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调摄居摄试摄谨摄迷摄提摄四摄监摄
管摄收摄取摄勾摄检摄控摄讨摄纠摄
统摄屏摄镇摄兼摄保摄拍摄署摄目摄
假摄摄摄首摄通摄钩摄拘摄吸摄瘁摄
该摄善摄卑摄遥摄揽摄文摄综摄 
追摄总摄临摄震摄护摄持摄补摄 
静摄颐摄董摄修摄将摄征摄珍摄 
权摄卫摄领摄逼摄差摄徵摄威摄 
钤摄自摄韵摄充摄宰摄绾摄督摄 

词语解释:调摄  拼音:tiáo shè
(1).调理保养。 汉 焦赣 《易林·屯之泰》:“坐位失处,不能自居,调摄违和,阴阳颠倒。”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今幸平復,而又自能过意调摄,尤副所望。”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非去其病,则一切调摄滋补荣卫之术,皆无所用。”
(2).调弄整顿。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调摄停妥之后,开始击筑,继续以歌。”
词语解释:管摄  拼音:guǎn shè
亦作“筦摄”。 管辖统摄。《子华子·阳城胥渠问》:“人之所以相君长者,类也;相使者,形也;相管摄者,气也。”《朱子语类》卷九五:“神是心之至妙处,所以管摄动静。”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予少日联句颇多,当对垒时,各出己意,不相管摄,寧得一一当意。”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僕居乡无尺寸柄,徒以当道信任,筦摄通省枢要,事又不无分任,岂能悉听指撝?”
词语解释:统摄  拼音:tǒng shè
统领;总辖。《三国志·蜀志·张翼传》:“ 翼 曰:‘不然。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穀,为灭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於是统摄不懈,代到乃发。”《周书·陆腾传》:“卿之武略已著遐邇,兵马镇防,皆当委卿统摄。”《旧唐书·郭子仪传》:“会 怀恩 暴死於 鸣沙 ,群虏无所统摄,遂许诺,乃遣首领 石野那 等入朝。”《朱子语类》卷一○七:“今之史官全无相统摄,每人各分一年去做。” 清 薛福成 《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当是时援兵数道集城外,诸将故等夷不相统摄,经略大军在 阳朔 ,隔贼不能进。”
词语解释:假摄  拼音:jiǎ shè
暂时代行职权。《荀子·儒效》:“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晋书·张茂传》:“吾遭扰攘之运,承先人餘德,假摄此州,以全性命,上欲不负 晋 室,下欲保完百姓。”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靖康 之后,时方用兵,急於人才,故士大夫多夺哀起復。自是凡军假摄,有不待朝命而行者。”
词语解释:该摄  拼音:gāi shè
统摄。《朱子语类》卷九九:“或问:‘ 横渠先生 “清虚一大”之説如何?’曰:‘他是拣那大底説话来该摄那小底。’”
词语解释:追摄  拼音:zhuī shè
(1).追念记取。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谭书》:“愿捐弃百痾,追摄旧义。”
(2).追究前愆而加以整饬。《梁书·侯景传》:“若能卷甲来朝,垂櫜还闕者,当授 豫州 刺史。即使终君之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功名。”
(3).勾取;追捕。 宋 徐铉 《稽神录·潘袭》:“ 潘袭 为 建安 令,遣一手力,齎牒下乡,有所追摄。”《明史·丁瑄传》:“县逮 茂七 ,不赴,下巡检追摄, 茂七 杀弓兵数人。”《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及罢 軾 ( 苏軾 ) 湖州 ,差职员追摄。”
(4).追赶上并捉住。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初被使人追摄,至一衙府。” 宋 张师正 《括异志·盛枢密》:“始为人追摄,若行田野间。”
词语解释:静摄  拼音:jìng shè
(1).静养。 明 吴宽 《汤媪传》:“此媪善施汤液,为功涌泉,人安可不务静摄乎哉。” 清 曾国藩 《与李眉生书》:“阁下重听之恙,已全癒否,如尚未癒,除酌服补剂外,似宜常常看此二书,以资静摄。”
(2).特指帝王不临朝视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又 神庙 静摄久,凡冬年圣节,阁臣诣 仁德门 外行礼。”《明史·王家屏传》:“陛下又深居静摄,朝讲希临。”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臣非不知陛下静摄日久,而悦社稷自不得悦君。”
词语解释:权摄  拼音:quán shè
暂时代理。 宋 苏辙 《乞差官权户部札子》:“臣愚以谓方正官未到之间,当更差一二人时暂权摄。”《金史·温迪罕达传》:“天下轻重,係于宰相,邇来每令权摄,甚无谓也。”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天帝大喜,即命此四人权摄 文明殿 功曹。”
词语解释:钤摄  拼音:qián shè
管束和治理。 宋 孔武仲 《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诗:“二王威神世所传,鈐摄鬼怪宾灵仙。” 明 王廷相 《送半洲蔡先生巡抚山东序》:“兵马之鈐摄,钱穀之调度……举萃於其身。”
词语解释:居摄  拼音:jū shè
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汉书·食货志上》:“ 平帝 崩, 王莽 居摄,遂篡位。” 三国 魏 曹植 《周公赞》:“ 成王 即位,年尚幼稚, 周公 居摄,四海慕利。” 唐 元稹 《迁庙议状》:“ 则天 为居摄,则 中宗 非中兴,不得为不迁之庙。”
词语解释:收摄  拼音:shōu shè
(1).收捕。《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2).犹管束。《南史·侯安都传》:“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则奔归 安都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柔然 紇升盖可汗 先不设备,民畜满野,惊怖散去,莫相收摄。”
(3).勾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中霤神》:“﹝余﹞见其庄僕 陈青 者,睡中多为阴府驱令收摄死者魂。”
(4).收聚。《花月痕》第七回:“此自是上牀时胡思乱想所致,便自收摄精神,扫除思虑,就也安然睡着了。” 茅盾 《动摇》五:“ 方罗兰 勉强收摄了精神。”
词语解释:屏摄  拼音:píng shè
亦作“ 屏慑 ”。 祭祀之位。《左传·昭公十八年》:“﹝ 子产 ﹞使 子宽 、 子上 巡羣屏摄,至于大宫。” 杜预 注:“屏摄,祭祀之位。”《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坛场之所。” 韦昭 注:“屏,屏风也;摄,形如今要扇,皆所以分别尊卑,为祭祀之位。”《隶释·汉帝尧碑》:“坛场夷替,屏慑无位,非所以表神圣。” 宋 司马光 《告题祭版文》:“ 光 敢昭告于曾祖考府君、曾祖妣夫人:伏以春秋祭祀,思慕无穷,宜有屏摄,以伸瞻奉。”
词语解释:摄摄  拼音:shè shè
(1).枫的别名。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草木》:“枫木,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摄摄。”
(2).闪烁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备苦》:“则他眼似明珠,摄摄的把人瞧。”
词语解释:善摄  拼音:shàn shè
善于保养。 南朝 梁 沉约 《神不灭论》:“虚用损年,善摄增寿。”
词语解释:总摄  拼音:zǒng shè
(1).主宰;主持。《鬼谷子·本经阴符》:“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后汉书·乌桓传》:“从子 蹋顿 有武略,代立,总摄三郡,众皆从其号令。”《魏书·世祖纪上》:“ 太宗 有疾,命帝总摄百揆。”
(2).犹总管。《元史·世祖纪十》:“丙申以 江南 总摄 杨璉真加 发 宋 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 天衣寺 。”
词语解释:颐摄  拼音:yí shè
犹颐养。保养摄生。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举法师书》:“道胜则肥,固应颐摄。”
词语解释:卫摄  拼音:wèi shè
书信套语。谓保养。 清 梅曾亮 《上某公书》:“唯顺时节宣,加意卫摄为重。”
词语解释:自摄  拼音:zì shè
自行节制。《西京杂记》卷五:“ 齐 人 刘道强 善弹琴,能作单鵠寡鳧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词语解释:试摄  拼音:shì shè
正式任命前试行代理及摄守官职。《隋书·李德林传》:“案《易》‘黄裳元吉’, 郑玄 注云:‘如 舜 试天子, 周公 摄政。’是以试摄不殊。”《旧唐书·沉传师传》:“ 建中 二年夏,敕中书、门下两省,分置待詔官三十员,以见官前任及同正试摄九品已上,择文学理道、韜鈐法度之深者为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如未有官,假称试摄,亦奏状内分明署出。”
词语解释:取摄  拼音:qǔ shè
吸收。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艺的产生过程》:“母亲取摄自然物以营养自己和胎儿。”
词语解释:镇摄  拼音:zhèn shè
(1).犹统摄。《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詔太尉 司马宣王 帅众讨 辽 东”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今北边诸将及 懿 ( 司马懿 )所督,皆为僚属,名位不殊,素无定分,卒有变急,不相镇摄。”
(2).以威力使畏服。《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 巴西 广袤千里,户餘四万,若於彼立州,镇摄华 獠 ,则大帖民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今统数万之众,而不能镇慑人心,此败亡之道也。”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 木木 几次想开口问爸爸今儿干吗回得这么晚,却被爸爸那种有重心事一般的眼光镇慑着。”
(3).镇定,集中使不分散。 郑振铎 《黄公俊之最后》七:“﹝ 黄公俊 ﹞闭了眼,镇摄着精神,突听见有许多人走来的足步声。”
词语解释:首摄  拼音:shǒu shè
犹首鼠。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何者,以其首摄多端,迂时而不要也。” 马非百 简注:“首摄多端,即《史记·灌夫传》‘首鼠两端’之意。”
词语解释:卑摄  拼音:bēi shè
犹卑湿。谓意志低下消沉。《韩诗外传》卷二:“卑摄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容众駑散则劫之以师文。”
词语解释:临摄  拼音:lín shè
谓居上位管辖。《新唐书·郭子仪传》:“帝即詔大举九节度师讨 庆绪 ,以 子仪 、 光弼 皆元功,难相临摄,第用 鱼朝恩 为观军容宣慰使,而不立帅。”
词语解释:董摄  拼音:dǒng shè
(1).监督整饬。《三国志·魏志·程晓传》:“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隶校尉督察京輦,御史中丞董摄宫殿。”
(2).督导统率。《晋书·陆云传》:“直以 机 计虑浅近,不能董摄羣帅。”
词语解释:领摄  拼音:lǐng shè
犹言代理兼管。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后在兵间,调和诸将,应府中碎务,皆其领摄。”
词语解释:韵摄  拼音:yùn shè
等韵学家把韵腹和韵尾相同或相近的韵归并为一类,称“韵摄”。如《四声等子》《广韵》平声东冬锺、上声董肿、去声送宋用、入声屋沃烛等十一韵统括为一摄,把二百零六韵归并为十六摄。
词语解释:谨摄  拼音:jǐn shè
谓敬谨护持法戒。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三·慧布》:“末以年暮,不参众食,敕给其乳牛,而 布 迴充入众,煢煢谨摄,实高僧焉。”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禅一·昙询》:“又经一载,进受具戒,谨摄自脩,宗禀心学。”
词语解释:勾摄  拼音:gōu shè
(1).谓处理公务。《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却説县尉次日正要勾摄公事,寻砚底下这幅访单,已不见了。”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板隶》:“ 全椒 章惠 知 温州 平阳县 ,奉公爱民,理繁就简,凡百公务,不差隶卒勾摄。”
(2).拘捕;传拿。《元典章·刑部十五·停务》:“官司不详事体,依凭勾摄,民皆受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听说他一手还拿着铁索,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
(3).谓对人有极强的吸引力。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八:“﹝ 朱小姐 ﹞心里却想着 竞新 此时是否仍站在门外,也想到 竞新 那一双会勾摄人家心灵的眼睛。”
词语解释:兼摄  拼音:jiān shè
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礼记·丧服小记》“士不摄大夫” 唐 孔颖达 疏:“此谓士丧无主,不敢使大夫兼摄为主也。”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储宫之有左右春坊,犹朝廷之有翰林……其有迁转,则视其班级高下,或相出入,或相兼摄。”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此外各埠可相机设法,或以就近领事兼摄,或选殷商为绅董,畀以副领事之名。”
词语解释:通摄  拼音:tōng shè
统摄;管辖。《元史·刑法志一》:“诸额课所在,管民正官董其事,若以他故出,次官通摄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但海寇出没无常,两地官弁不能通摄、制御为难。”
词语解释:遥摄  拼音:yáo shè
犹遥领。《辽史·德源传》:“ 德源 ,性愚而贪,早侍 景宗 邸……后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遥摄 保寧军 节度使。”参见“ 遥领 ”。
词语解释:遥领  拼音:yáo lǐng
(1).谓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晋书·桓温传》:“ 温 至 赭圻 ,詔又使尚书 车灌 止之, 温 遂城 赭圻 ,固让内録,遥领 扬州 牧。”《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京兆 、 河南 牧,大都督,大都护,皆亲王遥领。两府之政,以尹主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将帅遥领州镇》:“本朝武臣有遥领郡刺史之职。按 唐 光启 二年二月, 王重荣 遣 王建 帅部兵戍 三泉 ,以 建 遥领 璧州 刺史。将帅遥领州镇自此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太祖 或借故把他们调迁,或遥领他职。”
(2).谓领兵远出。 唐 李频 《送边将》诗:“遥领短兵登 陇 首,独横长剑向 河 源。”
词语解释:震摄  拼音:zhèn shè
震惊,慑服。摄,通“ 慑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进 放 爵 西乡侯 , 资 乐阳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威足以震摄彊寇,镇静疆埸。”
词语解释:修摄  拼音:xiū shè
指道教的修炼摄生。《旧唐书·武宗纪》:“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籙。”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静长官》:“寡嗜慾,好道家修摄事。”《明史·庄敬太子载壑传》:“帝既得方士 段朝用 ,思习修摄术。”
词语解释:逼摄  拼音:bī shè
强迫夺取。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俗生男必紿云女,女紿云男,意者以其形新魄怯,虑鬼物知而逼摄,不欲诚告。”
词语解释:充摄  拼音:chōng shè
犹饥饱。《管子·内业》:“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尹知章 注:“大充,谓过於饱;大摄,谓过於飢;间,犹中也。充摄得中,则和畅而有所成也。”
词语解释:迷摄  拼音:mí shè
诱惑勾引。 茅盾 《泡沫·夏夜一点钟》:“于是她就觉得刚才同 黄主任 吃过夜饭后确确实实是自己不肯到舞场里烤出一身臭汗,而不是那‘贱骨头’真有手段把 黄主任 迷摄了去。”
词语解释:检摄  拼音:jiǎn shè
约束监督。《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次得 南阳 张津 ,与 荆州 牧 刘表 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诸将厌患,去留自在。 津 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宋书·后废帝纪》:“三年秋冬间,便好出游行,太妃每乘青篾车,随相检摄。 昱 渐自放恣,太妃不復能禁。”
词语解释:保摄  拼音:bǎo shè
保养。《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冬,十月,乙丑,上以幸 灵州 往还,冒寒疲顿,欲於岁前专事保摄。”《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子第宽心,保摄眠食,勿为无益之悲,徒损倾城之貌。”
词语解释:钩摄  拼音:gōu shè
亦作“钩摄”。 犹吸引。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十六章:“在看悲剧的一顷刻中,我们的心魂全让庄严的意象钩摄住。”
词语解释:揽摄  拼音:lǎn shè
把持。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檄各州府县电》:“奸掳我妇女,揽摄我政权。”
词语解释:护摄  拼音:hù shè
护理调养。 郭沫若 《豕蹄·漆园吏游梁》:“苧麻的种子播在田地间,受着温暖的阳光护摄,受着清和的春风吹煦,无端地抽出了青春的苗条。”
词语解释:将摄  拼音:jiāng shè
调养;休养。《魏书·张彝传》:“因得偏风,手脚不便,然志性不移,善自将摄,稍能朝拜。”《旧唐书·裴度传》:“春时俗説难於将摄,勉加调护,速就和平。”《金史·梁襄传》:“ 金莲川 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五穀不殖……尤非圣躬将摄之所。”
词语解释:差摄  拼音:chà shè
派人代理。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南中小郡,多无緇流,每宣德音,须假作僧道陪位…… 崖州 自来无僧家,临事差摄。”
词语解释:宰摄  拼音:zǎi shè
犹主宰。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圣人道德之宗正,仁义礼乐之宰摄,世固不获见之矣。”
词语解释:提摄  拼音:tí shè
(1).犹掌管。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若钱粮早解,上件早结,必不令提摄经承。”
(2).吸引,提起。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题目虽老,却有提摄精神的魔力。”
词语解释:控摄  拼音:kòng shè
犹控制。《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隋书·郭荣传》:“时 汾州 与 姚襄镇 相去悬远, 荣 以为二城孤迥,势不相救,请於州镇之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
词语解释:拍摄  拼音:pāi shè
用摄影机、录像机把人、物的形象摄下来。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拍摄树像,固须在叶间照光,而拍摄人像特写时,大都须用‘银丝照明’。” 巴金 《再谈〈望乡〉》:“ 曹禺 还听说这部影片有些镜头是在 南洋 拍摄的。”
词语解释:拘摄  拼音:jū shè
(1).拘拿。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闻的那 屠岸贾 见説走了 赵氏 孤儿,要将普国内半岁之内一月之上小儿每都拘摄到元帅府里。”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署廨》:“今之 宛平 城内总小甲悉属五兵马司,近城地方三四十里犹籍隶厂卫,县官曾不得一轻拘摄,县门之外,率尔我而主宾焉。”《云南民族文学资料·召树屯和兰吾罗娜》:“我是民间的女儿,被 匹丫 拘摄来要害我。”
(2).征收。 明 归有光 《回湖州府问长兴县土俗》:“田制虽有定额,其俗以 洪武 祖名为户,徵收之际,互相推调……又有深山大户,终岁不听拘摄者。缘吏治苟且,养成此俗。”
词语解释:文摄  拼音:wén shè
舞文弄法,随便捕人。《宋书·谢方明传》:“ 江 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姦吏蜂起,符书一下,文摄相续。”
词语解释:持摄  拼音:chí shè
犹摄养。 宋 王安石 《贺凤翔陈学士启》:“愿臻持摄,前对宠光。”
词语解释:征摄  拼音:zhēng shè
收捕;缉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淮 妻,太尉 王凌 之妹,坐 凌 事当并诛,使者徵摄甚急。”《北史·邢峦传》:“ 梁 秦 二州行事 夏侯道迁 以 汉中 内附,詔加 峦 使持节,都督征 梁 汉 诸军事,进退徵摄,得以便宜行事。”
词语解释:徵摄
收捕;缉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淮 妻,太尉 王凌 之妹,坐 凌 事当并诛,使者徵摄甚急。”《北史·邢峦传》:“ 梁 秦 二州行事 夏侯道迁 以 汉中 内附,詔加 峦 使持节,都督征 梁 汉 诸军事,进退徵摄,得以便宜行事。”
词语解释:绾摄  拼音:wǎn shè
统领;掌握。《北史·张普惠传》:“宰守因此,綰摄有方,奸盗不起,人以为便。” 唐 李绛 《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公以材智,任职忠勤,注意不疑,可以进退海内之士,可以綰摄天下之柄。”
词语解释:四摄  拼音:sì shè
佛教语。谓菩萨为摄受众生归依佛法而常行的四事。布施摄:惠以财物、佛法等;爱语摄:善言慰喻;利行摄:行善利人;同事摄:分身示现,随机教化。语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闻持品》:“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
词语解释:讨摄  拼音:tǎo shè
讨伐威慑。摄,通“ 慑 ”。《后汉书·冯绲传》:“ 蛮 夷 猾 夏 ,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
词语解释:署摄  拼音:shǔ shè
代理或兼摄。《新唐书·杨绾传》:“如其故闕,使司无署摄,听上佐代领。”《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薛伟 ﹞不觉在任又经三年,大尹陞迁去了。上司知其廉能,即委他署摄县印。”
词语解释:吸摄  拼音:xī shè
吸引;摄取。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有觉知则有吸摄,磁石犹然,何况於人。”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她风韵万千,吸摄着一朝上下的眼神。” 杨沫 《乡思的朝和暮》:“我的眼,我的心在贪婪地吸摄着家乡土地上一草一木的颜色。”
词语解释:综摄  拼音:zōng shè
(1).总括。 宋 李纲 《〈易传内篇〉序》:“自有形至於无形,自有心至於无心,莫不综摄乎此。”
(2).统辖。《梁书·沉约传》:“外观旁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
词语解释:补摄  拼音:bǔ shè
谓相互补充替代。《逸周书·籴匡》:“年俭穀不足,宾祭以中盛,唯钟鼓不服美,三牧五库补摄。” 孔晁 注:“职事相兼不物设也。”
词语解释:珍摄  拼音:zhēn shè
犹保重。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惟冀以时珍摄,稍健当别上问次。” 清 秋瑾 《寄家书》诗:“秋来宜善保,珍摄晚凉初。”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盛意甚感,但今尚无恙,请释远念,并善自珍摄为幸。”
词语解释:威摄  拼音:wēi shè
威慑。《魏书·杨播传》:“自 太祖 平 中山 ,多置军府,以相威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掌班》:“先是乙挟势自恣,同村数百家,强半是其佃户,无有不为其威摄者。”
词语解释:督摄  拼音:dū shè
监督摄理。《晋书·慕容皝载记》:“ 廆 卒,嗣位,以平北将军行 平州 刺吏,督摄部内。”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仪仗使排列之,而卤簿使督摄之,其职事颇相通。”
词语解释:监摄  拼音:jiān shè
监督佐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用内监》:“自 世祖 时, 殷 鉴前代宦官之祸,乃立铁牌於 交泰殿 以示内官,不许干预政事。 纯皇 待之尤严,稍有不法,必加箠楚,又命内务府大臣监摄其事,以法《周官》冢宰之制。”
词语解释:纠摄  拼音:jiū shè
亦作“糺摄”。 督责整饬。《晋书·慕容暐载记》:“风頽化替,莫相纠摄。”《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是以百姓困弊,寇盗充斥,纲頽纪紊,莫相纠摄。”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同年至宰辅而身下寮,则不敢讲敌礼也,遇公事糺摄不避矣。”
词语解释:目摄  拼音:mù shè
以严厉的目光使对方慑服。《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尝游过 榆次 ,与 盖聂 论剑, 盖聂 怒而目之。 荆軻 出…… 盖聂 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司马贞 索隐:“摄犹整也。谓不称己意,因怒视以摄整之也。”《明史·黄道周传》:“故事,必膝行前, 道周 独否, 魏忠贤 目摄之。”
词语解释:瘁摄  拼音:cuì shè
忧伤屈服貌。《吕氏春秋·下贤》:“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卑为布衣而不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