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共199,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故人故旧故庐故垒故栖故地故絮故约
故乡故将故关故友故枝故池故侯瓜故此
故园故林故有故步故常故是故业故尔
故国故作故吾故吏故道故址故剑故阴
故山故知故城故年故岁故以故府故辙
故里故故故纸故巢故为故处故疆故典
故事故宫故物故书故迹故夫故叶故然
故交故侯故丘故宅故意故土故宇故客
故老故情故居故我故衣故第故实故侣
故家故都故自故态故墟故蹊故心故州

词语解释:故人  拼音:gù rén
(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
(2).古人;死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 张季鸾 却成了故人了。”
(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 胡三省 注:“ 汉 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
(4).指前妻、前夫或旧日的情人。《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古意》诗:“故居尤可念,故人安可忘。” 唐 李白 《怨情》诗:“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清 缪艮 《沉秀英传》:“曩者 李顺娘 死,病危时,恋恋故人,至有魂觅情缘之语。”
词语解释:故乡  拼音:gù xiāng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荀子·礼论》:“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唐 李白 《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冰心 《晚晴集·我的故乡》:“我生于一九○○年十月五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七个月后,我就离开了故乡-- 福建 福州 。”
词语解释:故园  拼音:gù yuán
(1).旧家园;故乡。 唐 骆宾王 《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前蜀 贯休 《淮上逢故人》诗:“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 元 倪瓒 《桂花》诗:“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毛泽东 《到韶山》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2).古旧的园苑。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
词语解释:故国  拼音:gù guó
(1).历史悠久的国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2).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南宋 遗民词﹞多悽惻伤感,不忘故国。”
(3).本国;祖国。《战国策·燕策三》:“昔者, 柳下惠 吏於 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 柳下惠 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昔。”《花城》1981年第6期:“怕忘了自己是 中国 人,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4).故乡;家乡。 唐 曹松 《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施公墓志铭》:“祈归故国,草木华润;世韙其退,有考其进。”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十:“故国已随春日尽,鷓鴣声急使人愁。”
(5).旧都;古城。《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司马贞 索隐:“ 卫 之故国,盖 楚丘 也。”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迴。”
(6).从前的封邑。《汉书·孔光传》:“ 光 復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復故国 博山侯 。”
词语解释:故山  拼音:gù shān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词语解释:故里  拼音:gù lǐ
故乡;家乡。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臣得重赏,由如衣锦夜行;特望天恩,放臣皈国,还於故里,岂不是大王慈恩?”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行者归故里,居者爱吾庐。”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呵,我所熟悉的山区--我们英雄的故里。”
词语解释:故事  拼音:gù shì
(1).旧事,旧业。《商君书·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革必垦矣。”《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2).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汉书·刘向传》:“ 宣帝 循 武帝 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檜 乃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3).典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自《西崑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语僻难晓。”
(4).花样。《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閙起故事来了。”
(5).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
(6).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词语解释:故交  拼音:gù jiāo
旧交;旧友。 南朝 梁 吴均 《拟古·携手曲》:“故交一如此,新知詎忆人?” 唐 方干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诗:“羈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玄德 叱曰:‘ 子龙 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孙犁 《秀露集·克明〈荷灯记〉序》:“我现在年老力衰,很愿意为故交们做些引导、打杂、清扫道路的工作。”
词语解释:故老  拼音:gù lǎo
(1).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 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问诸故老。” 唐 韩愈 《永贞行》:“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2).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事实始末,虽不能详;而故老所传,犹得见其为人之大略。” 袁鹰 《悲欢·飞》:“ 淮安 故老相传: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爱倚在城中心 镇淮楼 的石栏杆上……伫目纵望遥天。”
(3).前朝遗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 世宗 初伐 淮 。”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辞》:“当 宋 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比之自讳失节,反託於遗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语矣。”
词语解释:故家  拼音:gù jiā
(1).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焦循 正义:“故家,勋旧世家。” 宋 叶适 《终论五》:“欲结合北方大姓故家, 契丹 遗种,相率响应,以谋大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也是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
(2).原来的家庭;旧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晤婿》:“春深离故家,嘆衰年倦体,奔走天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扫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岂可得乎?”
(3).犹从前。 宋 严仁 《南柯子》词:“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 西洲 ,犹是故家愁。” 金 元好问 《八声甘州》词:“一枕繁华,问故家桃李,何许争妍。” 元 王恽 《感皇恩·赠提刑曹仲明》词:“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
词语解释:故旧  拼音:gù jiù
(1).旧交;旧友。《论语·泰伯》:“君子篤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汉书·王莽传上》:“﹝公﹞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於故旧,篤於师友。”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我待亲去埋殯他,也见的我一点不忘故旧之意。” 骆宾基 《乡亲--康天刚》二:“现在他们望见雪车来了,都想能认识他是谁。是本村的呢,还是父亲的故旧?”
(2).陈旧,过去。 许杰 《〈明日的文学〉自序》:“但是深印在脑筋里的故旧的遗毒,还一时不能洗清。”
词语解释:故将  拼音:gù jiāng
旧将;老将。《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王处回 、 赵廷隐 相次致仕,由是故将旧臣殆尽。”《金史·石抹仲温等传赞》:“ 泰和 、 贞祐 ,其间相去五年耳,故将遗老往往在焉。” 明 刘基 《送岳季坚入计筹山》诗:“ 阳羡 先生故将孙,拂衣高蹈入玄门。”
词语解释:故林  拼音:gù lín
(1).从前栖息的树林。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唐 李端 《送郭补阙归江阳》诗:“雁影愁斜日,鶯声怨故林。” 明 刘基 《吊祖豫州赋》:“鱼游思故渊兮,鸟栖思故林。”
(2).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王安石 《欲归》诗:“緑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明 宗元豫 《早春送李季子南游》诗:“云山正好来新句,春月初明别故林。”
(3).指 桃林 。在 华山 之东。相传 武王 克 商 后,纵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墟,示天下不复用兵。 晋 潘岳 《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园 。”
词语解释:故作  拼音:gù zuò
假装处于某一状态或情况。例如:不要故作天真。
词语解释:故知  拼音:gù zhī
故交;旧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 唐 白居易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诗:“故知多零落,閭井亦迁移。”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诗:“久客言归意,留连几故知。” 艾青 《在世界的这一边》诗:“也不是他乡遇见了故知,许多人都从来不曾见面,但在一种崇高的感情下,个个都像是久别的爱人。”
词语解释:故故  拼音:gù gù
(1).屡屡;常常。 唐 杜甫 《月》诗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仇兆鳌 注:“故故,犹云屡屡。”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一:“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蜡照梳头。”
(2).故意;特意。 宋 徐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七三:“衔雏燕子浑无赖,眼见人瞋故故飞。”
(3).象声词。鸟鸣声。 唐 白居易 《人定》诗:“谁定教鸚鵡,故故语相惊。” 宋 陆游 《晚起》诗:“雏鶯故故啼簷角,飞絮翩翩堕枕前。”
(4).即故姑。 元 李志常 《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皁褐笼之,富者以红綃,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详“ 故姑 ”。
词语解释:故姑  拼音:gù gū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其冠,被髮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顶故姑。” 徐霆 疏证:“故姑之製,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银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参见“ 固姑 ”。
词语解释:故宫  拼音:gù gōng
(1).旧时的宫殿。《汉书·食货志下》:“公卿白议封禪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 元 傅若金 《奉送达兼善御史赴河南宪佥十二韵》:“白日明高岳, 黄河 绕故宫。” 柳亚子 《题芷畦燕游续草》诗:“故宫铜狄西风泪,不为蛮夷大长流。”
(2).指 北京 故宫 。 明 清 两代的皇宫,位于 北京市 中心。建于 明 代 永乐 年间。由大小不同的数十个院落组成,四周围有城墙,称“紫禁城”。主要建筑分外朝与内庭两部分。外朝以 太和殿 、 中和殿 和 保和殿 为中心,内庭以 乾清宫 、 交泰殿 和 坤宁宫 为中心。此外还有 文华殿 、 武英殿 和御花园等。 故宫 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文物丰富。
词语解释:故侯  拼音:gù hòu
(1).指 西汉 召平 。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四:“ 西山 伤遗老, 东陵 有故侯。”参见“ 故侯瓜 ”。
(2).泛指曾任长官的人。 宋 苏轼 《赠王子直秀才》诗:“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词语解释:故侯瓜  拼音:gù hòu guā
即东陵瓜。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 召平 者,故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贫,种瓜於 长安 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 召平 以为名也”。东陵瓜后又称故侯瓜。常用为失意隐居之典。 唐 王维 《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宋 苏轼 《次韵王郁林》:“ 汉 使节空餘皓首,故侯瓜在有頽垣。”
词语解释:故情  拼音:gù qíng
(1).旧事。《史记·陈涉世家》:“客出入愈益发舒,言 陈王 故情。或説 陈王 曰:‘客愚无知,顓妄言,轻威。’ 陈王 斩之。”
(2).旧情。 唐 王昌龄 《李四仓曹宅夜饮》诗:“霜天留饮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唐 韦应物 《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诗:“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 明 刘基 《感怀》诗之十四:“兰花岂不芬?故情岂不厚?”
词语解释:故都  拼音:gù dū
(1).故乡;故居。《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王逸 注:“復何为思故乡念 楚国 也。”《楚辞·远游》:“絶氛埃而淑尤兮,终不反其故都。” 姜亮夫 校注:“故都犹言故居。《管子·水地》:‘水以为都居。’都、居连用,则都犹居矣。”
(2).旧都,昔日的国都。《史记·项羽本纪》:“ 韩王成 因故都,都 阳翟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 煇 每谓 建康 六朝故都,又为 代 邸兴王之地,亦应揄扬,以亚《雅》《颂》。”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我在新生的故都和他重逢以后,又是长期的睽违。”
词语解释:故庐  拼音:gù lú
旧居。 唐 刘言史 《闻崔倚旅葬》诗:“远客那能返故庐, 苍梧 埋骨痛何如!” 宋 范成大 《次韵宗伟温伯》:“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
词语解释:故关  拼音:gù guān
古代的关隘。 北周 庾信 《别周尚书弘正》诗:“ 扶风 石桥北, 函谷 故关前。” 唐 耿湋 《送王润》诗:“相送临寒水,苍然望故关。”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词语解释:故有  拼音:gù yǒu
(1).固有。《淮南子·主术训》:“用非其有,使非其人,晏然若故有之。”
(2).尚有。 宋 王安石 《孟子》诗:“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词语解释:故吾  拼音:gù wú
过去的我。《庄子·田子方》:“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郭象 注:“虽忘故吾而新吾已至,未始非我,我何患焉?” 明 张景 《飞丸记·访旧寻盟》:“惜他 龙门 点额,犹然还存故吾。” 清 赵翼 《题吟芗镜影小照》诗:“寧同化身幻,恰与故吾亲。”
词语解释:故城  拼音:gù chéng
过去的城市。例如:吾逢,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史记·春申君列传·赞》
词语解释:故纸  拼音:gù zhǐ
(1).旧纸。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用故纸糊席曝之,夜乃勿收,令受霜露。”《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箇祇因惜字纸拾得一张故纸,合成一大段佛门中因缘。” 清 戴名世 《〈意园制义〉自序》:“偶於破麓故纸之中检出,淘汰其十二三,存其可观者三百篇。”
(2).指积年的文牍簿册。《北齐书·韩轨传》:“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餘本……此等无用故纸,正合付一炬。”
(3).指古书旧籍。 宋 杨万里 《题唐德明建一斋》诗:“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词语解释:故物  拼音:gù wù
旧物;前人遗物。《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庾穉恭 为 荆州 ,以毛扇上 武帝 , 武帝 疑是故物。”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余友 何持之 , 滕庄敏 之甥,所蓄瑰异,多外舅故物,而有赏鉴。” 清 孙枝蔚 《乱后过瓜州》诗:“穷途愁白马,故物对青山。”
词语解释:故丘  拼音:gù qiū
亦作“ 故邱 ”。 家乡的山丘;故乡。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二:“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之八:“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蜀晤》:“蠨蛸门户,烟霞故丘,荒芜围径,庭幃白头,鷫鸘裘冷,难过秋时候。”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人言藁葬在 忠州 ,又云徵还返故邱。”
词语解释:故居  拼音:gù jū
从前住过的地方。亦指从前居住过的房子。《楚辞·远游》:“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王逸 注:“何必旧乡,可浮游也。” 晋 陶潜 《还旧居》诗:“履歷周故居,邻老罕復遗。” 宋 曾巩 《救灾议》:“屋庐构筑之费既无所取,而就食於州县,必相率而去其故居。” 徐迟 《井冈山记》:“在故居之前,草坪之上,留下了一块石头。”
词语解释:故自  拼音:gù zì
尚自;还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故自口强哩!若实説呵,饶你;若不实説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 王季思 校注:“故自:尚故自之省。尚故自即尚自意。”
词语解释:故垒  拼音:gù lěi
古代的堡垒;旧堡垒。《晋书·李矩传》:“ 刘聪 遣从弟 畅 步骑三万讨 矩 ,屯於 韩王 故垒。”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清 方文 《赠马嘉甫》诗:“故垒那能巢玉燕,明珠犹自握灵蛇。”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过渡时代之中国》:“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垒,为过渡之大敌。”
词语解释:故友  拼音:gù yǒu
(1).旧友;老朋友。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三》:“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抚絃搦矢,不觉流涕之覆面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裴还卿》:“庭上一官人冠冕坐。睇视之,即故友 蒲阪 王秀才 也。”
(2).亡友,死去的友人。 唐 颜萱 《过张祜处士故居》诗:“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词语解释:故步  拼音:gù bù
(1).见“ 故行 ”。
(2).旧踪;原路。 宋 王奕 《贺新郎》词:“ 蚩 塚黄花吟笑罢,下 新州 、 醉白楼 头赋。復 淮 楚 ,寻故步。”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髮森竪,乃蹟故步,还至水滸。”
词语解释:故行  拼音:gù xíng
亦作“ 故步 ”。 原来的步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作“又復失其故步”。后多比喻固有的技能。《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亡 寿陵 之故步,临 大行 以逡巡。” 宋 叶适 《谢除嵩山崇福宫表》:“哀怜末路,盖欲补其前修;矜恤老穷,不忍失其故步。”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参见“ 邯郸学步 ”。
词语解释:故吏  拼音:gù lì
(1).曾经担任官吏的人。《汉书·昭帝纪》:“冬,发习战射士诣 朔方 ,调故吏将屯田 张掖郡 。” 颜师古 注:“故吏,前为官职者。”《汉书·尹翁归传》:“会 田延年 为 河东 太守,行县至 平阳 ,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2).原来的属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袁 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徧於天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太常博士掌謚。职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録行状,申尚书省。” 清 赵翼 《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之二:“独悲丹旐还都日,故吏无由奠一觴。”
词语解释:故年  拼音:gù nián
(1).旧年;往年。 南朝 梁 王筠 《代牵牛答织女》诗:“犹想今春悲,尚有故年泪。” 唐 刘长卿 《送李侍御贬郴州》诗:“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2).暮年。 唐 李端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诗:“独夜羇愁客,惟知惜故年。”
词语解释:故巢  拼音:gù cháo
旧巢。亦比喻故居。《晋书·吕光载记》:“燕雀何徘徊,意欲还故巢。”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度 渭桥 。” 宋 米芾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之二:“朝来还蠧简,便起故巢嗟。”
词语解释:故书  拼音:gù shū
旧书;古书。《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追紬故书可誌者得四十餘篇,国子司业 苏源明 名其书为《会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文椒本草》:“《癸辛杂识》云:‘至斥卖内府故书於广济库,有出相彩画《本草》一部,极奇。’” 章炳麟 《訄书·原变》:“惟玉独无所见於故书軼事。”
词语解释:故宅  拼音:gù zhái
旧宅;旧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臺南四里许,则 孔 庙,即夫子之故宅也。” 唐 杜甫 《遣兴》诗之四:“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夫妇欣然,仍归故宅,骨肉重圆。”
词语解释:故我  拼音:gù wǒ
旧我;过去的我。 宋 陈著 《贺新郎·次韵戴时芳》词:“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郁达夫 《别戴某》诗:“但愿他年再见时,我非故我汝非汝。”
词语解释:故态  拼音:gù tài
(1).老脾气;旧日或平素的举止神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光 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諛顺旨要领絶。’ 霸 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宋 叶适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公由此坐废,即復具野航,出没圩圲如其故态,不少介吝。”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高宗 李治 都屡次地告戒他,但不改故态。”
(2).泛指从前的状况。 宋 陆游 《跋〈花间集〉之二》:“会有倚声作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此集所载是也。”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五:“这段故事的时期,大概在 中华民国 八九年到十一二年之间,到现在我写这个故事,一切局面已经不是前几年的故态。”
词语解释:故栖  拼音:gù qī
原来栖息之处。比喻旧职或家乡。《后汉书·张衡传》:“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銛诸?” 李贤 注:“垂翅故栖,谓再为史官也。” 唐 孟郊 《鵶路溪行呈陆中丞》诗:“瘦马恋旧林,覉禽思故栖。”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方指期於满岁,将垂翼於故栖。”
词语解释:故枝  拼音:gù zhī
旧的枝条。亦喻旧时栖居之处。 汉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薄援助者,不能追参於高妙,復敛翼於故枝。” 唐 王建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诗:“嫩緑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宋 秦观 《春日偶题呈钱尚书》诗:“三年京国鬢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元 陈基 《秋怀》诗之六:“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
词语解释:故常  拼音:gù cháng
(1).旧规;常例;习惯。《庄子·天运》:“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成玄英 疏:“齐变化之一理,岂守故而执常。”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提兵叫讙,欲事故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此风既炽,习为故常,至今 三吴 小民,刁顽甲於海内。” 陶行知 《在劳力上劳心》:“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
(2).指旧臣。《韩非子·亡徵》:“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羈旅起贵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故常,谓故旧之臣。”
(3).旧貌。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復其故常。”
词语解释:故道  拼音:gù dào
(1).旧道;原路。《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濮水 故道,在 濮阳 南者也。” 唐 杜甫 《绝句》之六:“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陈毅 《再过旧黄河》诗:“故道 黄河 千里沙,旅途投宿二三家。”
(2).指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管子·侈靡》:“能摩故道新道定国家,然后化时乎?” 尹知章 注:“故道,谓先王之典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安用迂儒谈故道,犂然天地划民风。”
词语解释:故岁  拼音:gù suì
去年;往年。 唐 乔知之 《定情篇》:“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隻。” 宋 王安石 《道人北山来》诗:“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词语解释:故为
何故如此
词语解释:故迹  拼音:gù jì
亦作“故蹟”。 旧迹;遗迹。《汉书·沟洫志》:“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虽石磧沦败,故跡可凭。”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尝慕 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跡,岂信然邪?”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只想着去看 安期生 升仙的故迹。”
见“ 故跡 ”。
词语解释:故意  拼音:gù yì
(1).旧友的情意。《南史·鲍泉传》:“ 僧辩 入,乃背 泉 而坐曰:‘ 鲍郎 ,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其生平所与交游,始皆与尽欢,后多稍疏,避而去。独余犹以故意遇之。”
(2).原意;旧意。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序》:“ 侃 自为《採莲》二曲,今乐府所存,失其故意。”
(3).存心;有意识地。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虚张声势,止不过故意穷忙。”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后来有些好玩笑的人,见了 三仙姑 就故意问别人‘米烂了没有?’”
词语解释:故衣  拼音:gù yī
(1).平素穿的衣服。《史记·外戚世家》:“帝乃詔使 邢夫人 衣故衣,独身来前。” 唐 白居易 《病中哭金銮子》诗:“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明 唐寅 《哭妓徐素》诗:“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2).旧衣。《玉台新咏·艳歌行》:“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南史·张邵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西游记》第三六回:“我嘆他那般襤褸,即忙请入方丈……又将故衣各借一件与他,就留他住了几日。”
词语解释:故墟  拼音:gù xū
(1).遣址;废墟。《后汉书·冯衍传下》:“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嘆。” 宋 陈师道 《秦少游字序》:“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効至计,以行天诛,回 幽夏 之故墟,弔 唐 晋 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经 子推 之故墟,吊 公孙杵臼 之遗躅。”
(2).荒芜的田地;休闲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麻》:“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 石声汉 注:“本书所谓‘故墟’,是指种植过而现在休闲的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地不厌良,故墟弥善。”
词语解释:故地  拼音:gù dì
(1).旧地;旧时所有之地。《战国策·齐策六》:“王收而与之百万之众,使收 三晋 之故地,即 临晋 之关可入矣。”《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卫 人不割,而故地復反。”
(2).旧游之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词语解释:故池  拼音:gù chí
旧池;原来的池塘。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曩基即先筑,故池不更穿。” 唐 陈子昂 《咏主人壁上画鹤》:“自矜彩色重,寧忆故池羣?”
词语解释:故是
那是
词语解释:故址  拼音:gù zhǐ
亦作“ 故阯 ”。旧址;遗址。《北史·刘芳传》:“宫闕府寺,僉復故址。”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旧祠故址,废莫能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明 首善书院为 邹南皋 、 冯少墟 二先生讲学之所,在 大时雍坊 宣武门 内,天主堂即其故阯。”
词语解释:故以
因此;所以
词语解释:故处  拼音:gù chǔ
旧地;原处。 汉 班固 《白虎通·丧服》:“孝子哀,不欲闻人之声,又不欲居故处,居中门之外,倚木为庐。”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物异》:“夏夕已寝,榻忽离故处尺许,四顾无所见。”
谓以故旧相处。《诗·邶风·日月》“乃如人兮,逝不古处”毛传:“古,故也。” 汉 郑玄 笺:“不以故处,谓甚违其初时。” 孔颖达 疏:“不以古时恩意处遇之。”
词语解释:故夫  拼音:gù fū
前夫。《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 唐 李商隐 《寄蜀客》诗:“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 文君 忆故夫。”
词语解释:故土  拼音:gù tǔ
(1).故乡;家乡。《汉书·严助传》:“君厌 承明 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记》:“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歟?”《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此时疮口久愈,思想要回故土。” 艾青 《大堰河--我的褓姆》诗:“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2).原有的国土。 清 胡燏棻 《上变法自强条陈疏》:“今 辽河 以东,失地虽由 俄 、 德 、 法 三国,合起而争,许还故土,但 俄 人仍有从容商议之语,恐不免枝节横生。”
(3).指前朝的天下。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逮夫故土焦原横流毒浪之后,尚自负东林之党人。”
(4).指祖国。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美国点滴》:“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词语解释:故第  拼音:gù dì
故宅;旧居。 唐 郑谷 《中年》诗:“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潭西精舍,在 歷城 西门外 五龙潭 上,即 唐 秦琼 故第。”
词语解释:故蹊  拼音:gù qī
原路;旧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唐 李端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诗:“悵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唐 杜牧 《朱坡》诗:“ 汉 馆留餘趾, 周 臺接故蹊。”
词语解释:故絮  拼音:gù xù
旧絮;败絮。《晋书·周顗传》:“ 敦 使 繆坦 籍 顗 家,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宋史·胡交修传》:“昔人谓甑有麦饭,床有故絮,虽 仪 秦 説之不能使为盗。”
词语解释:故侯瓜  拼音:gù hòu guā
即东陵瓜。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 召平 者,故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贫,种瓜於 长安 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 召平 以为名也”。东陵瓜后又称故侯瓜。常用为失意隐居之典。 唐 王维 《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宋 苏轼 《次韵王郁林》:“ 汉 使节空餘皓首,故侯瓜在有頽垣。”
词语解释:故业  拼音:gù yè
(1).先例;成规。《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 韦昭 注:“业,事也。”《后汉书·马融传》:“由质要之故业,率典刑之旧章。”
(2).指祖上传下的基业、家业。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孝公 既没, 惠文 、 武 、 昭襄王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 汉中 ,西举 巴 蜀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清》:“﹝其人﹞因指前后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业。’”
(3).旧时从事的行业。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小姑曰:‘儿曾侍寝玉堂,何可復理故业?’”
词语解释:故剑  拼音:gù jiàn
汉宣帝 即位前,曾娶 许广汉 之女 君平 ,及即位,封为倢伃。时公卿议立 霍光 之女为皇后, 宣帝 乃“诏求微时故剑”。群臣知其意,乃议立 许氏 为皇后。见《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后因以“故剑”指元配之妻。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空悲故剑,徒嗟金穴。” 唐 长孙佐辅 《相和歌辞·宫怨》:“莫道新縑长絶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清 严有禧 《潄华随笔·长平公主》:“詔求元配,命 周君 故剑是合。”
词语解释:故府  拼音:gù fǔ
旧府库。《国语·鲁语下》:“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 韦昭 注:“故府,旧府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试求之故府,果得焉。” 晋 潘岳 《西征赋》:“ 垂棘 反於故府, 屈产 服於 晋 舆。”
词语解释:故疆  拼音:gù jiāng
原有的疆域。 唐 柳宗元 《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天子且復 河 壖故疆,拓达西戎,而罢诸侯之兵。”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答谓我语,奚必守故疆。”
词语解释:故叶  拼音:gù yè
枯叶。 南朝 陈 张正见 《衰桃赋》:“风落新枝,霜飞故叶。” 唐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一:“庭风吹故叶,阶露浄寒莎。”
词语解释:故宇  拼音:gù yǔ
旧居。引申为故国;家乡。《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游国恩 纂义引 汪瑗 曰:“故宇,旧居也。”《后汉书·冯衍传下》:“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生民以来,功盛莫崇,今故宇无闻,而单碑介立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次述占于 灵氛 ,问于 巫咸 ,无不劝其远游,毋怀故宇。”
词语解释:故实  拼音:gù shí
(1).有参考或借鉴意义的旧事。《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韦昭 注:“故实,故事之是者。” 唐 皎然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诗:“故实刊 周 典,新声播 鲁 诗。”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这一种办法,是比 日本 大有进步的,我现在提出来,以存 中国 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
(2).出处;典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著述详考故实》:“每有赋咏及著譔,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 秦 与 叔党 诸人检视而后出。”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偶凭杨柳藏春色,为忆 钱唐 是故乡’二句,皆用 苏小 故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 崑崙山 与 西王母 。”
词语解释:故心  拼音:gù xīn
本意;旧情。 南朝 梁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诗:“故心不存此,高文徒可咏。” 南朝 陈后主 《自君之出矣》诗之三:“思君若寒草,零落故心生。”
词语解释:故约  拼音:gù yuē
旧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 至,如故约。”《后汉书·南匈奴传》:“北单于遣使诣闕贡献,愿和亲,脩 呼韩邪 故约。”
词语解释:故此  拼音:gù cǐ
因此;所以。《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奴家不知他典与甚色样人家,先去与爹娘説知,故此趁夜深了……拽上门,到 朱三老 家住了一宵,今早自去爹娘家里説知。”《西游记》第五八回:“妖精神通,与 孙大圣 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张天翼 《儿女们》三:“我以为大家抓破了脸也不好看,故此出任调人。”
词语解释:故尔  拼音:gù ěr
(1).故意如此。《南史·蔡廓传》:“上闻谓曰:‘卿何敢故尔触网?’ 兴宗 抗言答曰:‘陛下自杀贼,臣自葬周旋,既犯严制,政当甘於斧鉞耳。’”
(2).连词。因此;所以。《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尔如此。”《老残游记》第七回:“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若是我辈所讲所学,全是无用的,故尔各人都弄个谋生之道,混饭吃去。” 郭沫若 《百花齐放·大山朴》:“大约是因为树子嫩,这朵花的养分不足,故尔失了花时。”
词语解释:故阴  拼音:gù yīn
指旧岁的秋冬。《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李善 注引《神农本草》:“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词语解释:故辙  拼音:gù zhé
(1).旧辙;旧途。 南朝 梁简文帝 《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灵檐永闃,松路方开;草茂故辙,松插新枚。”
(2).常规;旧法。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一:“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飢?”《元史·陈祖仁传》:“驭天下之势,当论其轻重强弱、远近先后,不宜胶於一偏,狃於故辙。”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 绍棠 写爱情,时有新意,然亦有蹈故辙处。”
词语解释:故典  拼音:gù diǎn
(1).谓旧的规章制度等。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不尽循故典,收纳学士大夫,用之不求其备。”
(2).旧的典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 子胥 旧有是书,述 吴 越 杂事,而后人温其故典而畅敍之,以传於世。”
(3).典故;掌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中酒千金方》:“援引故典,通篇儘佳。”《红楼梦》第十九回:“我因为闻见你的香气,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
词语解释:故然  拼音:gù rán
(1).因此。 汉 贾谊 《新书·淮难》:“ 闔閭 富,故然使 鱄诸 刺 吴王僚 : 燕 太子丹 富,故然使 荆轲 杀 秦王政 。”《西游记》第五六回:“我听此言,故然悚惧。”
(2).本然;必然。 晋 阮侃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犹食非命,而命必胥食,故然矣。”《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你道事有凑巧,物有故然,就那岭上云生东北,雾长西南,下一阵大雨。”《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事有鬭巧,物有故然,却来得迟些,都散了。”
词语解释:故客  拼音:gù kè
故旧宾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之免 长平 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太后﹞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词语解释:故侣  拼音:gù lǚ
以前的友伴。 南朝 梁 吴均 《别鹤》诗:“别鹤寻故侣,联翩 辽 海间。”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词语解释:故州  拼音:gù zhōu
指故乡。 明 何景明 《塘上行》:“客游在万里,日夕望故州。”
共199,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