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自放 拼音:zì fàng
(1).自我放纵;摆脱礼法的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世人闻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新唐书·王琚传》:“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辽史·阿古只传》:“少卓越,自放不覊。”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与其彊情而徇世,寧若任真以自放也。”
(2).自我放逸。《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 豫且 ,白虵自放, 刘季 害之:愿少留意。”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僕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於此,转困穷甚,思自放於 伊 潁 之上,当亦终得之。”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予观世之仕禄者,奔趋竭蹷,皇皇乎病日月之速,亡须臾之闲以自放,顾安肯弃其貲装,易清泠深僻之地而为之敌也。” 明 唐顺之 《王思东像赞》:“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为逸也。”
(3).自骋其才气。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李杜诗优劣论》:“ 杜甫 於 白 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於天才自放,非 甫 可到也。”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王参政慎中》:“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儒林口实。” 章炳麟 《书苏元瑛事》:“尤善画,以艺文自放。”词语解释:疏放 拼音:shū fàng
亦作“疎放”。
(1).放纵;不受拘束。《晋书·阮孚传》:“蓬髮饮酒,不以王务婴心…… 王导 等以 孚 疏放,非京尹才,乃除都督 交 、 广 、 寧 三州军事、镇南将军,领平 越 中郎将、 广州 刺史、假节。” 唐 杜甫 《狂夫》诗:“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仇兆鳌 注:“ 向秀 《思旧赋》:‘ 嵇康 志远而疏, 吕安 心旷而放。’公诗每用疏放,本此。” 宋 陆游 《读王摩诘诗赋古风》之九:“往来江湖间,垂老犹疏放。”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魏 晋 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於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
(2).释放;解除约束。《宣和遗事》后集:“ 金 天辅 十一年春正月一日,大 金 例疎放囚禁,虽死囚亦得少出。”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有那等,顺天时、达天理、去邪归正皆疎放;有那等,霸王业、抗王师、耀武扬威尽灭亡。”《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照‘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理重者决杖免刺,配牢城营做工,满日疎放。” 严敦易 校注:“疎放,释放。”
(3).指遣散。《水浒传》第八十回:“随取金银缎匹,赏赐 叶春 ;其餘人匠,各给盘缠,疏放归家。”
(4).稀疏地开放。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5).疏忽松懈。 明 单本 《蕉帕记·捣巢》:“用挠鉤将他搭上,休疎放,把囚车押在一边厢。”词语解释:闲放 拼音:xián fàng
亦作“闲放”。 悠闲放任;闲散。《北齐书·崔季舒传》:“ 季舒 性爱声色,心在闲放。”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七:“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清 刘大櫆 《〈岳水轩诗集〉序》:“犹忆在 金陵 ,登 水轩 之堂,饮酒啸歌,意气閒放。”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现已非 晋 ,或 明 ,而《论语》及《人间世》作者,必欲作飘逸闲放语,此其所以难也。”词语解释:豪放 拼音:háo fàng
(1).气魄大而无所拘束。指人的感情奔放,不拘细节。《北史·张彝传》:“ 彝 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明 方孝孺 《赠卢信道序》:“负才气者以豪放为通尚,富侈者以骄佚自纵。”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魏 晋 人的豪放潇洒的风姿,也仿佛在眼前浮动。”
(2).处理事情果断有魄力。 宋 范百禄 《宋故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新知湖州文公墓志铭》:“调 卭州 军事判官,更摄 蒲江 大邑,绳治豪放。”
(3).诗文风格豪迈,无所拘束。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豪放》:“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词家綺丽、豪放二派,往往分左右袒。”词语解释:天放 拼音:tiān fàng
放任自然。《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成玄英 疏:“直置放任,则物皆自足,故名曰天放也。”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疏野》:“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张长史 草书頽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 明 文徵明 《题郭忠恕避暑宫图》:“行笔天放,设色古雅。”词语解释:奔放 拼音:bēn fàng
(1).疾驰。《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飞兔、騕褭,絶足奔放, 良 乐 之所急。”飞兔、騕褭,古骏马名。 良 , 王良 ; 乐 , 伯乐 :古善御者。
(2).谓肆纵,不可羁束。《尸子》卷下:“民者,譬之马也, 尧 舜 御之则天下端正, 桀 紂 御之则天下奔放。”
(3).形容气势雄伟横逸,感情等不受拘束。 晋 陆机 《文赋》:“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宋 曾巩 《代人祭李白文》:“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
(4).现多谓尽情流露;不受拘束。 柔石 《二月》六:“她是一个感情奔放的人。”词语解释:解放 拼音:jiě fàng
(1).解开;放松。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 元 兰楚芳 《愿成双·春思》套曲:“三四摺裙搀且休藉,九迴肠解放些些。”《西游记》第十六回:“他却一一从头唱名搜检,都要解放衣襟,分明点过,更无袈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展轮復行,有公司行派运淡水来船之小火轮,缆挂船尾,未及解放,被撞,顷刻沉没。”
(2).释放。《三国志·魏志·赵俨传》:“ 儼 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威恩并著。”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有生馈禽鱼,必解放之。”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七章:“囚奴者,刑禁者,先行解放,此为据乱。”
(3).消释;融化。 元 贯云石 《清江引·惜别》曲:“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 闻一多 《死水·你看》:“你看春风解放了冰锁的寒溪,半溪白齿琮琮的漱着涟漪。”
(4).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特指推翻反动统治。 陈毅 《记淮海前线见闻》诗:“新同志,解放最开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 上海 解放了,人民翻了身。”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一:“解放前,她作童养媳的时候,成年伴随着她的一个感觉就是饥饿。”
向上解送和向下发放。 明 陈子龙 《治兵必先足饷疏》:“凡州县征输,苟非最疲之地,但使解放有序,则解京之数亦不可缺。”词语解释:开放 拼音:kāi fàng
(1).释放。《书·多方》“开释无辜” 孔 传:“开放无罪之人。”
(2).敞开,允许入内。 元 郑廷玉 《看钱奴》楔子:“现今黄榜招贤,开放选场。”《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在迷恋之际,恰值丫鬟送面水叩门。 秀娥 轻轻的上槅子,开放丫鬟。”
(3).今多指公园、展览会、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接待游人、参观者、读者等。如:故宫博物院经过整理已经对外开放;图书馆上午的开放时间是七时至十一时。
(4).张开;舒展。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忽地眼皮开放,似一竿风外酒旗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月季花》:“花深红,千叶,厚瓣,逐月开放,不结子也。” 巴金 《将军集·月夜》:“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
(5).使关闭着的打开。《水浒传》第六九回:“ 宋江 先叫开放大牢,救出 史进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吱嘍嘍两扇大门开放,前面花灯鼓乐一队队进去。” 丁玲 《一天》:“自来水管不住的开放,哗哗啦啦的,时时都有人在洗着什么东西。”
(6).发射。《太平天囯资料·史致谔档案》:“外国教习 买孟 开放落地开花砲。”
(7).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巴金 《家》三:“我巴不得你们的学堂马上开放女禁。”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这个古趣盎然的小城,满溢着历史的芳香,现在也已是对外开放的城市。”
(8).思想开通、解放。 茅盾 《烟云》六:“ 黄诒年 以为做丈夫做到这个地步,太可怜, 黄太太 却觉得 陶祖泰 ‘思想太不开放’。”《花城》1981年第2期:“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手法是革新的。”词语解释:远放 拼音:yuǎn fàng
高远豪放。 宋 苏轼 《庄子祠堂记》:“南面之君,虽清闲远放和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词语解释:相放 拼音:xiāng fàng
相效法,作为依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今诚时世异制,长短相补,不出 汉 制而已,纤微之间,未必可同。若 竟寧 前与 黄龙 前,岂相放哉?” 颜师古 注:“放,依也,音甫往反。”词语解释:待放 拼音:dài fàng
古谓人臣有罪辞职等待放逐。《公羊传·宣公元年》:“古者,大夫已去,三年待放。” 何休 注:“古者刑不上大夫……刑之则恐误刑贤者。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属,故有罪放之而已。所以尊贤者之类也。三年者,古者疑狱,三年而后断。” 汉 王逸 《楚辞·东方朔〈七谏〉序》:“古者,人臣三諫不从,退而待放。”《魏书·慕容契传》:“ 高祖 曰:‘古有待放之臣,亦有离俗之士,卿等自审不胜贪心者,听辞位归第。’”词语解释:懒放 拼音:lǎn fàng
懒散放浪。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一:“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序:“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之心,弥觉自得。”
嬾放:犹懒散。 清 金农 《东郊各舍寄章十五全人》诗:“只合杜门称嬾放,注书且喜脑华清。”词语解释:安放 拼音:ān fàng
(1).放置;安置。《水浒传》第五回:“叫庄客将了包裹,安放房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你看茫茫世界,留着俺 史可法 何处安放。”
(2).安抚;安定。《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又请 石小姐 出来,再三抚慰,连养娘都用许多好言安放。”《红楼梦》第一○七回:“﹝ 凤姐 ﹞今见 贾母 仍旧疼他, 王夫人 也不嗔怪,过来安慰他,又想 贾璉 无事,心下安放好些。”词语解释:任放 拼音:rèn fàng
放纵任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子平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 新蔡 毕卓 ,皆以任放为达,至於醉狂裸体,不以为非。” 胡三省 注:“任者,任物之自然;放者,纵其心而不制。”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张太僕 有功﹞时出藻语,为士林叹赏,风誉日茂。及左迁,輒负才任放,乃寄意气于歠醨,竟夭折。”词语解释:不相放 拼音:bù xiāng fàng
不让人;不饶人。 唐 杜甫 《九日》诗:“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仇兆鳌 注:“不相放,谓不饶人。”词语解释:从放 拼音:cóng fàng
放纵。 唐 张贲 《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今朝偶得 高阳 伴,从放 山翁 醉似泥。”词语解释:齐放 拼音:qí fàng
一种爆破方式,各个炮眼同时爆发词语解释:飞放 拼音:fēi fàng
(1).纵鹰隼捕猎。《元史·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圣聪》:“时 伯颜 以飞放为名,挟持皇太子在 柳林 ,意将犯分。”
(2).很快放出。 郭沫若 《女神·太阳礼赞》:“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词语解释:买放 拼音:mǎi fàng
谓暗中行贿,多领官府放赈的钱粮。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那近日劝糶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尽是虚桩。”《石点头·乞丐妇重配鸾俦》:“那典库生理,取息二分,还且有限。惟称贷军装,买放月粮,利上加利,取貲无算。”词语解释:流放 拼音:liú fàng
(1).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 仲舒 下吏, 夏侯 囚执, 眭孟 诛戮, 李寻 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 张贤亮 《灵与肉》:“他成了被所有的人都遗弃了的人,流放到这个偏僻的农场来劳教。”
(2).放纵,放任。《晋书·文苑传·李充》:“引道家之弘旨,会世教之适当,义之违本,言不流放,庶以祛困蒙之蔽,悟一往之惑乎!” 宋 司马光 《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足下当固守於古,而勿流放於今。”
(3).不受约束地流淌。 徐迟 《狂欢之夜》:“老板拉开了嘴巴,尽管地打开了酒瓶和罐并声明大庆祝,不收一文钱。酒像泉水一样的流放了。”
(4).把原木放在河中运输。如:利用江河水涨的时机流放木材。词语解释:展放 拼音:zhǎn fàng
舒展;铺开。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你收拾了心上忧,你展放了眉间皱。” 郭沫若 《女神·电火光中》诗:“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在我的面前展放。”词语解释:纵放 拼音:zòng fàng
(1).放纵;不检点。《后汉书·刘玄传》:“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后汉书·朱穆传》:“ 冀 不纳,而纵放日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查谈》:“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2).放任;不加制止。《后汉书·董卓传》:“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晋书·姚襄载记》:“ 浩 曰:‘ 姚君 纵放小人,盗窃吾马,王臣之体固若是乎?’”《红楼梦》第五六回:“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
(3).释放;开脱。《元典章·刑部十九·略卖良人新例》:“关津渡口当该的官人每知而受财纵放者,减犯人罪三等除名不叙,失检察笞二十七下。”《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怎肯拚了自己官职,轻易纵放了重犯?”
(4).雄健奔放。《南史·王僧虔传》:“ 孔琳之 书,天然纵放,极有笔力,规矩恐在 羊欣 后。” 宋 曾巩 《〈尚书省郎官石记〉序》:“ 张颠 草书见於世者,其纵放可怪,近世未有。”《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词语解释:顿放 拼音:dùn fàng
安置;放置。《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未熟时,顿放这里又不稳帖,拈放那边又不是。”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我这里下得堦基无箇顿放,画堂中别是风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唐辅 曰:‘某方头痒,取下幞头,无处顿放,见太师头闲,遂权顿少时,不意其怒也。’”词语解释:清放 拼音:qīng fàng
(1).清雅闲逸。《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一居士上》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欧公 守 滁阳 ,筑 醒心 、 醉翁 两亭於 琅琊 幽谷,且命幕客 谢某 者,杂植花卉其间。 谢 以状问名品,公即书纸尾云:‘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其清放如此。”
(2).清静放旷。《明诗纪事丁籤》卷四引 明 曹学佺 《明诗选》:“ 陈卧子 曰:‘山人诡跡尘外,清放自居。’”词语解释:牧放 拼音:mù fàng
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旧唐书·宪宗纪上》:“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駙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宋 曾巩 《青云亭闲坐》诗:“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郝斯力汗 《阿吾勒的春天》二:“他对自己牧放的每只牲畜知道得就像自己的十个手指头一样。”词语解释:废放 拼音:fèi fàng
(1).废黜放逐。《汉书·霍光传》:“古者废放之人屏於远方,不及以政。” 明 陈子龙 《今年行》:“ 楚 江兰芷尽废放,我独何为游帝乡?”
(2).废弃。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天下者大物也,久置而不用,则委靡废放,日趋於弊而已矣。”词语解释:赎放 拼音:shú fàng
犹赎生。 唐 白居易 《赎鸡》诗:“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见兹生惻隐,赎放双林园。”《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唐 李亢 《独异志·严泰》:“ 陈宣帝 时, 扬州 人 严泰 , 江 行逢渔舟,问之,云:‘有龟五十头。’ 泰 用钱五千赎放之。”词语解释:秋放 拼音:qiū fàng
指官府秋日向民间放债。《宋史·陈舜俞传》:“虽分夏秋二科,而秋放之月与夏敛之期等,夏放之月与秋敛之期等,不过展转计息,以给为纳,使吾民终身以及世世,每岁两输息钱,无有穷已。是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也。”词语解释:乱放 拼音:luàn fàng
放东西没有秩序;乱七八糟地放。例如:许多橡木树干满地乱放着。词语解释:旷放 拼音:kuàng fàng
犹言旷达不羁。语出《晋书·向秀传》:“﹝ 秀 ﹞作《思旧赋》云:‘ 嵇 意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范鲁公 戒子孙诗,其略曰:‘……戒尔勿旷放,旷放非端士。’”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 吉 生 如愚 , 山左 人,故家子也,性旷放。”词语解释:雄放 拼音:xióng fàng
(1).奔放;豪放。 宋 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诗:“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 实雄放,浩如海波飜。” 清 刘大櫆 《〈倪司城诗集〉序》:“其诗尤雄放,穷极文章之变。”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它们是写得那样精神饱满、笔姿雄放。”
(2).奔腾汹涌。《宋史·河渠志一》:“﹝ 黄河 ﹞过 虎牢 而后奔放平壤。吞纳小水以百数,势益雄放。”词语解释:容放 拼音:róng fàng
容纳置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川堂逼近内衙,务须严肃,不许容放一人后堂站立窥听。”《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不要一年,这地球便容不得了,又到哪里去找块空地容放这些物事呢?”词语解释:宏放 拼音:hóng fàng
宏伟旷达;开阔奔放。《晋书·阮籍传》:“ 籍 容貌瓌杰,志气宏放。”《北史·西域传论》:“自古开远夷,通絶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淳熙 中,尚 苏 氏,文多宏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淮南》盖效《吕览》而作者,其文词奇丽宏放,瑰目璨心。”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故议论愈密,而措语矜慎,文气转拘束,不能宏放也。”词语解释:超放 拼音:chāo fàng
高超豪放。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十:“ 建安 妙謳吟,风概亦超放。”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四》:“又尝醉插茉莉花,嚼檳榔,戏书 姜秀才 几上云:‘紫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檳榔。’其超放如此!”《金史·赵沨传》:“ 渢 之正书体兼 颜 苏 ;行草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 杨凝式 。”词语解释:淫放 拼音:yín fàng
(1).远游;任性游荡。《楚辞·远游》:“质销鑠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王逸 注:“魂魄漂然远征也。” 汉 张衡 《思玄赋》:“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之遐心。”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
(2).纵欲放荡。《尹文子·大道下》:“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若用古刑,使淫者下蚕室,盗者刖其足,则永无淫放穿窬之姦矣。” 唐 祖咏 《古意》诗之一:“ 夫差 日淫放,举国求妃嬪。” 宋 苏辙 《〈孟子解〉二十四章》:“彼其为是险詖之辞者,必有以蔽之而不能自达也;为是淫放之辞者,必有以陷之而不能自出也。”词语解释:急放 拼音:jí fàng
绞盘上用来急速松缆的锥形部词语解释:舒放 拼音:shū fàng
(1).放纵。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左将军 李粟 性简慢,常对 珪 舒放不肃,咳唾任情, 珪 积其宿过,遂诛之。”
(2).舒展。《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闲而体舒放。”
(3).散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里舒放出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也许有人想起的,是快乐地舒放着烟花的工厂。”词语解释:直放 拼音:zhí fàng
车船或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中途不停靠,直达目的地。 茅盾 《子夜》一:“是一条快船。单趟直放,不过半天多,就到了。”词语解释:盛放 拼音:shèng fàng
安放。《水浒传》第六十回:“众头领都来举哀祭祀。一面合造内棺外槨,选了吉时,盛放在正厅上。”词语解释:雅放 拼音:yǎ fàng
风雅旷达。 宋 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师 渊明 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词语解释:写放 拼音:xiě fàng
亦作“ 写倣 ”。
(1).模仿。《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 咸阳 北阪上。”
(2).描画实物。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诗:“画师写倣妙夺神,拜进御牀深称旨。”
(3).指初学书法的临帖模仿。词语解释:散放 拼音:sàn fàng
(1).发放。《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县 河 水漫淹,当经降旨先行抚恤,赏给一月口粮,加恩给賑两箇月,七分次贫并六分极贫民,加恩给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资口食。”
(2).谓在野外放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望城乡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
放诞不羁。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外形足恭,容虔言恪,而神疏心慢,中怀散放,受任不忧,居局不治,盖难分之五也。”词语解释:恣放 拼音:zì fàng
恣肆骄纵。《诗·大雅·桑柔》“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汉 郑玄 笺:“喻民当被王之恩惠,羣臣恣放,损王之德。”《新唐书·高元裕传》:“ 敬宗 视朝不时,稍稍决事禁中,宦竖恣放,大臣不得进见。”词语解释:骄放 拼音:jiāo fàng
骄慢放纵。《后汉书·西域传序》:“自 阳嘉 以后,朝威稍损,诸国骄放,转相陵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夫守礼防者,苦且难,而其人多穷贱焉;恣骄放者,乐且易,而为者皆速达焉。”《宋书·颜延之传》:“骄放不节,日月弥著。”词语解释:酣放 拼音:hān fàng
纵恣狂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晋文王 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於王者。唯 阮籍 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唐 皇甫湜 《韩文公墓志铭》:“及其酣放,毫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鏗春丽,惊耀天下。” 清 屈绍隆 《赠朱士稚》诗:“无怀千载忧,酣放聊沉冥。”词语解释:高放 拼音:gāo fàng
清高而豪放。《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龟蒙 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词语解释:游放 拼音:yóu fàng
指纵情游览。《南史·谢灵运传》:“在郡游放,不异 永嘉 ,为有司所纠。”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八:“后以游放无度,为有司所纠,朝廷遣使收之。”
(1).犹放逐。《孔子家语·贤君》:“又有士 林国 者,见贤必进之,而退与分其禄,是以 灵公 无游放之士。”
(2).游荡放纵。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纵情遂欲,不顾礼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宋书·谢灵运传》:“以为 临川 内史,加秩中二千石,在郡游放,不异 永嘉 ,为有司所纠。”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记》:“昔 谢康乐 伐山开径,以极游放。”词语解释:脱放 拼音:tuō fàng
(1).放走;释放。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元典章·户部八·盐课》:“将 钱百四 停留在家,数令指攀平民 潘万四 等货卖私盐,要讫 王三十八 、 周显保 中统 钞三锭二十五两入己,将各人脱放,止将 钱百四 解官。”《水浒传》第五一回:“知县本爱 朱仝 ,有心将就出脱他;被 白玉乔 要赴上司陈告 朱仝 故意脱放 雷横 ,知县只得把 朱仝 所犯情由申将 济州 去。”
(2).放任不拘。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尚丽密者,失于雕凿……反是者又復鄙俚, 山谷 之村野, 屯田 之脱放,则伤雅矣。”词语解释:横放 拼音:héng fàng
(1).横行放肆。《三国志·吴志·孙和何姬传》:“ 吴 末昏乱, 何氏 骄僭,子弟横放,百姓患之。”《新唐书·萧遘传》:“时藩镇多兴於盗贼,横放莫能制,权纲漼弛。”
(2).豪迈奔放。 宋 欧阳修 《笔说·李白杜甫诗优劣说》:“至於‘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后见其横放。”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晁无咎 曰:‘ 东坡 词,多不谐律吕,盖横放杰出,曲子中缚不住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庄周南华》:“ 庄周 《南华》,其文辞瑰崛横放,固独行天地间。”词语解释:迁放 拼音:qiān fàng
犹流放。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为邦復多幸,去国殊迁放。”词语解释:留放 拼音:liú fàng
取舍。指选用人员时的录用与不录用。《新唐书·选举志下》:“ 杨国忠 以右相兼文部尚书,建议选人视官资、书判、状迹、功优,宜对众定留放。”词语解释:释放 拼音:shì fàng
(1).恢复被拘捕、关押者的人身自由。《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诛其首恶,餘皆释放,復为平民。”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即是 执中 所奏欠户,自是贫困之人,皆当释放矣。”《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大尹﹞即於狱中吊出 秋公 ,立时释放。”
(2).脱掉;解开;解除。《三国志·吴志·薛莹传》:“释放巾褐,受职剖符。”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律法,后期者当斩,喒遂释放其缚,纵令亡去。”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二折:“除免你那腹内愁,顿脱了眉上锁,释放了心头病。”
(3).散放;放出。如:原子核被高速度运动的中子撞击时,就释放出原子能。词语解释:原放 拼音:yuán fàng
免罪释放。《宋书·武帝纪下》:“秋七月丁亥,原放劫贼餘口没在臺府者,诸流徙家并听还本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范纯仁 上疏,请将 吕大防 等原放。”词语解释:检放 拼音:jiǎn fàng
指验灾放赈。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寻常检放灾伤,依法须是检行根苗,以定所放分数。”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今年灾伤,实倍去年,但官吏上下,皆不乐检放,讳言灾伤。”词语解释:沦放 拼音:lún fàng
沦落流放;被遗弃。 唐 柳宗元 《闵生赋》:“块穷老以沦放兮,匪魑魅吾谁隣。”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夫 苏軾 忘归,思买田於 阳羡 ; 舜钦 沦放,得筑室於 沧浪 。”词语解释:罪放 拼音:zuì fàng
因罪流放。《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词语解释:狂放 拼音:kuáng fàng
任性放荡。 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始予以狂放不羈,为上官所捃,宴游戏剧,悉禁絶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那 十八姨 性颇轻佻,却又好酒。多饮几盃,渐渐狂放。”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初, 元祥 为儒生,以文行自厉,而 源邃 负气狂放不相类。”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后来旁人告诉我,她的父亲纵酒狂放,醉后时时虐待她的儿女。”词语解释:闳放 拼音:hóng fàng
阔大奔放。 宋 苏舜钦 《和子履雍家园》:“君之襟尚我同好,作诗閎放莫可攀。”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其见於文辞,閎放隽伟。” 鲁迅 《坟·看镜有感》:“遥想 汉 人多少閎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词语解释:生放 拼音:shēng fàng
放债。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俗语放钱》:“今人出本钱以规利入,俗语谓之放债;又名生放。”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有钱的贩米穀,置田庄,添生放。” 元 锺嗣成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福》曲:“钱财广盛根基壮,快斡旋,会儹积,能生放。”词语解释:模放 拼音:mó fàng
亦作“橅放”。 模仿。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放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韶凤石兽》:“《诗》曰:‘於论鼓鐘。’论者商度其制,而求以橅放之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达命》:“已而果出此题二章,皆模放前作。”词语解释:颓放
志气消沉,行为放纵。 宋 范成大 《次韵庆充避暑水西寺》:“脱帽飞羽觴,頽放解天刑。”《宋史·陆游传》:“ 范成大 帅 蜀 , 游 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頽放,因自号 放翁 。”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而弟頽放无似,往来 吴 越 间,舟中之日居多。” 林之夏 《行路难》诗之四:“一梦落江湖,万缘尽頽放。”词语解释:野放 拼音:yě fàng
在野外放牧。《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军士﹞尽皆脱去湿衣,於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词语解释:粗放 拼音:cū fàng
(1).粗豪放纵。《北史·裴叔业传》:“ 絳 弟 远 ,字 季云 ,性粗放无拘检,时人或谓之 柳癲 。”
(2).指以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浅耕粗作。 马南邨 《燕山夜话·水上菜园》:“在北方,大部地区虽然人口不如南方的稠密,因而耕地的使用要比南方的粗放。” 韩北屏 《非洲夜会·沿着尼日尔河的旅行》:“ 马里 的土地多,人口少,耕作方法粗放。”词语解释:驱放 拼音:qū fàng
策马奔驰。《新唐书·杜中立传》:“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騶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词语解释:傲放 拼音:ào fàng
傲慢放诞。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遂詘 周 而疵 孔 ,谓傲放为邈世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古贤何独跼蹐恂恂之如彼,今人何其憒慢傲放之如此乎!”词语解释:并放 拼音:bìng fàng
并列地放置。例如:桌上并放着这本词典的两个版本。词语解释:浪放 拼音:làng fàng
谓任其活动。词语解释:怒放 拼音:nù fàng
盛开。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大丈夫不因人热,何须怒放心花。” 徐迟 《庆功宴·长江桥头》:“桃李蓓蕾都在枝头出现,一见阳光就怒放。”词语解释:燃放 拼音:rán fàng
点燃鞭炮等使其爆发。 鲁迅 《彷徨·祝福》:“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词语解释:卖放 拼音:mài fàng
受贿私放。 明 李开先 《中宪大夫思州府知府梧冈王君墓志铭》:“君至 江油 等处,访知旧弊,乃官取羡餘,卖放大户。”《隋唐演义》第三三回:“将军讲得有理,只不要路上卖放了,又来我们集上做贼。”《清史稿·食货志六》:“至是,御史 晋昌 復言巡役勒索,胥吏卖放,特派 满 汉 御史各一,专司稽查,一年而代。”词语解释:除放 拼音:chú fàng
免除。 宋 苏轼 《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行下状》:“积欠盐钱,圣恩已许只纳产场盐监官本价钱,其餘并与除放。”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臣欲乞指挥 汴口 以东州县,各具水柜所占顷亩数目及每岁有无除放二税。”词语解释:幽放 拼音:yōu fàng
幽禁放逐。《后汉书·顺帝纪论》:“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词语解释:昏放 拼音:hūn fàng
昏乱而狂放。《晋书·刘伶传》:“ 伶 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词语解释:遒放 拼音:qiú fàng
遒劲奔放。《南史·王籍传》:“ 籍 又甚工草书,笔势遒放,盖 孔琳 之流亚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其笔迹遒放。”词语解释:逸放 拼音:yì fàng
(1).犹遨游;漫游。《云笈七籤》卷五一:“能修之者,皆飞行太虚,逸放九清。”
(2).犹奔放。 唐 虞世南 《笔髓论·释草》:“或气雄而不可抑,或势逸而不可止,纵狂逸放,不违笔意也。”词语解释:倒放 拼音:dào fàng
使倒立;使颠倒。例如:把一个芦苇筐倒放着坐下来。词语解释:宽放 拼音:kuān fàng
少约束,放荡不羁。《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袁 族富彊,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词语解释:娱放 拼音:yú fàng
纵情娱乐。 宋 韩维 《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不因时节自娱放,颇置白黑为愁悽。”词语解释:撒放 拼音:sā fàng
丢放。《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大官人见庄门闭着,不去敲那门,就地上捉一块砖儿,撒放屋上。”词语解释:虚放 拼音:xū fàng
(1).放任不羁,无所顾忌。《晋书·谢尚谢安等传赞》:“ 琰 邈 忠壮, 奕 万 虚放。”
(2).白白地消逝。 宋 文同 《中秋夜试院寄子平》诗:“南墻咫尺地,使我起遐想。人生此良会,可惜已虚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