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首字词组
揄扬揄揶有鬼揄绞揄铺揄弄揄狄  
揄揶揄翟揄袂揄兵揄弃   

词语解释:揄扬  拼音:yú yáng
(1).挥扬,扬起。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揄扬涤荡,漂流陨往,触崟石兮。”
(2).宣扬。 汉 班固 《两都赋》序:“雍容揄扬,著於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坐朝陪宴之臣,怀揄扬於内。”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御扎早流传,揄扬非造次。” 宋 司马光 《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然 光 素无文,於诗尤拙,不足以揄扬盛美取信於人。”
(3).称引,赞扬。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我的故乡,在 汉 末虽曾经 虞仲翔 先生揄扬过,但是那究竟太早了。”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在客人前极口替她揄扬,辩护,说她自然,豪爽,她自有她真正的美!”
词语解释:揄揶  拼音:yú yé
揶揄。 唐 卢仝 《苦雪寄退之》诗:“但恨口中无酒气, 刘伶 见我相揄揶。” 清 龚自珍 《寒月吟》:“挽鬚搔爬之,磨墨揄揶之。”
词语解释:揄揶有鬼  拼音:yú yé yǒu guǐ
《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友 字 宅仁 , 襄阳 人。少好学,不持节检…… 温 ( 桓温 )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 温 为席起别, 友 至尤晚。问之, 友 答曰:‘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 温 虽笑其滑稽,而心颇愧焉。”后用为宦途坎坷之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想当初人遭颠沛,到如今自受流离。説不得笑駡由人,怎避得揄揶有鬼。”
词语解释:揄翟  拼音:yú zhái
见“ 揄狄 ”。
词语解释:揄狄  拼音:yú dí
亦作“ 揄翟 ”。
(1).采画雉形为饰之服。古代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 郑玄 注:“狄当为翟,翟,雉名……王后之服,刻繒为之形,而采画之,缀於衣以为文章。褘衣画翬者,揄翟画摇者,闕翟刻而不画,此三省皆祭服,从王祭先王则服褘衣,祭先公则服揄翟,祭羣小祀则服闕翟。”
(2).采画雉形为饰之服。古代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礼记·玉藻》:“王后褘衣,夫人揄狄。” 郑玄 注:“夫人,三夫人,亦侯伯之夫人也。” 陆德明 释文:“揄音摇,羊消反。《尔雅》云:‘…… 江 淮 而南,青质五色皆备成章曰鷂。’鷂音摇,谓刻画此雉形以为后、夫人服也。”《礼记·杂记上》:“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
词语解释:揄绞  拼音:yú jiǎo
画雉形为饰的绞缯。古代葬礼上用的幡。《礼记·丧服大记》:“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绞。” 郑玄 注:“揄,揄翟也。青质五色,画之於绞繒,而垂之以为振容,像水草之动摇,行则又鱼上拂池。” 陈澔 集说:“绞,青黄之繒也。”
词语解释:揄袂  拼音:yú mèi
挥动衣袖。《庄子·渔父》:“须眉交白,被髮揄袂。” 章炳麟 《董逃歌》:“百年遭大剂,揄袂思前皇。”
词语解释:揄铺  拼音:yú pù
毛毯。《方言》第二:“揄铺……毳也。 荆 扬 江 湖之间曰揄铺。” 钱绎 笺疏:“揄犹毹也,铺犹布也。揄铺者,盖以鸟兽揄脱之毛铺陈之,义与毛席同。”
词语解释:揄兵  拼音:yú bīng
引兵。《韩非子·饰邪》:“ 庞援 揄兵而南,则 鄣 尽矣。”
词语解释:揄弄  拼音:yú nòng
逗引戏弄。 清 黄景仁 《赠陈秋士》诗:“吾儕一聚散,造物巧揄弄。”
词语解释:揄弃  拼音:yú qì
抛弃。 汉 枚乘 《七发》:“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词语解释:揄狄  拼音:yú dí
亦作“ 揄翟 ”。
(1).采画雉形为饰之服。古代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 郑玄 注:“狄当为翟,翟,雉名……王后之服,刻繒为之形,而采画之,缀於衣以为文章。褘衣画翬者,揄翟画摇者,闕翟刻而不画,此三省皆祭服,从王祭先王则服褘衣,祭先公则服揄翟,祭羣小祀则服闕翟。”
(2).采画雉形为饰之服。古代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礼记·玉藻》:“王后褘衣,夫人揄狄。” 郑玄 注:“夫人,三夫人,亦侯伯之夫人也。” 陆德明 释文:“揄音摇,羊消反。《尔雅》云:‘…… 江 淮 而南,青质五色皆备成章曰鷂。’鷂音摇,谓刻画此雉形以为后、夫人服也。”《礼记·杂记上》:“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