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攻玉 拼音:gōng yù
(1).谓将玉石琢磨成器。《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朱熹 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中国解玉沙﹞精粹如麵,借以攻玉,永无耗折。”
(2).喻匡正过错。《花月痕》第五回:“于是故人阁部,念攻玉之情,敦分金之谊。”词语解释:攻苦 拼音:gōng kǔ
(1).犹刻苦。谓过艰苦的生活。 唐 韩偓 《即目》诗之二:“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
(2).指刻苦攻读。 清 陈际泰 《甲戌登第后家报》:“ 威 逸 二儿,可勉励攻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兰儿 自送殯回来,虽不上学,闻得日夜攻苦。”词语解释:攻守 拼音:gōng shǒu
(1).攻取与守卫;进攻与防守。 汉 贾谊 《过秦论上》:“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宋 曾巩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故敌虽万变,涂虽百出,而形势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游谈恣肆而无法程,常论宽缓而无攻守。”
(2).指攻击守卫用的器具。词语解释:攻坚 拼音:gōng jiān
攻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强大的守敌。 宋 叶适 《终论六》:“夫谋天下之大事,成天下之大功……必有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攻坚排深之力而后可。” 孙犁 《白洋淀纪事·塔记》:“烈士里面,有的因为伏击、奇袭、攻坚、遭遇,死在战场。”词语解释:攻战 拼音:gōng zhàn
(1).指进攻性的战争。《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
(2).犹作战,战斗。《战国策·齐策五》:“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出於军而敌国胜,衝櫓不施而边城降。”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可见虽是小品,也正有待于分析和攻战的了。”词语解释:攻心 拼音:gōng xīn
(1).谓从精神上或心理上瓦解对方。《战国策·韩策三》:“夫攻形不如 越 ,而攻心不如 吴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自昼达夜”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破胆先声在,攻心上策收。”
(2).俗谓因突然事故引起的神志昏迷或生命危险为“怒气攻心”或“火气攻心”。词语解释:攻取 拼音:gōng qǔ
(1).进攻夺取。《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吾欲攻取 荆 ,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非有战胜攻取,官固不可妄迁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一攻取夷船之法,宜近不宜远也。”
(2).指攻打。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于是便派 浑惟明 去攻取 李希言 。”
(3).开采提取。 唐 罗隐 《谗书·蒙叟遗意》:“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词语解释:攻伐 拼音:gōng fá
(1).攻打讨伐。《国语·周语上》:“於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山回繚之,它国无能攻伐。”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若仍不从,则同攻伐其国土,改易其政府。”
(2).指药性猛烈。《天雨花》第十四回:“不想 郑贵妃 暗嘱内医 崔文昇 ,投以大黄等攻伐之剂。”词语解释:攻击 拼音:gōng jī
(1).进攻打击。《史记·秦始皇本纪》:“ 周 文武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 唐 武元衡 《塞下曲》:“白露溼铁衣,半夜待攻击。”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师决定派出一个团到敌人侧后方协同兄弟部队一部份进行攻击。”
(2).恶意指摘。《后汉书·贾逵传》:“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从是攻击《左氏》,遂为重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不待 章蔡 復用,诸贤固已自相攻击而去矣。” 巴金 《寒夜》十八:“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像仇敌似地永远互相攻击呢?”
(3).犹碰击。 前蜀 贯休 《冬末病中作》诗之二:“胸中有一物,旅拒復攻击,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词语解释:攻围 拼音:gōng wéi
围攻。包围起来攻击。《史记·吴王濞列传》:“ 胶西 为渠率, 胶东 、 菑川 、 济南 共攻围临 菑 。”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虏﹞又举一国之众,攻围 兰州 ,期於必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二妇全边城》:“大虏入犯, 忠 力战不胜,攻围甚急。”词语解释:攻驹 拼音:gōng jū
(1).阉割幼马。《周礼·夏官·廋人》:“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 郑玄 注:“攻驹,制其蹄啮者。” 清 阮元 谓制当作“騬”。见《校勘记》。 孙诒让 正义:“云‘攻驹,騬其蹄啮者’者,与《校人》‘攻特’义同…… 阮元 云:‘古制不尽用騸马,惟善蹄啮者騬之耳。’”
(2).指阉马。 明 何景明 《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诗:“攻驹不羡三千牝,考牧还歌九十犉。”
(3).教幼马驾车。《大戴礼记·夏小正》:“攻驹也者,教之服车,数舍之也。” 唐 杜甫 《天育骠骑歌》:“伊昔太僕 张景顺 ,监牧攻驹閲清峻。”词语解释:攻破 拼音:gōng pò
攻下;打破。《史记·傅靳蒯成列传》:“始 秦 攻破天下,未尝自行。” 巴金 《雷》五:“现在你的最后防线也让我攻破了。”词语解释:攻书 拼音:gōng shū
读书;学习。《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但我自幼攻书,未尝交接人事。”《红楼梦》第四回:“﹝ 贾兰 ﹞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叶剑英 《攻关》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词语解释:攻排 拼音:gōng pái
抨击。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诸子﹞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製。”词语解释:攻车 拼音:gōng chē
古代用以进攻的战车。《北史·韦孝宽传》:“城外又造攻车,车之所及,莫不摧毁。” 宋 叶大庆 《考古质疑》卷二:“古者车兼攻守……攻车用马,守车用牛。攻车七十五人,守车二十五人。在攻车则曰甲士、曰步卒,在守车则曰徒。”词语解释:攻剽 拼音:gōng piāo
侵扰劫夺。《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为少年时,尝与 张次公 俱攻剽为羣盗。”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豪猾羣党亦往往喜相攻剽贼杀。”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传闻逆党尚攻剽,所过丘壠皆成童。”词语解释:攻说 拼音:gōng shuō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説禬之,嘉草攻之。” 郑玄 注:“攻説,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 孙诒让 正义:“盖亦鸣鼓攻之,復以辞责其神,故兼有二名。详彼疏。云‘祈其神,求去之也’者,以毒蛊亦有神凭之,故攻説声其罪除去之。”
(2).攻击议论。 前蜀 贯休 《寄景地判官》诗:“举世唯攻説,多君即不然。”词语解释:攻夺 拼音:gōng duó
攻取。《荀子·议兵》:“所行,攻夺变诈也。”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之五:“而一旦欲有所攻夺掩袭,则独发内郡之卒,使二者各思致其勇力以报其上。”《明史·吴良传》:“ 张士诚 兵据 秦望山 , 良 攻夺之,遂克 江阴 。”词语解释:攻病 拼音:gōng bìng
治病。《汉书·艺文志》“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 唐 颜师古 注:“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絶矣。”词语解释:攻具 拼音:gōng jù
攻城用的器械。《后汉书·来歙传》:“ 歙 乃大修攻具。”《北史·僭伪附庸传·屈昌》:“今轻军讨之,进不可剋,退无所资。不若步军攻具,一时俱往。” 清 赵翼 《龙尾关》诗:“叩关造攻具,杀气振烟靄。”词语解释:攻难 拼音:gōng nàn
(1).犹作难,发动祸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攻难之士,将奔走之。”
(2).质疑诘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裴成公 作《崇有论》,时人攻难之,莫能折。”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鸠摩罗什》:“王即请入宫,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
(3).攻击责难。 梁启超 《论支那宗教改革》:“当时厌世主义一派颇盛,如 楚狂 、 长沮 ……之徒,皆攻难 孔子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伶俐人实在伶俐,所以,决不攻难古人,摇动古例的。”词语解释:攻门 拼音:gōng mén
比赛时,把球投、打或踢向对方球门。也称射门。《体育报》1983.11.7:“对方防守者往往一倍于我,我们得球攻门的机会也就减少了。”词语解释:攻掠 拼音:gōng lüè
袭击抢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 戴渊 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 江 淮 间,攻掠商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 匈奴 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词语解释:攻讨 拼音:gōng tǎo
攻击讨伐。《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廖式 作乱…… 权 遣使追拜 岱 交州 牧,及遣诸将 唐咨 等骆驛相继,攻讨一年破之。” 宋 苏辙 《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欲遣间谍招诱,必用土人;欲行窥伺攻讨,必用土兵。” 李大钊 《废娼问题》:“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作仇敌,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攻讨他。”词语解释:攻研 拼音:gōng yán
切磋探讨。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诗:“《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词语解释:攻略 拼音:gōng lüè
攻击掳掠。《后汉书·天文志中》:“ 扬州 六郡逆贼 章何 等称将军,犯四十九县,大攻略吏民。”《宋书·天文志四》:“ 索头 攻略 青 、 冀 、 兖 三州。”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 匈奴 ﹞奴隶主贵族经常攻略 燕 、 赵 、 秦 三国边境,掠夺牲畜、财物和人口。”词语解释:攻昧 拼音:gōng mèi
攻击昏乱无道者。《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杜预 注:“昧,昏乱。”词语解释:攻斗 拼音:gōng dòu
攻击打斗。 宋 苏辙 《西戎论》:“然天下之议,又将以为戎狄之俗不喜自相攻鬭而喜击中国之众,此其势固不可得而合也。”词语解释:攻治 拼音:gōng zhì
医治。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既然如此,该用什么药方纔攻治得去。”词语解释:攻牢
坚固词语解释:攻泻
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词语解释:攻无不取
只要进攻,必能夺取词语解释:攻过箴阙 拼音:gōng guò zhēn quē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词语解释:攻虚 拼音:gōng xū
攻击敌方空虚薄弱之处。《管子·霸言》:“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词语解释:攻诘 拼音:gōng jié
攻击指责。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其党亦各树旗帜,以相攻詰。”词语解释:攻读 拼音:gōng dú
致力研读。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有时眉毛被灯火烧着,他痛醒过来,又继续攻读。” 艾芜 《我在仰光的时候》:“在攻读原文的佛经之外,还涉及 印度 的哲学和文学。” 袁静 《伏虎记》第三九回:“他让爷爷给寄来了好多的中医医书,刻苦攻读。”词语解释:攻祷 拼音:gōng dǎo
祷祝之一种。举行某种祷祝仪式以驱邪除怪。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刘世则 女病魅积年,巫为攻祷,伐空冢故城间,得狸鼉数十,病犹不差。”参见“ 攻説 ”。
词语解释:攻说 拼音:gōng shuō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説禬之,嘉草攻之。” 郑玄 注:“攻説,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 孙诒让 正义:“盖亦鸣鼓攻之,復以辞责其神,故兼有二名。详彼疏。云‘祈其神,求去之也’者,以毒蛊亦有神凭之,故攻説声其罪除去之。”
(2).攻击议论。 前蜀 贯休 《寄景地判官》诗:“举世唯攻説,多君即不然。”词语解释:攻蹂 拼音:gōng róu
侵扰蹂躏。《宋史·胡舜陟传》:“ 淮西 八郡,羣盗攻蹂无全城。”词语解释:攻苦茹酸 拼音:gōng kǔ rú suān
谓劳苦艰辛。 明 袁宏道 《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词语解释:攻罚 拼音:gōng fá
攻击惩治。《墨子·天志下》:“是以差论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以攻罚无罪之国。”词语解释:攻获 拼音:gōng huò
夺取。《战国策·赵策二》:“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词语解释:攻诋 拼音:gōng dǐ
攻击诋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赵嘉庆 劾 牟濚 ,初无奏牘,輒诬大臣以沉匿之事,力肆攻詆。”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每见今之学者,动以圣居,其徒皆以圣尊称之,稍有不称,輒肆攻詆。”词语解释:攻苦食俭 拼音:gōng kǔ shí jiǎn
犹攻苦食淡。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词语解释:攻逐 拼音:gōng zhú
攻击驱逐。《史记·秦本纪》:“﹝ 周平王 ﹞曰:‘ 戎 无道,侵夺我 岐 丰 之地, 秦 能攻逐 戎 ,即有其地。’”词语解释:攻致 拼音:gōng zhì
坚固紧密。《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 毛 传:“盬,不攻緻也。” 孔颖达 疏引 杜预 曰:“是盬为不攻牢不坚緻之意也。”词语解释:攻駮
见“ 攻驳 ”。
词语解释:攻驳 拼音:gōng bó
亦作“ 攻駮 ”。责难反驳。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六》:“其天行历筭皆可復其疎密,为説甚美,而其畴人自相攻駮,固皆其见失实矣。” 郑振铎 《桂公塘》三:“那两位贵酋,也高高兴兴的和 天祥 折难,攻驳。”词语解释:攻驳 拼音:gōng bó
亦作“ 攻駮 ”。责难反驳。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六》:“其天行历筭皆可復其疎密,为説甚美,而其畴人自相攻駮,固皆其见失实矣。” 郑振铎 《桂公塘》三:“那两位贵酋,也高高兴兴的和 天祥 折难,攻驳。”词语解释:攻讦 拼音:gōng jié
举发他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北齐书·刘贵传》:“﹝ 刘贵 ﹞性峭直,攻訐无所回避。”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五:“既出之后,不逞之徒或至攻訐阴私,谤訕朝政者。” 茅盾 《一个女性》三:“或者他们还要在你面前互相攻讦,讨你的欢喜。”词语解释:攻索 拼音:gōng suǒ
犹考索。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中》:“读《书》如无《诗》,读《易》如无《春秋》,虽圣人之籍,不能於一书之中备数家之攻索也。”一本作“ 考索 ”。词语解释:攻禜 拼音:gōng yǒng
古祭名。大祝六祈,四曰禜,五曰攻。谓击鼓逐蠹神离去。《周礼·秋官·翦氏》:“翦氏掌除蠧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 郑玄 注:“攻禜,祈名。” 孙诒让 正义:“此攻禜盖亦兼有二祈,与《庶氏》攻説略同。谓以辞告其神,又鸣鼓以攻之也。”词语解释:攻砭 拼音:gōng biān
谓以石针扎刺治病。《宋史·赵鼎传》:“今日之事,如人患羸,当静以养之。若復加攻砭,必伤元气矣。”词语解释:攻脆 拼音:gōng cuì
攻击敌方脆弱处。《管子·霸言》:“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词语解释:攻苦食啖 拼音:gōng kǔ shí dàn
见“ 攻苦食淡 ”。
词语解释:攻苦食淡 拼音:gōng kǔ shí dàn
亦作“ 攻苦食啖 ”。 谓过艰苦的生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吕后 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攻犹今人言击也。啖,一作淡。’ 如淳 曰:‘食无菜茹为啖。’” 唐 王维 《与魏居士书》:“攻苦食淡,流汗霢霂,为之驰驱。” 清 钱谦益 《妻陈氏加封淑人》:“为吾志义之臣,攻苦食淡,劳其身以狥国,必有贤配艰难懃瘁以相成也。”词语解释:攻社 拼音:gōng shè
谓击鼓惩戒土地神。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春秋》之义,‘大水,鼓用牲於社。’……阴胜,攻社以救之。”词语解释:攻苦食淡 拼音:gōng kǔ shí dàn
亦作“ 攻苦食啖 ”。 谓过艰苦的生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吕后 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攻犹今人言击也。啖,一作淡。’ 如淳 曰:‘食无菜茹为啖。’” 唐 王维 《与魏居士书》:“攻苦食淡,流汗霢霂,为之驰驱。” 清 钱谦益 《妻陈氏加封淑人》:“为吾志义之臣,攻苦食淡,劳其身以狥国,必有贤配艰难懃瘁以相成也。”词语解释:攻袭 拼音:gōng xí
袭击。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蚊子一阵一阵地飞来攻袭。”词语解释:攻道 拼音:gōng dào
进攻的通道。《宋书·臧质传》:“ 燾 怒甚,筑长围,一夜便合,开攻道,趣城东北,运 东山 土石填之。”《南史·殷琰传》:“帝遣辅国将军 刘勔 西讨之,筑长围,创攻道於东南角。”词语解释:攻钞 拼音:gōng chāo
亦作“ 攻抄 ”。 侵扰掳掠。《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先是 羌 虏及 疏勒 、 龟兹 ,数出攻钞 张掖 、 酒泉 、 云中 诸郡。”《金史·列女传·阿邻妻沙里质》:“ 黄龙府 叛卒攻钞旁近部族。”《明史·冯师孔传》:“﹝贼﹞日执士大夫拷掠,索金钱,分兵四出攻抄。”词语解释:攻错 拼音:gōng cuò
语出《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治;错,粗磨石。本指琢磨玉石,后喻借他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清 钱谦益 《直隶罗延光授文林郎制》:“ 句容 故留京左辅,民旅杂居,冠盖相逮,吏斯土者,有墨易以彰,有德亦易以望。剧衝之地,盖亦吾长吏之攻错也。”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党员之间,互相亲爱以互相扶助,互相攻错。”词语解释:攻陷 拼音:gōng xiàn
攻下,攻取。《晋书·文帝纪》:“护军 胡烈 攻陷 关城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缅 酋 瓮藉牙 攻陷 木邦 。”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敌人﹞五月十九日终竟把这个 陇 海 线上的重镇攻陷了。”词语解释:攻靡 拼音:gōng mí
犹攻破。《南史·陈庆之传论》:“前无强阵,攻靡坚城。”词语解释:攻鼓 拼音:gōng gǔ
击鼓。古时击鼓祭祀土地神,以示告急。 章炳麟 《訄书·原变》:“社无鬼神,则朱丝、攻鼓可以息。”词语解释:攻雠 拼音:gōng chóu
攻击仇敌。《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或卜攻讎,敢献其祧。”词语解释:攻完 拼音:gōng wán
坚固完好。《荀子·议兵》:“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 杨倞 注:“攻当为功。功,精好,加功者也。器械牢固便利於用则强也。”词语解释:攻心扼吭 拼音:gōng xīn è háng
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先取 山海关 ,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词语解释:攻据 拼音:gōng jù
攻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回纥 攻据 甘州 城,立有可汗。”词语解释:攻拔 拼音:gōng bá
进攻占领。《后汉书·荀彧传》:“古人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力。”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 俶 为朝廷攻拔 常州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吐蕃 以生 羌 为向导,攻拔 安戎城 。”词语解释:攻占泸定桥 拼音:gōng zhàn lú dìng qiáo
见“强渡大渡河”。词语解释:攻坚战 拼音:gōng jiān zhàn
对敌人坚固设防的城镇或阵地进攻的战斗。词语解释:攻打 拼音:gōng dǎ
进攻打击。 明 唐顺之 《三沙报捷疏》:“初十日早,各船奋勇齐进……併力攻打。”《说唐》第二回:“那领兵前来攻打 冀州 的大将 罗艺 ,字 廉庵 ,父名 允刚 。”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 吴国 再来攻打,就一不会危及宗庙社稷,二不会危及大王的安全。”词语解释:攻屠 拼音:gōng tú
攻击屠杀。《后汉书·孔融传》:“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氏 妇子多见侵略。”词语解释:攻忤 拼音:gōng wǔ
攻讦。 沙汀 《催粮》:“而若果遭到失败,被公断处判输了,他就遍街瞎闹,作着极为刻薄的攻忤暴露。”词语解释:攻弹 拼音:gōng dàn
弹劾。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张文懿 罢相,由 范文正 攻弹也。”词语解释:攻土 拼音:gōng tǔ
犹攻社。土,五行之一。 汉 王充 《论衡·顺鼓》:“社,土也。五行之性,水、土不同。以水为害而攻土,土胜水,攻社之义,毋乃如今世工匠之用椎凿也。”词语解释:攻抄 拼音:gōng chāo
见“ 攻钞 ”。
词语解释:攻钞 拼音:gōng chāo
亦作“ 攻抄 ”。 侵扰掳掠。《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先是 羌 虏及 疏勒 、 龟兹 ,数出攻钞 张掖 、 酒泉 、 云中 诸郡。”《金史·列女传·阿邻妻沙里质》:“ 黄龙府 叛卒攻钞旁近部族。”《明史·冯师孔传》:“﹝贼﹞日执士大夫拷掠,索金钱,分兵四出攻抄。”词语解释:攻心战 拼音:gōng xīn zhàn
指在思想上、心理上制造压力,以制服对手的战术或工作方法。 李玲修 《笼鹰志》:“工作组不仅搞体力消耗战,还搞攻心战。”词语解释:攻占 拼音:gōng zhàn
谓攻克并占领敌方的某一城镇或据点。词语解释:攻发 拼音:gōng fā
揭发;揭露。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故凡訐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生非护惜人也,但能攻发吾之过恶,便是吾之师。”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孰谓微生高直孙奕说》:“按此説亦佳,不然,则 孔子 转似攻发人之阴私矣。”词语解释:攻城掠地 拼音:gōng chéng lüè dì
见“ 攻城略地 ”。
词语解释:攻城略地 拼音:gōng chéng lüè dì
攻占城池,夺取土地。指征战。《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势方多,四下里竞起干戈,其大者攻城略地,小可的各有巢窠。”亦作“ 攻城掠地 ”。《隋唐演义》第五四回:“ 李密 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词语解释:攻守同盟 拼音:gōng shǒu tóng méng
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军事盟约,以求在行动上协调一致。后用以指同伙间的串通合作。 茅盾 《子夜》十八:“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 杨匡满 郭宝臣 《命运》:“他在厂里同战友们订了攻守同盟,回到家里就清理自己的信件、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