“璧马於今不效灵,风涛簸荡连楼櫓。”
词语解释:效尤  拼音:xiào yóu
仿效坏的行为。《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郑伯 效尤,其亦将有咎!”《南史·孝义传上·乐预》:“人笑 褚公 ,至今齿冷,无为效尤。” 唐弢 《关于女人的书籍》:“群起效尤,连三四等的妓女,也都被加工点缀,敷衍入书了。”
多指仿效不好的事。 孙中山 《中国内乱之因》:“若是同谋的人,我一定要办几个,以儆傚尤。”
词语解释:效职  拼音:xiào zhí
尽职。 唐 韩愈 《贺雨表》:“龙神效职,雷雨应期。”
词语解释:效官  拼音:xiào guān
(1).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宣王 有志,而后效官。” 杜预 注:“效,授也。”《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通其旁径,必彫风俗;召以效官,居然尸素。”
(2).引申指做官。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书郎表》:“臣幼乏篆刻,长睽图史,智罕效官,志闋从政。”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词语解释:效命  拼音:xiào mìng
舍命报效。《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髮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李大钊 《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以后要始终听民众的指挥,为民众效命。”
词语解释:效顺  拼音:xiào shùn
表示忠顺;投诚。 汉 贾谊 《新书·五美》:“细民乡善,大臣效顺。” 晋 潘岳 《寡妇赋》:“奉蒸尝以效顺兮,供洒扫以弥载。”《旧唐书·裴度传》:“ 度 遣辩士游説,客於 赵 、 魏 间,使説 承宗 ,令割地入质以效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驍健。”
词语解释:效验  拼音:xiào yàn
成效;效果。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鲍君神》:“怪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元旦占侯》:“占亦如此,云絶有效验。” 巴金 《死去的太阳》六:“我们先用救火的水龙向他们喷水,可是一点效验也没有。”
词语解释:效祉  拼音:xiào zhǐ
亦作“効祉”。 呈现福祉。《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而晷纬呈祥,川岳効祉,代终之符既显,革运之期已萃。” 唐 刘允济 《天赋》:“发星辰而效祉,杂烟云以降祥。”
词语解释:效芹  拼音:xiào qín
犹献芹。自谦贡献微薄。 元 施惠 《幽闺记·文武同盟》:“无他效芹,略得进身,犬马报,怎敢忘半米儿星分。”
词语解释:效力  拼音:xiào lì
亦作“効力”。
(1).效劳,尽力。《吴子·图国》:“乐以进战,効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謡之言,将有徵於此,诚愿以死效力。”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思贤之君,终不知奇才之所在;怀道之人,愿效力而莫从。” 老舍 《茶馆》第二幕:“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2).功效;效验。《三国志·魏志·辛毗传》:“陛下用 思 者,诚欲取其効力,不贵虚名也。” 宋 文同 《和仲蒙夜坐》:“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巴金 《家》二五:“ 觉慧 的话果然发生了效力。”
词语解释:效当  拼音:xiào dāng
犹效能。当,任,才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离合根》:“足不自动而相者导进,口不自言而摈者赞辞,心不自虑而羣臣效当,故莫见其为之而功成矣。”
词语解释:效牵  拼音:xiào qiān
谓进献马、羊、犬等物。语本《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宋 苏轼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修此效牵之礼,致其乘服之良。”
词语解释:效愚  拼音:xiào yú
犹效忠。语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汉 祢衡 《鹦鹉赋》:“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词语解释:效瑞  拼音:xiào ruì
亦作“効瑞”。 显示祥瑞。《宋书·武帝纪中》:“胡四灵効瑞,川岳启图,嘉祥杂遝,休应炳著。” 明 薛瑄 《雪赋》:“疑地媪之効瑞兮,珪璧磊落而晶荧。”
词语解释:效用  拼音:xiào yòng
(1).犹效劳。发挥作用。《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蚁者,必为吾所效用也。”《后汉书·种岱传》:“虽未建忠效用,而为圣恩所拔,遐邇具瞻,宜有异赏。”《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既然老师不允,容弟子改过自新,三年之后,再来效用。”
(2).功效;作用。 郭沫若 《反正前后》发端:“一言一动都应该以社会的效用为前提。” 续范亭 《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迅速开放民主,发展民力,使各党、各派、各阶屋,皆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唐弢 《关于女人的书籍》:“在时代和意识逐渐转变的今日,早已变成古董,失去效用。”
词语解释:效能  拼音:xiào néng
(1).犹效力。贡献才能。《尹文子·大道上》:“庆赏刑罚,君事也;守职效能,臣业也。” 晋 潘岳 《射雉赋》:“鬱轩翥以餘怒,思长鸣以效能。”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实羣臣尽节之日,才智效能之时,圣君难逢,重德宜报。”
(2).犹效率。 瞿秋白 《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他们是在‘提倡国货’,更加有理由叫工人‘增加生产效能’。”
(3).犹功效;作用。 胡适 《易卜生主义》:“法律的效能在于除暴去恶,禁民为非。” 李广田 《诗与朗诵诗》:“一般的非朗诵诗也必须具备朗诵诗的优点,那就是,它必须强调诗的政治效能。”
词语解释:效报  拼音:xiào bào
报效;报答。 明 唐顺之 《廷试第一道》:“富贵爵禄,皆若其身之所自致,而效报之心薄矣。”
词语解释:效节  拼音:xiào jié
(1).献出符节。《左传·文公八年》:“司城 荡意诸 来奔,效节於府人而出。”
(2).尽忠。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効节明主。” 唐 权德舆 《建除诗》:“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明 高启 《卞将军墓》诗:“谁知効节者,不在清谈人。”
词语解释:效法  拼音:xiào fǎ
模仿;学习。《易·繫辞上》:“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葬会》:“价廉而工坚,最宜效法。” 冰心 《老舍和孩子们》:“我将效法他辛勤劳动的榜样。”
效法;仿效。 明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今既不能如此脱略而简易,则所傚法者,独皇帝一身耳。”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无须为 钱先生 忧虑什么,而应当效法 钱先生 的坚强与无忧无虑。”
词语解释:效技  拼音:xiào jì
见“ 效伎 ”。
词语解释:效伎  拼音:xiào jì
亦作“ 效技 ”。亦作“効伎”。 犹献技。 晋 陆机 《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 养由 轻盼则林摧鷙兽, 蒲且 效技则虚下翔禽。” 唐 柳宗元 《永州新堂记》:“凡其物类莫不合形辅势,効伎於堂廡之下。”
词语解释:效物  拼音:xiào wù
犹感物。《庄子·田子方》:“吾一受其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
词语解释:效矉  拼音:xiào pín
《庄子·天运》:“故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后以“效矉”为不善摹仿,弄巧成拙的典故。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一:“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矉。” 清 宋荦 《漫堂说诗》六:“初 唐 之《长安古意》《帝京篇》,已属陈言,无须效矉。”
词语解释:效捷  拼音:xiào jié
亦作“効捷”。 立功,取胜。《晋书·刘毅诸葛长民等传论》:“追旧而慟感时人,率义而响震勍敌,因机效捷,处死不懦。”《宋书·沉庆之传》:“或受命元帅,一战寧乱;或禀奇军统,协规効捷,偏师奉律,势振东南。”
词语解释:效谋  拼音:xiào móu
亦作“効谋”。 出谋划策。 明 叶式 《题〈诚意伯刘公集〉序》:“自彼効谋宣力之臣,有能窥其度而争其雄者乎?”
词语解释:效功  拼音:xiào gōng
(1).考核百工制造的器物。《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 郑玄 注:“效功,録见百工所作器物也。” 孔颖达 疏:“命此工官之长,效实百工所造之器物,陈列祭器善恶。”
(2).效劳,立功。《韩非子·饬令》:“朝廷之事,小者不毁,效功取官爵,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后汉书·冯异传》:“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効功报德。”
(3).犹功效。 清 唐甄 《潜书·有归》:“圣人之能事毕矣,儒者之效功尽矣。”
词语解释:效媚  拼音:xiào mèi
犹献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尽谢他客,曲意效媚。”
词语解释:效首  拼音:xiào shǒu
进献首级。《汉书·王尊传》:“二旬之间,大党震坏,渠率效首。”《晋书·文帝纪》:“是以 段谷 之战,乘衅大捷,斩将搴旗,效首万计。”
词语解释:效劳  拼音:xiào láo
出力服务。《三国志·魏志·夏侯惇韩浩等传评》:“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清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国学刻书》:“效劳诸臣俱叙功优陞。”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十:“希望你以后多多关照,有啥吩咐,我愿意效劳。”
词语解释:效慕  拼音:xiào mù
羡慕,仿效。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 盛 为人亦方严,公心效慕之, 盛 亦喜公类己。”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皇上以仁育万物为心,恐天下妇人女子相率效慕,轻杀其生也,詔不必旌。”
效法;摹仿。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駞传》:“视 駞 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傚慕,莫能如也。”
词语解释:效志  拼音:xiào zhì
亦作“効志”。 察核心志,反省。《楚辞·九章·怀沙》:“抚情効志兮,冤屈而自抑。” 王逸 注:“効,犹覈也。” 汉 马融 《长笛赋》:“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致诚効志,率作兴事。”
词语解释:效益  拼音:xiào yì
效果与利益。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存心如是,其有效益与否,弗问矣。”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两败俱伤。” 谢觉哉 《勤俭持家与勤俭建国的关系》:“不能发挥灌溉航运的效益,整个流域就无法润泽起来。”
词语解释:效学
仿效,学习
词语解释:效驾  拼音:xiào jià
亦作“効驾”。 试车。《礼记·曲礼上》:“君车将驾,则僕执策立於马前,已驾,僕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 孙希旦 集解:“跪乘者,君既未出,未敢依常而立,所以跪而乘之为敬也。然此是暂试,空左不嫌也。”一说,“效驾”谓告白车已驾妥。 郑玄 注:“效驾,白已驾。” 孔颖达 疏:“效,白也,僕监视驾已竟而入白君道:‘驾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造父 为 齐王 駙驾,渴马服成,效驾圃中。” 陈奇猷 集释:“效驾,犹言试车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既而灭宿澄霞,登光辨色,式道执殳,展軨効驾。”
词语解释:效蹙
不善模仿而弄巧成拙
词语解释:效象  拼音:xiào xiàng
摹仿,仿效。 唐 韦续 《书诀墨薮》:“ 钟繇 教其子曰:学书须精意,吾学三十年,坐地则画地,卧则画被,自见万类,皆傚象之,乃臻妙。”
词语解释:效邮  拼音:xiào yóu
效尤。仿效坏的行为。《国语·晋语四》:“夫邮而效之,邮又甚焉,效邮,非礼也。”
词语解释:效足  拼音:xiào zú
犹效力;效劳。 三国 魏 曹植 《与陈琳书》:“驥騄不常一步,应良御而效足。”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万邦宅心,骏民效足。”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效足中黄,殉驱驰兮。”
词语解释:效贞  拼音:xiào zhēn
亦作“効贞”。 表示忠贞。《后汉书·张衡传》:“ 贯高 以端辞显义, 苏武 以秃节效贞。”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 賁父 殞节, 鲁人 是志, 汧督 効贞, 晋 策攸记。”
词语解释:效试  拼音:xiào shì
考核试验。效,通“ 校 ”。 汉 孔融 《荐弥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须效试。”
词语解释:效获  拼音:xiào huò
亦作“効获”。 指打猎的收获。 晋 左思 《吴都赋》:“嶰涧閴,冈岵童,罾罘满,效获众。” 唐 李白 《大猎赋》:“观壮士之効获,顾三军而欣然。”
词语解释:效颦学步  拼音:xiào pín xué bù
喻指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且 克明 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顰学步从人脚跟走乎!”参见“ 东施效顰 ”、“ 邯郸学步 ”。
词语解释:效答  拼音:xiào dá
亦作“効答”。 报答;报效。《梁书·刘孝绰传》:“但雕朽杇粪,徒成延奬;捕影繫风,终无効答。”《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二引《蜀耆旧传·杜悰救祸》:“受公恩久,思有以效答,今得之矣。”
词语解释:效程  拼音:xiào chéng
犹效率。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然在实际上,同是值一万元的资本,他的生产效程决不一样。”
词语解释:效诚  拼音:xiào chéng
表示诚意。《淮南子·主术训》:“抱质效诚,感动天地。”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犹九土述职,各贡方物,以效诚耳。”《明史·外国传一·朝鲜》:“金玉之器,非尔国所产,宜止之,土物效诚而已。”
词语解释:效胜  拼音:xiào shèng
致胜,取胜。《战国策·秦策一》:“於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於战塲。”
词语解释:效绩  拼音:xiào jì
(1).效劳,立功。《国语·鲁语下》:“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上》:“羣司当深思效绩,直道正身,立功立事,无或懈怠,称朕意焉。”《南史·王琳传》:“ 洛 滨餘胄, 沂川 旧族,立功 代 邸,効绩中朝。”
(2).显示功效。 晋 陆机 《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织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回视,资此效绩。”
(3).考查成绩。效,通“ 校 ”。 三国 魏 曹丕 《校猎赋》:“考功効绩,班赐有叙。”
(4).成效;功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咸推 竇融 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 隗嚣 。”
词语解释:效级  拼音:xiào jí
进献首级。《新唐书·冯河清传》:“数以偏师与 吐蕃 遇,多效级,名闻军中。”
词语解释:效驽骀  拼音:xiào nú tái
效力、效劳之谦词。《封神演义》第三回:“末将愿效駑駘,以尽犬马。”
词语解释:效犬马力  拼音:xiào quǎn mǎ lì
效劳的谦词。犹言效犬马之劳。《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词语解释:效死勿去  拼音:xiào sǐ wù qù
谓竭尽忠诚。《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设在围城中,内无粮芻,外无救援,当如何?先生应声曰:‘效死勿去。’”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陛下一出而羣情无恐,效死勿去。”
词语解释:效地  拼音:xiào dì
献地。《战国策·赵策三》:“ 魏 因 富丁 且合於 秦 , 赵 恐,请效地於 魏 而听 薛公 。”
词语解释:效己  拼音:xiào jǐ
贡献一己之力。《后汉书·党锢传序》:“叔末浇讹,王道陵缺,而犹假仁以效己,凭义以济功。”
词语解释:效业  拼音:xiào yè
亦作“効业”。 指授官。《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故明主程才以効业,贞臣底力而辞丰。” 刘孝标 注:“故主则程其才而授官,臣则辞其丰而致力。”
词语解释:效仁  拼音:xiào rén
表示仁爱。《韩非子·五蠹》:“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
词语解释:效仿  拼音:xiào fǎng
仿效。 柳青 《狠透铁》:“不是各户社员的家庭积肥值得全社效仿啊。”
仿效;学着做。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至今乡曲以为话柄,然转相傚倣者不无其人也。”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嗟夫!傚倣得古人之皮毛,揣摹窥主司之好尚,论者谓科举盛而文学衰,殆其然乎!”
词语解释:效义  拼音:xiào yì
亦作“効义”。 犹效忠。《北齐书·高乾传》:“且 尒朱 无道,杀主虐民,正是英雄効义之会也。”
词语解释:效实  拼音:xiào shí
(1).表示诚意。《史记·苏秦列传》:“夫事 秦 必割地以效实,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2).犹效忠。《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3).考核成绩。 三国 魏 曹操 《又上书让封》:“考功效实,非臣之勋。”
词语解释:效款  拼音:xiào kuǎn
亦作“効款”。 效忠,投诚。语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诚欲効其款款之愚”。《宋书·孔顗传》:“若能相率归顺,投兵効款,则福钟当年,祉覃来裔。”《新唐书·藩镇传·朱滔》:“至 泚 首效款,帝嘉之。”
词语解释:效放  拼音:xiào fàng
仿效,学习。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可效放者,莫过 孔子 。”
词语解释:效死输忠  拼音:xiào sǐ shū zhōng
谓竭尽忠诚。《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王清等传论》:“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者无几。”
词语解释:效果  拼音:xiào guǒ
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例如:效果不佳。
词语解释:效杀  拼音:xiào shā
校猎,打猎。效,通“ 校 ”。 晋 张协 《七命》:“柔条夕劲,密叶晨稀;将因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佃游》:“聊效杀於秋冬,将从禽於草泽。”参见“ 校猎 ”。
词语解释:校猎  拼音:xiào liè
遮拦禽兽以猎取之。亦泛指打猎。《汉书·成帝纪》:“冬,行幸 长杨宫 ,从 胡 客大校猎。” 颜师古 注:“此校谓以木自相贯穿为阑校耳……校猎者,大为阑校以庶禽兽而猎取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 唐 杜甫 《冬狩行》:“君不见 东川 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尝校猎 遵化 ,至今 孝陵 处。”
词语解释:效作  拼音:xiào zuò
仿作。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前于 江陵 得杂綵丝履,以与家,约当著尽此履,不得效作也。”
词语解释:效伎  拼音:xiào jì
亦作“ 效技 ”。亦作“効伎”。 犹献技。 晋 陆机 《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 养由 轻盼则林摧鷙兽, 蒲且 效技则虚下翔禽。” 唐 柳宗元 《永州新堂记》:“凡其物类莫不合形辅势,効伎於堂廡之下。”
词语解释:效好  拼音:xiào hǎo
学好。《红楼梦》第七八回:“不过使他自己知道,越发小心效好之意,且没有明説。”
词语解释:效应  拼音:xiào yìng
(1).成效。《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 和帝 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
(2).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光电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
词语解释:效德  拼音:xiào dé
报效恩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昉 尝以笔札见知,思以薄技效德。”
词语解释:效率  拼音:xiào lǜ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六:“ 逾之 是做文章的老手,而且是素来讲究效率的人。”
词语解释:效戾  拼音:xiào lì
亦作“効戾”。 犹效尤。 晋 潘岳 《西征赋》:“讨 子頽 之乐祸,尤闕西之効戾。”
词语解释:效玺  拼音:xiào xǐ
献上国君的玉玺。表示臣服。《韩非子·五蠹》:“献国则地削,效璽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史记·秦始皇本纪》:“异日 韩王 纳地效璽,请为藩臣,已而倍约。”
词语解释:效情  拼音:xiào qíng
(1).谓验以情理。《史记·律书》:“然圣人因神而存之,虽妙必效情。” 张守节 正义:“言人虽有微妙之性,必须程督己之情理。”
(2).犹效忠。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虽欲尽节効情,安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