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擒生 拼音:qín shēng
活捉敌人。 唐 戎昱 《从军行》:“擒生 黑山 北,杀敌黄云西。”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之三:“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 楼兰 报国恩。” 清 吴伟业 《雪中遇猎》诗:“少年家住 贺兰山 ,磧里擒生夜往还。”词语解释:擒捉 拼音:qín zhuō
捕捉;捉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禁持得 飞虎 心胆破,手亲眼便难擒捉。”《水浒传》第二三回:“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多有榜文。”词语解释:擒纵 拼音:qín zòng
(1).捉住与释放。 唐 李邕 《斗鸭赋》:“集如异国之同盟,散若诸侯之背约。迭如擒纵,更相触搏。”
(2).喻事之严宽缓急。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上柱国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少学读经史子,至古今成败之言,尤所穷究,遂贯穿於神枢鬼藏之间,而尽得擒纵弛张之术矣!”词语解释:擒获 拼音:qín huò
捕获,抓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南青州 刺史 毛鸿宾 齎酒之蕃,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 宋 李纲 《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若官军已临贼陈,决可擒获。”《水浒传》第五七回:“聚集三山人马,攻打 青州 ,杀了 慕容知府 ,擒获 呼延灼 ,各取府库钱粮。”词语解释:擒讨 拼音:qín tǎo
擒获处治。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察强豪大姦,以时擒讨。”《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唯 尔朱荣 尚敢跋扈,臣与 庆之 自能擒讨。”词语解释:擒执 拼音:qín zhí
捕捉捆绑。《隋书·文学传·王頍》:“不能坐受擒执,以成竖子名也。”《旧唐书·武宗纪》:“其诸道进军,并不得焚烧庐舍,发掘坟墓,擒执百姓以为俘囚。”词语解释:擒题 拼音:qín tí
扣紧主题。《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看他怎的説法。再合他説到本地风光,设法擒题。”词语解释:擒贼擒王 拼音:qín zéi qín wáng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后以“擒贼擒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只要他肯答应,我相信其余的抵抗力也就消散了。这是‘擒贼擒王’的办法。”词语解释:擒拿 拼音:qín ná
亦作“ 擒拏 ”。
(1).捉拿。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 蒯越 云]得令,领着公子言语,擒拏 刘备 ,走一遭去。”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若是被告发,被擒拏,怕不要偿命。”《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 白乙丙 曰:‘正要独手擒拿你,方是英雄。’”
(2).谓诱人上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王赛儿 本是有名的上厅行首,又见 七郎 有的是银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来。”
(3).利用反关节和点穴的方法,使对手失去反抗能力的技击术。词语解释:擒治 拼音:qín zhì
逮捕法办。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沉万山秀》:“一进士用金一万三千两买选吏部考功主事,时人号之曰 沉万三 官,卒为科道所劾,以此形之奏章,遂命锦衣擒治削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欲其擒治,亦必如前法。”词语解释:擒纵机构 拼音:qín zòng jī gòu
钢琴机械装置中的一种机构,它使音锤在敲打后回弹
计时器(钟、表)中发生棘轮齿将冲力传至棘爪的擒纵作用部分词语解释:擒拏 拼音:qín ná
见“ 擒拿 ”。
词语解释:擒拿 拼音:qín ná
亦作“ 擒拏 ”。
(1).捉拿。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 蒯越 云]得令,领着公子言语,擒拏 刘备 ,走一遭去。”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若是被告发,被擒拏,怕不要偿命。”《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 白乙丙 曰:‘正要独手擒拿你,方是英雄。’”
(2).谓诱人上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王赛儿 本是有名的上厅行首,又见 七郎 有的是银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来。”
(3).利用反关节和点穴的方法,使对手失去反抗能力的技击术。词语解释:擒擿 拼音:qín tī
见“ 擒奸擿伏 ”。
词语解释:擒奸擿伏 拼音:qín jiān tī fú
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冯公神道碑》:“忘私循公之美,歌謡听载;擒奸擿伏之奇,吏人攸仰。”亦省作“ 擒擿 ”。 唐 刘禹锡 《汝州上后谢宰相状》:“地苞藪泽,俗尚剽轻。悉心抚绥,用法擒擿。事繁才短,常积忧虞。” 唐 权德舆 《齐成公神道碑铭》:“公法令严具,网络张设,名捕魁宿,使无遗类,指顾之间,擒擿如神。”词语解释:擒奸酒 拼音:qín jiān jiǔ
酒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东 人 刘白堕 ,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号曰‘鹤觴’,亦名‘骑驴酒’。 永熙 年中, 南青州 刺史 毛鸿宾 ,齎酒之蕃,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復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 白堕 春醪。’”词语解释:擒捕 拼音:qín bǔ
捕捉。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宋史·职官志七》:“巡检司……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方部署伪官,事已洩,官军擒捕,围而火攻之。”词语解释:擒生踏伏 拼音:qín shēng tà fú
生擒敌人,搜查伏兵。《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金全》:“ 安金全 , 代北 人也。为人驍果,工骑射,号能擒生踏伏。”词语解释:擒绑 拼音:qín bǎng
捕捉捆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乘各官上抚院衙门,蜂拥擒绑胁从。”词语解释:擒戮 拼音:qín lù
活捉处死。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 李师道 苞藏祸心,暴露逆节,罪盈恶稔,众叛亲离,未劳师徒,自取擒戮。”词语解释:擒奸讨暴 拼音:qín jiān tǎo bào
奸、暴:指坏人和豪强。谓讨伐、捉拿坏人与豪强。例如: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词语解释:擒捽 拼音:qín zuó
捉拿,逮捕。 宋 叶适 《温州州学会拜》:“今州郡不得与国拟,太守盖乡大夫之任也,然皆以钱穀、刑狱、搏击、擒捽为职,不復肯顾教化礼乐之事。”词语解释:擒奸擿伏 拼音:qín jiān tī fú
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冯公神道碑》:“忘私循公之美,歌謡听载;擒奸擿伏之奇,吏人攸仰。”亦省作“ 擒擿 ”。 唐 刘禹锡 《汝州上后谢宰相状》:“地苞藪泽,俗尚剽轻。悉心抚绥,用法擒擿。事繁才短,常积忧虞。” 唐 权德舆 《齐成公神道碑铭》:“公法令严具,网络张设,名捕魁宿,使无遗类,指顾之间,擒擿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