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潸上声 [還上聲。《廣韻》明星也。《集韻》明貌。][乌版切,音绾。取也。]
末字词组
论撰殿撰参撰述撰改撰歌撰制撰着撰
杜撰装撰脩撰伪撰构撰景撰史撰 
修撰编撰删撰抄撰探撰官撰后撰 
结撰臆撰雕撰演撰敕撰私撰纂撰 
白撰创撰掣撰密撰意撰箸撰监撰 

词语解释:论撰  拼音:lùn zhuàn
亦作“ 论譔 ”。
(1).论说叙录。《礼记·祭统》:“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孔颖达 疏:“论谓论説,譔则譔録。言子孙为铭,论説譔録其先祖道德善事。”《新唐书·姚璹传》:“以论撰劳,进祕书郎。”
(2).论著;著作。《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父 播 ,仕 隋 高唐 尉,弃官为道士,号 黄冠子 ,以论譔自见。”
词语解释:杜撰  拼音:dù zhuàn
谓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杜撰》:“ 杜默 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然僕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説,杜之云者,犹言假耳。”《朱子语类》卷六六:“道理人却説得去,法度却杜撰不得。”《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这个词……有个一定不移之格。作词者,按格填入,务要字与音协,一些杜撰不得。”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就中亦有杜撰笔,世无可证聊相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得了,你别闭门造车来杜撰故事吧!”按,此词之源,另有三说:一说为 汉 田何 (号 杜田生 )故事,参阅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一说为 南朝 梁 陶弘景 弟子 杜道士 故事,参阅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五;一说为 宋 盛度 故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杜撰》
词语解释:修撰  拼音:xiū zhuàn
(1).撰写;编纂。《隋书·儒林传·刘炫》:“驰騖坟典,釐改僻谬,修撰始毕,图事适成,天违人愿,途不我与。”《隋书·牛弘传》:“三年,拜礼部尚书,奉勑修撰《五礼》,勒成百卷,行於当世。”《北史·序传》:“从 贞观 以来,屡叨史局,不揆愚固,私为修撰。”
(2).官名。 唐 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 宋 有 集英殿 、 右文殿 等修撰。至 元 时,翰林院始设修撰。 明 清 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词语解释:结撰  拼音:jié zhuàn
(1).结构撰述。《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洪兴祖 补注:“撰,述也,定也,持也。” 朱熹 集注:“谓结述其深至之情思。”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文章有本》:“其文章近於游戏,大约空中结撰,寄姓氏於有无之间,以徵其诡幻,然博考之,皆有所本。”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今所谓文,构思结撰,出於未然,乃因字以成文。” 朱自清 《背影》序:“诗的字句、音节,小说的描写、结构,戏剧的剪裁与对话,都有种种规律(广义的,不限于古典派的),必须精心结撰,方能有成。”
(2).指园林建筑的构思及布局。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今有人焉,拥数万金而谋起一大宅……是宅也,必非凭空结撰,如海上之蜃,如三山之云气,以为楼臺,将必有所託基焉。”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想见匠心结撰劳,起稿或经四五易。”
词语解释:白撰  拼音:bái zhuàn
杜撰。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二·追尊四代》:“高曾之名,恐皆是贵后白譔出。用笔超妙之至。”
(1).见“ 白选 ”。
(2).犹杜撰。没有根据的议论。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今之俚谚谓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或曰杜园者,语转而然也。”《朱子语类》卷七五:“诸爻立象,圣人必有所据,非是白撰。”
词语解释:白选  拼音:bái xuǎn
汉 钱币名。《史记·平準书》:“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汉书·食货志下》作“白撰”。 章炳麟 《訄书·制币》:“方时困穷,而害金播飞如荧火,白选弗臧。”
词语解释:殿撰  拼音:diàn zhuàn
宋 代集英殿修撰、集贤殿修撰(后改为右文殿修撰)的省称。 陆游 诗有《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因 辛弃疾 曾任右文殿修撰及集英殿修撰,故称。后 元 代 张起岩 以进士第一名特授集贤院修撰, 明 清 沿其制,“殿撰”遂成为状元的通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然自后北闈试事,不復令新殿撰(前一科状元)持衡,遂改三百餘年之旧制矣。”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词语解释:装撰  拼音:zhuāng zhuàn
犹装点。 宋 赵长卿 《御街行·夜雨》词:“风儿住后云来去,装撰些儿雨。无眠托首对孤灯,好语向谁分付。”
词语解释:编撰  拼音:biān zhuàn
编辑撰著。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盖编撰之事,必草创修饰,讨论润色,工夫接续不断,乃能成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八:“最近十几年来,很有人提倡阅读文学史,跟着就有人需求文学史,有人编撰文学史。”
词语解释:臆撰  拼音:yì zhuàn
犹杜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语颇近理,似非媪所能臆撰也。”
词语解释:创撰  拼音:chuàng zhuàn
犹杜撰。没有根据的臆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女匽》:“《山海经》所载帝王,如 黄帝 、 顓頊 之类,皆古圣人,无创撰异名,若 鸿蒙 、 啮缺 类者。”
词语解释:参撰  拼音:cān zhuàn
参与编撰。《北史·崔光传》:“ 太和 六年,拜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 李彪 参撰国书。”《旧唐书·儒学传上·敬播》:“﹝ 敬播 ﹞寻以撰实録功,迁太子司议郎……参撰《晋书》。”
词语解释:脩撰  拼音:xiū zhuàn
编纂。《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詔曰:‘礼坏乐缺,实宜以时脩定,但顷之脩撰不得其人,所以歷年不就,有名无实。’”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奉勑脩撰 英宗皇帝 一朝实録,伏以先帝功德之美,覆被天下,宜载方策,传之无穷。”
词语解释:删撰  拼音:shān zhuàn
删改撰述。《梁史·徐勉传》:“ 勉 善属文,勤著述,虽当机务,下笔不休。尝以《起居注》烦杂,乃加删撰为《流别起居注》六百卷。”《旧唐书·刑法志》:“奏令所司删撰《格后长行敕》六卷,颁于天下。”
词语解释:雕撰  拼音:diāo zhuàn
雕刻与撰写。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五代史·马缟传〉后》:“ 陆深 《燕閒録》引 隋 开皇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
词语解释:掣撰
掣曳,牵引之意
词语解释:述撰  拼音:shù zhuàn
亦作“ 述譔 ”。 撰述;著作。 清 孙枝蔚 《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诗:“公子况玅年,所期富述撰。” 清 王韬 《送西儒理雅各回国序》:“览者已叹为西儒述譔之富。”
词语解释:伪撰
1.伪造杜撰。《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 宋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书类》《古三坟书》一卷”:“ 晁公武 云:‘ 张商英 伪撰。’” 清 崔述 《考信录提要·总目》《补上古考信录》二卷”:“加以 杨 墨 之徒,欲絀 唐 虞 三代之治,藉其荒远无徵,乃妄造名号,伪撰事跡,以申其邪説。”
2.指伪造的作品。 清 姚际恒 《古今伪书考叙》:“古集间有一二附益伪撰,不足称数,故不之及。”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实际上它与《最上乘论》是同一种作品,都认为 弘忍 所撰,但《师资记》断定它为伪撰。”
词语解释:抄撰  拼音:chāo zhuàn
抄集编撰。《南齐书·孔稚珪传》:“抄撰同异,定其去取。”《南史·陆瑜传》:“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羣书,以子集繁多,命 瑜 抄撰,未就而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请五礼各置旧学士一人,今自举学古一人相助抄撰。”
词语解释:演撰  拼音:yǎn zhuàn
推算和编撰。《宋史·律历志十四》:“择历算子弟粗通了者,授演撰之要,庶几日官无旷,历法不絶。”《宋史·律历志十五》:“且许时演撰新历,将以革旧历之失。”
词语解释:密撰  拼音:mì zhuàn
秘密撰写。《北齐书·昭帝纪》:“时 文宣 溺於游宴……帝又密撰事条,将諫,其友 王晞 以为不可。”
词语解释:改撰  拼音:gǎi zhuàn
重新撰写。《旧唐书·武宗纪》:“时 李德裕 先请不迁 宪宗 庙,为议者沮之,復恐或书其父不善之事,故復请改撰实録,朝野非之。”
词语解释:构撰  拼音:gòu zhuàn
撰著,写作。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 大通 元年,龙集己酉,有令使立碑文,未获构撰。”撰,一本作“ 譔 ”。
词语解释:探撰  拼音:tàn zhuàn
见“ 探篹 ”。
词语解释:探篹  拼音:tàn zhuàn
探究编次。《汉书·叙传下》:“ 太初 以后,闕而不録,故探篹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 颜师古 注:“篹,与‘撰’同。”《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探撰”。
词语解释:敕撰  拼音:chì zhuàn
奉敕命编撰。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 清 乾隆 中,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 纪昀 总其事,于小説别为三派,而所论列则袭旧志。”
词语解释:意撰  拼音:yì zhuàn
犹杜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卜教》:“然则自 汉 至 梁 ,皆未有此‘珓’字,知必出於后世意撰也。”
词语解释:歌撰  拼音:gē zhuàn
谓准备的各种音乐。《楚辞·大招》:“魂乎归徠!听歌譔只。” 王逸 注:“譔,具也。言观听众乐无不具也。”一说,谓歌中所述之意。 清 林云铭 《楚辞灯》卷四:“譔,述也。听歌中所述之意也。”
词语解释:景撰  拼音:jǐng zhuàn
亦作“ 景譔 ”。 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杜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绎史》:“ 赵长君 东汉 陋儒,其譔《吴越春秋》皆以乡曲猥俗之言,景撰故事,增成秽説。” 清 李慈铭 《青谿文集》:“其论《易》、论《书》、论《诗》、论《周官》及论六书,辨《禹贡》“南江”,辨《古文尚书》……抨击 康成 、 叔重 以下诸儒,不遗餘力,实皆臆决景譔,又颇添改古书,以成曲説,不足为据。”
词语解释:官撰  拼音:guān zhuàn
官府组织人撰写。《四库全书总目·史·政书类存目二》:“《至正条格》二十三卷, 元顺帝 时官撰。”
词语解释:私撰  拼音:sī zhuàn
个人撰写,私自著述。 唐 刘知几 《史通·正史》:“先是, 魏 时京兆 鱼豢 私撰《魏略》,事止 明帝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周 广顺 中,国子博士 王处訥 ,私撰《明玄歷》于家。”《宋史·张昭传》:“ 张昭 有史材,尝私撰《同光实录》十二卷。”
词语解释:箸撰  拼音:zhù zhuàn
撰述;写成的作品。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去夏 京口 之变,君适司训是邦,尽失其所箸撰。”
词语解释:制撰  拼音:zhì zhuàn
撰作。《红楼梦》第七三回:“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説这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
制作撰述。《宋史·职官志四》:“又有按协声律、製撰文字、运谱等官,以京朝官、选人或白衣士人通乐律者为之。”
词语解释:史撰  拼音:shǐ zhuàn
史馆修撰的省称。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学士、舍人、待制迁二资,带史撰,更得优迁。”
词语解释:后撰  拼音:hòu zhuàn
后来的著作。《宋书·恩倖传·徐爰》:“岂不以事先归之前録,功偕著之后撰。”
词语解释:纂撰  拼音:zuǎn zhuàn
编辑撰述。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尽编为《乐録》。” 唐 元稹 《严公行状》:“其间亲承讲贯,子孙不得而闻者,往往漏略,恐他人纂撰,益復脱遗。感念曩怀,遂书行实。”
词语解释:监撰  拼音:jiān zhuàn
监督编撰。《北史·文苑传序》:“﹝ 后主 ﹞三年, 祖珽 奏立 文林馆 ,於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詔 文林馆 焉。 珽 又奏撰《御览》,詔 珽 及特进 魏收 、太子太师 徐之才 、中书令 崔劼 、散骑常侍 张彫 、中书监 阳休之 监撰。”
词语解释:着撰  拼音:zhe zhuàn
写作;著作。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富贵比於浮云,光阴踰於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宋史·杜镐传》:“士大夫有所著撰,多访以古事,虽晚辈、卑品请益,应答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