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生擒 拼音:shēng qín
活捉。《北齐书·尧雄传》:“ 雄 设伏要击,生擒 洪芝 、 当伯 等,俘获甚众。”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 公孙 仍恃险, 侯景 未生擒。”《花月痕》第四回:“出榜安民,将生擒贼首一齐梟斩示众。”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兵多将杂,指挥不能统一,而朝廷不问实际,只顾仓卒督战,结果一败涂地,损兵折将,而我自己便被生擒活捉。”词语解释:就擒 拼音:jiù qín
被捉。擒,也写作“禽”。《新唐书·李绛传》:“今孽竖就擒,方收威柄。” 陈毅 《示郝鹏举》诗:“而今俯首尔就擒,仍自教尔分人狗。”词语解释:成擒 拼音:chéng qín
亦作“ 成禽 ”。 被擒,就擒。《后汉书·袁绍传》:“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 许 拔则 操 成禽。”《晋书·宣帝纪》:“弃城预走,上计也。据 辽水 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 襄平 ,此成擒耳。”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设不审时度力,而一旦成擒,则逆贼之气弥振,而天下之志以挫,而威以消沮矣。”词语解释:追擒 拼音:zhuī qín
亦作“ 追禽 ”。 追赶捉拿。《宋书·王蕴传》:“事败,走鬭场,追禽,斩於 秣陵市 。”《南史·循吏传·孙廉》:“有所讨逐,越境追禽。”《明史·宦官传一·郑和》:“ 和 力战,追擒之 喃渤利 ,并俘其妻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失事》:“宜速遣马步捕快,会同营哨飞骑追擒。”《荡寇志》第九一回:“不乘此刻追擒 天彪 ,更待何时。”词语解释:缉擒
捉拿;缉拿词语解释:束手就擒 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谓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无力反抗,甘被俘获。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方大年星禽》:“眼者叱使往,目 詹 执缚。其人束手就擒,承伏厥罪。”《儒林外史》第八回:“ 寧王 闹了两年,不想被 新建伯 王守仁 一阵杀败,束手就擒。”《收穫》1981年第5期:“他本能地把双手抱在胸前,似乎准备束手就擒。”亦作“ 束手就禽 ”。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 明先 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词语解释:七纵七擒 拼音:qī zòng qī qín
见“ 七纵七禽 ”。
词语解释:七纵七禽 拼音:qī zòng qī qín
亦作“ 七纵七擒 ”。 相传 三国 时 诸葛亮 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 孟获 ,又七次释放,终于使 孟获 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 亮 至南中,所在战捷。闻 孟获 者,为 夷 、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 获 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 亮 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 亮 犹遣 获 。 获 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唐 沉亚之 《省试策三道·第二问》:“众君子备详前志,多综流略,必有善师善战之术,七纵七擒之方。”《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六韜三略曾闻,七纵七擒曾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待彼三战三北餘,试我七纵七擒计。”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气,有七纵之能;孤剑无前,当万人之敌。”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四:“藏拙无三窟,谈禪剧七禽。” 史容 注:“谈禪问答之间,譬若 孔明 之於 孟获 七纵七禽也。”词语解释:俘擒 拼音:fú qín
擒获或被擒获。 南朝 陈 徐陵 《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彼军人恃勇,遂致俘擒。”词语解释:鹏擒 拼音:péng qín
谓飞鸟被捉获。 唐 杜牧 《黄州准赦祭百神文》:“或曰畋游,苑大林深,喈嘐跳突,千毛万羽,豹裂鹏擒,其乐无伍。”词语解释:讨擒 拼音:tǎo qín
见“ 讨禽 ”。
词语解释:讨禽 拼音:tǎo qín
亦作“ 讨擒 ”。 讨伐、擒获。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 术 穷亡解沮,发病而死。”《魏书·卢玄传》:“ 天兴 中讨禽之,事在帝纪。”《魏书·吕罗汉传》:“詔 罗汉 率骑一千讨擒之。”《隋书·艺术传·耿询》:“柱国 王世积 讨擒之,罪当诛。”词语解释:剿擒 拼音:jiǎo qín
犹剿捕。《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又唤 糜竺 、 糜芳 、 刘封 三人各驾般隻,绕江剿擒贼军,夺取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