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奚搐抖搐抽搐点点搐搐挈搐   
风搐扭搐抽抽搐搐潮搐惊搐   

词语解释:奚搐  拼音:xī chù
戏弄,挑逗。 宋 黄庭坚 《江城子》词:“新来曾被眼奚搐,不甘伏,怎拘束。”
词语解释:风搐  拼音:fēng chù
惊风。小儿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手脚痉挛。《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只听那 官哥儿 呱的一声,倒咽了一口气,就不言语了,手脚俱风搐起来。”
词语解释:抖搐  拼音:dǒu chù
颤抖抽搐。 艾明之 《雨》:“ 季阿镜 险上的皱纹激动地抖搐。”
词语解释:扭搐  拼音:niǔ chù
犹抽搐。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五:“我想象着他那张为痛苦扭搐得成为怪异的脸孔,我想看见它。”
词语解释:抽搐  拼音:chōu chù
肌肉抽动。多由于悲伤、气愤、紧张或疾病所致。 茅盾 《子夜》十五:“ 屠维岳 感到意外的孤寂了。虽然这丝车间的温度总有九十度光景,他却觉得背脊上起了一缕冷冰的抽搐,渐渐扩展到全身。”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忽然他脸色发白,双唇抽搐,把头埋在桌上猛烈地抽泣起来。” 秦牧 《艺海拾贝·毒物和药》:“蝎子,这也是够毒的东西了。然而中医却用它来主治惊风抽搐,以及疮毒等症。”
词语解释:抽抽搐搐  拼音:chōu chōu chù chù
一吸一顿地哭泣。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北屋里干什么呢?谁抽抽搐搐的不舒展啊?’我问 金锁 ,他说是他大姐啼哭啦。”
词语解释:点点搐搐  拼音:diǎn diǎn chù chù
见“ 点点搠搠 ”。
词语解释:点点搠搠  拼音:diǎn diǎn shuò shuò
谓背后议论、指摘。《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当初 陈 家生子时,街坊上晓得些风声来歷的,免不得点点搠搠,背后讥誚。”亦作“ 点点搐搐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街坊上人点点搐搐,多晓得( 双荷 生的儿子)是 莫翁 之种。”
词语解释:潮搐  拼音:cháo chù
定时发生的抽搐。《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内钓》:“内钓肝藏病受寒,粪青潮搐似惊癇。”
词语解释:挈搐  拼音:qiè chù
犹抽搐。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鸦片烟事述》:“灼肺成瘢,仍以鵶片攻之,如以火燂皮,能柔之,稍通畅,不食,则肺瘢挈搐。”
词语解释:惊搐  拼音:jīng chù
受惊而抽搐。《元典章·刑部四·误杀》:“屋东贼驴皮将坠,石上有盛粥瓦盆一个,拖下就地搠碎, 韩成 男五儿于西间啼哭,以致吓得因惊搐身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廷豢畜》:“猫性最喜跳驀,宫中圣胤初诞未长成者,间遇其相遘而争,相诱而嗥,往往惊搐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