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搴旗 拼音:qiān qí
(1).拔取敌方旗帜。《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笑他兵力输民力,斩将搴旗几十村。”
(2).高举旗帜。 黄远庸 《政党安在》:“其四……则临时奔赴,搴旗呐喊,好为生事者也。”词语解释:搴芳 拼音:qiān fāng
采摘花草。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 愚 假驹以表谷, 涓 隐巖以搴芳。” 唐 孟郊 《湘妃怨》诗:“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搴芳结纕,促践佳约。” 郑泽 《夏日感兴》诗:“搴芳幽涧曲,取荫乔松林。”词语解释:搴帷 拼音:qiān wéi
(1).撩起帷幕。 三国 魏 曹植 《弃妇诗》:“搴帷更摄带,抚絃弹鸣筝。” 南朝 梁 何逊 《嘲刘谘议孝绰》诗:“妖女搴帷出,蹀躞初下牀。”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梦一美姝搴帷而歌。”
(2). 东汉 刺史到任,迎接他的车子照例要挂着赤帷裳。但 冀州 刺史 贾琮 到任时,登上车子说:“刺史必须广视听,察美恶,怎么能挂起帷裳来塞自己的耳目呢?”吩咐把帷裳褰起来。所属各地听到此事,都深为震动。见《后汉书·贾琮传》。后亦以“搴帷”称高级地方官履任。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粤以凡庸,早赐茅社,祚土 瀟 湘 ,搴帷 陕 服。” 清 汤斌 《赠吴湖州》诗:“仙郎起草最知名,几载搴帷 霅 上行。”词语解释:搴裳 拼音:qiān cháng
犹褰裳。提起衣裳。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於是裹粮寻师,搴裳访古。”词语解释:搴取 拼音:qiān qǔ
采摘。《太平广记》卷六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玉女》:“於一日稍先至池上,及其 玉女 投小石,水芝果出。 行达 乃搴取。” 清 陈维崧 《泛清波摘遍·万大士表兄招赏白莲赋此》词:“应惹弄珠人到,乘夜搴取。”词语解释:搴陟 拼音:qiān zhì
提衣涉水。 唐 皇甫冉 《渡汝水向太和山》诗:“落日事搴陟,西南投一峯。”词语解释:搴撷 拼音:qiān xié
采摘。 唐 刘禹锡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世人爱芳辛,搴擷忘幽遐。” 唐 无可 《兰》诗:“ 灵均 曾搴擷,纫佩掛荷裳。”词语解释:搴涉
提衣涉水词语解释:搴条
拔取树枝词语解释:搴须
拔胡须词语解释:搴采 拼音:qiān cǎi
采摘;采取。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应召北上》诗之四:“良人苟搴采,虽晚亦何咎。”词语解释:搴揽 拼音:qiān lǎn
摘取,采取。 清 恽敬 《与胡竹村书》之二:“古人释经精密如是,岂可搴擥一借义附之他经耶!”词语解释:搴手 拼音:qiān shǒu
犹言旗手。 殷夫 《前进吧,中国!》诗:“目前的世界--一面大的旌旗,历史注定:一个伟大的搴手;你前进吧,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